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

从"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莫伟民著莫伟民丛书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生命政治
  • 解剖学
  • 福柯
  • 权力
  • 生物权力
  • 身体政治
  • 现代性
  • 政治理论
  • 社会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7485
商品编码:24190833554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从"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 作  者:莫伟民 著;莫伟民 丛书主编 定  价:68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页  数:326 装  帧:平装 ISBN:9787208147485 总序
绪论
主体的真相
意识主体的没落
第二节主体的面目
第三节"实证主义"
第四节几个理论问题
第二章启蒙与现代性
康德与启蒙
第二节现代性批判之批判
第三节权力与真相
第三章政治想象力
人是经验的动物
第二节特殊知识分子的政治想象力
第三节现代政治想象力贫乏的根源
第四节恰当的想象力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福柯政治哲学的思想源头和现实氛围,剖析福柯政治哲学四大主题的理论内涵及其与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联系和差别,来揭示出福柯政治哲学的后现代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特征。 莫伟民 著;莫伟民 丛书主编 莫伟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规划的重点项目,出版过五部著作和泽著,发表过五十余篇学术论文’曾获得五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004年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并先后三次以学者。和教授身份在法国巴黎高师哲学系从事研究工作。
《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政治思想的转向与现代性批判 这部著作旨在深入探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即从传统的“解剖政治”概念向当代“生命政治”概念的演进。本书并非简单地梳理思想史的线性发展,而是通过对关键思想家、概念和历史事件的细致剖析,揭示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治理的逻辑以及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我们将追溯权力如何从主要关注个体身体的约束与惩罚,逐渐转向对生命过程本身的规训、管理与优化。 第一章:解剖政治的时代——身体的驯化与主权的边界 本章将回溯西方政治思想中“解剖政治”的核心内涵。我们理解的“解剖政治”并非字面意义上对身体的切割,而是指一种将政治权力聚焦于个体身体的运作方式。这种权力以规训、惩罚、监控为主要手段,旨在使身体服从、变得有用且驯顺。我们会深入研究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思想家,例如洛克关于自然权利与财产权的论述,霍布斯对利维坦的描绘,以及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理论。 洛克将政治权力建立在对个体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的保障之上,但他所理解的“生命”仍然主要聚焦于个体生命的存续和免受侵害。政治的合法性在于保护个体免受非法暴力,而国家权力的介入更多是作为一种后置的、惩罚性的力量,来制裁违背社会契约的行为。这种权力是一种“否定性”的权力,它更多地通过限制和禁止来运作。 霍布斯则将政治权力的核心置于建立秩序和避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他笔下的“利维坦”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主权者,其主要职能是通过法律和武力来约束个体的自然冲动,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全。在这种框架下,个体的身体是被纳入国家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行为受到严密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制约,目的是为了维护政治共同体的稳定。 边沁的“全景敞视”理论是“解剖政治”在实践层面的一个经典例证。他提出的圆形监狱设计,通过让被囚禁者永远处于可能被监视的状态,从而内化了监视的压力,达到对身体行为的自我规训。这种权力不再是直接的、暴力的压制,而是一种弥散性的、渗透性的监视,它通过改变个体的感知方式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身体在这里成为了权力技术作用的对象,其空间、时间、行动都被精确地划分和管理。 我们还将审视惩罚在“解剖政治”中的核心地位。从公开的酷刑到更为隐蔽的劳役、监禁,惩罚的目的是惩戒犯错的个体,重申法律的权威,并通过示范效应来警告潜在的违规者。身体承受的痛苦或剥夺的自由,都是权力直接施加在个体身上的标记。 然而,“解剖政治”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当社会日益复杂,个体行为的变量增多,仅仅依靠对身体的直接规训和惩罚,已经难以应对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例如,人口的增长、疾病的传播、经济活动的失控等,都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对个体身体的关注范畴。这为一种新的政治权力逻辑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第二章:现代性的裂变——人口、风险与治理的转型 本章将探讨促使政治权力逻辑发生转型的历史背景和关键因素。现代社会的兴起,伴随着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速。这些变化共同塑造了一个新的治理场域,即“人口”。 “人口”的概念,不再仅仅是数量的简单叠加,而是被视为一个具有内在规律、能够被科学分析和管理的实体。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生产能力、消费模式等,都成为了政治关怀的对象。这种关怀不再仅仅是为了保护个体的生命,更是为了优化和提升整个“人口”群体的生命力、生产力和效率。 我们还将深入分析“风险”概念在治理转型中的作用。现代社会面临的风险,如流行病、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社会不稳定等,往往是集体性的、系统性的,并且其影响难以预测和控制。治理的重心因此从应对个体行为的偏差,转向了对风险的识别、评估、预防和管理。这种风险治理逻辑,使得政治权力介入的范围和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例如,公共卫生领域的兴起,使得国家开始介入个体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都是风险治理逻辑的体现。权力不再仅仅是惩罚的工具,更是预警和干预的手段。 本章还将引入福柯关于“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早期思想。福柯敏锐地捕捉到,自17世纪以来,一种新的权力技术正在悄然兴起,它以“生命”本身为对象。这种权力不再是简单地对个体进行生命剥夺(死亡权),而是通过对生命过程的全面管理来增殖、优化和控制生命。它关心的不是死,而是生,是如何让生命更健康、更繁荣、更有用。 这种权力技术体现在对出生、死亡、疾病、性等生命基本要素的统计、分析、分类和干预。国家通过对人口数据的掌握,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例如鼓励生育、降低死亡率、控制传染病、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政治的逻辑从“如何让人们死亡”转向了“如何让人们活着,并且活得更好”。 第三章:生命政治的展开——权力的谱系与治理的艺术 本章将系统地阐释“生命政治”的概念,并梳理其在现代政治实践中的具体展开。我们将认识到,生命政治并非单一的权力形式,而是一个复杂的权力谱系,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会区分两种生命政治的形态:一种是以个体身体为对象的“解剖学政治”(disciplinary politics),它通过规训技术,塑造个体臣服的身体;另一种是以人口为对象的“生命权力”(biopower),它关注的是人口的整体生命过程,通过统计、预测和干预来管理人口的生老病死、健康与疾病。 在“生命权力”层面,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其不同面向。例如,关于人口的“生理-政治”(physio-politics),关注的是人口的平均寿命、疾病发生率、出生率等宏观生命指标,通过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方式进行干预。还有关于人口的“性-政治”(sexuality politics),关注的是人口的繁衍、性行为的规范,以控制人口的规模和构成。 本章还将深入考察生命政治在不同领域中的体现。在医疗领域,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到预防,都体现了对生命过程的精细管理。在教育领域,通过对儿童成长、学习能力的评估和培养,来塑造合格的公民。在经济领域,通过劳动力的培训、激励和管理,来提升生产效率。在社会福利领域,通过养老、失业救济等,来保障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 生命政治的逻辑,使得治理不再仅仅是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而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积极建构和优化。它追求的是一种“健康”、“ productive”和“正常”的生命状态。这种治理的艺术,是通过各种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来实现的。 然而,生命政治并非完全脱离了“解剖政治”。相反,它常常将解剖政治的技术融入到对人口的治理之中。例如,对个体的健康监测、基因检测、行为评估等,都成为管理人口生命力的微观手段。规训技术和生命权力技术常常相互交织,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权力的复杂网络。 第四章:生命政治的辩证法——自由、控制与现代性的困境 本章将进入对生命政治进行更深层次的批判性反思。生命政治在提升人类整体生命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内在的逻辑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首先要探讨生命政治与“自由”之间的复杂关系。生命政治的治理逻辑,看似是以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但它也可能以牺牲个体自主性和隐私为代价。当政治权力介入到个体最私密的生命领域,例如健康、性、家庭等,个人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可能会受到限制。我们可能会被引导、被规训,甚至被强制去追求一种被定义为“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其次,我们将关注生命政治可能带来的“控制”的深化。生命政治通过对生命过程的全面掌握和管理,可能导致一种无所不在的控制。这种控制不再是显而易见的压迫,而是一种更为隐蔽、更为精细的规训。个体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纳入到权力网络之中,其行为和思想都受到潜在的塑造。 本章还将分析生命政治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困境。例如,它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那些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生命政治技术的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优势,而那些被边缘化或无法适应的人,则可能面临更大的困境。此外,生命政治的过度追求“正常”和“健康”,也可能导致对“他者”的排斥和歧视,例如对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 我们还将探讨生命政治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命政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例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政治权力介入生命领域的能力,但也带来了新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最终,本章旨在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生命政治的时代,重新界定自由、权力与个体的关系。我们并非要否定生命政治的积极意义,而是希望通过深入的分析,揭示其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并思考如何构建一种更为人性化、更为公平的治理模式,既能保障生命的繁荣,又能维护个体的尊严和自由。 结论:从“解剖”到“生命”——政治思想的永恒追问 本书的结论将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结,并重申“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的转向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演进过程。政治思想的根本问题——如何治理,如何保障个体与集体的福祉——始终贯穿其中。 我们将强调,对“生命政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现代社会权力的运作方式,以及我们自身作为个体在这一权力网络中的位置。这是一种对现代性本身进行反思的尝试,旨在揭示隐藏在看似“理性”和“科学”的治理背后的权力逻辑。 最后,本书的落脚点在于鼓励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理解政治思想的演进,并非为了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为构建一个更公正、更自由的未来贡献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对政治、权力、生命和自由的永恒追问。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从“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关于政治学发展历程的想象。我猜想,这本书可能在探讨政治研究的重心是如何从一种更为宏观、侧重于权力结构和制度运作的“解剖”式的分析,转向了一种更加微观、更加关注个体生命本身如何被政治所规制和塑造的“生命政治”的视角。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技术、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如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生命、健康、疾病的理解,进而也深刻地影响了政治的边界和运作方式。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具体的理论演进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关于自由、权利、责任的深刻讨论。比如说,当“生命”本身成为被政治所管理的对象时,个体是否会面临更严格的限制?又或者,这种管理是否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个体的生存和福祉?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理解当下社会中,那些关于公共卫生、生物伦理、人口政策等议题,为何会变得如此复杂和充满争议。

评分

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点出了一个我长期以来隐约感受到的思想变化。我们常说“政治无处不在”,但“无处不在”究竟体现在何种层面?是从宏观的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到微观的家庭内部的权力分配?《解剖政治》这个词,我理解起来更像是对既有政治体制、权力结构进行一番细致入微的“解剖”,像外科医生一样,把政治的各个组成部分拆解开来,一一审视,揭示其运作的机理和内在逻辑。而《生命政治》则是一个更宏大、也更令人不安的概念,它暗示着生命本身——生理的、生物的、社会性的生命——已经成为了政治行动的焦点,甚至被加以改造和管理。这其中又会涉及多少关于伦理、自由、自主性的讨论?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种从“结构”到“存在”的转变具象化、理论化的。是否会涉及基因编辑、生育控制、人口统计学、健康管理等具体案例?又或者,是对“生活方式”的政治化解读,对“幸福”的量化与追求?读这本书,我希望能获得一种更深层的理解,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为何会如此强调“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强调背后潜藏的政治意图和实践。

评分

我拿起这本书,纯粹是被它所展示的那种思想的“动势”所吸引。《解剖政治》听起来像是一种静态的、基于解构的分析,是对既有政治体系进行细致的审视和剖析。而《生命政治》则暗示了一种更加动态、更加具身化的政治理解。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种从“分析”到“体验”的转变,在书中娓娓道来。是否会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来展示生命是如何被政治所“吸附”和“规训”的?例如,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解剖政治”的视角下,可能更侧重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和改革;但在“生命政治”的维度下,它可能就上升到了对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对老年人口的价值评估,甚至是对衰老本身生物过程的干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框架,让我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的政治运作,理解那些看似非政治的领域,是如何被卷入政治的洪流。

评分

坦白说,《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这个书名,一开始让我产生了一种“升级”的联想,仿佛在说,我们对政治的认识,已经从一个相对局限的领域,拓展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维度。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转移,从关注那些阳春白雪的政治理论、制度设计,转向了更贴近我们日常生存的肌理。想象一下,如果“解剖政治”是一种对政治肌体的客观描述,那么“生命政治”可能就是对政治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细胞,如何影响我们的呼吸、生育、衰老,乃至死亡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我预感会充满了各种跨学科的思考,会把政治学与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出一幅更加立体、也更加真实的政治图景。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论证,生命本身是如何被塑造、被管理、被利用的,以及在这种过程中,个体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塑。这是否也意味着,我们曾经以为是个人私密的领域,比如健康、家庭、身体,如今都可能成为政治角力的场所?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仅仅是这个名字就勾勒出一条思想的演进脉络,仿佛在邀请我踏上一段探索政治学核心概念转折的旅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解剖政治”这一更为静态、侧重于权力和结构的分析方法,逐步过渡到“生命政治”这一更具动态性、关注生命本身如何成为政治对象和力量的视角。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已经从单纯的权力运作,深化到了对个体、群体甚至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度关照?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深入探讨技术、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是如何重塑了政治的边界,又如何使得生命这一最基本的存在,成为了政治博弈和治理的新战场。读这本书,我期待的是一种“看见”的变化,一种能够用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当下社会现象的能力。比如,关于疫情的讨论,过去我们可能更关注经济影响,但如果从“生命政治”的角度切入,那将是如何看待政府对个体自由的限制、对生命价值的排序,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分裂与共识的构建。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套解读这一切的理论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