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传统绘画遗存至今的主要有壁画和细密画两种,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介绍印度细密画的著作。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印度细密画的历史沿革、风格演变和艺术特色,并配有19l幅精选的彩色图版,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特别是美术院校的学生参考,对当代中国画家的创作可能也有一定启发。
本书是****部全面系统介绍印度细密画的专著。内容主要包括印度 本土宗教细密画、莫卧儿王朝的细密画和拉杰普特土邦的细密画,叙述其历 史沿革和风格演变,分析不同画派、画家和作品的艺术特色。全书精选了 190余幅印度细密画代表作的彩色图版,富有鉴赏价值。本书兼顾知识性与 趣味性,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特别是美术院校的学生参考。
王镛,1945年生,1967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南亚所印度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印度**大学艺术学院进修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印度美术史与中外美术交流史研究。著作有《印度美术》、《印度美术史话》、《20世纪印度美术》、《移植与变异——东西方艺术交流》、《印度揽胜》、《罗丹》等,主编有《中外美术交流史》等,译著有《印度艺术简史》、《印度雕刻》、《印度神话》(合译)。
前言
第—章 印度本土宗教细密画
一 佛教抄本插图
二 耆那教抄本插图
三 印度教抄本插图
第二章 莫卧儿细密画
一 波斯细密画的引进
巴布尔
胡马雍
二 阿克巴时代
阿克巴
阿克巴画室
《哈姆扎传奇》插图
《诃利世系》插图
西方写实绘画的传入
《阿克巴本纪》插图
巴萨万
凯苏
米斯金
法鲁赫·贝格
第二套《阿克巴本纪》插图
三 贾汉吉尔时代
贾汉吉尔
贾汉吉尔画室
阿布尔·哈桑
曼苏尔
法鲁赫·贝格、南哈、哈希姆
比尚·达斯
马诺哈尔
戈瓦尔丹
比奇特尔
寓意画
四 沙·贾汉时代
沙·贾汉
沙·贾汉画室
阿布尔·哈桑、奇塔尔曼
戈瓦尔丹
比尚·达斯
比奇特尔
布拉吉、巴尔昌德、帕耶格
五 奥朗则布以后
奥朗则布
穆罕默德沙复兴
六 德干细密画
艾哈迈德纳加尔
比贾普尔
高尔康达
第三章 拉杰普特细密画
一 印度教文化传统题材
《薄伽梵往世书》与《牧童歌》
史诗与男女主角分类
《乐调之环》
二 拉贾斯坦派
梅瓦尔
本迪
科塔
基尚加尔
斋普尔
乔德普尔
比卡内尔
马尔瓦
三 帕哈里派
巴索利
古莱尔
康格拉
加尔瓦尔
附录 印度细密画绘制方法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
图版
印度细密画,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一抹浓郁的宝蓝色,搭配上金色勾勒出的繁复纹样,仿佛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我并非艺术家,也对印度文化知之甚少,但这本《印度细密画》却像一位耐心的向导,用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从最初翻开的第一页开始,我就被那些精雕细琢的画面所震撼。那些细致入微的线条,饱和而富有层次的色彩,人物表情的微妙刻画,无不展现着印度艺术家们鬼斧神工般的技艺。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旅程。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画作,而是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细密画的风格演变,从波斯的影响,到莫卧儿王朝的辉煌,再到拉杰普特邦的地域特色,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色彩的语言”这一部分的解读,作者没有用枯燥的术语,而是通过对比不同画作中色彩的运用,讲解了每一种颜色所承载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热情与力量,蓝色象征神圣与宁静,绿色则寓意着生命与丰饶。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色彩的认知,也更能体会到画面背后的情感和意境。除了对艺术本身技法的探讨,本书还极其注重对细密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读着那些描绘皇家狩猎、宫廷宴会、宗教神话的画卷,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喧嚣,感受到了那个民族的虔诚与信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艺术鉴赏的指南,更是一部浓缩的印度文明史,它用最美的画卷,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
评分《印度细密画》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旅行。我被书中那些精美绝伦的画作所吸引,它们小巧却又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展厅,展示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细密画杰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造型与情感表达”的解读,那些细腻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都传递着丰富的情感信息,让我仿佛能与画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我曾对一幅描绘少女祈祷的画作反复端详,书中的分析告诉我,那少女低垂的眼睑,合拢的双手,以及背景中柔和的光线,共同营造出一种虔诚而宁静的氛围,这让我对信仰的力量有了更深的体会。书中还对不同王朝时期的细密画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波斯的波斯化风格,到莫卧儿王朝的多元融合,再到后来的地区性发展,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艺术演变脉络。这让我认识到,艺术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本书还涉及了细密画的复原与保护技术,这让我对艺术品的珍贵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艺术家们在传承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敬佩。这本书不仅是一次艺术的鉴赏,更是一次文化的熏陶,它让我对印度这个古老文明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在翻阅《印度细密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一种沉思。那些精致得仿佛可以嵌入指甲盖大小的画面,却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情感,这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意味。书中对于“象征意义”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可能只是表面的繁华,但作者通过深入挖掘画作中的各种符号、图案和颜色,揭示了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比如,莲花象征纯洁与重生,孔雀代表着高贵与神性,而不同的手势(Mudra)则传达着特定的宗教寓意。这些知识的补充,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欣赏美,而是开始主动地去理解和解读。我曾花了很多时间去揣摩一幅描绘皇家狩猎图的细节,那些奔跑的野兽,拉弓搭箭的王子,以及周围侍从们的表情,每一处都充满了动感与张力。书中的分析指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狩猎活动,更是对统治者力量、勇气和智慧的象征性展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生活方式。这种跨越时空的解读,让我觉得与书中的画作产生了更深的联结。我还惊喜地发现,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女性艺术家,以及她们在男性主导的艺术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这为我展现了一个更加多元和立体的印度艺术史。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呈现了多少精美的画作,更在于它引导我去思考,去发现,去感受,去连接。
评分《印度细密画》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挖掘出新的惊喜。我一直对那些需要极度耐心和专注才能完成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而细密画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书中对“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化处理”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在小小的画面中,艺术家们能够将复杂的叙事、宏大的场景以及多维度的空间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成就。我曾仔细欣赏过一幅描绘城市景象的画作,书中对其构图的分析,如何通过层层叠叠的建筑,不同大小的人物,以及微妙的光影变化,来呈现一个生动而富有层次的城市空间,这让我对构图的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本书还对“色彩的情感传递”进行了深入探讨。那些饱满而富有层次的色彩,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我曾反复品味过一幅描绘节日庆典的画作,书中对其色彩的分析,如何通过鲜艳的红色、金色和蓝色来营造出欢快、喜庆的节日氛围,这让我意识到,色彩的运用是多么重要。此外,书中还介绍了细密画在印度哲学和宗教观念中的体现,这让我对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文化理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欣赏细密画的艺术之美,并从中获得深刻的文化与哲学启迪。
评分《印度细密画》这本书,我只能用“惊喜连连”来形容。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枯燥、学术性的艺术史读物,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从封面设计到内文排版,都透着一股精致与用心。我之前对印度细密画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图片,总觉得它们都差不多,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王朝和地区细密画的风格差异,还细致地分析了它们在题材、构图、色彩运用和线条处理上的独特性。例如,莫卧儿细密画的写实主义和细腻描绘,拉杰普特细密画的象征主义和鲜艳色彩,迦湿弥罗细密画的典雅柔美,这些风格上的区分在书中都有详尽的图文对比,让我一下子就明晰了它们之间的界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画作时所采用的“故事化”叙述方式。与其枯燥地陈述历史事实,不如将画中的人物、场景和事件串联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当我读到描绘史诗《摩诃婆罗多》或《罗摩衍那》的画作时,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古老世界,与那些英雄人物一同经历波澜壮阔的冒险。书中的细节描绘也让我叹为观止,那些微小的花卉纹样,人物服饰上错综复杂的图案,甚至是背景中微妙的光影变化,都经过了无比细致的处理。这让我不禁思考,究竟需要怎样超凡的耐心和专注力,才能创作出这样令人屏息的作品。这本书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艺术的边界,以及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评分《印度细密画》这本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细节决定一切”这句话的真谛。我原本以为自己对艺术的审美已经 cukup 丰富,但这本书却像一位严谨的老师,一点点地纠正我过于粗浅的认识。从封面上那精美的图案,到内页中每一幅画作的超高清呈现,都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的用心。我被书中对“人物肖像的精细刻画”的描写所吸引。那些人物的面部表情,无论喜怒哀乐,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能够洞察人心。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细密画人物肖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我曾对一幅描绘宫廷贵妇的肖像画反复欣赏,书中对其服饰纹样、珠宝配饰,甚至是发髻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解读,让我看到了艺术家们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艺。本书还对“动物与自然的细节描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形态各异的花卉,都经过了无比精细的描绘,仿佛具有生命一般。我曾被一幅描绘皇家花园的画作所吸引,书中对其花草树木的细节描写,让我看到了印度艺术家们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热爱。此外,书中还对细密画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这让我对印度这个文明古国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以一种非常专业而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展现印度细密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评分初次接触《印度细密画》这本书,我怀着一种探求未知的心情。我曾以为细密画就是一种古老而小众的艺术形式,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展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多元且极富表现力的艺术世界。书中不仅仅展示了画作,更重要的是,它讲述了这些画作背后的故事。我被那些描绘宫廷生活、宴会庆典的画作深深吸引,它们仿佛让我置身于那个奢华而神秘的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民族的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书中的“皇家赞助与艺术发展”章节,让我明白了当时统治者对细密画的推崇是如何推动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繁荣。我还被书中关于“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的探讨所吸引,许多细密画中都描绘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和精美的植物,这些描绘不仅写实,更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印度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欣赏一幅描绘孔雀开屏的画作,书中将其解读为吉祥与尊贵的象征,这让我对这幅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细密画在建筑装饰、书籍插图等领域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大众的趣味性,让我这个艺术门外汉也能轻松入门,并从中获得深刻的艺术启迪。
评分翻开《印度细密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排版精良、纸质考究的印刷,每一幅画作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色彩饱和而细腻,细节处纤毫毕现,这对于一本介绍视觉艺术的书籍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一直对那些需要极度耐心和精湛技巧才能完成的艺术形式非常着迷,而印度细密画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制作一张细密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从磨制颜料的天然矿石、植物,到制作画笔的动物毛发,再到打磨得极其光滑的象牙板,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也彰显了艺术家们对极致的追求。我被书中那些关于“线条的魔术”的章节深深吸引,那些细如发丝、却又力量十足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衣褶、建筑的纹理,甚至连微风吹拂下的树叶都栩栩如生。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这些复杂线条的构成原理,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窥探到其中的奥妙。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局限于介绍那些宏大的历史题材,而是花了相当篇幅去解读那些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画作,比如农民在田间劳作,妇女在市集交易,孩子们在嬉戏玩耍,这些平凡的瞬间,在细密画家的笔下,却被赋予了别样的生命力和诗意。我从中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充满烟火气的印度,感受到了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百态。此外,本书在探讨不同宗教对细密画风格影响的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对比伊斯兰教、印度教以及佛教题材的画作,清晰地展现了不同信仰如何塑造了艺术家们的创作视角和表现手法。这让我对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印度细密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我一直认为自己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比较迟钝,但这本书却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我被那些画面中无与伦比的细节所惊艳,那些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着的褶皱,甚至连最细微的首饰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触手可及。书中对“微观世界的宏大叙事”的探讨,让我明白了,即使是再小的画面,也可以承载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意义。我被书中对不同宗教神话故事的图解深深吸引,那些描绘毗湿奴、湿婆、克里希那等神灵的故事,在细密画家的笔下,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我甚至开始尝试去辨认画中人物的身份,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寓意。书中的一些章节,详细介绍了细密画的制作流程,从颜料的研磨到毛笔的制作,再到画布的处理,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古老而智慧的工艺。这让我对艺术家们付出的辛勤努力和精湛技艺有了更深的敬意。我还会时不时地翻阅书中关于“色彩的情感表达”的部分,作者通过分析不同色调在画作中的运用,讲解了它们如何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这种对色彩的深度解读,让我意识到,颜色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情感的载体。
评分当我收到《印度细密画》这本书时,我便被其封面那充满异域风情的设计所吸引。翻开书页,我便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由细密线条和绚丽色彩构筑的艺术殿堂。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许多艺术史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将每一幅画作都变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段鲜活的历史。我被书中对“宗教神话与艺术创作”的探讨深深打动。许多细密画都取材于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神话传说,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那些神圣而古老的故事呈现在画布上。我曾仔细研究过一幅描绘毗湿奴化身的画作,书中对其色彩运用、人物造型以及象征意义的解读,让我对这位印度教大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本书还对不同时期细密画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莫卧儿时期细密画的宫廷风格,拉杰普特时期细密画的民间色彩,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这让我明白,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我还惊喜地发现,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关于细密画制作过程的细节,比如如何选择天然颜料,如何制作细致入微的画笔,这让我对艺术家的匠心独运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向读者展现印度细密画的独特魅力,并引发读者对艺术、文化与历史的深入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