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金文書法用字大字典》是作者曆時十三年編纂完成的收字眾多、使用方便的大型工具書。
內容簡介
本典共收字頭10091個,設“楷書字頭”“小篆欄”“金文欄”“參考欄”四個欄式。其中,收小篆5147個,有金文的字頭3461個,假藉、通假、異體、正俗字字頭6394個。同時附錄1908個無金文的常用字,置入“參考欄”,有選擇地著錄諸類古文字體(包括甲骨文、石鼓文、古陶文、古璽印文、簡帛文、詛楚文以及《三體石經》之古文等),以便於藉補金文,庶可於解缺字之睏有所裨益。
“金文欄”所錄金文字形,擇取不同時期、不同器銘、不同字形和有代錶性、字跡清晰的手摹體,並在銘文下注明所齣器名,同時對本欄的某些假藉字、通假字、異體字、正俗字均注明齣自某古文字學傢及其字書的~威詮解。本典四欄格式的設計,便於讀者檢索對照,進而瞭解漢字的古今發展演變關係,即把“動態文字學”的某些信息傳達給廣大讀者。
作者簡介
戴月,男,1948年1月生於濟南,師承蔣維崧、武中奇、徐鶴年先生。先後齣版瞭《金文的識認與書寫》《戴月說文釋字》《金文書法疑難用字匯》《戴月金文字帖》《戴月書法篆刻作品集》等。2013年,澳門郵政發行流通郵票《戴月書論語》八枚。2014年,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係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國傢二級美術師,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山東函授中心教授,濟南市書法傢協會顧問。
目 錄
前言
部首索引
檢字錶
正文
參考書目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在於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翻閱其中,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那些沉睡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經過編著者的整理和解讀,重新煥發瞭生命力。我時常會沉浸在那些古老的文辭和規範的結構中,思考古人的生活與思想。這種閱讀體驗,遠超齣瞭單純的技術學習範疇,它引導我們去關注文字背後的社會形態和精神世界。對於一個真正熱愛傳統文化的學習者而言,這套書不僅提供瞭“學什麼”的答案,更提供瞭“為什麼學”的深刻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經典的素雅風格,配上精緻的裝裱,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紙張的選擇也非常講究,觸感溫潤,印刷的油墨細膩平滑,即便是長時間翻閱,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尤其是內頁的排版,布局閤理,疏密得當,讓人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舒適。這種對細節的打磨,體現瞭編者和齣版社在製作上的匠心獨運。能夠感受到,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光是看著它擺在書架上,都能讓人心情愉悅。對於喜歡實體書質感的書法愛好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次非常棒的閱讀體驗。
評分我是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套書的,當時隻是想找一本能快速查詢常用金文字形的字典。沒想到,它很快成為瞭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它的實用性體現在檢索的便捷上,雖然字頭數量龐大,但通過科學的編排係統,我總能迅速定位到目標字。相比於一些老舊的字書,這套書的清晰度和易讀性有瞭極大的提升,即便是對初學者來說,也不會因為形製過於古老而望而卻步。可以說,它很好地架設瞭傳統金文與當代學習者之間的橋梁,讓晦澀難懂的古文字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激發瞭我繼續探索的興趣。
評分這套大字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係統性知識結構,而非零散的知識點。它將龐雜的金文字形按部首、筆畫乃至演變規律進行瞭精心的組織和歸類,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這種體係化的編排,讓學習者在掌握單個字形的同時,能夠建立起對整個文字係統的宏觀認知。當我遇到疑難問題時,查閱這本書往往能得到多角度的解答,它像一位耐心的導師,引導我從局部看到整體,從個例推導齣普遍規律。這種學習路徑的設計,對於想要係統提升自身書法修養的人來說,是無價的資源。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接觸金文的研習者,我發現這本書的收錄範圍之廣和考據之深,確實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字形,更深入地挖掘瞭每個字在不同曆史階段的演變軌跡,這種追根溯源的梳理方式,對於理解金文的脈絡至關重要。作者在關鍵的字形差異處,往往會引用多方權威的拓片作為佐證,對比分析得非常透徹,避免瞭以往一些字典的片麵性。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使得這本書在專業性上達到瞭很高的水準,為深入研究提供瞭堅實的資料基礎。我特彆欣賞它在釋義上的精準度,力求貼閤青銅器銘文的原始語境,這點對於準確解讀古代文獻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