具體描述
作 者:俞利君,王見,吳秀梅 編著 定 價:59 齣 版 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頁 數:373 裝 幀:平裝 ISBN:9787302477204 ●實訓環境說明
●第1章規劃與組建Windows Server 2008網絡環境
●知識背景
●實訓1-1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實訓1-2安裝Windows Server 2003
●實訓1-3安裝Windows 7
●實訓1-4安裝網卡驅動程序及網絡協議
●第2章建立和使用對等網
●知識背景
●實訓2-1組建僅有一個工作組的對等網
●實訓2-2 組建有多個工作組的對等網
●第3章組建基於域的局域網
●知識背景
●實訓3-1安裝活動目錄
●實訓3-2服務器端的網絡配置
●實訓3-3客戶端的網絡配置
●實訓3-4從客戶端工作站登錄到域控製服務器
●第4章管理域用戶賬戶和組
●知識背景
●實訓4-1管理域中的組賬戶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目前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組建局域網已相當普遍。本書從Windows Server 2008局域網組網和網絡資源管理兩方麵入手,主要包括安裝操作係統,計算機組網配置,計算機網絡資源管理,添加和配置各種網絡服務器角色,如DNS、DHCP、FTP、Web、Mail、路由和遠程訪問(Windows路由、網絡地址轉換、虛擬專用網)、證書服務以及組策略設置等內容。本書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組網實訓教材,也可作為從事計算機網絡工程設計、管理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還可作為學習MCSE的指導用書。 前言
互聯網已經進入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隻要有計算機就有可能用到局域網,局域網已經成為當今數字網絡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服務。目前,利用Windows Server 2008組建局域網已相當普遍。
市麵上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係統或局域網配置和管理方麵的書籍很多,但本教材從Windows Server 2008局域網組建和網絡資源配置管理兩個方麵入手,培養桌麵工程師和網絡工程師的實戰技能,既可以作為Windows Server 2008局域網組建實訓教程,又可以作為Windows Server 2008網絡配置和管理實訓教程。本教材的主要內容有操作係統部署,計算機和網絡配置,計算機網絡資源管理,以及DNS、DHCP、FTP、終端服務、等
《深入理解Linux服務器:架構、優化與安全實踐》 前言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服務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支撐著從小型企業網站到大型電商平颱,再到尖端科研計算的方方麵麵。而在眾多服務器操作係統中,Linux以其開源、穩定、高效、安全以及強大的社區支持,贏得瞭開發者和運維人員的青睞,成為構建現代化IT基礎設施的基石。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命令手冊,而是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對Linux服務器係統進行深度理解的框架,從其核心架構齣發,逐步深入到性能優化、安全加固以及實際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 我們相信,真正的服務器管理能力不僅僅在於熟練掌握各種命令,更在於理解其背後的原理,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靈活配置和精細調優,並能有效應對各種潛在風險。本書將帶領您踏上一段探索Linux服務器奧秘的旅程,幫助您構建和維護健壯、高效、安全的服務器環境。 第一部分:Linux服務器核心架構解析 本部分將拋開錶麵的操作,帶領讀者深入Linux係統的底層,理解其核心組件和工作原理。 1.1 Linux內核的演進與關鍵特性 我們將迴顧Linux內核的發展曆程,瞭解其如何從一個簡單的多任務操作係統演變成如今功能強大的服務器操作係統。 重點解析Linux內核的幾個關鍵特性,例如: 進程管理: 深入理解進程的生命周期、調度算法(如CFS)、進程間通信(IPC)機製,以及如何通過係統調用與內核交互。 內存管理: 剖析虛擬內存、分頁、交換空間、頁麵替換算法等概念,理解內存分配與迴收機製,以及內存泄漏的診斷方法。 文件係統: 介紹Linux下主流的文件係統(如ext4, XFS, Btrfs)的結構、特點和優勢,理解inode、block、superblock等關鍵概念,以及文件係統的掛載、卸載和校驗。 設備管理: 講解Linux如何管理硬件設備,包括設備驅動模型、字符設備、塊設備、網絡設備等,以及udev如何動態管理設備。 網絡堆棧: 深入理解TCP/IP協議棧在Linux內核中的實現,包括套接字(socket)接口、網絡協議的處理流程、路由機製、防火牆(iptables/nftables)的原理。 1.2 GNU工具鏈與用戶空間 我們將探討GNU項目對Linux係統的重要性,以及GCC、GDB、Make等核心工具鏈的作用。 深入理解用戶空間程序如何通過係統調用與內核進行交互,以及shell腳本在係統管理中的強大應用。 1.3 係統啓動流程與服務管理 詳細解析Linux係統的完整啓動過程,從BIOS/UEFI到引導加載程序(GRUB/Syslinux),再到init係統(Systemd/SysVinit)的啓動,最後到用戶空間的啓動。 重點講解Systemd作為當前主流的init係統,其Unit、Target、Service、Timer等概念,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係統服務、實現服務的自啓動、依賴關係和並行啓動。 介紹Systemd的日誌管理(journald)及其強大的查詢和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Linux服務器性能優化實戰 性能是衡量服務器好壞的重要指標。本部分將提供一係列係統性、實操性的性能優化方法,幫助您充分挖掘服務器的潛力。 2.1 係統級性能調優 CPU調優: 理解CPU的親和性、負載均衡、中斷分配等概念。 學習使用`top`、`htop`、`mpstat`、`vmstat`等工具監控CPU使用情況,識彆CPU瓶頸。 探討內核參數(sysctl)對CPU性能的影響,如`kernel.sched_latency_ns`、`kernel.sched_migration_cost_ns`等。 介紹CPU隔離(isolcpus)和CPU組(cgroups)在特定場景下的應用。 內存調優: 深入理解Linux內存管理中的頁麵緩存(page cache)和文件係統緩存(buffer cache),以及它們對I/O性能的影響。 學習使用`free`、`vmstat`、`sar`等工具監控內存使用情況,識彆內存泄漏和內存碎片。 探討swappiness參數的調整,以及何時應禁用交換空間。 介紹Transparent Huge Pages (THP) 及其對內存性能的影響。 講解NUMA架構下的內存分配優化。 I/O調優: 理解磁盤I/O的原理,包括順序I/O和隨機I/O,以及I/O調度器(如deadline, CFQ, noop)的選擇。 學習使用`iostat`、`iotop`、`blktrace`等工具分析磁盤I/O性能。 探討文件係統的選擇和掛載選項對I/O性能的影響。 介紹SSD和NVMe等高速存儲設備的優化策略。 講解RAID配置對I/O性能的權衡。 網絡調優: 理解TCP/IP協議棧中的關鍵參數,如緩衝區大小(send/receive buffer)、連接超時、擁塞控製算法等。 學習使用`netstat`、`ss`、`tcpdump`、`iftop`等工具監控網絡流量和連接。 探討`sysctl`參數對網絡性能的調優,如`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net.ipv4.tcp_fin_timeout`等。 介紹使用`ethtool`進行網卡參數配置和中斷親和性調整。 2.2 應用級性能優化 Web服務器優化: 深入配置Nginx/Apache等Web服務器,包括工作進程、連接數、緩存策略、Gzip壓縮等。 探討Keep-Alive、HTTP/2等特性對性能的影響。 介紹靜態資源與動態內容的分離,CDN的使用。 數據庫優化: 針對MySQL/PostgreSQL等數據庫,進行配置參數調優,如緩衝區大小、連接池、慢查詢日誌分析。 理解索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優化SQL查詢語句。 探討主從復製、讀寫分離等高可用與性能提升方案。 容器化應用優化: 介紹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技術下的性能調優,包括資源限製、網絡模式、存儲驅動。 2.3 監控與日誌分析 係統監控: 詳細介紹Nagios, Zabbix, Prometheus + Grafana等主流開源監控係統的部署與配置,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監控體係。 日誌管理: 講解ELK Stack (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 或 Loki + Promtail + Grafana 等日誌聚閤與分析方案,如何收集、存儲、查詢和分析係統及應用日誌,及時發現問題。 第三部分:Linux服務器安全加固與風險管理 安全是服務器穩定運行的生命綫。本部分將係統性地闡述Linux服務器的安全威脅,並提供全麵的安全加固策略。 3.1 安全模型與威脅分析 理解Linux的用戶、組、權限模型(rwx),以及ACLs、SELinux/AppArmor等強製訪問控製機製。 分析常見的網絡攻擊手段,如DDoS、SQL注入、XSS、暴力破解、端口掃描等。 識彆服務器自身的安全漏洞,如軟件過時、配置不當、弱密碼等。 3.2 係統級安全加固 用戶與權限管理: 最小權限原則的應用,禁用不必要的賬戶,使用sudo進行權限提升。 SSH安全配置:禁用root登錄,使用密鑰認證,修改默認端口,限製登錄IP。 配置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增強認證安全。 網絡安全: 防火牆配置: 深入理解iptables/nftables的規則鏈、錶、鏈、目標,以及如何編寫高效、安全的防火牆策略。 服務端口管理: 僅開放必要的服務端口,定期檢查開放端口。 入侵檢測係統(IDS/IPS): 介紹Suricata, Snort等IDS/IPS的部署與配置。 內核與軟件安全: 及時更新與補丁管理: 建立自動更新機製,定期檢查和應用安全補丁。 編譯安裝與軟件包管理: 理解軟件包管理工具(apt, yum/dnf)的安全性和風險。 SELinux/AppArmor: 學習配置和管理SELinux/AppArmor,限製程序的訪問權限。 文件係統安全: 文件權限的正確設置,限製敏感文件的可訪問性。 日誌文件的保護,防止日誌被篡改。 使用`auditd`審計係統關鍵操作。 3.3 應用層安全 Web應用安全: Web服務器的安全配置,如SSL/TLS證書的正確部署,禁用不安全的協議版本。 Web防火牆(WAF)的應用。 代碼審計與安全編碼實踐。 數據庫安全: 數據庫賬戶管理,最小權限原則。 加密敏感數據。 定期數據庫備份與恢復演練。 SSH安全: 強製使用密鑰認證,禁用密碼認證。 配置SSH隧道進行安全連接。 3.4 風險管理與應急響應 備份與恢復策略: 製定完善的備份計劃,包括備份頻率、備份類型(全量、增量、差異)、備份存儲位置,並定期進行恢復演練。 應急響應計劃: 製定詳細的事件響應流程,明確各環節的職責和操作步驟,以應對安全事件的發生。 安全審計與日誌分析: 利用日誌分析工具,對係統和應用日誌進行安全審計,及時發現異常行為。 第四部分:Linux服務器高可用與災難恢復 在關鍵業務場景下,保證服務器的可用性和數據的安全性至關重要。本部分將介紹構建高可用性(HA)和災難恢復(DR)解決方案的常用技術和策略。 4.1 高可用性(HA)概念與架構 理解HA的目標,即減少係統停機時間,提高服務連續性。 介紹常見的HA架構模式,如主備(Active-Passive)、主主(Active-Active)。 講解心跳機製(Heartbeat)在HA中的作用。 4.2 常見HA解決方案 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 軟件負載均衡器:如HAProxy, LVS(Linux Virtual Server)的原理、配置與應用。 硬件負載均衡器:簡介。 集群文件係統: 介紹DRBD(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實現塊設備級彆的數據同步。 瞭解GlusterFS, CephFS等分布式文件係統在HA場景下的應用。 服務級HA: Pacemaker + Corosync: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如何配置資源代理,實現服務的自動故障轉移。 Keepalived:實現虛擬IP(VIP)的漂移,為應用提供高可用訪問。 4.3 災難恢復(DR)策略 數據備份與異地容災: 建立遠程備份機製,將數據備份到不同的地理位置。 探討數據復製技術,如rsync, scp, rsync daemon等。 站點恢復(Site Recovery): 構建備用站點,能夠快速切換業務。 自動化恢復腳本的編寫。 雲平颱DR解決方案: 利用雲服務提供商的DRaaS(Disaster Recovery as a Service)能力。 附錄 常用Linux命令速查錶 係統性能調優參數參考 安全加固配置示例 學習資源推薦 結語 掌握Linux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是一項持續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技術知識,更是一種解決問題、優化性能、保障安全的思維方式。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幫助您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Linux服務器工程師,構建穩定、高效、安全的IT基礎設施,為您的事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