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适用:
1、各地事业单位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备考;
2、国考、联考以及各省市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模块备考。
该书自2012年9月出版以来,至今销量突破5万本,押中真题逐步成为常态,“考公基选璧尘”“考常识看璧尘”已经成为大的共识。为了有效打击不良盗版商家,正版独享在线模考系统,已经可以使用了。
关于常识判断部分考试的大数据分析(以江苏省考为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形势下,公务员招录考试也不能置身于外。2016年江苏省考公告发布,取消了原来单独考查的特色科目公共基础知识。省人社厅官方微博如是表述:笔试公共科目A、B、C类三类职位统一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两科,但不代表不考查公共基础知识哟——原 《公共基础知识》中的相关内容将以常识判断的形式纳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考查。
由于是改革的后的考试,到底怎么考,大家心里没底,甚至许多考生认为常识判断复习无用,直接放弃或干脆裸考,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很消极的。
一、常识判断考什么?
官方的大纲对常识判断的考查是这样描述的: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方面的内容。
大纲上说得很含糊,也很概括,但个人认为句特别重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作为一名的公务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是什么?大家都懂的。
再从字面理解,考查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一年的重要时事政治。时事政治大家很好理解,自然科学是啥呢?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包括物理、化学 生物、天文和地理。社会科学呢?社会科学一般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学、文学、 艺术、历史、管理等学科。许多考生泪崩了,我到底要看什么?其实没那么复杂。仔细看下面解析。
二、常识判断占多大权重?
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官方将行测考试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调整为120分钟,增加了30分钟,可以粗略估算题量应该在25-35题之间,分值应该在20—25分,如果命题时考虑到过渡衔接,可能权重会更多些,象上海是45题。江苏的常识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三、常识判断会涉及哪些具体考点?
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因为是改革,没有可供参考的遵循,可供借鉴的只有国考和联考了。璧尘选取6年国考和4年联考的常识判断(这应该具有研究价值的试题),加上部分有代表性省份公考常识判断真题,对1000道常识判断的真题,删除部分相同相似的,共906题,对相关试题进行大数据分析。
(一)政治类。155题,占17.1%
其中:时事政治99题,马克思主义哲学31题,思想(含中共党史)10题,中国特色社会15题。
(二)经济类。75题,占8%
其中:经济学基础理论20题,微观经济9题,宏观经济24题,热点经济词汇12题。
(三)法律类。158题,占17.4%
其中:宪法36题,行政法42题,民法28题,刑法16题,法理8题,诉讼法18题,经济法10题。
(四)历史类。66题,占7.3%
其中:古代史26题,近现代史27题,世界史13题。
(五)人文类。161题,占18.3%
其中:文学常识58题,语文基础与公文15题,艺术类29题,宗教思想类15题,中国传统文化19题,其他25题。
(六)科技类。277题,占30.6%
其中:近现代重大科技成就45题,物理28题,化学14题,地理国情115题,医学生物50题,生活常识25题。
(七)管理类。14题,占1.5%
综上,除了科技类中的物理、化学、地理国情、医学生物、生活常识等约占总题量25%,这部分内容比较宽泛与发散,拼的是积累和人品,其他的75%常识判断其实就是公基的“微缩版”,是要复习准备的。
四、常识部分如何备考。
鉴于常识判断(公共基础)的题量和权重的下降,难度的降低(全为单项选择题),这时复习是高的哦!!同时,建议复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整。
1、摒弃常识复习无用的观点,因为除了科技类中的物理、化学、地理国情、医学生物、生活常识性考点外,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都是知识性考点,都是要事先复习的,哪怕是每天抽半小时稍微翻翻。
2、重点需要关注的章节:哲学、思想概论(中共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关注时政和党的现行重大方针政策)、法律(重点是宪法、行政法)、经济与科技(看经济、科技常识,这部分是重点!特别是璧尘标注黑体的高频考点)、历史(重点过一下)、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重点看一下公文格式、事务类文书写作,申论考试要用上,约占20分)。
3、如果手头没有璧尘公基笔记的,可以在别人徘徊犹豫时先购一本看起来,先人一步,才能更好的抢占胜机。对原有复习过公基,或购买了《璧尘公基笔记》等书的考生。建议重点把《璧尘公基笔记》上面的加黑、加粗的高频考点以及璧尘用图表总结概括的重点内容看一下。另外书上附上真题,除上明确标准是江苏的,其他的都是国考、联考或其他省份常识判断的真题,好好理解下,特别是单选题。
4、《璧尘公基十年真题》 《璧尘公基同步练》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一看、做一做基础题型中的单选题,一是巩固一下常识判断的复习效果,二是95%以上考生在公考中属于“打酱油”的角色,各类事业单位招考随时还能派上用场。但投入时间不要太多。
赠送纸质时政一本
2018年修订内容
.....
.....
这本书在对我国政治制度的介绍上,做到了既有高度又接地气。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深入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过程、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我特别赞赏其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系统性解读,包括其产生背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让我对我国特有的政治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在分析政治制度的同时,也没有回避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这种客观的态度使得论述更具说服力。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是一本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国家运行逻辑,提升政治素养的优秀教材。
评分这部作品在历史常识的梳理上,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中国古代史的萌芽时期一直讲到近现代史的重大变革,脉络清晰,细节翔实。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的独到解读,比如对秦朝统一六国的深远影响,对唐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的分析,以及对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痛苦历程的深刻反思。作者在描述历史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探讨,这使得历史的画卷更加立体和生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连续而完整的体系。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传记,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个体。这是一本能够点燃对历史兴趣,并且能够切实提升历史知识储备的优秀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简直是一本知识的宝库!从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到现代经济运行的最新理论,本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它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相互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机制。书中还涉及了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市场失灵等经典理论,并且结合了大量的现实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于我这样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经济学素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非常及时的“充电”。它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注重培养读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国际贸易理论时,作者不仅介绍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条件,还分析了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象,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这让我认识到,经济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世界。
评分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民法基本原理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在梳理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核心章节时,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阐释,以及它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中的体现。书中不仅详细解读了法律条文,还引用了大量经典案例,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这对于理解法律的适用和司法实践具有极大的帮助。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法律概念的精准定义和深入剖析,比如“法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差异,以及“权利滥用”的界限等,都解释得非常到位。这本书让我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让我看到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不是枯燥的法条汇编,而是一本引导读者思考、理解法律精神的优秀读物。
评分本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作者精选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从诗经楚辞的质朴悠扬,到唐诗宋词的婉约豪放,再到元曲明小说的通俗生动,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诗歌意境的分析,以及对词牌格律的讲解,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作者在介绍文学作品的同时,还穿插了对当时社会背景、文学流派、重要作家生平的介绍,使得文学赏析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融入了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也让我对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敬意。这是一本能够点燃文学热情,并且能够切实提升文学鉴赏力的优秀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