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精装)

天人之际(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哲学
  • 中国哲学
  • 天人关系
  • 传统文化
  • 文化史
  • 思想史
  • 精装本
  • 国学
  • 人生哲学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青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64711
商品编码:26081029737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葛剑雄先生是历史学者,其视野涵盖中外、跨越古今。本书中他回忆往事,书写历史变迁,探讨语言文化,甚至直论时人时事,无不站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轴上,微言大义,智慧动人。其独到的眼光与深切的关怀同时兼具,优美的文笔与深刻的思想融于一炉。
作者介绍葛剑雄,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著有《统一与分裂》《往事和近事》等。
目录一章 往事历历1.故乡小学杂忆2.我所知的俞大缜3.我所经历的抄家4.我经历过的“学生政审”5.功夫在“书”外6.读萨苏的书,回忆中国抗战7.我的从教心得8.殉葬品和掘墓人:“wenge”期间的中学教师9.当年“样板”10.读这本书是我人生的转折11.我当市人大代表12.1982年的记忆:搬家13.财富断想14.我的新书房15.我是“不拘一格”的受益者:首批获博士学位二十周年感言第二章 故人依依1.汪老远行感言2.真正的学者3.100岁老人,20岁青年: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4.与“鸭”同“巢”第三章 人文游踪1.江河源头,青藏文化2.重走青藏路3.神山和圣湖4.赞美拉萨,祝福西藏5.“新疆”不“新”,新疆常新6.真正的归宿:访胡志明出生地第四章 文化随想1.繁简字与书法修养1.1简化是大势所趋1.2“字如其人”的疑惑:有感于“王义庆《世说新语》”2.普通话与方言2.1谁说了算2.2上海人说上海话3.姓名与称谓3.1解决同姓名之难: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管理3.2称谓的困惑4.文物与国宝4.1馆藏文物是否太多了4.2确立文物的合法保管权4.3对“国宝工程”的希望4.4国宝如何回家5.从历史地理看地域歧视6.中国饮食的另一面7.徐霞客、朱载士育与郦道元第五章 现实感怀1.人物春秋1.1 钱永健与钱学森1.2 请查一下王益博士的来历1.3 奉劝李院士反躬自问1.4 中国的教授为什么“申请科研基金很勇敢”1.5 专家应摆正自己的位置1.6 我对“开学更好课”的忧虑1.7 如获诺奖提名,亦勿过于激动2.大学之道2.1 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2.2 冷眼看排名,冷静找差距2.3 大学的“大气”与必要的管理并行不悖2.4 大学该不该有这些“围墙”2.5 此书何必出线装本2.6 对新教材不妨宽松些2.7 体育节的设立应该因时制宜3.热点话题3.1 从华南虎看周边态度3.1.1 从华南虎事件看政府的作为和不作为3.1.2 查清照片真相才能更好保护华南虎3.2 反兴奋剂的较大障碍是特殊利益集团3.3 山寨无法成功,文化尚须创新3.4 观看“嫦娥探月”能收费吗3.5 “嫦娥”探月与科学普及3.6 学唱“样板戏”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吗第六章 历史随笔1.得天下与治天下2.杯酒释兵权之后3.不可理解的赋税额度4.科举制度:存废皆有理5.“正史”也要创新6.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以事实为依据7.创造历史的人如何进入历史8.“上海道台”不等于上海市长9.关于家谱

《天人之际》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叙事,它深入探索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从最古老的起源一直追溯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史实,而是试图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示人类如何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生,如何建立社会结构,如何发展出思想、信仰、艺术和科技,以及这些进程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故事的开端,将把读者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史前时代。那里,我们的祖先还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与野兽、森林、河流息息相关。我们会看到他们如何学会使用工具,如何掌握火种,如何从分散的游猎者逐渐聚集成为早期部落。这不是一个充满英雄史诗的时代,而是一个关于生存、关于适应、关于最基本智慧的诞生。从非洲的稀树草原到欧洲的冰川洞穴,从亚洲的古老文明发源地到美洲的原住民部落,我们将踏足世界各地,去理解人类如何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演化出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 随着文明的曙光逐渐显现,本书将聚焦于那些奠定人类文明基石的伟大时刻。我们将审视第一个城市的兴起,观察农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理解私有制的萌芽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那些古老的河流文明,如尼罗河畔的埃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以及黄河流域的华夏,都将成为我们探索的重点。我们将看到文字的诞生如何成为记录历史、传承知识的强大工具,神话和宗教的起源如何满足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解释需求,以及早期政治体制的形成如何确立了社会秩序。 当人类的足迹迈向更广阔的疆域,本书将引领读者穿越古代世界的辉煌与动荡。我们将一同见证古希腊城邦的民主理想与哲学思辨,罗马帝国的崛起、扩张与最终的衰落,波斯帝国的宏伟,印度的辉煌文明,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智慧激荡。我们将考察丝绸之路的开辟如何连接起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宗教的传播如何影响了不同文明的信仰体系,以及战争与征服如何重塑了政治版图。这是一个充满英雄、哲学家、艺术家和帝王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与变革的时代。 中世纪的欧洲,常被描绘为一个黑暗的时代,但《天人之际》将揭示其复杂性。我们将看到基督教的兴盛如何塑造了欧洲的文化、政治和思想,封建制度的形成如何影响了社会结构,十字军东征如何带来了东西方的碰撞与影响。同时,我们也会关注伊斯兰世界的黄金时代,阿拉伯人在科学、数学、医学、哲学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他们如何保存和传承了古希腊的知识。在遥远的东方,中国经历了唐宋的繁荣,科技的进步,文学艺术的辉煌,也经历了动荡与分裂,这些都将成为重要的篇章。 文艺复兴的曙光,将点亮本书的下一个阶段。我们将看到人文主义思潮如何重新唤醒了对古典文化的兴趣,科学革命如何挑战了传统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地理大发现如何将世界真正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印刷术的普及,极大地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宗教改革的浪潮,则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宗教格局和政治权力。 近代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天人之际》将详细阐述启蒙运动的思想火花,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如何孕育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的机器轰鸣,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了生产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殖民主义的扩张,将世界分割成宗主国与殖民地,其影响至今仍未消退。民族主义的兴起,在塑造现代国家的同时,也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进入20世纪,本书将触及人类历史最为剧烈的冲突与挑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展示了人类集体毁灭的巨大力量,以及战争对社会、经济、政治和心理的深远影响。冷战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抗,核武器的阴影,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如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基因工程,都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同时,我们也会探讨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如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模式。 《天人之际》并非以线性叙事的方式简单地堆砌历史事件,而是试图在宏大的历史框架下,捕捉那些驱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根本力量。我们将深入探讨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它是改善生活的工具,也可能是带来灾难的隐患。我们将审视意识形态和思想的演变,从宗教神学到理性主义,再到各种社会政治理论,它们如何指导和影响着人类的行动。本书还将关注经济模式的变迁,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经济的每一次转型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更重要的是,《天人之际》关注的是“人”本身。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个体如何生存,如何思考,如何行动?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他们的灵感和贡献来自哪里?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又是如何?本书将努力呈现人类的创造力、韧性、求知欲,以及他们的贪婪、恐惧和冲突。我们将看到,人类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常常面临伦理困境和道德考验。 本书对“天人”关系的探讨,贯穿始终。在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对“天”的神秘想象,塑造了他们的信仰与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规律,试图去理解和改造自然。然而,这种改造是否总是积极的?我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是否也在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天”的含义,也在不断被重新定义,从神灵到自然法则,再到宇宙的奥秘。而“人”的角色,则从被动的接受者,逐渐演变成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行动者,但也伴随着对自身行为的责任的思考。 《天人之际》旨在提供一个全局性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人类文明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史学著作,而是充满了故事、人物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并为未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旅程,一次对人类自身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一次对我们共同命运的深沉反思。本书将邀请每一位读者,一同踏上这段探索人类文明起源、发展与未来的非凡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它那充满哲学韵味的标题。精装的质感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不俗。我通常会选择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入思考,甚至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时停下来,对照自己生活经验去体悟的书。我不知道《天人之际》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但“天人之际”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许多可能的主题:比如,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局限,以及意识的奥秘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我阅读后,能够让我对“人”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只是生物学上的存在,更能触及到精神层面、哲学层面的意义。我喜欢那种能够拓展我的思维边界,让我看到事物不同面向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一些超越日常经验的洞察的。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它的份量和材质就给了我一种“值得细读”的预期。我通常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入思考,甚至改变我看待世界方式的书籍。我不知道《天人之际》是否会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对其充满期待。我想象中,它可能包含对人类起源、意识本质、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扮演角色的深刻反思。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表面的热闹所淹没,而忽略了那些更根本的问题。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种抽离出来、审视宏观的视角?会不会引导我去思考,在技术的洪流中,我们作为“人”的本质是否会发生改变?我尤其希望它能在那些关于“存在”的终极疑问上,提供一些新的启发,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概念或重复已知。我倾向于那些有思想深度,能够让我在阅读后,依然回味无穷,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共鸣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硬壳精装,纸张的触感和厚度都属上乘,这本身就传递了一种内容非凡的信号。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天人之际”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遐想的空间。它暗示着一种跨越界限的探讨,可能是科学与人文的交汇,也可能是个体与宇宙的对话。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我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所经历的哲学演变很感兴趣。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挖掘,比如从古代先哲的智慧,到现代科学的发现,是如何一步步构建我们对“天”与“人”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连贯的视角,将那些看似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知识图谱。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技术日新月异,但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理解似乎并未同步跟进,我期待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重且质感的精装本,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书名“天人之际”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味道,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关于宇宙、生命以及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刻探讨。我一直对这种宏大的命题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不断刷新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同时,哲学思辨似乎变得尤为重要,去梳理和理解这一切。不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科学与哲学的结合,还是纯粹的哲学思辨,抑或是历史人文的视角?我特别期待作者能通过严谨的论证和深刻的洞察,为我揭示“天人”之间那模糊而又充满魅力的界限,勾勒出一幅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定位自身的宏伟画卷。封面上那些抽象却富有张力的图案,也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遐想,仿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门,等待我去探索和发现。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都显得非常正式且具有收藏价值,厚实的精装本给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书名“天人之际”本身就给我一种非常宏大和深刻的联想。我一直对那些关于人类文明、哲学思想和宇宙奥秘的书籍情有独钟。我不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来解读“天人之际”这个概念,是侧重于科学探索,还是哲学思辨,抑或是历史人文的视角?但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人类在自然界、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尤其是在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更新,但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探讨,似乎更加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梳理这些复杂的思绪,找到一些深刻的答案,或者至少,能够提出一些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