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牛棚杂忆(插图珍藏版)
定价:36元
作者:季羡林 著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430616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 纪念季羡林先生诞辰0周年,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图文珍藏版。★书中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片,其中很多是之前从未公开过的,生动再现了季羡林先生的传奇人生。★“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幸福……”——季羡林本书内容丰富。记录了季羡林先生人生轨迹的自传,及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亲身经历,极富可读性和教育意义。★ 图书版式设计简洁素雅,封面装帧独特醒目,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您(季羡林)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困难的时候,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牛棚杂忆祝词自序缘起从社教运动谈起1966年6月4日对号入座快活半年自己跳出来抄家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钧一发劳改的初级阶段大批斗太平庄自己亲手搭起牛棚牛棚生活牛棚转移半解放完全解放余思或反思后记忆往述怀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我的读书经历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赋得的悔寸草心老猫二月兰怀念西府海棠北京忆旧重返哥廷根月是故乡明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我的女房东西谛先生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回忆陈寅恪先生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回忆梁实秋先生悼许国璋先生痛悼克家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去世后,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季羡林文集图文珍藏版。季羡林先生一生经历坎坷,五十多岁遭遇文化大革命,命运从此突增波折,劳改、批斗,没有了自由……《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wen ge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详述了自己十年动乱期间的生活、思想及著书的经历,其中的豁达与乐观令人动容,读来让人感慨端。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是中国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深入阅读《牛棚杂忆》季羡林散文集精选,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润如玉的叙事风格,却蕴含着磅礴的力量。季老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关于那个时代的画卷,而他自己,就是这幅画卷中最真实、最动人的一抹色彩。他笔下的“牛棚”,并非只有阴暗与绝望,他捕捉到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闪光点,也记录下了那些在磨难中依然坚持的文化传承。他对于细节的描绘,精妙绝伦,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当时的社会氛围。我从中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历史洪流时的沉思与坚守,看到了他如何用文字,将那些被埋没的记忆重新挖掘出来,并赋予它们生命。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苦难”二字的分量,也让我看到了“坚韧”的真正含义。它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启示,引导我们在任何境遇下,都能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评分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精选,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原以为会读到充满政治色彩的批判,却没想到,这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在那个特殊时期,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被极致地放大,季老先生以他独有的冷静与洞察,记录下了这一切。他笔下的“牛棚”,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那个年代压抑、扭曲精神的象征。他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适的细节,反而用一种克制的笔调,将它们呈现出来,让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处境。我尤其欣赏他对待过往的态度,没有怨恨,没有指责,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和对历史的尊重。这是一种超越个人恩怨的伟大情怀。读他的文字,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生命的韧性。它让我意识到,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评分《牛棚杂忆》季羡林散文集全集精选,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力量。季老先生的文笔,如同一汪清泉,涤荡着我浮躁的心灵。他没有刻意去渲染苦难,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那个时代的真实图景。牛棚里的生活,在他笔下,不是惊心动魄的史诗,而是细水长流的生活片段。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串联起了那个沉重的年代,也展现了知识分子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和人格尊严。我能感受到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奈,却也看到了他内心深处不屈的精神。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它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历史、关于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回荡着季老先生的声音,以及那个时代的印记。
评分读完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精选集,一种沉甸甸的情感涌上心头。它不是那种猎奇式的历史叙述,也不是激愤的控诉,而是季老以一种温和而又深刻的姿态,将那些被禁锢的岁月,那些被压抑的灵魂,细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写牛棚的生活,仿佛是记录一份流水账,却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内心的波澜。那些关于吃饭、睡觉、劳动的日常,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蕴含着巨大的悲凉和无奈。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荒谬,也看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季老先生并没有选择沉沦,而是用他那支笔,在荒芜的土地上耕耘出精神的绿洲。他的回忆,是对过去的一种梳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警示。这本书让我思考,在任何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是多么重要。那些看似遥远的往事,其实与我们息息相关,它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也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评分读《牛棚杂忆》季羡林散文集全集精选,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年代的时光隧道,季老先生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记录下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他的笔触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道尽了知识分子的无奈、困境与坚韧。书中对“牛棚”生活的描绘,没有丝毫夸张或煽情,而是冷静地呈现了环境的恶劣、人情的冷暖以及内心的煎熬。我尤其被那些琐碎的日常细节所打动,比如如何省着吃那少得可怜的食物,如何在拥挤的空间里勉强安身,如何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保持一丝清醒。季老先生的文字有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穿透力,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对那个时代的回响。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感受生命的顽强和知识分子的风骨。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也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的体会。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守护内心的光明,坚持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