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传略 9787210051855

欧阳修传略 978721005185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德清,刘菊芳 著
图书标签:
  • 欧阳修
  • 宋代文学
  • 传记
  • 历史人物
  • 文学家
  • 北宋
  • 文化
  • 传略
  • 中国历史
  • 古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联文化传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051855
商品编码:2608162868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欧阳修传略

定价:29.00元

作者:刘德清,刘菊芳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2100518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9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欧阳修书系》包括《欧阳修传略》《欧阳修文评注》《欧阳修诗评注》《欧阳修词评注》《欧阳修赋评注》五本,对现存的欧阳修散文、诗歌、词、赋,统一按照写作时间重加编纂,分别精选欧阳修的诗歌305首、散文64篇、词116篇、赋24篇,详做笺注,并一一赏析。

目录


一 家世与童年
二 三举而得第
三 初官伊洛
四 景祐党争
五 贬官夷陵
六 从乾德到滑州
七 复职返京
八 庆历谏官
九 奉使河东与河北
十 再贬滁州
十一 移镇扬州
十二 结缘颍州
十三 重返朝廷
十四 出使契丹
十五 嘉裙贡举
十六 权知开封府
十七 进奏《新唐书》
十八 备位二府
十九 濮议之争
二十 从亳州到蔡州
二十一 后的岁月
后 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乱世浮沉:宋代士大夫群像与时代变迁(暂定名)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宋中叶为历史坐标,聚焦于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那些在庙堂与江湖间沉浮的士大夫群体。它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人物的完整生平,而是通过一系列侧写与群像描摹,展现了宋代文官集团在面对内忧外患时,其思想的演变、政治的博弈以及个人命运的复杂性。 我们深知,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它拥有着空前的文化繁荣和技术进步,却也伴随着积贫积弱的现实困境。在这张巨大的历史画布上,士大夫阶层无疑是描绘时代精神的核心笔触。本书将这些人物视为历史的“切片”,从他们的日常书信、私人笔记、诗词唱和乃至御下面前的奏对中,还原出一个立体而鲜活的群体形象。 第一部分:理学的萌芽与士人的自我修养 北宋的文人,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沉重使命。本书将首先探讨宋代理学思想的早期发展脉络。我们不探究其最终成熟的形态,而是关注那些先行者——那些在学问中寻求精神慰藉,试图通过内圣之道来应对外在政治混乱的学者。 书中将细致描绘几位代表性人物在早年求学阶段的经历:他们如何研读《论语》《孟子》,如何揣摩“格物致知”的初步含义。着重展现他们如何在官场的尔虞我诈中,努力维持一份“独善其身”的道德底线。例如,我们会描绘一位在地方任职的官员,他如何处理地方赈灾的难题,如何平衡地方豪强与朝廷政策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平衡如何深刻影响了他个人的哲学倾向。他或许不是名垂青史的大学士,但他的困境,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道德困境的缩影。 第二部分:朝堂的角力与派系的生成 宋代的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围绕着皇帝的决策权、外戚的干预以及文官集团内部的路线之争展开。本书将聚焦于“庆历新政”前后的政治氛围。我们不直接叙述新政的全部内容,而是通过几位关键人物的视角,观察改革思潮是如何酝酿、如何被阻挠,以及最终如何走向失败的。 我们会深入分析不同政治派系(如倾向于保守的旧党倾向与主张改革的新进之士)之间的论战。这些论战往往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而是根植于对国家财政结构、军事防御策略乃至对“仁政”理解的根本差异。例如,分析一位主张重振武备的将领(虽然他是文官出身),他如何试图通过复杂的程序和论证来说服那些更关注经济稳定的大臣,以及他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的谨慎与妥协。这种对政治程序的细致刻画,旨在揭示权力运行的微妙机制。 第三部分:文学的载体与时代的隐喻 文学,是宋代士大夫表达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的主要载体。本书将讨论宋词和古文运动如何成为他们规避政治风险的“避风港”。 我们会选取几位在文学史上具有显著地位的人物,但侧重点并非他们的文学成就本身,而是他们如何运用文学形式来寄托家国之思。例如,一位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的文官,他写下的山水诗中,隐藏着他对朝廷的愤懑与对故土的思念;另一位在京师任职的官员,他典雅的词作背后,是对朝堂风气的无奈讽刺。我们将分析这些文本的“潜台词”,揭示在言论受限的环境下,知识分子如何进行隐晦的社会批判和自我疗愈。 第四部分:地方的治理与民生的重担 士大夫的职责不仅限于朝堂,更多的时间是在地方上履行治理之责。本书将用较大篇幅描绘几位在地方任职的官员,他们是如何处理地方经济、水利建设和司法公正问题的。 重点关注那些推动地方经济微观改革的人物。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宏大的政治纲领,但他们在任期内推行的均田、兴修水利、整顿盐铁专卖等具体措施,对当地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通过这些地方治理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官僚体系的韧性与疲态——既有高度的专业性,也常常受制于中央政策的僵化和地方势力的掣肘。我们将通过对地方志和官府档案的“想象性重构”,来展示一位地方长官在处理突发瘟疫或饥荒时的决策过程,凸显其作为“父母官”的责任感与局限性。 结语:时代的侧影 本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为这些士大夫们盖棺定论,而是要展示他们共同的时代命运:在强盛的文化自信与孱弱的军事国力之间摇摆,在坚守儒家理想与妥协于现实政治之间挣扎。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塑造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通过这些彼此交织又各自独立的故事片段,读者将得以窥见北宋中后期士大夫阶层精神世界与政治现实交织而成的复杂图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位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其人格魅力往往比其丰功伟绩更能打动人心。对于欧阳修,除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身份,我更想探寻的是他的人格特质。这本书是否能为我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欧阳修?他是否有过犹豫和彷徨?他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保持乐观和坚韧的?书中是否会揭示他那些不为人知的性格弱点,或是他那些令人敬佩的品德?我特别好奇他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决定的。他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他是否也会有自己的爱好,例如他对古物的收藏,或是他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我期待的,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欧阳修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情感起伏,以及他在漫长人生旅途中,所展现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欧阳修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更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个体,他的精神力量,在今天依然能够给予我们启迪和力量。

评分

我一直对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深感着迷,而欧阳修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我拿到这本《欧阳修传略》时,脑海中构想的画面是:一位身着儒袍的士大夫,在宋代繁华的都城里,悠然地踱步,时而与友人论文,时而为政事奔走。这本书是否真的能将我带入那个时代,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欧阳修的日常生活?我特别想了解他在个人生活方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例如,他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他对亲情、友情有着怎样的看法?他是否也有普通人的烦恼和喜悦?书中是否描绘了他那些著名的“三PMS”——“醉翁亭”、“丰乐亭”和“西湖”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故事?我渴望了解他作为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一位朋友时,他的情感世界是如何构建的。这本书能否展现他性格中更为柔软、更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我期待的并非仅仅是一份枯燥的生平介绍,而是希望能通过字里行间的描摹,触碰到欧阳修作为一个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爱恨情仇,他的矛盾与抉择,从而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一个更为立体、更为丰满的认识。

评分

我对宋代文化,特别是宋词的发展历程一直十分关注,而欧阳修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谓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我拿到《欧阳修传略》这本书,最期待的莫过于书中对他在词坛的地位和贡献的论述。他是否如传说中那样,是宋词由唐五代的花间词风向婉约、清新转变的重要推动者?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他的词作,例如《蝶恋花》等名篇,是如何体现出他词风的独特之处?他如何看待当时文坛的词风,他又是如何影响和指导其他词人的?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个时代的文人圈子里,欧阳修是如何以他超然的文学品味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确立他在词坛的领导地位的?他是否也曾遇到过创作上的瓶颈,或是对于词的理解有过深刻的思考和演变?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欧阳修的文学世界,让我不仅仅是读到他的生平,更能从中体会到他对于文学,特别是词,有着怎样的热忱和追求,以及他是如何以一己之力,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现出他对中国文学史不可磨灭的贡献。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略有研究的读者,我一直认为欧阳修在北宋的政治改革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所倡导的“廓清流弊”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解读欧阳修的政治生涯的?他在担任参知政事等重要职务期间,是如何处理复杂而敏感的政治斗争的?书中是否详细阐述了他与当时其他重要政治人物,如韩琦、富弼等人的合作与分歧?他又是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力主改革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他如何处理党争、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描写抱有浓厚兴趣。是否会涉及到他如何看待当时的官场生态,以及他本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改革措施的表面介绍,而是能深入剖析其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他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策略。我期待这本书能展现欧阳修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深谋远虑,他的政治智慧,以及他在维护国家稳定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从而让我对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改革浪潮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欧阳修传略》究竟讲述了怎样一位历史人物?从书名来看,我原以为它会像一本流水账,将欧阳修一生的大小事迹一一罗列,平铺直叙。然而,在翻阅了书中一些章节后,我发现它远不止于此。作者似乎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史实堆砌,而是试图深入挖掘欧阳修这位北宋文坛巨擘、政治改革家的精神世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他对文学创作的态度部分感到好奇。是怎样的契机让他从一个仕途不顺的年轻官员,成长为引领一代文风的大家?他对诗文的理解,对文章的斧正,对后辈的提携,都应该有着一套独到的见解吧?书中是否描绘了他与范仲淹、王安石等同时代文人名士的交往细节?他们的思想碰撞,对彼此的创作和政治主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些文人雅士风流云集的场合,欧阳修又是如何展现他的才华和风度的。他如何平衡文学创作与政治抱负?在仕途的起伏中,他的心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个时代,感受欧阳修作为一个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真实情感与挣扎,而不仅仅是关于他的功绩与名声的记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