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通过对明代中后期世情生活的描写,为明代中国社会生活留下了一幅绘声绘色的生活画卷,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一直缺乏充分的认识。当代著名作家、古代文学学者刘心武先生研读该作数十年,参阅大量相关文献,对《金瓶梅》的文本得失、细节关联、人物命运、写作艺术的承继与独创等诸多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评点,体察入微,匠心独发,颇见深刻和睿智,不仅辅助阅读理解,而且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文学空间、历史空间,多少儿女情,多少辛酸事,均如流水淙淙,宛在目前。
1957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一次谈话中说:“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看一看,这本书写了明朝的真正历史。”1961年1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书记会议上又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
中国《金瓶梅》专家
刘心武评点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等,并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而闻名文坛,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14年推出新长篇小说《飘窗》。
中国《金瓶梅》研究
王汝梅审读
著名金学家、吉林大学教授、吉大《金瓶梅》研究室主任、金瓶梅研究会会长、从事金瓶梅研究60余年,被称为中国金瓶梅研究D一人。
图书信息
作者:兰陵笑笑生
评点:刘心武
审读:王汝梅
出版社:臺灣学生书局印行
ISBN: 978-957-15-1692-9
时间:2015年12月
纸张:100g 纯质纸
开本:纯质纸32开
册数:一函五册
定价:780元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全5册”这个篇幅有点望而却步,担心会读得疲惫。但实际阅读下来,发现这五册的书籍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每一册的递进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故事的高潮和转折安排得恰到好处,完全不会让人感到拖沓。尤其是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后期,人物命运开始走向不可逆转的悲剧时,那种强烈的宿命感扑面而来,让人呼吸都变得沉重。我常常想,如果能早些年读到此书,或许对“人性之恶”的理解会有更早的启蒙。这套书的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的质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强烈的刺激。每次合上书本,都像是一个时代的帷幕缓缓落下,留给读者无尽的叹息和反思。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是一部用无数细节编织而成的、关于欲望与毁灭的史诗。
评分我这个人吧,看书喜欢“刨根问底”,对经典名著的理解,总想找到一些不同于俗见的角度。这套《金瓶梅词话》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探秘”的欲望。它不仅仅是把故事摆在那儿,更像是提供了一张解读古代社会运作的底层代码。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于日常用度、礼仪规矩的描述,那种详尽到令人咋舌的程度,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明代中晚期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比如,对服饰的讲究,对宴饮的排场,对丫鬟仆役之间的权力制衡,都写得活灵活现。有时候,读到潘金莲与他人的几次言语交锋,那种高超的情商(尽管用在不光彩的事情上)和语言的机锋,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塑造人物的功力。至于词话部分,它不像现代的学术论文那样枯燥,而是以一种对话式的、充满洞察力的方式展开,既有学问,又不失可读性,让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更立体、更具批判性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类为“淫书”或者“闲书”。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被过度解读或过度简化的文学作品保持警惕,但《金瓶梅词话无删减全本》给我的感觉是:原汁原味,直击灵魂。我特别欣赏评点者对于情欲描写背后的社会意义的阐发。那些在表面上看来只是露骨的场景,在深入解读后,你会发现它们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基础、性别权力结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这套书的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典韵味,既有民间俗语的生动,又不失文言的典雅,形成了独特的“市井史诗”的风格。阅读时,我甚至能“听”到那些市井的喧哗、院落里的私语,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繁华而又腐朽的年代。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体会,这大概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吧——它具有无限的解读空间,能够随着读者的心境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评分天哪,光是捧着这套书,就感觉一股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初翻开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看的,毕竟名声在外,又听闻其内容之大胆。然而,真正沉浸进去之后,才发现《金瓶梅》的魅力绝非仅仅停留在那些世俗的描写上。作者(或者说评点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简直像是在观看一场立体的、色彩斑斓的社会浮世绘。西门庆这个人物,从一个暴发户的得意洋洋到最终的众叛亲离,那种人性的贪婪与虚妄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读到一处,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思考,古代的社会结构是如何将这些人物推向那样的境地的。而且,刘心武先生的评点,如同一个智慧的长者,在旁边轻声细语地为你点拨迷津,那些关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解释,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地方豁然开朗,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趣味性。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做得非常考究,阅读体验一流,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又生怕太快读完就失去了品味的乐趣。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文学作品本身。于我而言,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档案,以小说为载体,记录了明代社会由盛转衰前夕,中产阶级甚至上层社会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迷失。它让人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弱点,比如虚荣、嫉妒、权力的滥用,是多么具有穿透力的恒定主题。我特别喜欢刘心武先生在对一些次要人物的处理上的精到见解,比如那些边缘人物的挣扎与沉浮,恰恰构成了对主流叙事最有力的补充和反讽。翻阅这五册,就像是进行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社会观察与哲学思辨。读完后,我不仅获得了阅读的满足,更获得了一种对人情世故更深层次的理解,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才是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