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你
图文并茂 风趣幽默
场景式解决有关理性与非理性的实际问题
《纽约客》漫画作者威廉?赫斐利
《华尔街日报》的专栏“Ask Ariely”(艾瑞里问答)谈及的话题包括:购物、开车、当志愿者、同事关系、冒险、恋爱与婚姻、社交网络、健康与、投资与欺骗、幸福与预期、日常生活与交友、价格与价值等
前一版广受好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黑天鹅》作者塔勒布、经济学家梁小民联袂推荐;长踞《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网站畅销书排行榜;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为“行为经济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理查德·塞勒,这本书正是对“行为经济学”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你在了解了自己的非理性之后,做出理性的决策。
引 言 / VII
义务的升级 / 001
说“不”的艺术与快乐 / 002
对奈飞公司的不满 / 005
节食和自我控制 / 008
被遗忘的债务和被免除的债务 / 011
婚姻和经济模型 / 013
社交网络和社会规范 / 016
昂贵的猫屎咖啡 / 019
结婚戒指带来的烦恼 / 022
遭到排斥的检举者 / 025
延长美好时光的方法 / 027
在嘈杂的环境中约会的好处 / 029
如何做出理性的决策? / 032
大蒜的“神奇”作用 / 034
寻求他人帮助的策略 / 035
解决家庭矛盾的两个建议 / 038
在公共浴室中找出被使用次数少的隔间 / 041
娱乐新闻为什么广受欢迎? / 043
结婚的意义 / 045
边跑步边思考可行吗? / 048
如何快乐地工作? / 049
多重任务处理的艺术 / 052
增加亲子之间交流的方法 / 054
一个不可思议但有趣的迷信行为 / 056
多多赞美他人 / 058
要让他人看到你付出的努力 / 060
航班延误与人性的弱点 / 062
高级轿车与信号 / 064
着装与时尚 / 067
尝试新鲜事物,探索未知世界 / 069
谁是适合我的结婚对象? / 072
离婚率的高低 / 074
理财顾问的佣金 / 077
关于正义和与松鼠分享食物 / 079
人际交往和互联网 / 081
恋爱约会与职场招聘 / 083
非理性的行为与理性的决策 / 086
预期的力量 / 088
消除内心的不安 / 091
让人称心如意的礼物 / 092
先吃哪一个三明治? / 095
抱怨的积极力量 / 098
房产拍卖和疯狂的报价 / 101
考试和祖父母的去世 / 103
运气是一场数字游戏 / 105
不翼而飞的袜子和怪诞心理学 / 107
慈善捐助可以提升幸福感 / 109
跑车和中年人 / 112
提供骗人服务的网站 / 114
让人懊恼的早餐时间 / 117
如何消磨晚上的时光? / 119
应不应该要孩子 / 122
婚姻与银行账户 / 125
葡萄酒的战场 / 128
交通拥堵和利他主义 / 131
寻找停车位的烦恼 / 134
抛硬币做决策 / 138
垃圾和狗屎 / 140
戒烟的佳办法 / 145
职业选择所面临的风险 / 146
非理性决策的危害 / 148
帮助人们攒够退休金 / 149
主动纠正错误的美德 / 150
度假期间我们会更诚实吗? / 151
如何选择付账的方法? / 154
办公用品和一枚25 美分的硬币 / 157
没时间工作却有时间运动 / 159
增强记忆力的秘诀 / 162
书和有声读物的异同 / 165
人的灵魂和帕斯卡赌注 / 168
葡萄酒的价格 / 170
课程和教师的搭配艺术 / 173
如何抵挡美食的诱惑? / 176
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解决方案 / 179
改掉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 180
自助餐的投资回报率 / 182
如何问对问题? / 185
自由意志和甜甜圈 / 188
一年之中乐观的日子 / 189
股票投资与冲动性决策 / 190
通勤与居住地点的选择 / 193
乘坐烘干机去参加婚礼 / 196
升职带来的成就感 / 198
心理距离和移情作用 / 201
要不要改变现状? / 203
知识的诅咒 / 208
自欺欺人的解释 / 211
老鼠的性命与市场 / 213
学着让自己放松 / 215
男性的诚实度 / 217
男人和穿高跟鞋的女人 / 218
积极信号和消极信号 / 219
讨厌的纳税日 / 221
所谓的“服务” / 224
体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 / 225
致 谢 / 229
【美】丹·艾瑞里(Dan Ariely),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同时也在该校经济学院、医学院等担任教职,获得过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经常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等知名媒体上。
他写作了一系列畅销书,包括《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怪诞行为学3:非理性的你》《怪诞行为学4:诚实的真相》等。
读《怪诞行为学3》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冒险。书中涉及的“公平性”议题,让我颇有感触。我们似乎总是倾向于追求一种“公平”的交易,即使这意味着我们自己也会有所损失,也无法接受对方占了便宜。作者通过一些经典的经济学实验,如“最后通牒博弈”,清晰地展示了人类在追求公平上的非理性。这让我开始反思,在人际关系和商业谈判中,我们对“公平”的定义是否过于绝对?有时候,过度的执着于所谓的公平,反而会破坏整体的利益。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去解读那些我们习以为常,但深究起来却充满矛盾的行为。它让我更加理解人性的复杂,也更加包容自己和他人那些“怪诞”的特质。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关于自我认识的启迪。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时,显得格外巧妙。我一直以为人类的行为逻辑是相对清晰和可预测的,但《怪诞行为学3》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认知。书中关于“损失规避”的阐述,就让我大开眼界。我们似乎对损失的厌恶感,远超对同等收益的喜悦感。这意味着,为了避免一项微小的损失,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看似不明智的决策,比如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也不愿意承担必然的损失。作者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场景,比如对优惠券的舍不得,或者对已经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不愿意轻易放弃,来佐证这一观点。读到这里,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一些“固执”和“不舍”,是不是也受到了这种“损失规避”心理的影响?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行为背后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却又真实存在的“怪诞”之处。它带来的思考是深刻的,并且能够引发自我反省。
评分这次阅读的体验,与我以往接触的许多心理学书籍截然不同。《怪诞行为学3》的语言风格非常轻松幽默,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穿越人类行为的奇幻世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社会规范”的探讨,它揭示了我们在群体中是如何被他人行为所影响的。无论是从小到大的随大流,还是在陌生环境中模仿他人的行为,都体现了社会规范的强大力量。作者举例,比如酒店里提示“请重复使用毛巾”,远比单纯强调环保要有效得多,因为这暗示了“其他人都在这样做”。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对身边的环境和人际互动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只是告诉我们“我们这样做”,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做”,以及“我们该如何运用这些洞察去优化自己的行为”。
评分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全部读完,但已经能够感受到它带来的那种独特的“怪诞”魅力。我一直对人类那些看起来不那么理性、甚至有些出乎意料的行为模式感到着迷,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份好奇心。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几个引人深思的实验,比如关于“免费”的诱惑,为什么人们会对免费的东西趋之若鹜,即使它并非必需品,甚至会因为免费而做出不理智的消费决策。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消费习惯,是不是也曾掉入过类似的“免费陷阱”?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配合那些生动的案例,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扇小窗,让我得以窥见隐藏在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我尤其喜欢它并非只是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探究精神,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它不像是枯燥的学术论文,反而更像是一场与作者的智慧对话,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去了解更多关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那些“怪诞”但真实存在的行为。
评分初读《怪诞行为学3》,便被其中颠覆认知的观点深深吸引。作者善于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切入,却能层层剥茧,揭示出深藏不露的心理学原理。例如,关于“锚定效应”的讨论,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购物时对价格的敏感度,以及商家如何利用这一点来影响我们的判断。书中通过几个非常有趣的实验,生动地展现了第一个出现的价格,无论多么随意,都可能成为后续决策的“锚”。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商品定价看似离谱,却依然能卖得出去,也让我警惕了自己在面对信息时,是否轻易被外界的“锚”所左右。阅读的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理“侦探”游戏,跟随作者的逻辑,一步步解开人类行为的谜团。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实践的洞察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这种知识的实用性,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也让这本书充满了阅读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