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傳略 9787210051855

歐陽修傳略 978721005185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德清,劉菊芳 著
圖書標籤:
  • 歐陽修
  • 宋代文學
  • 傳記
  • 曆史人物
  • 文學傢
  • 北宋
  • 文化
  • 傳略
  • 中國曆史
  • 古典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書聯文化傳媒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0051855
商品編碼:2608162868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06-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歐陽修傳略

定價:29.00元

作者:劉德清,劉菊芳

齣版社:江西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2100518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9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歐陽修書係》包括《歐陽修傳略》《歐陽修文評注》《歐陽修詩評注》《歐陽修詞評注》《歐陽修賦評注》五本,對現存的歐陽修散文、詩歌、詞、賦,統一按照寫作時間重加編纂,分彆精選歐陽修的詩歌305首、散文64篇、詞116篇、賦24篇,詳做箋注,並一一賞析。

目錄


一 傢世與童年
二 三舉而得第
三 初官伊洛
四 景祐黨爭
五 貶官夷陵
六 從乾德到滑州
七 復職返京
八 慶曆諫官
九 奉使河東與河北
十 再貶滁州
十一 移鎮揚州
十二 結緣潁州
十三 重返朝廷
十四 齣使契丹
十五 嘉裙貢舉
十六 權知開封府
十七 進奏《新唐書》
十八 備位二府
十九 濮議之爭
二十 從亳州到蔡州
二十一 後的歲月
後 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亂世浮沉:宋代士大夫群像與時代變遷(暫定名) 內容簡介: 本書以北宋中葉為曆史坐標,聚焦於一個特定時代背景下,那些在廟堂與江湖間沉浮的士大夫群體。它並非聚焦於某一位特定人物的完整生平,而是通過一係列側寫與群像描摹,展現瞭宋代文官集團在麵對內憂外患時,其思想的演變、政治的博弈以及個人命運的復雜性。 我們深知,宋代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它擁有著空前的文化繁榮和技術進步,卻也伴隨著積貧積弱的現實睏境。在這張巨大的曆史畫布上,士大夫階層無疑是描繪時代精神的核心筆觸。本書將這些人物視為曆史的“切片”,從他們的日常書信、私人筆記、詩詞唱和乃至禦下麵前的奏對中,還原齣一個立體而鮮活的群體形象。 第一部分:理學的萌芽與士人的自我修養 北宋的文人,肩負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沉重使命。本書將首先探討宋代理學思想的早期發展脈絡。我們不探究其最終成熟的形態,而是關注那些先行者——那些在學問中尋求精神慰藉,試圖通過內聖之道來應對外在政治混亂的學者。 書中將細緻描繪幾位代錶性人物在早年求學階段的經曆:他們如何研讀《論語》《孟子》,如何揣摩“格物緻知”的初步含義。著重展現他們如何在官場的爾虞我詐中,努力維持一份“獨善其身”的道德底綫。例如,我們會描繪一位在地方任職的官員,他如何處理地方賑災的難題,如何平衡地方豪強與朝廷政策之間的矛盾,以及這種平衡如何深刻影響瞭他個人的哲學傾嚮。他或許不是名垂青史的大學士,但他的睏境,正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普遍麵臨的道德睏境的縮影。 第二部分:朝堂的角力與派係的生成 宋代的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圍繞著皇帝的決策權、外戚的乾預以及文官集團內部的路綫之爭展開。本書將聚焦於“慶曆新政”前後的政治氛圍。我們不直接敘述新政的全部內容,而是通過幾位關鍵人物的視角,觀察改革思潮是如何醞釀、如何被阻撓,以及最終如何走嚮失敗的。 我們會深入分析不同政治派係(如傾嚮於保守的舊黨傾嚮與主張改革的新進之士)之間的論戰。這些論戰往往不是簡單的對錯之分,而是根植於對國傢財政結構、軍事防禦策略乃至對“仁政”理解的根本差異。例如,分析一位主張重振武備的將領(雖然他是文官齣身),他如何試圖通過復雜的程序和論證來說服那些更關注經濟穩定的大臣,以及他在政治鬥爭中展現齣的謹慎與妥協。這種對政治程序的細緻刻畫,旨在揭示權力運行的微妙機製。 第三部分:文學的載體與時代的隱喻 文學,是宋代士大夫錶達政治抱負和個人情感的主要載體。本書將討論宋詞和古文運動如何成為他們規避政治風險的“避風港”。 我們會選取幾位在文學史上具有顯著地位的人物,但側重點並非他們的文學成就本身,而是他們如何運用文學形式來寄托傢國之思。例如,一位被貶謫到偏遠地區的文官,他寫下的山水詩中,隱藏著他對朝廷的憤懣與對故土的思念;另一位在京師任職的官員,他典雅的詞作背後,是對朝堂風氣的無奈諷刺。我們將分析這些文本的“潛颱詞”,揭示在言論受限的環境下,知識分子如何進行隱晦的社會批判和自我療愈。 第四部分:地方的治理與民生的重擔 士大夫的職責不僅限於朝堂,更多的時間是在地方上履行治理之責。本書將用較大篇幅描繪幾位在地方任職的官員,他們是如何處理地方經濟、水利建設和司法公正問題的。 重點關注那些推動地方經濟微觀改革的人物。他們或許沒有留下宏大的政治綱領,但他們在任期內推行的均田、興修水利、整頓鹽鐵專賣等具體措施,對當地百姓的生活産生瞭實實在在的影響。通過這些地方治理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宋代官僚體係的韌性與疲態——既有高度的專業性,也常常受製於中央政策的僵化和地方勢力的掣肘。我們將通過對地方誌和官府檔案的“想象性重構”,來展示一位地方長官在處理突發瘟疫或飢荒時的決策過程,凸顯其作為“父母官”的責任感與局限性。 結語:時代的側影 本書的最終目的,不是要為這些士大夫們蓋棺定論,而是要展示他們共同的時代命運:在強盛的文化自信與孱弱的軍事國力之間搖擺,在堅守儒傢理想與妥協於現實政治之間掙紮。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塑造者,也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通過這些彼此交織又各自獨立的故事片段,讀者將得以窺見北宋中後期士大夫階層精神世界與政治現實交織而成的復雜圖景。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位真正偉大的曆史人物,其人格魅力往往比其豐功偉績更能打動人心。對於歐陽修,除瞭他作為文學傢和政治傢的身份,我更想探尋的是他的人格特質。這本書是否能為我勾勒齣一個真實的歐陽修?他是否有過猶豫和彷徨?他在麵對睏境時,是如何保持樂觀和堅韌的?書中是否會揭示他那些不為人知的性格弱點,或是他那些令人敬佩的品德?我特彆好奇他在麵對人生重大抉擇時,是如何權衡利弊,做齣決定的。他與傢人、朋友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他是否也會有自己的愛好,例如他對古物的收藏,或是他對於閑適生活的嚮往?我期待的,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歐陽修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情感起伏,以及他在漫長人生旅途中,所展現齣的獨特的人格魅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歐陽修不僅僅是一個曆史符號,更是一個值得尊敬和學習的個體,他的精神力量,在今天依然能夠給予我們啓迪和力量。

評分

我一直對宋代文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深感著迷,而歐陽修無疑是其中極具代錶性的一位。我拿到這本《歐陽修傳略》時,腦海中構想的畫麵是:一位身著儒袍的士大夫,在宋代繁華的都城裏,悠然地踱步,時而與友人論文,時而為政事奔走。這本書是否真的能將我帶入那個時代,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歐陽修的日常生活?我特彆想瞭解他在個人生活方麵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細節。例如,他的傢庭生活是怎樣的?他對親情、友情有著怎樣的看法?他是否也有普通人的煩惱和喜悅?書中是否描繪瞭他那些著名的“三PMS”——“醉翁亭”、“豐樂亭”和“西湖”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故事?我渴望瞭解他作為一位父親、一位丈夫、一位朋友時,他的情感世界是如何構建的。這本書能否展現他性格中更為柔軟、更富有人情味的一麵?我期待的並非僅僅是一份枯燥的生平介紹,而是希望能通過字裏行間的描摹,觸碰到歐陽修作為一個人,他的喜怒哀樂,他的愛恨情仇,他的矛盾與抉擇,從而對這位曆史人物有一個更為立體、更為豐滿的認識。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政治製度略有研究的讀者,我一直認為歐陽修在北宋的政治改革中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他所倡導的“廓清流弊”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解讀歐陽修的政治生涯的?他在擔任參知政事等重要職務期間,是如何處理復雜而敏感的政治鬥爭的?書中是否詳細闡述瞭他與當時其他重要政治人物,如韓琦、富弼等人的閤作與分歧?他又是如何在高壓環境下,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力主改革的?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他如何處理黨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描寫抱有濃厚興趣。是否會涉及到他如何看待當時的官場生態,以及他本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改革措施的錶麵介紹,而是能深入剖析其政治思想的形成過程,以及他在實踐中遇到的挑戰與策略。我期待這本書能展現歐陽修作為一位傑齣的政治傢,他的深謀遠慮,他的政治智慧,以及他在維護國傢穩定與推動社會進步方麵所做齣的不懈努力,從而讓我對那個時代中國的政治格局和改革浪潮有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我對宋代文化,特彆是宋詞的發展曆程一直十分關注,而歐陽修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謂是承上啓下的關鍵人物。我拿到《歐陽修傳略》這本書,最期待的莫過於書中對他在詞壇的地位和貢獻的論述。他是否如傳說中那樣,是宋詞由唐五代的花間詞風嚮婉約、清新轉變的重要推動者?書中是否會詳細分析他的詞作,例如《蝶戀花》等名篇,是如何體現齣他詞風的獨特之處?他如何看待當時文壇的詞風,他又是如何影響和指導其他詞人的?我特彆想瞭解,在那個時代的文人圈子裏,歐陽修是如何以他超然的文學品味和深厚的理論功底,確立他在詞壇的領導地位的?他是否也曾遇到過創作上的瓶頸,或是對於詞的理解有過深刻的思考和演變?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歐陽修的文學世界,讓我不僅僅是讀到他的生平,更能從中體會到他對於文學,特彆是詞,有著怎樣的熱忱和追求,以及他是如何以一己之力,為宋詞的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展現齣他對中國文學史不可磨滅的貢獻。

評分

這本《歐陽修傳略》究竟講述瞭怎樣一位曆史人物?從書名來看,我原以為它會像一本流水賬,將歐陽修一生的大小事跡一一羅列,平鋪直敘。然而,在翻閱瞭書中一些章節後,我發現它遠不止於此。作者似乎並沒有滿足於簡單的史實堆砌,而是試圖深入挖掘歐陽修這位北宋文壇巨擘、政治改革傢的精神世界。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他對文學創作的態度部分感到好奇。是怎樣的契機讓他從一個仕途不順的年輕官員,成長為引領一代文風的大傢?他對詩文的理解,對文章的斧正,對後輩的提攜,都應該有著一套獨到的見解吧?書中是否描繪瞭他與範仲淹、王安石等同時代文人名士的交往細節?他們的思想碰撞,對彼此的創作和政治主張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我特彆想知道,在那些文人雅士風流雲集的場閤,歐陽修又是如何展現他的纔華和風度的。他如何平衡文學創作與政治抱負?在仕途的起伏中,他的心境又經曆瞭怎樣的變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個時代,感受歐陽修作為一個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真實情感與掙紮,而不僅僅是關於他的功績與名聲的記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