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四色印刷,图文并茂,异彩纷呈,随处洋溢着童心童趣。当家长希望与家里的宝宝们做温馨、甜蜜的子阅读,学习智慧,走向成功,共度闲暇时,本丛书当为*对象。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精神愉悦,心敏于思,身乐于行。在内容上,本丛书又是推动文化复兴的巨作,实现“中国梦”的暖心之作,文笔精彩,思想犀利,极力张扬我华夏文化*有魅力的元素。历史文化、礼仪文化在书中完美融合,时尚、智慧和传统教育在琅琅书声里冉冉升华。多个角度,贴近生活,有历史,有故事,有情怀。每卷十万字左右。一卷在手,半小时读懂中国。
......章.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
开场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1.我们从哪儿来?2.盘古开天3.伟大的盘古
讨论主题:宇宙大爆炸
第二章. 我们是泥做的吗?
开场诗:司空图《短歌行》
4.孤独的女神5.女娲造人
讨论主题:达尔文和进化论
第三章. 世界上温暖的地方:家
开场诗:李白《静夜思》
6.穴居时代7.向鸟学习8.世界上温暖的地方
踏访历史:北京周口店
第四章. 终于能吃上烧烤了
开场诗: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9.三皇五帝10.生鱼片不能多吃11.钻木取火12.火祖
放眼世界: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五章. 认识天与地,还有我自己
开场诗:陆希声《绿云亭》
13.没有爸爸的孩子14.天国的阶梯15.河图洛书16.八卦图
踏访历史:天水大地湾
第六章.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开场诗:苏泂《咏草》
17.吃饭问题18.农业时代19.透明的肚子
放眼世界: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
第七章. 精卫填海
开场诗:陶渊明《读山海经》
20.四字成语21.精卫填海22.巫山神女
讨论主题:“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八章. 黄帝大战蚩尤
开场诗:顾况《悲歌》
23.圣人出世24.阪泉之战25.涿鹿之战26.发明家27.遗响
踏访历史:黄帝陵
第九章. 夸父追日
开场诗:李商隐《谒山》
28.太阳去哪儿了?29.永远的夸父
讨论主题:伟大的银行
第十章. 颛顼和共工
开场诗:胡曾《不周山》
30.静水流深的颛顼31.共工怒触不周山32.女娲补天
放眼世界:寻找真实的亚当和夏娃
第十一章. 愚公移山
开场诗:崔中《和邓至宏咏桂》
33.夸父的后代34.梦想的力量35.愚公和智叟
讨论主题:什么是文明?
第十二章. 帝喾不“酷”
开场诗:韩愈《祝融峰》
36.他给自己取名字37.迁都38.狗头将军好福气
放眼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第十三章. 唐尧:帝王的榜样
开场诗:钱起《谒许由庙》
39.一个朴素的人40.一个好汉三个帮41.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踏访历史:临汾尧庙
第十四章. 嫦娥奔月
开场诗:李商隐《嫦娥》
42.大羿射日43.昆仑寻药44.嫦娥奔月
放眼世界:登月,登月!
第十五章. 虞舜:孝顺的艺术
开场诗:刘禹锡《潇湘神》
45.不幸的童年46.忽然长出了翅膀47.地道战48.南风歌
讨论主题:“大同之世”
第十六章. 大禹治水
开场诗:杜甫《禹庙》
49.失败的爸爸50.成功的儿子51.后的禅让
放眼世界:席卷世界的洪水
第十七章. 华夏为家
开场诗:张蕴《维扬即事》
52.涂山之会53.家天下54.甘之战
踏访历史:良渚,中国的玉器时代
第十八章. 太康失国
开场诗:同谷子《五子之歌》
55.学习爸爸好榜样56.神箭手的成长57.从少年到国王
讨论主题:认识五谷
第十九章. 寒浞之乱
开场诗: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58.“小霸王”59.甜言蜜语是毒药6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讨论主题:子曰,“必也正名乎”
第二十章. 少康中兴
开场诗:曹勋《送郑吏部出使》
61.斩草忘了除根62.草根的力量63.反击,向着后的胜利!
讨论主题:“小康之世”
第二十一章. 夏桀:四千年的反面教材
开场诗:李商隐《咏史》
64.龙肉不能吃,一吃就上瘾65.“再不享受就晚了!”66.“鸟兽不可与同群”
讨论主题:私有制的起源
......18. 农业时代
困难并不可怕。 我们人类的发展过程可以这样概括:
平静→困难→解决→平静 →困难 →解决 →平静 →困难 →解决 →平静……
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延伸。 你会发现需要解决的困难越大(箭头长度) ,解决之后的进步也就越大。 请记住这个图吧, 碰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它, 它会给你神奇的力量。
炎帝神农氏就是解决粮食问题的英雄。 他敏锐地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身体验, 发现很多植物的种子不仅可以食用, 而且味道不错。于是, 他采集这些植物种子, 晒干后留到春天种在地里, 秋天成熟后就可以收获。
一年年春种秋收, 神农氏渐渐摸索出了哪些种子适合食用, 而且播种也有了规模, 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粟、 豆、 麻、 麦、 稻, 我们平常所说的“五谷”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播种和收获都需要工具, 神农氏再接再厉, 发明出耒、 耜等工具, 还教会人们挖井浇灌庄稼,创造性地发明了九眼相连的水井。
从此以后, 我们中国开始步入农业时代, 慢慢地告别了动物世界。
, 我们看到炎帝像会觉得很奇怪: 炎帝头顶怎么有两个牛角啊。 因为炎帝早教会人们养牛,让牛帮助人们耕地。 大家都觉得牛太好了, 任劳任怨,吃得不多, 还能干活。 大家就很崇拜牛, 用牛做部落的图腾。
除了牛, 炎帝还驯养了猪、 羊、 鸡、 鸭等家畜和家禽,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有的人家肉多得吃不完, 有的人家粮食有剩余。 看到这种情况,炎帝就告诉人们相互交换吃不了的东西, 并且指定时间, 指定地点,公平交易, 慢慢地形成了市场。 物物交换, 这就是原始的商业。
19. 透明的肚子
神奇的是神农竟然有个透明的肚子!
品尝种子的时候, 神农就发现很多植物不能当食物, 味道太怪。 有的苦, 有的酸, 有的辛辣, 而且吃下去之后, 肠子和胃的反应也不相同。
有一次, 神农吃坏了肚子, 好几天都不敢再吃饭。 他在山里转来转去, 恰好品尝到某种植物的叶子, 刚刚嚼完咽下去, 立刻就觉得肚子不疼了。
神农想: 这就是药啊!
于是, 神农翻山越岭, 几乎尝遍了每种植物。 他为植物分类, 逐渐弄清楚哪种植物能治什么病症。 为了寻找更高处的药草, 他率领人们在悬崖峭壁间搭起木架,攀登到常人无法涉足的绝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 越是难以寻觅的地方越是隐藏着神奇的植物, 药用功效就越是显著。 喜悦爬上神农的眉头, 健康来到人们的身边。
后来, 神农登山尝药的地方就被称为“神农架” 。 位于湖北省西部,景色非常美丽, 大家有机会不妨去看看, 说不定还能找到神农的脚印呢。神农尝百草不是没有危险。多的时候, 他中毒七十多次。 如果是普通人, 恐怕早就死了。 幸亏神农发现了能够化解毒性的茶, 每天随身携带, 遇到中毒的时候就嚼碎几片咽进肚子, 这才化险为夷。
很不幸, 神农还是不小心误食了断肠草。 这种草的毒性太强了, 茶也不能解救。 神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肠子寸寸断开(太惨了) , 浑身剧烈疼痛,眼前直冒金星。 现在我们说到悲伤绝望的时候还会用到成语“肝肠寸断” , 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神农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于是放心地躺下来, 面带微笑,迎接后时刻的到来。
炎帝神农氏死了, 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而且他还有四个美丽的女儿, 也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的就是精卫填海……
......*卷:从神话走向文明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也日渐回归。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一套完整的融会历史、地理、文学、哲学、旅行等多层面、多角度、贴近生活的历史故事书籍。这套《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有着填补空白的意义。本套书计划用二十卷左右讲完中国通史,每卷十万字左右,大约历时三年,目前已完成前六卷,作为*辑先期出版。
本卷讲述的故事从远古时期开始,下至公元前1600年,主要讲了中华文明的孕育和诞生的过程,以及三皇五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介绍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必然性。
..................薛舟,原名宋时珍,祖籍山东莒县,诗人、翻译家,长期翻译和介绍韩国文学,直到为人父之后,生活方向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陪伴孩子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自驾走遍全国,饱览大好河山,感悟岁月留痕。旅途中给孩子讲解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既让孩子增长见识,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后整理出本辑《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开场诗”、“主体故事”、“踏访历史”、“放眼世界”、“认识汉字”等,这样的栏目设置体现了作者的育儿观:既要知道我从哪儿来,还要知道我往哪儿去。另外著有儿童小说《不准带机器人上学》等。
......我很难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它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追溯它的源头。《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从神话走向文明》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次令人振奋的溯源之旅。它没有回避神话的虚幻性,而是敏锐地捕捉神话中蕴含的真实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早期文明与自然关系的探讨。那些关于“天人合一”的雏形,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书中对于早期祭祀、图腾崇拜的解读,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未知力量的探索和对秩序的渴望。这种对文化根源的挖掘,让我更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看似抽象的哲学观念,是如何从最原始的生存需求和精神寄托中孕育而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更加深入和立体,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古老文明跳动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读物之一。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情有独钟,但很多时候,它们要么过于枯燥乏味,要么过于学术化,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当我翻开《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从神话走向文明》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独特的视角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作者巧妙地将那些遥远的神话传说与早期文明的萌芽联系起来,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经典神话人物的解读,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神坛上的符号,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和情感。通过这些故事,我仿佛能看到古人在面对未知世界时的敬畏、探索和创造。那些关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在书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更是早期中国人对宇宙起源、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问。这种将神话作为理解早期文明的切入点,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体会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这本书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即使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并且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感是循序渐进的,却又异常深远。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渊源非常感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而《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从神话走向文明》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点。它没有直接讲述那些复杂的哲学理论,而是从最朴素的神话传说出发,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思考文明的意义,以及早期中国人是如何在这些神话中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那些早期神话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智慧的挖掘。比如,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水患治理故事,更是展现了早期中国社会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过程,以及集体协作的力量。书中对于早期农业的萌芽、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分工的描绘,也让我看到了文明进步的必然性和复杂性。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中国人民最早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它们以神话的形式流传下来,并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国文化。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一直觉得历史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带领我穿越时空,细致地描绘着中国文明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我特别惊喜地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跳跃到那些我们熟知的朝代,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那些更加古老、更加难以捉摸的时期。那些关于早期人类的生存智慧、部落的形成、以及与自然斗争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文明的诞生是多么不易。书中对那些早期陶器、石器、以及简陋居所的描绘,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先民们如何一点点地改造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将这些物质文明的发现,与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紧密结合。比如,对早期壁画和器物上图案的解读,让我窥见了他们对神灵的崇拜、对生殖的崇敬,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这种将考古发现与人文解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列表,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思考。
评分坦白说,我通常对历史类书籍的期待不高,很多时候只是想了解一些基本的年代和事件。但《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从神话走向文明》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不一样的”之处,在于它真正做到了“从神话走向文明”,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但作者的处理方式却异常细腻和富有洞察力。我过去一直认为神话只是神话,与现实历史相去甚远,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神话往往是历史的影子,是早期人类集体意识的投射,承载着他们对世界最朴素的认知和最深切的愿望。书中对于“三皇五帝”的解读,不再是简单的历史人物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他们身上所象征的早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文明的开创者等多元身份。这种解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些传说人物的理解。同时,书中对于早期社会组织形式、生活习俗的描绘,也让我对那个遥远的时代有了更具象的认识。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聊天,他娓娓道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中国历史的根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