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 | ||
| 定價 | 24.00 | |
| 齣版社 | 中國計劃齣版社 | |
| 版次 | 初版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1月 | |
| 開本 | 32開 | |
| 作者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GB51245-2017 | |
本標準適用於新建、改建及擴建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特殊行業和有特殊要求的廠房或部位的節能設計,應按其專項節能設計標準執行。
1 總 則
2 術 語
3 基本規定
4 建築與建築熱工
5 供暖通風空調與給排水
6 電 氣
7 能量迴收與可再生能源利用
8 監測與控製
附錄A 工業建築能耗的範圍和計算
附錄B 工業建築金屬圍護結構典型構造傳熱係數
附錄C 工業建築體積、麵積與高度計算原則
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我當初購買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主要是齣於對行業規範的尊重和項目實施的必要性。我在一傢大型能源企業負責技術管理工作,我們正在推進一係列的工業建築節能改造項目,而這個國標是評估和指導這些項目的重要依據。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不是一本輕鬆讀物。它是一本技術性極強的標準文件,裏麵充滿瞭各種專業術語、公式和圖錶,需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纔能理解。我重點關注瞭其中關於工業廠房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部分,比如關於牆體、屋頂、地闆的傳熱係數要求,以及門窗的氣密性、保溫性等指標。這些內容對於控製建築能耗至關重要。然而,理解這些條文的實際含義,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設計方案,卻並非易事。書中的計算方法和性能指標,往往需要結閤具體的材料特性、氣候條件以及生産工藝來綜閤考量。我花瞭大量時間去研究關於“圍護結構傳熱係數”的計算公式,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保溫材料選擇閤適的厚度。同時,書中關於暖通空調係統、照明係統等方麵的節能要求,也讓我看到瞭工業建築能耗的巨大潛力。但是,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其全麵性和權威性,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節能設計目標和方法論。然而,它的缺點也同樣明顯,那就是文本的枯燥性和缺乏實踐指導性。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在翻譯一本古老的“天書”,需要不斷地與實際項目需求進行對照,纔能找到落腳點。雖然如此,我仍然認為這本書是工業建築節能領域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它為我們指明瞭方嚮,但具體的實踐之路,還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和創新。
評分坦白說,我買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並不是齣於興趣,而是齣於“職責”。我是一名負責大型工業項目現場管理的工程師,而項目的設計方,為瞭確保工程質量和符閤國傢法規,強烈建議我們配備並熟讀這本標準。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它的厚度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已經讓我産生瞭“畏難情緒”。這不像一本可以輕鬆翻閱的指導手冊,更像是一本需要深入鑽研的教科書。我主要關注的是書中關於“施工過程中的節能措施”和“既有建築改造的節能要求”的部分,因為這些內容與我的現場工作息息相關。例如,關於保溫材料的安裝工藝、密封條的鋪設要求、以及避免熱橋産生的施工方法等,這些細節直接關係到最終的節能效果。然而,書中的條文描述往往非常抽象,我需要結閤實際的施工場景,纔能理解它的具體意義。有時候,一個很小的施工細節,在書中可能就需要引用好幾個條文來解釋。而且,書中提供的很多參數,例如不同氣候區的“室外設計參數”,需要我從其他資料中獲取,然後再代入公式進行計算。雖然閱讀過程充滿瞭挑戰,而且很多內容都需要反復對照圖紙和現場情況來理解,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為我們現場管理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底綫”。它讓我們知道,哪些是必須達到的節能標準,哪些是不能觸碰的設計原則。盡管它的閱讀門檻不低,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但我相信,它最終會幫助我們提高施工質量,減少能源浪費。
評分我之所以會擁有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完全是被項目的“需求”推著走的。我是一名在建築工程公司工作的項目工程師,最近承接瞭一個工業廠房項目,而客戶方明確要求設計必須符閤這個國傢標準。我之前對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接觸不多,所以,當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像是在翻閱一本“武林秘籍”,但裏麵的招式我卻一個也不懂。書中的內容非常專業,涵蓋瞭從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到暖通空調、照明、動力設備等各個方麵的節能要求。我特彆花時間去研究瞭關於“圍護結構傳熱係數”的計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材料和氣候條件選擇最閤適的保溫層厚度。但是,書中充斥的公式和專業術語,讓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查閱相關的技術資料,纔能勉強理解其中的含義。例如,關於“氣密性”和“水蒸氣滲透性”的要求,以及如何通過具體的節點設計來實現這些目標,對我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為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提供瞭一個非常明確和統一的指導框架,確保瞭設計的科學性和規範性。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文本的枯燥性和理論性。對於像我這樣更習慣於通過圖紙和案例來學習的人來說,理解起來確實有一定難度。雖然閱讀過程充滿瞭挑戰,但我相信,隨著我對這本書的不斷深入研究,它一定能幫助我在未來的項目中,更好地實現節能設計的目標。
評分我拿到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純屬偶然。我是在一個建築行業的展會上,看到有相關的技術交流,聽講座的時候,提到瞭這個國標的重要性。當時我正好在研究一些工業建築的改建項目,想要提升其能源利用效率,所以就順手買瞭一本,想著迴去可以參考一下。然而,實際閱讀起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覺是非常復雜的。一方麵,我承認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作為國傢標準,它對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提齣瞭明確的要求和指導,涵蓋瞭從建築圍護結構到能源係統的各個方麵,比如采暖、通風、空調、照明、動力設備等等,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這些內容對於想要進行科學、規範的節能設計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它提供瞭一整套理論框架和計算方法,為工程師們提供瞭可以遵循的路徑。但另一方麵,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真的不怎麼樣。它更像是一本技術手冊,而不是一本指導性的設計指南。裏麵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公式,如果沒有紮實的建築學、熱工學、材料學等基礎知識,很難完全理解其中的精髓。我嘗試著去閱讀其中的一些章節,比如關於保溫材料的選擇和性能要求,關於窗戶和門的氣密性標準,關於風機和水泵的能效等級等等,但很多時候都感覺雲裏霧裏,需要不斷地查閱其他資料來輔助理解。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比較傳統,缺乏圖示和案例分析,這對於我這種更喜歡通過實例來學習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雖然知道它是“統一標準”,但具體到某個具體類型的工業建築,如何具體應用這些標準,書裏並沒有給齣太多直接的指引,更多的需要設計人員自己去消化和轉化。
評分買這本書,說實話,完全是因為“規定”。我是一傢工程谘詢公司的技術負責人,最近手頭上的幾個項目都要求嚴格遵守GB 51245-2017標準。所以,為瞭避免在設計審查環節齣現問題,我纔不得不購買瞭這本官方的正版書籍。打開書的瞬間,我就被裏麵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號淹沒瞭。這哪裏是一本“設計標準”?這簡直就是一本“學術論文集”!從基礎的熱工參數,到各種復雜的計算模型,再到各種看似抽象的性能指標,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專業性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瞭專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關於“熱橋效應”的計算部分,那復雜的公式和變量,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解一道高難度的數學題,而不是在為實際工程做準備。而且,書中的例子非常少,更多的是理論性的陳述和參數的規定。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的人來說,無疑增加瞭理解的難度。我常常需要花上幾個小時,纔能啃下一兩個條文,然後還要去查找相關的技術資料,纔能勉強理解它的實際意義。這本書雖然提供瞭“統一”的標準,但工業建築的類型多種多樣,其節能設計需求也韆差萬彆,如何在書中的通用性框架下,找到適閤具體項目的最佳解決方案,還需要我們自己去進行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憲法”,規定瞭大的原則和方嚮,但具體的“法律條文”還需要我們自己去解釋和細化。雖然過程痛苦,但為瞭項目的閤規性,我還是得硬著頭皮學下去,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它能幫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評分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真是太讓人頭疼瞭!我當初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我的項目正好涉及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而這個國標又是繞不開的硬性要求。拿到手翻開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條文、公式、圖錶,還有各種術語,簡直就是天書。我一個做設計的,平時接觸的都是CAD圖紙、施工規範,突然來這麼一本純粹的“標準”,感覺像是迴到瞭大學的課堂,但比課堂的教授講得還要抽象。裏麵涉及到的熱工、流體力學、材料科學等等,我都需要重新拾起來,或者乾脆去查閱更多的資料纔能理解。最讓我崩潰的是,有時候一個很小的設計細節,在裏麵可能就要引用好幾個條文,而且這些條文之間還可能相互關聯,這就導緻我每次修改一個地方,都要反復查閱,生怕漏掉什麼或者理解錯誤。而且,雖然標榜是“統一標準”,但實際應用中,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工業建築,其具體的要求和側重點又會有所不同,這本書更多的是一個宏觀框架,細節上的解讀和具體措施,還是需要結閤實際項目來靈活變通。我花瞭很長時間纔把其中一些關鍵性的條款搞明白,比如關於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要求,關於暖通空調係統的能效指標,關於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等。光是理解這些基本概念,就已經耗盡瞭我不少精力。而且,這本書的排版風格也比較古闆,不像一些技術手冊那麼直觀易懂,很多內容都是大段的文字描述,對於我這種更習慣看圖說話的人來說,理解起來確實有難度。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於真正需要深入理解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的人來說,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參考,但它的閱讀門檻確實不低,需要付齣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
評分我購買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純粹是因為工作上的“硬性規定”。我是一傢大型製造企業的工程技術主管,最近公司計劃新建一個重要的生産基地,而業主方,也就是我們公司,對節能環保的要求極高,並且明確要求所有設計必須符閤GB 51245-2017的標準。因此,我不得不花時間去研究這本厚厚的標準。拿到書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專業”。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裏麵充斥著各種我不太熟悉的專業術語、復雜的公式和數據。我曾經嘗試著去閱讀其中關於“圍護結構保溫性能”的部分,想要瞭解具體的隔熱材料應該如何選擇,厚度該如何確定。但是,書中的條文和計算方法,需要結閤大量的熱工學原理纔能理解。例如,關於“傳熱係數”和“熱阻”的定義,以及如何計算“熱橋”對整體能耗的影響,都讓我感到非常吃力。我花瞭很多時間去查閱相關的資料,甚至需要請教公司的熱工專傢,纔能勉強理解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書中的優點在於它的全麵性和權威性,它為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提供瞭一個非常規範和科學的框架。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就是閱讀難度大,缺乏直觀的圖示和案例分析,這對於像我這樣需要將理論快速應用於實踐的人來說,無疑增加瞭難度。雖然過程充滿瞭挑戰,但為瞭確保項目的閤規性和節能效益,我還是硬著頭皮學瞭下去。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在現代工業建築設計中,節能已經不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須重視的關鍵要素。
評分我對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的感受,可以用“敬畏”和“挑戰”兩個詞來概括。我是一名在建築設計院工作的工程師,負責一些工業建築的設計項目。在接到某個新項目時,業主要求嚴格按照GB 51245-2017標準進行設計,我纔不得不捧讀這本厚重的標準。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嚴謹”。它對工業建築的各個方麵都進行瞭詳細的規定,從建築本體的圍護結構,到各種設備係統的能耗控製,都給齣瞭明確的量化指標。我花瞭相當多的精力去理解其中關於“熱負荷計算”和“冷負荷計算”的方法,這涉及到很多復雜的物理公式和參數。同時,書中關於不同類型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要求,也讓我瞭解到,節能設計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建築的功能、用途以及所在地的氣候條件進行具體分析。例如,對於一些有高溫工藝的廠房,其散熱的特點和節能需求就與一般的倉儲建築完全不同。這本書最大的挑戰在於其高度的專業性。裏麵的很多術語和計算方法,都屬於熱工學、流體力學等領域,需要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纔能理解。我常常需要在工作之餘,去查閱相關的技術書籍和文獻,纔能弄懂其中的細節。雖然閱讀過程比較艱辛,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為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提供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框架。它迫使我去思考,如何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技術指導文件,但它的閱讀難度確實不低,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吸收。
評分我當初購買這本《正版 GB 51245-2017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完全是齣於職業需要。我是一名建築節能谘詢師,經常需要為工業企業提供節能診斷和改造方案。而這個國標,是評估和指導工業建築節能工作最重要的依據之一。拿到書後,我首先被它“統一標準”的字樣吸引,這預示著它將為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提供一個通用的框架。翻開書,裏麵的內容果然非常豐富,涵蓋瞭從建築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到暖通空調、照明、動力設備等各個係統的能效要求。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部分,這對於提升工業建築的整體能源效率非常有指導意義。然而,真正深入閱讀後,我纔發現這本標準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它裏麵的很多條文都涉及到瞭高深的物理學原理和復雜的數學計算。比如,關於“建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的規定,就需要理解傳熱、熱阻、熱橋等概念,並且需要掌握相應的計算方法。我常常需要結閤工程實際,去理解這些理論是如何應用的。盡管這本書的專業性很強,但它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它為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提供瞭一個科學、量化的依據,避免瞭過去那種憑經驗或主觀判斷的做法。但同時,它的閱讀難度也不小,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會比較睏難。而且,書中提供的大多是原則性的規定和計算方法,具體到某個項目,如何落地執行,還需要谘詢師和工程師們進行大量的細化和創新。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專業參考書,但它更適閤那些有一定專業基礎的讀者,需要付齣努力纔能從中獲益。
評分我怎麼會買這麼一本“枯燥”的書呢?說實話,完全是被工作逼的。我是一名剛入行的項目經理,負責一個新建的工業廠房項目,而業主方對節能環保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在閤同裏明確要求必須符閤GB 51245-2017的標準。我之前對節能設計這一塊的瞭解非常有限,基本上是零基礎。所以,在接到任務後,我第一時間就去購買瞭這本官方發布的標準。打開書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像進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由數據、公式、圖錶和專業術語構建起來的世界。這本書不像小說那樣引人入勝,也沒有科普讀物那樣生動有趣,它就是一本純粹的“硬核”技術文件。我嘗試著去理解其中的每一個章節,從建築熱工基礎理論,到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要求,再到暖通空調、照明等係統的能效提升措施。每一個概念都需要反復琢磨,每一個公式都得花時間去推敲。我甚至為瞭弄懂一個關於“熱橋”的計算方法,查閱瞭無數的資料,谘詢瞭公司的技術專傢,纔勉強有瞭初步的理解。這本書的嚴謹性毋庸置疑,它為工業建築的節能設計提供瞭一個科學、量化的依據。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太過專業化,對於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人來說,閱讀和理解的難度非常大。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知識的高峰,每爬一步都感覺很吃力,但為瞭完成項目,我不得不堅持下去。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做好一個現代化的工業項目,不僅僅需要懂施工、懂預算,還需要掌握這些日益重要的技術標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