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素描基础 画风景 绘画 书籍 |
| 作者: | 飞乐鸟工作室 |
| 定价: | 25.0 |
| 出版社: | 水利水电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5-06-01 |
| ISBN: | 9787517030799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暂时没有内容 |
| 目录 | |
| 目录 前言 章 工具的使用7 1.1 认识工具8 工具介绍8 使用技巧10 1.2 基本练习11 如何用笔11 线条表现12 第二章 风景的构图与透视13 2.1 如何取景构图14 利用取景框构图14 目录 前言 章 工具的使用7 1.1 认识工具8 工具介绍8 使用技巧10 1.2 基本练习11 如何用笔11 线条表现12 第二章 风景的构图与透视13 2.1 如何取景构图14 利用取景框构图14 选择构图范围16 引导观者的注意力17 利用边界控制画面18 怎样分割画面19 如何更好地分割画面20 常用构图实践21 案例1 —— 山间小道24 2.2 透视与虚实25 近大远小的基本原则25 平行透视26 成角透视27 多点透视28 近实远虚的处理29 案例2 —— 车站30 案例3 —— 山谷风光31 2.3 取景入画32 如何用线条快速画风景32 添加简单的色调33 速画自然风景34 速画城市风光37 案例4 —— 树丛木屋风景小品39 案例5 —— 威尼斯水城40 第三章 风景的细节表现41 3.1 树木的画法42 枝干的画法42 灌木和树冠的画法43 大型树木的画法44 远、中、近景树木的不同画法45 案例6 —— 树林小场景46 3.2 山石的画法48 石头的画法48 远山的画法49 案例7 —— 路边的碎石堆51 3.3 表现建筑的质感53 粗糙的墙面53 屋顶与房檐54 玻璃窗55 案例8 —— 小楼56 3 .4 地形地貌的表现5 9 地表的质感5 9 水体的质感6 1 案例9 —— 有小溪的甸6 3 第四章 风景的色调与光影6 5 4 .1 风景中的色调分析6 6 风景的明暗配比6 6 通过固有色设置色调6 7 结合光影表现风景的色调与虚实6 9 案例10 —— 小屋与树木7 0 4 .2 风景中的光影变化7 2 强弱光线下的明暗变化7 2 晴天的风景7 3 阴天的风景7 4 案例11 —— 河岸7 5 4 .3 不同天气的表现7 7 云雾的表现方法7 7 不同时段的表现7 8 案例12 —— 江南小景8 0 第五章 一起来画风景8 3 5 .1 生活小景8 4 案例13 —— 店铺小巷8 4 案例14 —— 公园街景9 1 拓展 —— 身边小景9 8 5 .2 旅途的记忆9 9 案例15 —— 富士山的樱花9 9 案例16 —— 马赛港1 0 8 案例17 —— 天鹅堡1 1 8 拓展 —— 如画的山水风景 |
| 编辑 | |
| 人生旅途中那些美好的景致你都记下来了吗?次看到大海的感动、登上高峰的激动、与TA牵手的心动……仅仅1秒中的“咔嚓”,真的能够承载那么多值得回忆和铭记的瞬间吗?不能!所以,我们拿起画笔,用心去描摹只有自己能看到的那个瞬间。本书将成为你的助力,帮你掌握绘制风景所需要的所有基本知识。哪怕之前没画过画也不用担心,通俗易懂的讲解和设置合理的案例足够帮你掌握这门技能。还等什么呢?! |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绘画技法的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我一步步探索风景素描的奥秘。从一开始,作者就非常细致地阐述了素描的本质,不仅仅是线条的堆砌,更是对形体、结构、光影的深刻理解。书中对不同光线的处理方式有着独到的见解,比如讲解如何通过明暗对比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如何表现出阳光直射下的强烈反差,以及在阴天或黄昏时如何捕捉柔和的光线和微妙的色彩变化。这一点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之前画的风景总显得扁平,缺乏生命力,正是因为我未能有效地运用光影来表现空间感和氛围。此外,本书对构图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不仅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构图法则,还深入分析了不同构图方式给画面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以及如何根据景物的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构图。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引导线”的运用,学会了如何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让他们更好地欣赏作品的重点。对于那些对素描一无所知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的讲解会非常友好,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并且配有大量插图,能够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作为一本“绘画书籍”,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将素描基础知识与风景画创作紧密地结合。当我阅读到关于“光影”的部分时,作者会立即展示如何运用明暗对比来塑造山峦的立体感,或是如何表现出夕阳下湖面的波光粼粼。当我学到“透视”的知识时,书中会立刻出现如何利用一点透视来描绘远处的道路,或是如何运用两点透视来表现建筑的结构。这种“学以致用”的模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非常高效。而且,书中对不同景物元素的描绘方法也各有侧重,例如对树木的刻画,不仅仅是画出树干和树叶的轮廓,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树木的生长姿态、枝干的穿插以及叶片的层次感。对水面的处理,也从反射、涟漪、波光粼粼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讲解,让水看起来更加生动。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非常好奇,它明确指出了“素描基础”和“画风景”,而且是“绘画书籍”,这精准地定位了我的需求。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素描的技法和原理一窍不通,总是觉得线条僵硬,画面缺乏生动感。而风景画又是我想尝试的绘画主题,我一直渴望能够捕捉到大自然的美丽,无论是巍峨的山峦、宁静的湖泊,还是繁茂的森林,都能在我的笔下栩栩如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指南,它承诺了基础的素描技巧,这正是我最需要的,我希望它能从最基本的光影、透视、构图等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让我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书中明确提到“画风景”,这让我对如何运用素描技巧来表现自然景物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丰富的实例,从简单的景物组合到复杂的自然风光,逐步引导读者掌握处理不同材质(如树木、岩石、水面、天空)的方法,以及如何捕捉光线的变化和氛围的营造。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标题直接触及了我学习绘画的痛点和期望,我迫切地想知道它能否兑现这些承诺,为我的绘画之路指明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对“素描基础”的深刻挖掘,而非流于表面。它并没有满足于简单地教你如何画线条,而是深入剖析了素描背后的原理。书中对于“形体”的讲解,我印象尤为深刻。作者并非孤立地讲解各种物体,而是强调了物体是如何由基本的几何形体构成的,以及在复杂物体中如何提炼出这些基本形体,这对于建立正确的空间感和结构感至关重要。我之前总是凭感觉去画,导致比例失调,立体感不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形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同时,书中对“透视”的讲解也十分到位,从一点透视到多点透视,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演示如何在实际的风景画中运用透视原理,让画面产生深远的空间感。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明暗”的知识,不仅仅是黑白灰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理解光线的来源、方向以及它在不同材质上的表现,如何通过微妙的明暗变化来塑造物体的质感和体积感。作者甚至还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笔触和线条所能带来的不同效果,例如用轻柔的线条表现飘逸的云朵,用粗犷的笔触刻画岩石的坚硬。
评分关于“画风景”的部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性的视角。它没有仅仅停留在临摹景物的表面,而是教导读者如何去“观察”和“感受”风景。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取景”的论述,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原则来筛选和组织画面中的元素,如何在复杂的自然景象中找到最能表达主题的视角。这一点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突破,我过去常常在面对一望无垠的风景时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画什么,该如何取舍。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框取”眼前的世界,将纷繁的景象转化为有条理、有重点的画面。此外,书中对不同景物元素的描绘方法也各有侧重,比如对树木的刻画,不仅仅是画出树干和树叶的轮廓,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树木的生长姿态、枝干的穿插以及叶片的层次感。对水面的处理,也从反射、涟漪、波光粼粼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讲解,让水看起来更加生动。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抽象的绘画理论与具体的风景描绘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讲解素描基础时,它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始终围绕着“如何运用这些基础来画出更生动的风景”这一目标。例如,在讲到线条的表现力时,作者会立刻举例说明如何用不同的线条来描绘风吹过的麦浪,或是山峦的巍峨。当讲解到明暗层次时,他会立即示范如何在晨曦中表现出山峦的轮廓,或者在黄昏时捕捉湖面的光影变化。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非常高效且富有成效。我不再是孤立地学习素描技巧,而是能够立刻看到这些技巧在表现自然风光时的应用,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书中对“氛围”的营造也给与了足够的重视,作者强调了素描不仅仅是捕捉物体的形态,更是要传达出那个时刻的情感和感觉,例如宁静的乡村傍晚,或是暴风雨前的压抑天空,这些都需要通过细致的光影和线条来表现。
评分这本书的“素描基础”部分,我认为是最扎实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基本功,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素描的“语言”。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光影的原理,比如将光比作画家手中的“颜料”,明暗则是“调色板”。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物体的受光面、背光面、投影,来准确地判断明暗的层次和关系,这对于塑造物体的体积感至关重要。书中还特别强调了“笔触”的重要性,不同的笔触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质感和情绪。例如,用轻柔的排线来表现丝绸的柔滑,用粗犷的擦笔来描绘毛发的蓬松。这些细微之处的讲解,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画画,更是在教我如何用素描的语言去“说话”。此外,对于“构图”的讲解也十分透彻,不再是简单的“黄金分割”堆砌,而是结合了实际景物的特点,教导读者如何去“发现”画面中的美感,如何引导观众的目光。
评分作为一本“绘画书籍”,它的装帧和排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图片色彩还原度高,这对于学习绘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节。书中大量的范画,无论是作者的原创作品,还是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赏析,都极具参考价值。我尤其喜欢那些带有详细步骤讲解的范画,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整个创作过程,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的细节处理,仿佛置身于作者的创作空间。而且,书中不同章节的过渡非常自然,例如在讲完透视之后,会紧接着讲解如何利用透视来构图,然后再深入到具体景物的描绘。这种逻辑性非常强,让整个学习过程像是在一步步地搭建一座艺术的殿楼。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绘画书籍,但很多都显得杂乱无章,要么技术讲解过于理论化,要么范画质量不高,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是难得的精品。
评分“画风景”的章节,我认为它最具启发性。作者并没有仅仅提供一些风景的临摹范例,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风景的构成元素,并教会我们如何用素描的手法去“再创造”。他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处理天空中的云朵,如何表现出水面的动态,如何刻画树木的层次感和体积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透视”在风景画中的应用,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透视来拉伸空间,表现出景物的远近关系。这让我以前总是画得“平”的风景,开始有了纵深感。此外,作者还提到了“氛围”的营造,这对于风景画来说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光影和线条来表现出清晨的薄雾,或是傍晚的余晖,这些细节的处理,让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我不再只是照搬景物,而是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去“读懂”风景,并用素描的语言去“表达”我所感受到的美。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素描基础和风景画创作的方方面面。它从最基本的线条、光影、明暗入手,逐步深入到构图、透视,再到具体景物的刻画。书中对“色彩”的运用虽然不是主要内容,但通过黑白灰的明暗关系,读者也能感受到色彩的微妙变化。比如,如何通过不同的明暗对比来表现出不同景物的质感,如岩石的粗糙、水的柔滑、树叶的细腻。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总是会引用大量的实例,无论是作者自己的作品,还是其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都能够为读者提供直观的参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氛围”的讲解,作者强调了素描不仅仅是捕捉物体的形态,更是要传达出那个时刻的情感和感觉,例如宁静的乡村傍晚,或是暴风雨前的压抑天空,这些都需要通过细致的光影和线条来表现。这本书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