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 | |
1. 《超级版图》内容开阔震撼,是一部从基础设施大连接的角度探讨当今地缘政治发展现状与趋势,书写全球文明的重磅之作; 我们看到的是用国境线分割的全球版图。为了征服领土与统治邻邦,人类经受过惨烈的战争。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局部战争、民族冲突、领土纠纷、恐怖主义仍然是地缘政治的严峻课题。 然而,在传统地缘政治冲突与纠纷的表面之下,作者看到了与强调领土、国界的传统地缘政治方向完全相反的未来竞争新战场--争夺连接、争夺入口、争夺互联互通的角力。 连接,这是当今世界强大的一股力量,主导未来全球版图的是一条条表示连接的供应链,而非代表割离的国界线。与外界进行连接的能力,将是国家和个人重要的竞争力。 《超级版图》重绘现代商业文明,它并非由传统政治边界界定,而是由跨全球基础设施、密切连接的洲际贸易走廊、跨国供应链界定。作者告诉我们,为何流动能够战胜摩擦,为何全球化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正深深改变全球商业文明。 2. 这也是一部“一带一路”顶层战略全球行动指南,为中国欧亚经济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全球视野; 为什么中国要通过“一带一路”完成欧亚经济一体化? 为什么“一带一路”是一项完胜美国“亚洲再平衡”的国家战略? 中国的海外战略暗含着中国领导人怎样的战略思路和布局? 中国如何更好地认识我们的邻居、伙伴、对手?如何处理这些分歧,同时保持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利益和价值观? 如何制定正确的供应链战略,参与全球互联互通竞争? 作者告诉我们: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使得中亚出现众多沿着交通和能源走廊分布的系列中等规模城市。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隧道、每一条铁路和每一根油气管道都会改变沿途所经过国家的功能定位,新的能源网络和灌溉系统将使得沿途国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中国的战略不是去占领这些国家,而是要加强这些国家的互联互通。通过构建新丝路,中国正摆开新的大国博弈。 3. 本书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深刻认识供应链地缘政治下的新全球秩序--霸权统治时代结束,互联互通时代来临; 我们正在建设的是一个没有全球领袖的全球社会,霸权更迭的时代寿终正寝,东方超过西方、中国取代美国、大西洋让位于太平洋的炒作逐渐烟消云散,一个各大洲和地区加深内部整合、扩展全球连接的多文明、多极化世界日益成型。 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印度和亚洲各地区都渴望建立一个无须听美国或者中国发号施令、能够多向贸易齐头并进的世界。他们更愿意与超级大国互相竞争,而非接受单方面施压。他们都相信全球稳定的必由之路是互联互通而非霸权。 4. 作者提出,互联互通时代,随着基础设施大连接与供应链的高度建设,全球将看到两大令人振奋的趋势: · 权力下放成为全球稳定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作用超过民主,是减少民族纠纷、地缘冲突、恐怖主义的重要方法: 民族纠纷、地缘冲突、恐怖主义的原因常常是国家和民族边界,而权力下放能逐渐减少这些冲突。只有权力下放,才能将某一地区留在国家内部,分化是为了融合,为了经济共同发,自治权换稳定。并非所有国家都一定能终实现主权独立和政治稳定,供应链的发展之深入远远领先于政府治理的成功。因此,与其迷信今日的政治地理学,我们不如抛开国界的限制,把功能地理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实现城市的繁荣稳定与互联互通来更好地协调人口、资源和市场。 · 超级城市崛起,城市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路径: 全球互联文明的崛起也伴随着超级城市的出现,城市建设是国家建设的路径。到2030年,全球将会出现50个超级城市群。为什么打造超级城市群?因为超级城市群是基础设施便利、供应链网络发达的全球地理节点,超级城市群吸引着全球的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小城市也必须将自身融入超级城市群,这是获得繁荣的一方法。同时,供应链将代替任何超级大国或者多国联盟,成为稳定全球社会的锚,没有任何国家,哪怕是美国和中国,能够打破供应链系统。供应链将全球迅速增长的超级城市连接在一起,这对地缘政治、经济、人口、环境、社会认知都将持续产生深远影响。 5. 我们为什么要读《超级版图》这本书? 这是一本让你对当今世界重要趋势保持敏感度,理解当下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与出路,能够从发展建设与全球和平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宝贵著作; 对政府机构人员,此书让你看清当今世界重要的政经趋势,不仅让你看懂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性,更掌握全球其他重要经济体、重要发展区域的经济开发动向,在处理政府间经济、政治、外交事务时,更登高望远,游刃有余。 对外交人员,此书从基础设施、供应链(经济)的角度深度分析地缘政治的当下与未来,帮助你更智慧地处理和预判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事件。 对企业家、创业者与投资人,理解“超级版图”“互联互通”概念将是你抓住机遇、创造财富重要的机会,你将深谙何为制定计划重要的准则,如何抓住技术与商业结合所产生的的力量,能够对国内外市场环境与走势进行沉着判断。 对普通读者,你更需要了解何为连接的重要力量,它将是你所能抓住的重要的人权,将是你获得理解世界、成功机会的绝对指导纲领。 |
| 内容简介 | |
| 《超级版图》 全球化并未进入深水区,与之相反,全球化正在进入超级全球化阶段,一幅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通的超级版图正在形成。 何谓互联?传统的国界线表示国与国的隔离,强调本国的国土主权,限制人员、资本、资源、技术的流动,而在互联时代,国家必须选择与其他国家、其他区域连接,连接的力量远远大于政治和军事的力量。 如何实现连接?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打造供应链,实现资源、生产、服务、消费的连接。21世纪,本质上是一场争夺供应链的角力,新军备竞赛的内容是连接全球各大市场。比起争夺领土,争夺连接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输油管道、铁路、公路、隧道、大洋航线、网络电缆和电网更符合各国利益。在这场角逐中,中国领先;中国围绕"一带一路",已启动一大波连接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美国则需要与邻国携手,建立跨北美洲的超级联盟,共享资源和繁荣。 在这张全球互联互通的超级版图上,我们也能看到超级城市的出现。到2030年,全球将会出现50个超级城市群。为什么打造超级城市群?因为超级城市群是一连串基础设施便利、供应链网络发达的全球地理节点,超级城市群吸引着全球的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小城市也必须将自身融入超级城市群,这是获得繁荣的一方法。同时,供应链将代替任何超级大国或者多国联盟,成为稳定全球社会的锚,没有任何国家,哪怕是美国和中国,能够打破供应链系统。供应链将全球迅速增长的超级城市连接在一起,这对地缘政治、经济、人口、环境、社会认知都将持续产生深远影响。 康纳结合20年间超过100个国家的环球观察实践,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探讨地缘政治变迁。它视野开阔,却不失严谨的细节;得基础设施者得天下,一条条供应链就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脉络,从《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中,你不仅能看到21世纪的全球文明图景,更能看到,在各国各地区以新的形式互联的情况下,国家和城市应如何重新思考发展目标。 《第四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驱动了一次工业革命,流水线作业和电力的使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社会和技术指数级进步的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又开始了!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进而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 在这本《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施瓦布认为,这场革命正以的态势向我们席卷而来,它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 施瓦布还详细阐述了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变革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在当前阶段,中国也面临着传统企业转型、制造业升级等重大问题。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全面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必将是角逐未来世界的重要砝码。 正如《第四次工业革命》作者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中国凭借其一系列开放创新,必将成为新一波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浪潮的“弄潮儿”。 |
| 作者简介 | |
【美】帕拉格·康纳(Parag Khanna),帕拉格是全球战略家,畅销书作家,风靡TED讲坛的主讲人,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员,新美国基金会负责人,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2007年出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高级地缘政治顾问。他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全球知名媒体特约供稿人,被《时尚先生》评为“21世纪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荣登美国著名杂志《连线》“智慧人物”排行榜。帕拉格在乔治敦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获得伦敦经济学院博士学位,曾著有《第二世界:大国时代的全球新秩序》《如何转动世界:全球未来的复兴之路》,合著有TED系列大热作品《混合现实》,他游历近100个国家,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青年领袖”荣誉称号。
克劳斯·施瓦布,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1971年,施瓦布在其出版的《机械工程领域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多方利益相关者”概念。他认为现代企业管理不仅要为股东服务,也应兼顾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才可实现基业长青。同年,在此概念引导下,施瓦布创立世界经济论坛,并将其发展成为当今全球重要的公私合作平台。 施瓦布拥有弗里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博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72年,他成为日内瓦大学年轻的教授,荣获多项国内外荣誉。 |
| 精彩文摘 | |
基础设施是许多国家增长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超级版图》不仅讲述了基础设施投资与财富增长的重要联系,更是一部有关连接如何促进亚洲及全球稳定与繁荣的重要著作。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深。《超级版图》让我们看到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供应链如何重构今天的地缘政治,连接的力量如何创造未来。正在融入世界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超级版图》一书会给中国读者有益的启示。 --资深外交家、前驻法大使吴建民 这大概是具全球化视角的一本书。它视野开阔,却不失严谨的细节。得基础设施者得天下,一条条供应链就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脉络,从《超级版图》中,你能看到未来。 --凯文·凯利,硅谷精神领袖、《连线》杂志联合创始人 康纳告诫全球领导人应该充分利用开放的新技术去建设和推动更有活力、更多元的市场环境。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世界能够创造比单个地区加总更大的智慧。 -- 埃里克·施密特,谷歌董事长 |
这两本书的结合,简直就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在读《超级版图》时,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宏大与沧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感觉像是站在一个高山之巅,俯瞰着过往的云卷云舒。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则像是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前方充满无限可能但同时也伴随着未知与挑战的未来。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完整叙事。我特别喜欢《超级版图》中那种宏观的视角,它教会我如何将零散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看到文明之间的互动和影响,理解不同地区和文化为何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提供了理解当下和未来的“工具箱”,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辨识那些正在重塑我们世界的关键力量。这两本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都上升了一个层次。
评分不得不说,《超级版图》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十分独特,它不像传统的历史著作那样枯燥地堆砌史料,而是以一种非常流畅、生动的方式,将一个个历史时期、一次次文明交锋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者,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那些塑造世界的关键时刻。书中对权力、资源和意识形态的分析,总是能直指核心,让人豁然开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不同文明时所展现出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既看到了它们的辉煌,也揭示了它们的局限。这种 nuanced 的视角,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书中提到的“超级版图”概念,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启发,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周围世界正在发生的各种变化。
评分这本《超级版图》读起来真是令人醍醐灌顶,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引人入胜,他将宏大的历史进程和微观的个体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时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时而又为书中人物的挣扎与成长而动容。书中对于“版图”的定义,远超出了地理概念,而是延伸到了文化、科技、思想乃至权力格局的方方面面,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让我对世界的理解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特别是关于文明演进的论述,作者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数据进行支撑,逻辑严谨,观点独到,让我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背后那些不易察觉却又至关重要的驱动力。书中的知识点密集,但并不枯燥,作者擅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精彩的案例来阐释复杂的概念,即便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当下发生的许多事件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洞察,仿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种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超级版图”。
评分《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实实在在的,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今时代最核心的技术变革浪潮。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到物联网、基因编辑,书中对这些前沿科技的解读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清晰地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并最终重塑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的分析非常具有前瞻性,他不仅描述了这些技术带来的改变,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对经济模式、就业结构、社会伦理以及全球政治格局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术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宏观的层面,比如如何应对技术鸿沟、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以及在新的技术时代如何构建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未来。这种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的结合,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技读物,更是一本关于我们如何面对和塑造未来的指南。我读的时候,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这些技术的发展究竟会把我们带向何方,我们又该如何准备,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评分《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关于前沿科技的知识,更在于它引发了我对于“未来”这个概念的深度思考。作者没有回避技术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比如失业、不平等和伦理困境,而是积极地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教育和社会创新来应对这些挑战。这让我感到这本书是充满责任感和建设性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人机协作”的论述,它描绘了一个人类与智能机器和谐共存、共同创造的未来场景,这比许多悲观的预测要积极得多,也更具启发性。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科技知识,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人类命运的深刻对话。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塑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也都有责任去引导它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