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肉牛XX育肥技术300问
定价:30元
作者:蒋洪茂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1
ISBN:9787109219823
字数:305千字
页码:3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前言
XX部分 育肥牛的选择
1.什么叫肉牛易地育肥?
2.什么叫架子牛的买卖差额?
3.进行架子牛交易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4.如何进行架子牛交易前的谈判?
5.决定架子牛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6.架子牛交易过程中有哪些费用?
7.怎样计算架子牛的购买成本?
8.如何进行架子牛交易?
9.如何挑选架子牛?
10.育肥牛的年龄鉴定方法有几种?
11.育肥牛哪些体形外貌和其他性状有相关关系?
12.育肥牛哪些体形外貌性状和日增重有相关关系?
13.怎样确定肉牛体重?
14.我国有哪些黄牛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秦川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2.晋南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3.鲁西黄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4.南阳黄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5.延边黄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6.复州黄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7.郏县红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8.渤海黑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9.蒙古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0.巫陵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1.雷琼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2.枣北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3.巴山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4.盘江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5.三河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6.草原红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7.新疆褐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8.科尔沁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4-19.夏南牛的品种特点是什么?
15.安格斯牛为父本的杂交牛育肥时的特点是什么?
16.利木赞牛为父本的杂交牛育肥时的特点是什么?
17.夏洛来牛为父本的杂交牛育肥时的特点是什么?
18.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的杂交牛育肥时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部分 肉牛的运输
19.怎样选择架子牛的运输工具?
20.架子牛运输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1.每头架子牛应占有多少车厢面积?
22.架子牛怎样安全装车和运输
23.运牛车辆的运输管理措施有哪些?
24.夏天怎样安全运输架子牛?
25.冬季怎样安全运输架子牛?
26.运输架子牛有哪些风险因素?
27.架子牛的运输失重有多少?
28.如何计算架子牛的运输费用?
29.架子牛到场后怎样安全卸车?
30.如何进行育肥牛的运输?
31.育肥牛运输失重有多少?
第三部分 育肥牛的饲料
32.什么叫育肥牛饲料?
33.什么叫育肥牛的配合饲料?
34.什么叫育肥牛的全价饲料?
35.什么叫育肥牛日粮?
36.什么叫育肥牛饲粮?
……
第四部分 育肥牛的饲养与管理
第五部分 育肥牛的保健
第六部分 育肥牛的生活环境建设
第七部分 肉牛屠宰加工
第八部分 附表
蒋洪茂编著的《肉牛*新育肥技术300问》,绝大部分为作者实践经验的总结,资料丰富翔实,所介绍的技术具有**性和实用性,包括育肥架子牛的选择、肉牛的运输、架子牛过渡期的饲养、育肥牛的饲料及配合技术、育肥牛的饲养和管理、育肥牛的保健、育肥牛的生活环境建设、肉牛的屠宰加工等现代化、规范化、高档(高价)化牛肉生产技术。叙述简明,通俗易懂,是肉牛育肥场(户)较好的技术性指导材料(资料)。也可供科研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为一名常年与牛打交道的养殖户,我深知“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但即使我们再小心,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而《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这本书,在疾病预防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我特别欣赏它在“肉牛常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策略”这一章节的阐述。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打XX疫苗”,而是详细讲解了不同传染病的发病特点、传播途径,以及不同品种、不同月龄的牛,在免疫接种上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它会提醒你,在接种疫苗之前,要确保牛的健康状况良好,并且要避免在应激环境下进行免疫。它还详细说明了不同疫苗的储存、稀释和接种方法,以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如何处理。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免疫接种计划的思路。这让我意识到,免疫接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我还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非免疫性预防措施的知识,比如如何通过改善舍内环境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如何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来提高牛的自身抵抗力。书中关于“提高牛群体质,抵抗疫病侵袭”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强调了均衡营养、充足饮水、适宜温度和湿度、以及减少应激等因素对提高牛的免疫力的重要性。我根据书里的建议,对我的牛舍进行了改造,改善了通风和采光条件,并且调整了饲料的粗细搭配,尽量减少了饲料中的霉菌和毒素含量。这些措施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极大地降低了牛群的疾病发生率,也让我省去了不少在治疗上的麻烦和经济损失。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疾病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养牛经验的老养殖户,我见过太多的技术书籍,也踩过不少坑。有的书写得过于晦涩,专业术语太多,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操作人员来说,读起来费劲,学到的东西也很难落地。有的书又过于简略,讲得不够深入,看完之后,感觉像是挠了痒痒,并没有真正解决我遇到的实际难题。《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它真的做到了“问”和“答”的结合,而且很多“问”都是我们平时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甚至是一些我们自己都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却很关键的问题。我尤其喜欢它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处理方式。书中关于“不同品种肉牛的常见疾病差异性”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以为,大部分疾病都是通用的,但这本书里却指出,不同品种的肉牛,由于其遗传特性、生理结构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在疾病的易感性、发病症状以及治疗方案上,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书中举例说,某些肉牛品种可能更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而另一些品种则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以前,我可能只是笼统地根据症状来诊断,而忽略了品种这一重要因素。现在,当我遇到一头生病的牛时,我会首先考虑它的品种,然后结合书里提供的针对该品种可能出现疾病的特点,来进一步分析和诊断。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诊断准确性,也让我的治疗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了走弯路。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也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思路和方法,不是简单地说“可能是XX病”,而是引导你去观察哪些细节,去做哪些辅助性的检查,来逐步排除或者确认。这种科学严谨的诊断逻辑,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诊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我觉得非常值得称赞。它并没有像一些教材那样,按照科学的体系从头到尾地讲授,而是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这对于我们实际养殖人员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我们平时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案。而这本书,就像一本随身的“养殖宝典”,你有什么疑问,翻开目录,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章节。我最近在育肥牛的管理上遇到了一个瓶颈,就是牛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而且好像有部分牛的体型也不是很匀称。我尝试了调整饲料,但效果不大。当我翻到书中关于“育肥牛生长速度迟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这一章节时,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书中列举了生长迟缓的多种可能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营养不良、疾病隐匿、舍内环境不适、应激因素等等,并且对每种原因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列出原因,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排查步骤和检测方法。比如,对于营养不良,它会让你去关注牛的粪便颜色和形状,采食量,以及体况评分;对于疾病隐匿,它会让你去注意牛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细微异常。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体格测量来评估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比如肩高、体长、胸围的变化。我就是根据书中提到的这些方法,仔细检查了我的牛群,才发现问题可能出在舍内通风不良,导致牛群长期处于一个相对闷热的环境中,影响了它们的正常采食和生长。我按照书里的建议,对牛舍进行了彻底的通风改造,并且适当调整了饲料的营养密度,很快就看到了效果。牛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体型也变得更加匀称。这本书的这种“接地气”的问答模式,真的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真正能解决我们实际养殖问题的“良药”。
评分《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这本书,在关于“肉牛品种选择与育肥潜力评估”的部分,给我提供了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指导。我之前在选择育肥牛的时候,往往是凭经验或者听别人说,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不同肉牛品种的生长特点、肉质特性、饲料转化效率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几个品种的名称,而是深入分析了每个品种的优缺点,以及它们适合在什么样的大环境和饲养条件下进行育肥。例如,书中对安格斯牛、海福特牛、西门塔尔牛等几种常见的肉牛品种,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还对比了它们在育肥速度、出肉率、肉质等级等方面的差异。更让我受益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市场需求以及气候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肉牛品种的评估方法。它让我意识到,选择一个品种,不仅仅是看它有多“好”,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适合”我。我之前曾经引进过一批某个品种的牛,当时觉得它的宣传很好,但结果在我的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并不理想,而且疾病也比较多。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就是因为品种和我的实际情况不匹配。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方法论,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且最大化育肥效果。它就像一个“品种顾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让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育肥牛的选购和管理。
评分不得不说,《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这本书在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觉得,光有理论知识,在养殖这个靠天吃饭、又充满变数的行业里,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是那些能够指导我们一步步去做的“干货”。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之前一直对如何科学地进行育肥管理感到有些迷茫,特别是关于饲料的配比和调整,以及如何根据牛的不同生长阶段来优化营养方案。当我翻到关于育肥技术的部分时,我发现它不是那种笼统地告诉你“要保证营养均衡”,而是非常具体地给出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牛,在能量、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的参考需求量。更重要的是,它还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市场上的常见饲料原料,去进行科学配比,并且给出了不同配方下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根据牛的采食量和粪便情况来判断饲料消化吸收的效果。我记得我曾经在某个育肥阶段,遇到了牛食欲不振的问题,之前一直认为是饲料出了问题,但调整了几次配方效果都不明显。这本书里关于“育肥牛采食量下降的常见原因与应对策略”的章节,给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它不仅仅是告诉我可能的原因,比如饲料霉变、饮水不足、舍内环境不适,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分析了每种原因下,牛可能出现的其他伴随症状,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这些伴随症状来进一步精准定位问题。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调整饲料的适口性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的方法,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具体操作技巧。我尝试了书里关于改善饲料适口性的一些建议,比如添加少量的糖蜜或者其他诱食剂,并且调整了饲料的粒度,效果非常显著,牛的采食量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育肥速度也跟着提升了上来。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让我觉得这本书真的非常实用,是我养殖路上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评分我一直认为,养殖业的精细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精细化管理的追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肉牛育肥管理水平”的章节,感到非常兴奋。书中介绍了如何利用一些基础的仪器设备,比如体温计、磅秤、甚至是一些简单的pH计,来更准确地监测牛的健康状况和饲料的质量。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一些新兴的科技,比如智能饲喂系统、生长监测器,甚至是一些初步的疾病预警系统,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虽然这些技术可能对于我们普通养殖户来说,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但书中对于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的介绍,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它让我意识到,未来的养殖业,将不仅仅是靠经验,更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育肥管理,比如通过记录牛的体重、采食量、疾病发生率等数据,来找出影响育肥效果的关键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我尝试着开始记录我的牛群的一些基础数据,并且尝试着根据书中的一些简单图表和分析方法,来初步评估我的管理效果。虽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我已经能感觉到,这种基于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比以前单纯依靠经验要更加有效和科学。这本书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养殖业科技化的未来,也激发了我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动力。它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养殖户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之前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保证育肥牛健康成长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饲料配方和管理方法,但总觉得效果不尽如人意,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期”。当我翻到书中关于“提高肉牛育肥效果的饲料添加剂选择与应用”的章节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在饲料添加剂这块,有很多学问。书中并没有像一些宣传资料那样,夸大某种添加剂的效果,而是非常客观地分析了不同类型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例如,关于瘤胃调控剂,书中详细解释了它们如何通过改善瘤胃微生物的平衡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注意添加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我还学习到了关于如何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和饲料的类型,来选择最适合的添加剂,并且如何进行科学的搭配。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评估添加剂效果的实际方法,比如通过观察牛的粪便变化,测量牛的增重速度,以及计算饲料转化率。我根据书中的建议,尝试使用了一种新的瘤胃调控剂,并且严格按照书里提到的方法进行配比和添加,结果我发现牛的采食量有所增加,粪便也变得更加规律,最重要的是,牛的日增重有了明显的提升,饲料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改善。这种基于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的指导,让我觉得非常可靠,也让我对未来的育肥管理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在关于“育肥牛常见应激因素及其影响”的章节,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以前总以为,只要保证牛的吃喝拉撒,就能把牛养好,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无意间制造的“应激”,才是导致牛生长缓慢、甚至生病的重要原因。书中列举了非常多我们平时容易忽视的应激因素,比如突然的噪音、强光照射、拥挤的圈舍、不当的驱赶方式,甚至是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和惊吓,都会给牛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而且,书中还详细地阐述了这些应激因素是如何影响牛的消化吸收、免疫功能,甚至还会导致一些行为异常,比如咬架、啃栏等。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我平时在牛舍里的一些操作,可能正在无形中影响着牛的健康。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改善牛舍的环境,比如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突然的惊吓;在驱赶牛的时候,尽量使用温和的方式,避免暴力;在进行疫苗接种或者其他操作时,尽量减少对牛的干扰。我还特别注意到了书中关于“长途运输应激的管理”的建议,比如在运输前对牛进行适当的“驯化”,提供充足的水和饲料,以及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运输时间。我根据这些建议,在最近的一次牛只调配中,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轻牛的应激反应。结果发现,调配过来的牛只,在到达新环境后,适应得更快,采食量恢复也更快,整体状态明显比以前要好。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牛的心理需求,也让我认识到,关注牛的“情绪健康”,对于提高育肥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评分当我拿到《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它可能只会在某一方面提供一些信息,没想到它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惊喜。我最关注的是牛的疾病诊断部分,因为这是养殖过程中最让人头疼,也是最容易造成经济损失的一个环节。书中关于“常见牛病初期症状识别与区分”的章节,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几个症状,而是非常细致地描述了不同疾病在初期阶段可能出现的细微变化。比如,对于呼吸道疾病,它会让你去注意牛的鼻腔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和性状,牛的咳嗽是干咳还是湿咳,以及咳嗽的频率和时间。对于消化道疾病,它会让你去观察粪便的颜色、黏稠度、有无血丝或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甚至还包括粪便的气味。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我们平时可能容易忽视的细节,比如牛的眼结膜颜色、角膜是否有浑浊、反刍情况是否正常、饮水量是否有明显变化等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专门讲到了如何通过观察牛的站立姿势和行走姿态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肢体或者神经系统的问题。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要点,真的是我以前在其他资料上很少看到的。我记得我曾经遇到过一头牛,精神状态不太好,食欲也下降,我当时认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就按照常规方法处理,结果效果不佳。后来我翻到这本书,根据书中关于“牛精神沉郁的鉴别诊断”的内容,我仔细观察了那头牛,发现它的眼结膜有些发黄,而且它的反刍也明显减少。结合书里的提示,我进一步怀疑是肝脏方面的问题,然后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很快就治愈了。这种从细微之处入手,层层递进的诊断方法,让我觉得非常科学,也让我对自己的诊断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
评分刚拿到这本《肉牛育肥技术300问见牛病诊断技术》的时候,我本来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在养殖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对各种技术手册、养殖指南也算有所涉猎,但总觉得市面上的书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内容太零散,很难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次也不例外,一开始翻开,里面详实的目录和密密麻麻的问题,让我有点眼花缭乱,心想这得看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我真正需要的内容。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特别是当我遇到我正在头疼的一个关于牛腹泻的问题时,我随意翻到了后面关于疾病诊断的部分,那个描述,那种逐步排查的逻辑,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我以前看的那些书,只是简单地列出几个症状,然后给出几个可能的病名。这本书更像是带我一起思考,从最常见的症状入手,然后一步步引导你去观察牛的体温、精神状态、食欲、粪便形状和颜色,甚至是你需要注意到的细微之处,比如牛的呼吸频率、反刍情况等等。它教会我如何系统地去分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看到一个症状就往某个病上对号。尤其是在诊断牛的传染病方面,它列举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观察要点,并且还附带了一些虽然没有实际图片,但通过文字描述也足够生动形象的案例。我记得我当时就根据书里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对照我那头病牛的情况,很快就缩小了怀疑范围,并且根据书里提供的下一步建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种“见牛病,知诊断”的思路,贯穿了整个疾病诊断章节,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兽医在手把手地教我。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诊断不出病因,往往是因为观察不够细致,分析不够系统。这本书真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牛病诊断的认知,也让我对未来的养殖工作更有信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