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临床家书系 刘方柏疑难证治二十法:如何把“临床思维”落到实处
定价:29
作者:刘方柏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13231732
字数:154000
页码:1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
总论
章 疑难病症析论
第二章 中医学的研究与发展需要思维学的羽翼和推助
各论
章 重证辨治研究
一、挑战法——谈发散思维
二、针锋相对法——谈创造性思维
三、调整气化法——谈模式思维
四、毁巢捣穴法——谈追溯源思维
第二章 急证辨治研究
五、借石攻王法——谈移植思维
六、单刀直入法——谈全息思维
七、剑指刀锋法——谈正面思考法
第三章 疑证辨治研究
八、以测病法——谈模糊思维
九、拔转枢机法——谈立体思维
十、拔叶障法——谈辩证思维
十一、出奇制胜法——谈特异搜索思维
十二、锻器破坚法——谈虫思维
第四章 顽证辨治研究
十三、铲蔓法——谈类比思维
十四、祛兼夹法——谈直觉思维
十五、以毒攻毒法——谈平面扩散思维
十六、远交近攻法——谈系统思维
十七、兵中求将法——谈收敛式思维
十八、荡污涤浊法——谈经验思维
十九、攻滞逐留法——谈形象思维
二十、筑城御贼法——谈情感思维
跋
内容提要
对于疑难病症,历来有多种解释,但总觉不够完善和妥帖。因此,我将它做了界定,即:“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病机难辨,病情复杂,症状罕见,表现怪异,辗转无效,或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为了便于整体把握,《中医临床家书系 刘方柏疑难证治二十法:如何把“临床思维”落到实处》首先将“疑”表现于临床的7个方面和“难”反映在临床的7个方面分别列出,并加以分析论证。用“疑难病症析论”为题,置于书首。这类疾病辨析之“疑”和之“难”是客观的、公认的,而辗转多省、求治多年无效,却被一方的患者又个别。说明疑难病症客观、被公认存在的同时,又有着相对性。而现代思维学不仅会帮助我们认识这种相对性,同时,更可为我们扩大疑难病症的范围,大幅度提高疑难病症的和率提供帮助。
文摘
《中医临床家书系 刘方柏疑难证治二十法:如何把“临床思维”落到实处》:
疑难病症既是中医之长,也是中医之短。所谓长,是指中医在疑难病症方面疗效较好,独具优势,可以说至今仍为医学临床的一块高地。而所谓短,则是因为诊治疑难病症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需要活跃而正确的临床思维。显然,大多数临床中医师还未具备。
我在这里将人们通常所称的疑难杂病改称疑难病症,一是疑难病不止在杂病中可见到,二是有的疑难病症实际就只是一个症状,但确属辨治疑难。
疾病若仅粗分,无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两大类,而前者易治,后者难疗。若提高了疑难病症的水平,对于临床疾病总体水平的提高,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可惜的是,古往今来,系统研究疑难病症的专著珍如凤毛麟角,当今杂志亦多为散在报道,疑难病症太需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了。
疑难病症的研究首先需要紧紧抓住“疑”和“难”两个字。“疑”是指诊断、辨证上的疑惑、疑似和疑虑;“难”是指上的难于人手、难于见效,古以“难治”“不治”“死”等加以表述。
这里,我们首先来分析“疑”。它表现于临床,有以下7个方面:
1.病因不明或多因相兼。如曾治一老者,阵发性身体震颤、心慌、气短,每日发作五六次。发时神志恍惚,全身冷汗自出,而却脱衣掀被,如此已三年余。每年数次住院,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继发性痫样发作、多发性脑梗死、卒中后忧郁症等十多种疾病。又如以某种罕见症状为主要表现,某部灼热、某处奇痒、汗出如血、嗜食泥土等,以及近年不断新出现的如“典”等一类疾病。至于多因相兼、诸病共存的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共存,过敏性疾病与肺系疾病共存等现象更是普遍。
2.病机难辨。阴阳淆乱,寒热难判,虚实互见,病位遍涉上下表里。如一患儿面部浮肿,颜面状若涂朱,散发小丘疹及小裂纹,烦躁惊叫,四肢厥冷,双腕、双踝下皮肤变黑,呕吐腹泻,病程长达半年。这类疾病的病机极难判断,而临床辨证若未深入落实到病机层面,是很难准确遣方用的。
3.病性错综复杂。这在临床功能性与器质变互见,寒热虚实症象纷呈,多脏腑、多经络同时受累等情况外,还有病与症相异者,如一肝脓肿病人却以自汗、发热、纳呆为临床表现,经多医不效。此之外,当今患者还有手术后遗症,介入后,以及物(如放疗、化疗、激素、抗抑郁)所致症状与原有宿疾交织为患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原发与继发、真象与假象、自身所发与外界干扰等复杂见症,使人不能以规律性加以把握。
4.症状极少见到。如曾治身麻无汗30年,晕厥常发17年,双脚奇臭1年半等临床极少见到的一些病案。
……
作者介绍
刘方柏,生于194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科技工作者,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干部保健专家,广州中医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2015年参加“北京中医大学中医临床特聘教授”遴选,被聘为第1批“北京中医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
最近我迷上了一系列中医临床方面的书籍,尤其对那些能够将“疑难证治”这一概念讲得透彻的书籍情有独钟。我曾经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各种古籍和现代医案,虽然受益匪浅,但总觉得隔靴搔痒,离真正的临床实战还有一段距离。我一直在思考,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他们是如何在面对棘手的病情时,能够“妙手回春”,屡建奇功的?是仅仅依靠天赋和运气,还是真的有其一套独特的、可复制的思维模式?我希望能够找到一本真正能解答我这个疑惑的书,它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将那些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临床操作。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我理解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抓住疾病的本质,找到最关键的病机。而一旦找到了病机,接下来的治疗就如同顺水推舟,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如何“把临床思维落到实处”的书,让我在面对复杂病情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书籍,特别希望能找到一本能讲清楚“如何把临床思维落到实处”的书。我总觉得,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核心就在于临床思维。但是,很多书讲的都是理论,或者是一些零散的医案,很难让我真正掌握那种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我希望找到的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告诉我面对一个病人时,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抓住关键,如何制定治疗方案。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让我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临床能力。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书,它能够让我不再仅仅是“背诵”中医,而是真正地“理解”中医,“运用”中医。如果能有这样一本关于“疑难证治”的书,能够将“临床思维”落到实处,那将是我莫大的福音。
评分作为一个长久以来饱受各种中医书籍困扰,却又热衷于在浩瀚的医学海洋中探索的读者,我最近有幸接触到了一些能够真正触及临床核心的书籍,它们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那些曾经让我迷茫的角落。尤其是一些对于“临床思维”的探讨,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将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转化成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诊疗体系的方法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医案,虽然精彩,却难以复制,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思辨过程?是天赋异禀,还是有法可循?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揭示中医诊断和治疗背后逻辑的书,它不应该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传授,一种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当读到那些能够将复杂病情抽丝剥茧,最终归结到几个关键病机,并由此衍生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的书籍时,我总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兴奋,仿佛解锁了一扇通往中医奥秘的大门。我相信,中医的精髓,恰恰在于这种“见微知著,化繁为简”的智慧,而如何将这种智慧融入日常的临床实践,是每一个中医人都需要不断追求的目标。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的“临床思维”有着浓厚的兴趣,觉得这才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这些年轻一辈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很多时候,我们学了很多理论,背了很多方剂,但到了临床上,面对活生生的病人,却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下手。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够将“临床思维”具象化、可操作化的书籍。我不希望它只是罗列一些经典的医案,更希望它能深入地解析这些医案背后的辨证逻辑,以及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病情分析到最终确定的治疗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才能在海量的病症和信息中,迅速抓住关键,找到疾病的本质。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一套系统的方法,让我能够用一种更加清晰、更有条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去分析病情,最终做出最合适的治疗决策。如果一本书能够将“临床思维”真正地“落到实处”,那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在中医道路上有所作为的医者来说,都将是无价之宝。
评分作为一个热爱中医,并一直试图将其融会贯通的读者,我对于那些能够清晰阐释“临床思维”的书籍有着特别的偏爱。我常常觉得,中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那些精妙的方药,更在于它背后深邃的哲学和严谨的逻辑。然而,将这些理论和逻辑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实现这一转变的书,它能够将那些抽象的辨证理论,变得鲜活起来,能够教会我如何在实际的临床场景中,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如何去“诊断”——不仅仅是识别症状,更是要洞察病机;如何去“治疗”——不仅仅是开方用药,更是要针对病机施治。如果这本书能够真正地帮助我把“临床思维”这四个字落到实处,那对我而言,将是莫大的启发和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