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尤其是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
《用典(线装典藏本 1函4册 套装1-4册)》旨在对总书记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典故的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用典(线装典藏本 1函4册 套装1-4册)》共收录能体现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为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
目录
序言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杨振武
敬民篇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1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为政篇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中引用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中引用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修身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等中引用
笃行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一勤天下无难事。
——《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劝学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任贤篇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天下篇
计利当计天下利。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等中引用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等中引用
廉政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信念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中引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创新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不日新者必日退。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法治篇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中引用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辩证篇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中引用?16?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等中引用
《习近平用典》宣纸线装典藏本 简体大字 双色精印 套装(一函四册)图书简介 品鉴传世智慧,领悟时代精神——《习近平用典》宣纸线装典藏本,一部穿越古今的思想瑰宝。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中,经典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永恒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以其高远的视野、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卓越的治国理政能力,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频频引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名言典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汇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之中。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创新性表达,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对民族文化根基的深厚回溯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用典》一书,正是对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系统梳理与深度解读。而今,我们隆重推出此书的“宣纸线装典藏本”,以最古朴典雅的姿态,最精工细致的呈现,邀您一同穿越时空,品读那些穿越千年的智慧光芒,感悟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思想脉络。 一函四册,尊享非凡收藏价值 本典藏本精心设计为一函四册的套装,外函采用高级环保材质,设计庄重典雅,兼具保护与展示功能,充分彰显其收藏价值。四册书册独立,便于翻阅与独立鉴赏。每一册都凝聚着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无论您是将其陈列于书房,还是作为珍贵的馈赠,都能彰显出非凡的品味与格局。 精选宣纸,传承千年印刷古韵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中国传统书籍的古朴韵味,本典藏本精选上乘手工宣纸。宣纸,作为中国书画和印刷史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韧性、柔韧性和吸墨性著称,历经千年而不朽。采用宣纸印制,不仅赋予了书籍温润的触感,更使其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古雅、质朴的美感。墨迹在宣纸上均匀晕染,笔画清晰,线条流畅,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 线装工艺,回归阅读本真 沿袭中国传统书籍的经典装帧方式,本典藏本采用古色古香的宣纸线装工艺。精选质地坚韧、色泽温和的丝线,经过手工缝订,每一针一线都饱含匠人的心血与敬意。线装不仅是一种古老的装帧技艺,更承载着中国书籍在传播知识、传承文化中的重要角色。这种装订方式使得书页能够完全摊平,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舒适度,让读者能够沉浸其中,不受干扰地品味文字的魅力。线装书籍本身即是一件艺术品,其简约而不失庄重的造型,是对中华传统美学的最好诠释。 简体大字,关照每一位读者 深刻理解阅读体验的重要性,本典藏本特别采用简体大字印刷。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排版,字号适中,间距合理,清晰易辨,即使长时间阅读,也能有效减少视觉疲劳。无论您是年长的读者,还是视力稍有不便的朋友,都能轻松、舒适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大字本的设计,更体现了本书对普及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诚意与决心,力求让更多人能够无障碍地接触和理解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 双色精印,彰显思想之光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书的阅读性和艺术性,本典藏本采用了双色精印工艺。主体文字采用经典的黑色墨色印刷,沉稳大气,便于阅读;而引用的经典名句、关键词语或重点内容,则辅以醒目的红色墨色印刷。这种双色搭配,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突出内容的重点,而且通过色彩的张力,进一步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与现实意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活力、热情、希望与吉祥,与经典智慧相结合,更增添了思想的生命力与感染力。精湛的印刷技术,确保了色彩的饱满度与过渡的自然,呈现出赏心悦目的阅读效果。 内容精炼,智慧启迪人生 《习近平用典》一书,精选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所引用的中国古典著作中的精彩片段。这些典故,涵盖了治国理政、道德修养、人民福祉、民族复兴等诸多重要领域,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 例如: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这句出自《人民日报》的引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这句引语强调了道德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呼唤全社会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句出自《礼记·礼运》的古语,深刻阐释了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理想,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遥相呼应,体现了对人类美好社会的共同向往。 “位卑未敢忘忧国。” 这句出自陆游的诗句,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家国的担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句引语强调了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在领导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在新时代如何进行科学决策和长远规划。 本书通过对这些典故的精选与梳理,不仅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理论修养,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理解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治国方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每一条引用的典故,都仿佛一把穿越时空的钥匙,开启了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让我们在品味古老智慧的同时,更能深刻理解当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我们前进的方向。 收藏价值与时代意义并存 《习近平用典》宣纸线装典藏本,不仅是一套精美的书籍,更是一份承载着时代精神与文化传承的珍贵收藏品。它将古朴典雅的传统工艺与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思想传播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对于致力于研究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传承、国学经典的学者而言,本典藏本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和精美的阅读载体。对于每一个关心中国发展、热爱中华文化的普通读者而言,它更是近距离接触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汲取中华民族智慧源泉的绝佳机会。 这是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一次启迪智慧的人生体验。 《习近平用典》宣纸线装典藏本,邀您共襄盛举,一同品鉴传世智慧,感悟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