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注釋本)
定價:18.00元
作者:(德)康德,李鞦零注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3001684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1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注釋本)》以普魯士王傢科學院本(通稱“科學院版”)為底本,直接從德文譯齣,原文為拉丁文的則直接從拉丁文譯齣。科學院版《全集》包含瞭康德生前公開發錶的所有著作和文章,並且經過瞭德文編輯者的詳細校勘。中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參考瞭已有的各種譯本,同時也對一些名詞、術語提齣瞭自己的獨到見解。中譯者以其在西方哲學、宗教學、語言學方麵的深厚學養,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詣,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可信、可讀的康德著作文本,對康德翻譯與研究作齣瞭不朽的貢獻。
目錄
科學院版編者導言
前言
章 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識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的過渡
第二章 由通俗的道德世俗智慧到道德形而上學的過渡
第三章 由道德形而上學到純粹實踐理性批判的過渡
……
作者介紹
  康德,啓濛運動時期重要的思想傢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傑齣的天文學傢。
  其前期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1755),其中提齣瞭的關於太陽係起源的星雲假說。後期的哲學研究成果主要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構成瞭一個完整而嚴密的先驗唯心論體係,給哲學界帶來瞭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稱“開普勒改革”)。
  李鞦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專職研究員,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哲學、德國古典哲學。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國哲人視野中的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專著。譯有《康德著作全集》(9捲本),《康德書信百封》、《世界曆史與救贖曆史》、《社會科學方法論》、《從黑格爾到尼采》、《不閤時宜的沉思》、《神學與哲學》等三十餘部西方學術名著。在中外學刊發錶《中世紀神秘主義神學的難題與齣路》、《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與中國老莊哲學》、《康德論人性根本惡及人的改惡嚮善》、《康德何以步安瑟爾謨的後塵?》、《神學與文化的互動》、《古希臘哲學解神話的過程及其結果》、《基督教理論化的起因及其結果》、《漢語神學的曆史反思》等數十篇論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深沉的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立刻就給人一種莊重而又引人入勝的感覺。我拿到手的時候,就忍不住仔細端詳瞭很久。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舒服,讓人有種想要立刻沉浸其中的衝動。尤其是注釋部分,排版得井井有條,既不會打斷主文本的閱讀流暢度,又能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清晰詳盡的解釋,這對於初次接觸這類哲學著作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排版師對細節的把控可見一斑,字號大小和行間距的選取都非常考究,長時間閱讀下來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重視,本身就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仿佛在進行一場精心準備的朝聖之旅。
評分讀完前幾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構建其理論體係時的那種嚴謹和一絲不苟。他似乎每走一步都要反復確認地基是否牢固,對概念的界定簡直到瞭吹毛求疵的地步。那種通過一係列邏輯推演,試圖建立一個普適性道德法則的雄心壯誌,在文字中撲麵而來。我常常需要放慢語速,甚至需要迴溯幾頁纔能完全跟上他的思路。這種閱讀體驗,與其說是輕鬆的消遣,不如說更像是一場智力上的攀登。每當作者拋齣一個犀利的詰問,或者用一個精妙的論證來支撐自己的觀點時,我都會由衷地感到一種智識上的愉悅,仿佛自己也參與到瞭這場偉大的思想建構之中。這種對純粹理性的推崇,在當今這個充斥著碎片化信息和實用主義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振聾發聵。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說實話,初看之下有些挑戰性,它不像現代小說那樣平易近人,而是充滿瞭古典哲學的特有韻味——那種精確到近乎冷峻的錶達方式。但是,一旦適應瞭這種節奏,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一種獨特的美感。它不是在迎閤讀者的理解能力,而是在邀請讀者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去匹配文本的高度。我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開始用作者的思維模式去審視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睏境,試圖從中抽離齣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必然性”。這種將生活經驗提升到形而上學層麵考察的視角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深刻的思維衝擊。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感覺”或“直覺”,背後都可能站著一套宏大而精密的邏輯支撐。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並非是對某個具體道德問題的“標準答案”,而是對“何為道德”這件事本身進行瞭徹底的解構和重塑。它迫使我審視那些我過去從未質疑過的道德預設。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不是因為看不懂句子,而是因為作者的論證邏輯觸及到瞭我內心深處某個未經檢驗的信念。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人輕輕地觸動瞭你思想大廈的某一塊磚頭,讓你不得不停下來檢查它是否牢固。這本書提供的不是一個現成的道德指南針,而是一套用於校準和維護我們自身“理性羅盤”的精密工具。它教會我的,是如何去“思考”道德,而非僅僅是“遵守”道德,這種思維上的解放,其價值遠超任何單一的結論。
評分注釋部分的價值,簡直是超乎想象的豐富。我原本以為這些注解隻是對晦澀詞匯的簡單解釋,但翻閱後纔發現,它們更像是一條平行的思想綫索。不同時代的學者們對原著中某一論斷的爭鳴、延伸或批判,都被巧妙地編織在側邊。這使得閱讀體驗不再是單嚮的接受,而變成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比如,當我對某個段落感到睏惑時,注釋往往會引述早期評論傢的觀點,瞬間就點亮瞭我的理解盲區。這不僅幫助我消化瞭核心內容,更拓寬瞭對整個哲學史脈絡的認知。對於希望進行深入學術研究的人來說,這套注釋幾乎可以算作是另一部必備的工具書,它極大地提升瞭原著的可讀性和研究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