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北京妇产医院专家教你母乳喂养这样做 |
| 作者: | 王琪 |
| 定价: | 39.8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553777962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北京妇产医院专家教你母乳喂养这样做》由北京妇产医院专家王琪教授主编,本书为新手妈妈解决了母乳喂养中经常遇到和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对于传统母乳喂养中存在的不科学之处,也做了纠正。 母乳喂养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这信心固然来自家人的鼓励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但在诸多细节上的顺意也是坚持下去必不可少的因素。书中大量的细节指导,力求让每一位妈妈的母乳喂养都能游刃有余,让宝宝在母乳的护佑下,身体与心灵都能健康成长。 |
| 目录 | |
第1章? 母乳喂养,终身受益 母乳是宝宝食物,母乳中所含的营养是任何乳品都无法相比且不可替代的。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容易生病,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得也更快。更重要的是,母乳能让宝宝与妈妈建立起终身的信赖关系。 16 母乳是宝宝食物 16 母乳的营养成分 17 母乳可强化宝宝免疫力 18 母乳可提高宝宝的智力 19 母乳喂养、便捷 20 哺乳的妈妈身体恢复更好 21 母乳喂养是建立母子步 22 备好两样“神器”,让哺乳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22 哺乳文胸——让乳房随时处在态 23 防溢乳垫——避免“湿胸”的尴尬 专题 24 新生儿常见状况及处理 是真的吗? 28 哺乳会导致乳房变形,是真的吗? 29 哺乳期妈妈不可以减肥,是真的吗? 第2章? 坚持母乳喂养,关键在新生儿期 宝宝出生后,母乳喂养的新妈妈会遇到喂奶姿势不对、奶水迟迟不来、宝宝呛奶等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周围人的压力。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 天,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念,克服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挺过宝宝新生儿期,之后的母乳喂养就自然变得娴熟而轻松。 32 哺乳要分三步走 32 清洁——让宝宝吃得安心 33 哺喂——享受幸福时光 36 拍嗝——防止宝宝吐奶 38 产后几天的哺喂问题 38 初乳是给宝宝的珍贵礼物 39 剖宫产术后哺乳可采用舒适侧卧式 40 宝宝要吃奶的信号 41 宝宝叼不住乳头,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42 宝宝吃饱了吗 43 奶水还没来?试试按摩 44 特殊宝宝的哺乳 44 早产宝宝怎么喂 46 双胞胎宝宝怎么喂 48 过敏宝宝怎么喂 51 黄疸宝宝怎么喂 54 周宝宝体重反而下降了 55 夜间如何给宝宝喂奶 56 按需哺乳还是按时哺乳 58 特殊乳房的哺乳 60 喂奶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61 喂奶后的注意事项 62 母乳不足的妈妈怎样喂宝宝 专题 64 读懂宝宝的声音 是真的吗? 66 乙肝妈妈不能哺乳,是真的吗? 67 母乳喂养的宝宝不用喝水,是真的吗? 68 乳房瘪瘪的,就没有乳汁了,是真的吗? 68 乳房不胀了,就是奶不够,是真的吗? 69 宝宝睡眠不好,是因为奶不够,是真的吗? 第3章? 一人吃,两人补,哺乳妈妈饮食莫马虎 母乳喂养期间,宝宝所有的营养都来自妈妈的乳汁,而乳汁质量的好坏则全然取决于妈妈的饮食。对于新妈妈,合理的饮食还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所以,为了宝宝和自己的健康,哺乳期间的饮食一定要格外注意哦! 72 哺乳妈妈关键营养需求 77 健康生活保证高质量母乳 79 剖宫产妈妈产后几天怎样吃 79 手术当天:排气后可少量喝汤粥 82 第二天:半流食为主 85 第三天:吃鱼、喝蔬菜汤 88 第四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91 第五天:保持膳食多样、均衡 94 顺产妈妈产后几天怎样吃 94 生产当天:汤粥 97 第二天:补血益气 100 第三天:营养丰富的日常饮食 103 哺乳期间的饮食规划 103 周: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104 第二周:气血双补,尽快恢复元气 105 第三周:适当催乳 106 第四周:平衡饮食,帮助身体恢复 107 第五周及以后:重质限量,哺乳两不误 108 吃对食物让奶水 |
| 编辑 | |
母乳是上天赐给宝宝*好的食物,也是母子关系的坚实纽带。用6个月的坚持,换来宝宝一生的健康与幸福,这世间还有什么能与此相比? 宝宝吐奶、不吃奶、长疹子,奶水不够、乳房胀痛、发炎、各种不适,各种建议无所适从……别担心,这本书都将帮你一一解决! |
这本书真是帮了我大忙了!从怀孕开始我就一直在为母乳喂养的事情焦虑,身边过来人说的各种经验五花八门,搞得我心烦意乱。直到我翻开这本厚厚的书,才感觉终于抓到了救命稻草。它不像那些网络上的零散文章,讲得东拉西扯,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像一本严谨的教科书,但语言又不像教科书那样晦涩难懂。它把母乳喂养的各个阶段,从乳房的生理构造变化,到初期的开奶、追奶,再到后期的应对各种挑战,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得明明白白。特别是关于‘按需喂养’的章节,我以前总觉得是不是宝宝一哭就得喂,书里详细解释了新生儿的觅食反射和吃奶信号,让我不再那么手忙脚乱,而是能更敏锐地捕捉到宝宝的需求。作者们显然是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他们提供的建议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基于无数真实案例打磨出来的‘实战指南’,比如应对涨奶硬块、乳头混淆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都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指导,这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定心丸一样的存在。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医院出品的书籍抱有一丝保留,总觉得可能过于官方或者理论化,但这一本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极强的实用性和对‘细节’的关注。比如,它花了好大篇幅去讲解‘如何建立正确的含接姿势’,配的插图细致到连妈妈的虎口应该如何放置、宝宝的下唇如何外翻都描绘了出来,这直接解决了我们家早期最棘手的问题——宝宝吸吮无力且容易吐奶。很多书只会简单地说‘要含住乳晕’,但真正操作起来才知道‘乳晕’的范围有多大,怎么才算深层含接。这本书的专业性体现在它毫不避讳地讨论了母乳喂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完美’情况,而不是只描绘美好的画面。它没有一味地鼓吹母乳的优越性,而是教会我们如何科学地、有策略地去解决问题,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灌输’知识,而是在学习一项真正需要技巧的‘技能’。读完之后,我感觉我的母乳喂养之路多了一份科学的底气,少了很多盲目的恐慌。
评分我弟弟家的宝宝比我早出生三个月,他们当时因为乳头皲裂和宝宝黄疸,一度非常艰难,差点就放弃了纯母乳。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们后,他们反馈说这本书对‘乳房健康与护理’的部分写得特别到位。不仅讲了如何预防,更重要的是,对于已经发生的损伤,比如表皮破损、炎症反应的处理流程,描述得非常细致,包含了使用羊脂膏的最佳时机、如何调整喂养姿势来减轻特定部位的压力,甚至连如何科学地处理被咬伤的乳头都有提及。这体现了作者团队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的专业深度。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奶,而是喂养过程中的‘疼痛’和‘挫败感’。这本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循序渐进的修复方案,有效地缓解了这种恐惧,让喂养行为本身可以回归到亲密连接的本质,而不是变成一场痛苦的战斗。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请了一位全天候在线的资深哺乳顾问。我以前在网上找资料,各种说法都有,什么‘下奶要喝鲫鱼汤’、‘头三天一定要忍痛’,听得我压力山大。这本书则用非常冷静、循证医学的态度去分析这些民间偏方和传统做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它没有强迫读者必须做到完美,而是提供了一个‘工具箱’。我特别欣赏它关于‘配方奶辅助’的讨论,它清晰地界定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辅助喂养,以及如何平衡母乳和配方奶的摄入量,避免对母乳分泌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这种不偏激、以宝宝健康为核心的叙事方式,让我这个容易焦虑的妈妈感到非常放松。它教会我‘灵活变通’比‘死守教条’更重要,只要了解背后的原理,就能根据自己和宝宝的独特情况做出最适合的调整。这种‘授权’给读者的感觉,比单纯的指导更有力量。
评分从排版和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也做得相当出色。很多医学类的书籍往往是黑白印刷,密密麻麻的小字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非常适宜长时间阅读,而且关键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都会用不同颜色的框或者粗体字突出显示,即使在半夜迷迷糊糊地起来喂奶时,也能快速定位到需要查看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论指导,更像是一本‘快速参考手册’。我尤其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常见问题Q&A’环节,这些问题都是从真实咨询中提炼出来的‘痛点’,比如‘为什么宝宝喝奶后还是哭闹’、‘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这些都是我在阅读其他资料时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这本书直接给出了一锤定音的专家解答。总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书籍本身,它更像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可信赖的育儿支持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