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因传》的N个理由:】
1. 不是所有写基因的书你都能读得懂。
2. 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和每个活生生的人都息息相关,你所有关于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的问题,都会在书中找到新的答案。
3.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基因的发现,让我们终于无限接近这些大问题的真实答案。
4. 这本书写了3000年来人类对生命遗传迭代奥秘的探索。
5. 为什么人人相似却又千差万别?生命的演化过程里,是什么在背后决定着这一切?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几千年,从亚里士多德到达尔文,人类始终探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基因,终于找到了破解生命奥秘的钥匙。
6. 整本书写了240位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
a. DNA双螺旋的发现过程,惊心动魄,如大片一样精彩。
b. 纳粹德国利用“优生学”理论,让集中营成了世人心中永恒的伤疤。
c. 你以为科学家之间都应该是“我好崇拜你啊”,但其实,他们可能即使合作也不忘记斗争。
d. 一个在学校里表现“良好”的美国小女孩,却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妈妈一起被认定为“智障人士”。
e. 你以为你是女人,我以为我是男人,但基因说,我们可能都错了。
……
7. 基因是没有情感的,《基因传》是有温度的。
8. 如果非找一本类似的作品,就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吧,《人类简史》用崭新的大历史视角和高超的写作手法,重述了人类从起源到今天的故事,《基因传》也从宏大的视野和人类*问题的关怀,用极讲究的叙事手段,把基因的故事讲了个通透。
9. 之前写基因的书也不少,但都零零散散的,从来没有像穆克吉这样完整系统地梳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基因传》是一部知识密度极高的佳作。
10. 这不是生硬的科普书,作者同时把政治、历史、人性、伦理、道德等议题穿插在里边,是一部有厚度的作品。
11. 好看,真的好看,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科学家们抓住片段的线索和证据,一个一个攻破基因难题,像侦探小说一样好看。
12.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完整地了解基因的全部知识,关于基因,看这本就够了。
13. 印度裔美国医生,这样的身份,让作者的写作别具一格。
14. 穆克吉的前一部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获得普利策奖,他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15. 未来,这本书关系所有人的未来!基因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测序、基因克隆、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编辑……这些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可以治愈疾病、预测未来、更新我们对性别、身份、选择的认知,基因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基因也涉及智力差异、种族歧视、伦理、道德,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就歪曲利用了基因理论,制造了种族屠杀的灾难。人类已经掌握了定向改造基因的技术,影响基因的功能,*终使身体状态、生理机能甚至人类本身发生改变,那么谁有权力支配它们并且确保安全呢?谁将成为此类技术的主导者,而谁又会成为它的牺牲品?当我们具备理解与掌握人类基因组的能力时,传统意义上的“人类”概念也许将*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16. 穆克吉很帅,嗯!
------
究其根本,人类不过是携带基因的载体与表达功能的通路。基因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源泉,而我们就像是风驰电掣的赛马,在转瞬间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它们的组成与世间的善恶无关。同时也不会受到人情冷暖的影响。我们只是这些遗传物质*终的表现形式。
——村上春树《1Q84》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
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基因传》出版者)
------
《基因传》不仅是一部翔实记述(基因)科学发展的历史,更是人类在21世纪面向未来的宣言。
——马向涛(《基因传》译者)
------
本书的封面插图由我的好友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Gabriel Orozco)绘制,他巧妙地通过大小不等的相切圆展现出整部作品的精华。我无法想象还有什么创意能够比这幅画更适合《基因传》。
——悉达多·穆克吉(《基因传》作者)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并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和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2010年,他出版著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
【译者简介】
马向涛,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科肿瘤学临床与基础研究,翻译了《基因传》《肿瘤临床试验》等专著,曾经荣获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奖章。马向涛博士是北京市海淀区医疗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主任,同时还兼任《肿瘤防治研究》与《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委,曾在《中华医学杂志》《癌症》《医学与哲学》等数十种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马向涛博士致力于医学人文传播与健康知识科普,现在与家人生活在北京。(微信号:DRXIANGTAO,欢迎交流讨论。)
天啊,这本书的叙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说书”艺术!我平时对这种涉及大量专业术语的书籍总是望而却步,但《基因传》的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分子生物学知识,转化成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场景。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观看一部由时间拉长、尺度缩小的纪录片。比如,他描述DNA复制错误的随机性和必然性时,那种充满宿命感的笔调,让我感到既震撼又有些许不安。更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作者在构建每一个科学论点时,都会巧妙地穿插历史背景,比如某个里程碑式的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背后的科学家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和争论。这种多维度的叙事,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科学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充满了人性和探索精神的激情故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被重新梳理了一遍,对“生命”这个词汇的理解也拔高到了一个新的维度,那种满足感是其他读物难以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读起来会比较沉重的书,毕竟主题围绕着基因和疾病,难免让人联想到沉重的宿命感。然而,《基因传》的文字风格出乎意料地轻快且富有韵律感。作者的句式变化多端,时而短促有力,像是一声惊雷,点破一个关键的生物学机制;时而又长而舒缓,如同潺潺流水,带着你领略数亿年的演化过程。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不完美”的赞颂。在讨论基因的“错误”如何驱动了物种的多样性时,那种豁达和包容的态度,让人在面对自身的局限性时,也能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这本作品的语言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精确又充满诗意的科学世界,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被文字本身的美感所陶醉。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信息组织上的高明之处。它没有采用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在生命迷宫中穿梭。一会儿聚焦于一个微小的突变如何引发连锁反应,一会儿又瞬间拉远镜头,展示整个生物圈的动态平衡。这种节奏的掌控,使得即便是像基因组测序这样技术性极强的内容,读起来也毫不费力,反而充满了悬念和发现的乐趣。作者似乎深谙读者的心理,总能在关键时刻抛出一个反直觉的结论,迫使你重新审视你既有的认知框架。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训练了你的思维方式,让你学会用进化的视角去看待一切生命现象,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模式。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于一本单纯介绍基因的读物,它是一份通往理解复杂世界的思维工具箱。
评分对于一个对生命科学抱有好奇心但又害怕陷入枯燥细节的读者来说,《基因传》简直是及时雨。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陷入早期科普书籍那种“堆砌事实”的窠臼,而是始终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特别是关于“癌症”的章节,作者的论述角度极其新颖,他将其置于宏大的进化背景下进行解读,挑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癌症是突变”的简单认知。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让我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都产生了新的思考。书中偶尔冒出的几句哲学性的反思,像是给严谨的科学论证装上了一对翅膀,让理论不再只是地面上的爬行,而是能够飞向更广阔的思辨空间。我读得很慢,不是因为难懂,而是因为每读完一个段落,都忍不住要合上书本,静静回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独特洞察力。
评分《基因传:众生之源 众病之王 癌症传》这本书,读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场关于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宏大叙事。作者的笔触极为细腻,他擅长将复杂的生物学概念,比如基因编辑、蛋白质折叠,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微观世界的奇妙旅程。我尤其欣赏他探讨癌症那一部分,不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坏运气”,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进化逻辑和环境压力。这种深度的分析,让我对这个“众病之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单纯的恐惧,而是一种带着敬畏的理解。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思考人类在自然选择中的位置,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科技去干预和修正这些古老的“程序”。整本书的结构非常紧凑,从宏观的生命演化史过渡到微观的细胞战争,逻辑链条清晰,让人一气呵成。它成功地做到了既保持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故事的吸引力,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阅读体验,让我对生命本身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