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全套4册精装中文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全套4册精装中文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恩格斯
  • 选集
  • 经典
  • 红色经典
  • 政治
  • 哲学
  • 历史
  • 思想
  • 精装
  • 全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丹桂飘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06861
商品编码:22028568302
丛书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外文名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2-09-01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书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
作 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9-1
册数开本:全4册 大32开精装
总定价330元
编辑推荐
    本选集分为四卷。一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的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1883年的著作,第四卷是1884-1895年的著作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编入选集的文献一般按写作或发表时间顺序编排。为方便读者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某一著作写的序言、导言,一般同原著作编在一起;论述中国问题的10篇文章以及从《资本论》一、二、三卷中节选的篇章,也分另编在一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按时间顺序集中编排在第四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一卷 978-7-01-010686-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978-7-01-010763-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978-7-01-010687-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978-7-01-010762-2

目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
一卷 说明
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弗·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弗·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
材料(节选)
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
序言
导  占
工人运动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关于费尔巴哈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
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
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节选)
一章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
观点的对立
[I]
一 费尔巴哈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 II]
[III]
[IV]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卡·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节选)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一节 方法
一个说明
第二个说明
第三个说明
第四个说明
第五个说明
第六个说明
第七个即最后一个说明
第二节 分工和机器
第三节 竞争和垄断
第四节 所有权或租
第五节 罢工和工人同盟
弗·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
[一篇]
[第二篇]
弗·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关于波兰的演说
马克思的演说
恩格斯的演说
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卡·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872年德文版序言
1882年俄文版序言
1883年德文版序言
1888年英文版序言
1890年德文版序言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共产党宣言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二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三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1.反动的社会主义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卡·马克思危机和反革命
卡·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一 1848年的六月失败
二 1849年6月13日
三 1849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
四 1850年普选权的废除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告同盟书  1850年3月
弗·恩格斯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一 革命前夕的德国]
[二 普鲁士邦]
[三 德国其他各邦]
[四 奥地利]
[五 维也纳起义]
[六 柏林起义]
[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
[八 波兰人、捷克人和德意志人]
[九 泛斯拉夫主义。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的战争]
[十 巴黎起义。法兰克福议会]
[十一 维也纳起义]
[十二 对维也纳的攻击。对维也纳的背叛]
[十三 普鲁士制宪议会。国民议会]
[十四 秩序的恢复。议会和议院]
[十五 普鲁士的胜利]
[十六 国民议会和各邦政府]
[十七 起义]
[十八 小资产阶级]
[十九 起义的终结]
卡·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69年第二版序言
恩格斯写的1885年第三版序言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卡·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卡·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卡·马克思  *俄国的对华贸易
卡·马克思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弗·恩格斯  波斯和中国
卡·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卡·马克思 *英中条约
卡·马克思  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弗·恩格斯  *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卡·马克思新的对华战争



卡·马克思对华贸易
卡·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卡·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注释
人名索引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全部采用新译文,并根据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对注释、索引等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保持原有四卷本结构的基础上,对篇目作了适当调整,还撰写了新的出版说明和各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共135.5印张,357万字,国际32开精装,定价330元。在明确市场定位、醉大限度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保持了一流的编校水平和精良的印制质量,并实行超常规的公益性定价,于2012年9月中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一卷,本卷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43-1859年的著作,以及后来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首次明确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系统研究和批判的最初成果。在手稿中,他论述了劳 动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意义,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造成劳动的异化,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工人阶级必须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 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手稿围绕这一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它深刻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 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选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58-1871年间的著作和三卷本《资本论》(节选)。 《<政治经济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他在1858年11月-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分册》所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 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和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分册〉》是恩格斯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分册》写的书评。这篇书评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阐述 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贡献。《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 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本卷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文献。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选收了马克思恩格斯1864--1883年的著作,以及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纲领性的文件。《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全面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 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献。《流亡者文献》是恩格斯阐述欧洲民主运动、工人运动和俄国问题的一组文章。《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阐 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中文第三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恩格斯的著作,其中有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一周年时为《社会民主党人报》撰写的纪 念文章《马克思和〈新莱茵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 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论述了氏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以及家庭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过程,分 析了国家从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本质特征,指出了国家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还有《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法德农民问 题》等文章。第二部分为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编,这些书信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世界革命思想的基石:《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及其深远影响 在人类思想史的长河中,有那么几部著作,它们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社会、经济和历史的认知,指引了无数人争取解放和进步的道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潮的奠基之作,更是理解现代社会运作逻辑和历史发展规律不可或缺的经典。本选集,精选了这两部划时代著作的精装中文全译本,将引领读者一同走进那波澜壮阔的思想世界,感受其不朽的魅力与价值。 《共产党宣言》:划时代的战斗檄文 《共产党宣言》,这部薄薄的小册子,却以其惊人的能量,在短短几十页的篇幅中,勾勒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它并非空泛的哲学探讨,而是一份直接面向全世界被压迫者的战斗檄文。宣言以其清晰、犀利的语言,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历史必然性。它指出,纵观历史,社会的发展无不是在现有社会内部的矛盾中,通过阶级的对抗而前进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伴随着革命阶级的兴起与旧阶级的衰亡。 作者们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们看到,资本主义的出现,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孕育了巨大的社会不公。资产阶级将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使得绝大多数人,即无产阶级,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生产关系,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工人阶级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却只能获得微薄的报酬,承受着剥削和压迫。他们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的统治,早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注定要承担起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最核心的贡献之一,在于它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的展望。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浪漫描绘,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以此推导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到来。他们预言,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生产资料将归社会所有,阶级将不复存在,人剥削人的现象将彻底消失,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更是成为了凝聚全球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激励着无数劳动者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奋斗。 《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是无远弗届的。它不仅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更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无数的革命组织、政党以此为纲领,开启了追求公平正义的斗争。即使在今天,当人们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时,《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阶级分析方法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启发着人们去思考社会改革的方向。 《资本论》:解剖资本主义肌体的百科全书 如果说《共产党宣言》是革命的号角,那么《资本论》则是解剖资本主义肌体的科学巨著。这部鸿篇巨制,以其严谨的逻辑、详实的资料和深刻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运行规律及其内在矛盾。马克思花费了毕生的心血,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资本论》的核心在于其对“商品”和“价值”的深刻阐释。马克思指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实用价值,而交换价值则是指商品在等价物(通常是货币)上所能表现出来的价值。他进一步分析,商品的交换价值,即其能够与其他商品进行等量交换的比例,最终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便是劳动价值论,它为理解资本主义的利润来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并非其全部劳动,而是其劳动力。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大于他自身劳动力价值(即维持其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工资)的那个部分,便是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构成了资本家利润的唯一来源。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资等方式,不断榨取剩余价值,以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 《资本论》还深入分析了资本积累的过程。它指出,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会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这个过程,导致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的积累,一方面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马克思预见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内在的矛盾将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灭亡。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它更是对现代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洞察。它揭示了资本逐利性的本质,解释了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面临着被剥削的风险。它提出的商品、价值、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概念,至今仍是理解现代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工具。这部著作,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成为批判资本主义、探索更公平社会模式的思想源泉。 精装全套,致敬思想巨匠 本次选集的精装中文全译本,不仅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尊重,更是对读者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精美的装帧,清晰的字体,考究的纸张,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最舒适、最沉浸的阅读环境。这套四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汇集了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核心著作,将引领您深入理解他们关于历史、社会、经济和人类解放的深刻论述。 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扇通往理解现代世界关键钥匙的门。它将帮助您: 洞悉历史发展的规律: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握社会变革的内在逻辑。 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运作: 揭示资本的本质,理解经济危机和贫富差距的根源。 汲取争取社会公平的力量: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思考构建更美好社会的可能。 拓展您的思想视野: 接触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体系之一。 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经济学研究者,还是对社会问题抱有深刻关切的读者,这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都将是您案头不可或缺的珍贵藏书。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更蕴含着改变世界的思想力量。翻开它,您将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思想探索之旅,与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一起,重新审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为我们共同的未来而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套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一个极其宏大的思想迷宫中探索。一开始,我对《共产党宣言》的激情澎湃有所耳闻,但读到《资本论》中那些关于价值、劳动、资本的论述时,我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头晕”。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那种一步步将问题推向极致的逻辑,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很多我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更是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出发,层层剥茧,揭示了国家和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宏大视角,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关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以及国家如何诞生的论述,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在阅读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理解上的障碍,有些哲学概念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消化。但当我能够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中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时,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它提供了一种审视社会和历史的独特方法,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

评分

这套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快一年了。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抱着一种“朝圣”的心态去翻阅的,想着能在这几本书里找到改变世界的钥匙。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阐述,还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价值、剩余价值的层层剥离,初看之下,像是晦涩难懂的哲学思辨,或者说是冰冷的经济学理论。但当你结合着历史的进程,去审视那些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去体会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辛,那种理论的震撼力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对那个时代最深刻的诊断。当然,这过程中也少不了大量的“啃硬骨头”,很多概念需要反复琢磨,甚至需要借助一些辅助读物才能理解。不过,一旦茅塞顿开,那种理解世界的新视角,那种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洞察,是其他任何书籍都难以给予的。我尤其喜欢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那种严谨到近乎残酷的逻辑推理,每一步都环环相扣,让你不得不跟着他的思路去思考。虽然有些地方确实难以消化,但总的来说,这段阅读经历,就像在迷雾中找到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

入手这套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能够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坦白说,读起来的过程并不轻松。比如《雇佣劳动与资本》这本书,虽然篇幅相对较短,但里面关于劳动力的商品属性,以及资本积累如何导致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分析,都相当尖锐和震撼。我常常一边读,一边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一些行业的低薪和工作压力,似乎都能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找到解释。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更是将历史的视角拉得更远,从人类的起源讲到国家和家庭的演变,那种宏大的叙事和严谨的论证,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他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论证过程,以及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形态。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段落,比如对宗教的批判,或者对辩证法的运用,对我来说都颇具挑战。但整体而言,这本书让我对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有了更具批判性的认识,它提供了一个审视现有秩序的框架。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充满挑战却又收获颇丰的精神旅程。一开始,我被“经典著作”的名头所吸引,但随之而来的是面对那些庞大理论体系时的不知所措。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讨,其复杂性和抽象性一度让我望而却步。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阅读同一段落,甚至在网上搜寻相关的解读和背景资料,才能勉强抓住一些核心的观点。尤其是在理解“阶级斗争”以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关系的章节时,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阅读体验,更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还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岔路口”。然而,正是在这种艰难的探索中,我逐渐领略到了作者们思想的深邃和力量。那些关于社会变革的论述,虽然写于过去,却依然能引发我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当我终于理解了他们关于“异化”的观点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觉得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理解历史的独特视角,它迫使我去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并思考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评分

购买这套书,是源于我对一些社会思潮的兴趣,想深入了解其思想根源。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的分析工具。例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那种对细节的关注和逻辑的严密性,是极其令人惊叹的。他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以及“剩余价值”的产生机制,我反复阅读了多次才算真正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是记住概念,而是能够运用这个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的论述,则像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一个精彩总结和阐释,他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做了鲜明的对比,让我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的一些论断是否适用于当今社会,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理论所指出的问题。虽然有些论述的语言风格比较古典,但其思想的穿透力依然很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