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语日常会话+中国手语上册+中国手语下册 全3册 哑语手语书

中国手语日常会话+中国手语上册+中国手语下册 全3册 哑语手语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手语
  • 手语学习
  • 哑语
  • 会话
  • 教材
  • 上册
  • 下册
  • 日常用语
  • 语言学习
  • 全3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38247
商品编码:27001366534

具体描述

中国手语日常会话:9787508038247

中国手语全二册9787508030050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手语日常会话——手语通系列丛书
定价:18.00元
作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聋人协会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5080382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118kg

编辑推荐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大家都学些手语与聋人朋友交流。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同来体验手语无障碍交流的和谐、幸福感受。
  《中国手语日常会话》是带着这样的期望面世的。
内容简介
  《中国手语日常会话》是为了推广《中国手语》便于社会各界与聋人进行无障碍交流,组织聋人、聋人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而编写的。《中国手语日常会话》的编写力图体现五个特点:一是简明通俗,书中选取的都是平时人们常用的句子。二是内容丰富,涉及了生活的不同场景,既有手语常识介绍,又标示出我国聋人手语表达的显著特点。三是喜闻乐见,用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表达手语,令人耳目一新。四是举一反三,每个部分都列出替换词,扩展了书的会话学习功能。五是便携易用,本书小开本装帧,方便携带,随手可翻。

目录
Ⅰ问候
很高光认识你。
你们好!(大家、同志们、同学们、女士、先生)
这是我的名片。
我已经好久没看到你。
很好!谢谢!(对不起!抱歉!)
我会经常和你联系。
祝你春节快乐!
再见!明天见!等会儿见!
祝你一路平安!(顺利、愉快、成功、幸福、健康)
Ⅱ介绍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明。(王、毛、刘、邓、于)
你几岁?
我十八岁。
你是哪里人?
我是北京人。
你家有几口人?
三口人,有爸爸、妈妈和我。
这是我的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哥哥、妹妹、亲威、老师、学生、领导、同事)
你在哪儿工作?(居住、学习)
你的工作如何?(家人、身体)
Ⅲ交通
有去北京的飞机票吗?(火车、汽车、轮船、地铁、城铁)
我订2张单程(往返)硬座(软卧、硬卧、经济舱、公务舱)票。
请把身份证(护照、残疾人证、工作证、老年人证)给我。
我要托运三件行李。
……
Ⅳ住宿
Ⅴ就餐
Ⅵ购物
Ⅶ邮政
Ⅷ天气
Ⅸ美容美发
Ⅹ就医
Ⅺ银行
Ⅻ旅游休闲
XIII文娱体育
XIV通迅
附录A 数字
附录B 节日
附录C 部分的地名和国家名称
附录D 汉语手指字母图

前言/序言
  为了推广《中国手语》,便于社会各界与聋人进行无障碍交流,我们组织聋人、聋人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编写了这本《中国手语日常会话》。 本书的编写力图体现五个特点:一是简明通俗,书中选取的都是平时人们常用的句子。二是内容丰富,涉及了生活的不同场景,既有手语常识介绍,又标示出我国聋人手语表达的显著特点。三是喜闻乐见,用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表达手语,令人耳目一新。四是举一反三,每个部分都列出替换词,扩展了书的会话学习功能。五是便携易用,本书小开本装帧,方便携带,随手可翻。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大家都学些手语与聋人朋友交流。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手语:修订版(上下册)(全二册)
定价:58.00元
作者:中国聋人协会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4-01
ISBN:978750803005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1.403kg

编辑推荐
  《中国手语(上下)(修订版)》封面为单本,套装以实物为准。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继出版的《中国手语》首集和续集,对规范和统一全国手语,促进聋人参与社会生活,提高文化素质,特别是对普及听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以及开展中外手语的交流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初步满足了广大聋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目录
修订说明
原《中国手语》首集序言
原《中国手语》首集说明(节录)
原《中国手语》续集编纂说明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汉语手指字母图
手势动作图解符号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词目正文
一、人
1.身体
身体 头(脑) 头发 辫子
脸 眼 耳 鼻 口
舌 牙齿 喉 食道 胸
腰 腹 手 胳膊 腿
脚 心 肺 肝 胆
肠 胃 肾 皮肤 骨
神经 血管 乳房
2.称谓

人类 人民 国民 公民 市民
居民 邻居 自己 我 你(您)
他(她、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别人
大家 群众 同志 同事 同学
同胞 朋友 男 女(姑娘) 先生
女士 婴儿 小孩儿(儿童、少年) 青年 成年人(大人)
老人 残疾人 聋人 盲人 肢残人
弱智人 祖父(爷爷) 祖母(奶奶) 外祖父(外公) 外祖母(外婆)
父亲(爸爸) 母亲(妈妈) 岳父 岳母 公公
婆婆哥哥 嫂嫂 姐姐姐夫
弟弟 妹妹 宝贝 儿子(男孩) 女儿(女孩)
孙子孙女侄子外甥 伯父
伯母叔父 婶母(婶婶) 姑父 姑母
舅父 舅母姨父 姨母 阿姨
表哥新郎 新娘 丈夫妻子
夫人 媳妇儿 女婿 家属 亲戚(亲属)
寡妇 鳏夫孤儿公仆 恩人
英雄(模范) 标兵 功臣 先锋榜样
表率 明星 东道主 成员 会员
导师 专家 师傅 徒弟 主角(主演)
配角 内行 外行 老板 雇员
顾客乘客旅客 客户 债权人
乡亲 军属 烈土 烈属 华侨
归侨侨眷对手 强者 弱者
灾民 难民 盲流 流氓 妓女(娼妓)
……

前言/序言
  原《中国手语》首集序言
  手语是聋人交际的工具,它作为一种语言,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今日中国手语的单词手势远比过去要丰富得多,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流行手势很不一致,如同汉语有各地方言一样,手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地方手势,这就很不利于聋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利于各地聋人之间的交往,不利于聋人工作的开展。而在学校,把手语作为教学手段已很普遍,这就更迫切地要求有一套统一的、规范的通用手语作为教学用语。


《通用实用汉字手语词汇》:沟通无界,理解更深 本书旨在构建一个通用、实用且系统化的汉字手语词汇体系,帮助更多人跨越沟通的鸿沟,理解并运用汉字手语进行日常交流。不同于专注于特定语境或语法结构的教材,《通用实用汉字手语词汇》以汉字为基础,将抽象的汉字表意转化为具象的手语动作,力求简洁、直观、易于掌握,适用于各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 本书的独特性与价值: 1. 汉字驱动,逻辑清晰: 传统的汉字学习往往侧重于形、音、义的结合。本书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汉字“形”与“意”在手语表达中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偏旁部首以及字义的引申,将抽象的汉字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手语动作。例如,对于“山”字,手语动作可能模拟山的轮廓;对于“水”字,则可能模仿水流的形态。这种基于汉字本身的拆解和联想,使得学习者在记忆和运用手语时,能够建立起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这种逻辑性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加深记忆,并且有助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 实用至上,场景覆盖广: 本书将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核心的汉字词汇。内容涵盖了问候、介绍、购物、餐饮、交通、天气、时间、数字、家庭、工作、学习、情感、健康、社会活动等多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每一类词汇都经过精挑细选,确保它们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常接触和需要表达的。例如,在“餐饮”部分,不仅包含“吃”、“喝”、“米饭”、“面条”等基本词汇,还涉及到“点餐”、“买单”、“味道”、“推荐”等更具体的场景化用语。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实用词汇,学习者可以快速掌握基础的日常沟通能力。 3. 体系化构建,循序渐进: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词汇,而是建立了一个有逻辑、有条理的词汇体系。词汇的编排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基础的、核心的词汇被放在前面,为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根据词汇之间的关联性、使用频率以及表达的复杂程度,逐步引入更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从“你好”、“再见”等基本问候语,过渡到“请问”、“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再到能够进行简单对话的句子结构。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能够帮助学习者逐步建立起自信心,避免因内容过于庞杂而产生的畏难情绪。 4.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学习门槛,本书采用了图文并茂的设计。每个汉字手语词汇都配有清晰、规范的动作示意图。这些示意图详细展示了手语的每一个关键动作、手型、指法、部位以及动作方向。同时,在图片旁边,会对动作进行简洁、准确的文字描述,进一步阐述动作的含义和要领。对于一些容易混淆或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还会辅以提示和说明。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准确地模仿和掌握每一个手语动作,有效地避免了因文字描述不足而产生的理解偏差。 5. 注重手语的规范性与文化性: 本书在手语动作的呈现上,严格遵循了目前国内较为通用和规范的汉字手语表达方式。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手语并非一成不变,在某些地方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因此,本书尽可能选取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动作,并会在必要时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一些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本书也会在手语动作的设计和解释中,适当融入相关的文化元素,让学习者在学习手语的同时,也能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体会。 6. 辅助学习资源(预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体验,本书的设计也考虑到了辅助学习资源的整合。虽然本书本身是文字和图片的呈现,但其内容可以与现有的视频教学资源相辅相成。学习者可以根据书中的词汇进行检索,找到对应的视频教学,通过动态的演示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能够提供更全面、更灵活的学习途径。 本书的学习目标: 掌握基础汉字手语词汇: 学习者能够识别并准确地做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汉字词汇的手语表达。 理解汉字与手语的关联: 能够理解部分汉字字形、字义与手语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升记忆和理解能力。 初步运用手语进行简单交流: 能够利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问候、表达需求、回应等日常沟通。 增强对听障人士的理解与包容: 通过学习手语,能够更好地理解听障人士的沟通方式,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句子结构、语法以及更广泛的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适用人群: 希望学习手语的初学者: 没有任何手语基础,希望系统学习基础汉字手语的社会大众。 听障人士的家人、朋友及同事: 希望与听障人士进行更顺畅沟通的亲友或工作伙伴。 从事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员: 如医护人员、教师、志愿者、服务业从业者等,需要与听障人士打交道的专业人士。 对外汉语教师及相关研究者: 对中国语言文化及手语表达感兴趣的教学和研究人员。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希望通过学习手语,深入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的学习者。 希望锻炼认知能力和学习新技能的各年龄段人群: 手语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良好的认知训练,能够锻炼记忆力、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结语: 《通用实用汉字手语词汇》以其独特的汉字驱动模式、实用的场景覆盖、体系化的学习路径、直观的图文呈现,致力于为所有渴望学习手语的人提供一条清晰、有效、有趣的途径。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打开一扇新的沟通之门,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并为构建一个更加包容、互联互通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沟通,不再受限于声音;让理解,跨越一切障碍。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语言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简直是反面教材。它完全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提供任何有效的语境和场景引导。每个手势的解释都是孤立的,缺乏必要的语法结构和句子组织逻辑的训练。学习完了一堆零散的词汇,我依然不知道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句子。书中关于手语文化和交流礼仪的介绍也极其肤浅,完全没有触及到理解手语社群的深层文化背景。一个好的教材应该能引导学习者像母语者一样去思考和表达,但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机械地背诵一本词典,学完之后除了增加一些无用的记忆负担外,实际的交流能力几乎没有提升。

评分

这套书的质量控制令人担忧,印刷和装订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其中一本的内页有几页粘在了一起,撕开的时候差点把纸张弄坏,还有好几页的油墨晕染得厉害,尤其是在对手势图进行描摹和记忆时,这种模糊不清的印制质量严重干扰了学习进程。我理解教材印刷可能会有成本考量,但作为一套声称是系统学习的工具书,基础的清晰度和耐用性都无法保证,这实在是说不过去。每次翻阅,都得小心翼翼地对待,生怕再弄坏一页,学习的愉悦感荡然无存,完全被对书本物理损坏的焦虑感所取代了。

评分

关于“中国手语上册”和“下册”的编排逻辑,我实在不敢苟同。两册之间的内容衔接非常跳跃且不连贯,仿佛是两本独立编写的教材被强行拼凑在了一起。上册讲了一些非常基础的词汇,但到了下册,突然开始涉及一些高级的、需要特定背景知识才能理解的概念和手势,中间的过渡环节缺失了大量的渐进式训练内容。这种不合理的知识点布局,使得学习曲线变得异常陡峭且不自然,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极度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一步进行巩固和提升。对于想系统学习的人来说,这种支离破碎的结构简直是致命伤,学习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色彩搭配让人眼花缭乱,字体大小不一,更别提那些手势图的清晰度了,简直像从老旧的报纸上撕下来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辨认出几个基础的手势,更别说复杂的日常会话了。感觉作者对排版设计一窍不通,完全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体验。如果不是因为市面上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教材,我真想直接把它们扔进回收站。希望未来的版本能请专业的编辑和设计师来做做排版,否则光是看着这些页面就已经让人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混乱的视觉呈现简直是劝退神器,让人感觉学习过程充满了不必要的障碍和挫败感。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用性方面完全脱离了现实需求。它里面充斥着大量生僻、过时的手语词汇,那些所谓的“日常会话”读起来就像是古文翻译过来的,完全不符合现代中国手语的实际使用习惯。我尝试着用书中学到的东西去跟手语社区的人交流,结果发现大家根本听不懂我在“比划”些什么。这书更像是一份博物馆里的文物展品,而不是一个实用的学习工具。内容更新的滞后性让人非常失望,感觉像是十年前出版的教材,对当下社会交流的需求完全没有反映。如果想真正学会如何与听障人士有效沟通,这本书提供的帮助微乎其微,更多的是浪费时间去学习那些根本派不上用场的“知识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