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物语》讲述的是,日本明治三十年(1897),一位生活在东京的青年诗人井原真拆为了排解忧郁症而踏上旅途,在旅途中,因为迷于蝴蝶而误入深山被毒蛇咬伤,幸得到住在山中的僧人所救。养伤期间每日做着相同的梦魇。此后井原下山,在旅馆里得知了梦魇的秘密,并揭开了当地十几年前一段可悲却奇幻的往事……
##意识的二元论和主角的独白都十分三岛,又很像镜花会写的故事( 据说文体是拟古文 估计原文会更好看 比起日蚀更喜欢这一本
评分##东方美杜莎
评分2018年已读013:虽然译后记里说作者将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了进行了真实时空的嵌入与重构,并借鉴了能剧的结构,但却依旧无法掩盖这个故事内核的贫瘠。故事本身并无太多可看之处,倒是作者所营造的如氤氲的薄雾般的氛围更吸引人,真伪难辨的梦境与现实,被隔离在现实的时间之外的另一重时间,梦中之梦,如梦之梦。有些句子很美,“如同死去的鱼在深海里远远望着仿佛彼岸的水面一般,如同那细细的鳞片再也不能被月光照耀一般。就这样,整个世界,和黑暗一起,沉到底处、更底处”。
评分##平野启一郎的文字确实蛮有味道的,很古典,秀气,虽说内容深度上和三岛差的不止一点但确实有一丝气质上的契合吧。
评分##今日的国人连自家的传统戏曲都隔膜甚深,更别说是日本能剧了,试问又怎能对本书产生强烈共鸣呢?“三岛由纪夫转世”的称誉吹大了,芥川龙之介也好,谷崎润一郎也罢,世间就只有一个。本书的风格反而肖似涩泽龙彦的短篇,行文却强调空山灵雨的自然之美,但综合各方面还是不如前辈。
评分##作者用力的把一个小馒头大小的面团擀成一张几乎透明的漂亮的面皮。功夫是有的,目的也达到了,可这改变不了面团小的尴尬现实。译者的中文功底也好,让我幻想能阅读原文的快乐。
评分##笔触细腻,意象繁复,氛围迷离,思辨突兀,情节单薄,“能”剧结构在外国读者眼中较为牵强,无法共情,不过又是一书生艳鬼的文人意淫。
评分##芥川奖评委对其获奖作品《日蚀》所评论的那样,这是一个有着文学“野心”与格局的作家。《二月物语》在结构与语言表达上都有精致之处,但译本实在是差强人意。当然,平野的作品多有文字游戏,比如采用古称,或采用明治时期的表达用于,翻译上很难把握。但作者的描写则颇显得雍冗游离,显示出写作功底的能力短板。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8~
评分##无论是语言主题还是谋篇布局都无甚新意,哪个混蛋评论家说这是三岛第二的。说在模仿王尔德还差不多。最后那位解说也够血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