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郑州市城区图 | ||||||||||||||||||
| 出版: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 ISBN: | 9787503186400 | ||||||||||||||||||
| 审图号: | 豫S(2013)062号 | ||||||||||||||||||
| 版次: | 2016年1月第1版 | ||||||||||||||||||
| 比例尺: | 1: 35 000 | ||||||||||||||||||
| 尺寸: | 110CM*80CM | ||||||||||||||||||
| 语种: | 中文 | ||||||||||||||||||
| 印刷: | 2016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 ||||||||||||||||||
| 装帧: | 精装双面覆膜 | ||||||||||||||||||
| 拼接: | 大一全张 无拼接 | ||||||||||||||||||
| 定价: | 40.00 | ||||||||||||||||||
说实在的,买这种地图,很多时候图的就是一个“确定性”。现在的导航APP,虽然方便,但有时候信号不好、或者路径规划过于依赖实时数据,反而会让人迷失在“最优解”的迷宫里。我这次去拜访一位住在老城区的朋友,那片区域小巷纵横,信号时好时坏,导航直接给我带到了一个死胡同里绕圈。回家后,我立刻拿出这本《郑州市城区图》,铺开后,我瞬间就明白了问题所在——原来那条小路早就被规划为单行道了,而手机导航还在执着地推荐。这张实体图的优势就在于它的“静态准确性”,它提供的是一个被权威机构确认过的、稳定的城市骨架。而且,精装本的纸张厚度和油墨质量极佳,即使在光线不那么充足的环境下阅读,文字和线条依然锐利清晰,这对眼睛的保护也是一种无声的体贴。我甚至觉得,对于那些需要长途驾驶、不依赖电子设备的用户来说,这简直是必备的“备用大脑”。
评分这本图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它成功地架起了传统测绘的严谨与现代城市需求的桥梁。我注意到它在某些偏远工业园区和新兴开发区的处理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核实。这远超出了普通市民日常通勤的需求,更像是为专业人士服务的一份详尽资料。我曾拿着它去比对一个新开通的公交线路走向,发现它比网络上的临时信息还要精确地反映了站点位置和走向的微小偏转。这种对“真实世界”的忠实记录,是电子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下难以长期保持的优势。双面设计带来的多角度信息呈现,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灵活选择查看侧重点,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信息组织方式。总而言之,这不是一本用来应付一两次导航的工具,而是一部值得收藏和时常翻阅的、关于郑州城市肌理的深度参考资料。
评分我购买这套图册的初衷,其实是为了给家里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出行参考。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操作不太熟练,但对传统的看地图、辨方向有深厚的习惯。这套图集在这方面的表现堪称完美。首先,横版挂图的设计,让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墙上查看,而不是弯腰低头去看一本册子。其次,地图上的地标性建筑、主要广场和行政区划的标识做得非常醒目,即便是视力稍微有些退化的老人,也能迅速定位到大致的区域。我特别留意了郊县和市区的连接点,那些常常让不熟悉路况的老人感到困惑的过渡地带,这张图的标注处理得非常平滑自然。相比那些只有核心商圈的旅游地图,这套覆盖范围广、细节又不失精度的城区图,无疑是家庭必备的实用工具,它建立了一种基于传统阅读方式的安全感和熟悉感,这对于老一辈的出行支持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地图册刚到手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抱着一丝忐忑的。毕竟现在导航软件那么发达,纸质地图似乎成了一种情怀大于实用的物件。然而,当我翻开这本《郑州市城区图2017正版精装 新版 河南省分市地图 郑州市城区图 郑州市地图挂图横版 双面》时,那种踏实感一下子就回来了。首先,装帧真的没得说,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用料很足,可以经得起反复翻阅和折腾。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细节处理。我特意比对了几个我经常出入的区域,比如经开区和高新区的一些新建路网,新版的更新程度远超我的预期。很多小路、新修的桥梁和立交匝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对于经常需要走“捷径”或者探索城市边缘地带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而且,它采用了横版设计,铺开来看视野非常开阔,不像那种竖版的,看着总觉得局促。那种一览无余的城市脉络感,是手机小屏幕永远无法替代的。我把它挂在了书房的墙上,闲暇时就对着它规划行程,那种“运筹帷幄”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评分我这人对地图的痴迷,主要源于我对城市历史演变的关注。我总觉得,一张好的地图不仅仅是路线的指示牌,更是城市发展阶段的切片。这本图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它双面的设计非常巧妙,一面侧重于核心城区的路网细致布局,另一面可能更侧重于大范围的区域衔接或者功能分区。我发现,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地图(虽然我手里只有这一版),能清晰地看到郑州这些年扩张的速度和方向。比如,某些原本规划中的绿化带现在已经变成了密集的住宅区,某些河道治理工程的成果在图上也能直观地体现出来。作为一名业余的城市规划爱好者,我非常欣赏这种“时间感”。此外,图例和色彩的区分做得极其专业和人性化,公共设施、交通干线、甚至是不同等级的道路,都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清晰区分,即便是初次接触大比例尺地图的人也能快速上手。这种严谨性,体现了制作团队的专业水准,绝非随便拼凑的数据能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