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苏,心灵疗愈系畅销书作者,喜欢有温度的文字,喜欢有质感的生活,不奢望轰轰烈烈的人生,一直在安静中笃定地前行。代表作品《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内容简介】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表达自我、遵循自我,似乎张扬、任性已经成了一件时髦、完美的外衣。很多人都在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对于那些混着工资浑浑噩噩度日的人,用什么去看世界呢?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先收起侥幸、矫情的心理,现在开始,要让收入配得上奢望,要让任性配得上本事!
本书作者米苏用绝对“够狠够毒”的道理和文字,敲醒了城市里无数混日子的年轻人——用本事阐释任性,才是真正的任性!在本书里,你将为想要的生活找到起点和方向。现在的你吃的苦、流的汗,都将成为你将来任性的资本。
【编辑推荐】
★推荐以下人群阅读,请实事求是对号入座:
1、低薪低职却好逸恶劳的职场人。
2、想东想西却光说不练的年轻人。
3、空谈理想却浑浑噩噩的中年人。
4、内心充满挫败感却妄图享受生活的多数人。
【目录】
第一章 不任性,你要青春干什么
不要向你不喜欢的生活屈服 / 002
所谓任性,就是本命自主的率性 / 006
那些大咖们,都曾深度地任性过 / 009
要想呼风唤雨,先要变成更好的自己 / 012
让将来的你感谢现在任性的自己 / 014
在正青春的年纪,为什么不任性一回 / 017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任性旅行 / 020
生命有且只有一次,任性去享受 / 024
第二章 如果不曾承受垫底,恐怕你终究任性不起
哪有那么多公平,等你强大了再说 / 028
要么闭口不言,要么努力改变 / 031
连行动的勇气都没有,当然任性不起 / 035
有人胸怀宽广,都是委屈撑起的 / 038
棉花堆里磨不出好刀子 / 041
格局要大,大气度才有大作为 / 044
接受现实,但别对现实俯首帖耳 / 047
撑得起、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 050
运气来了别张狂,祸事来了别乱套 / 053
第三章 任性不拘地做梦,胆大心细地折腾
不管生得好不好看,都要活得好看 / 058
别让你的梦想配不上你的任性 / 061
任性地做梦,只要不是白日梦 / 065
“野心”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069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你不敢迈步能怪谁 / 072
即便是统治地狱,也比在天堂打杂强 / 075
生命在于内心的丰富,而不在于外在的拥有 / 078
无所畏惧,这是你顶天立地的资本 / 081
掌控风险,然后任性地冒险 / 084
第四章 傲娇气扬的背后,都是顶礼膜拜的实力
别眼红别人的风光,有本事闯出自己的辉煌 / 088
说“我能行”之后,你得有底气任性 / 092
浮躁的时代,我们都欠自己一个专注 / 095
实力够了,你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 / 098
如果你想放肆地爱,先要具备被爱的资格 / 101
天才并非天生,不凡源自练习 / 105
原始积累是青云直上的“梯云纵” / 108
别迷信“运气好”,它涂抹了许多付出 / 111
谁善于掌控时间,谁就能拥有不一样的自由 / 114
第五章 想做个性突出的人,就别拜那群指点江山的神
不能给自己做主,还妄称什么英雄 / 118
一味取悦别人,是无意义地刷存在感 / 122
所谓的懂事,其实是成人世界的套路 / 126
要想与众不同,就要有个性 / 129
对于那些质疑声,你可以一笑而过 / 133
任性地爱自己,即使别人并不觉得你可爱 / 136
要想有存在感,就要把自己活成爆款 / 139
他有他的美好,你有你的精彩 / 143
人生是你的,你是活给自己看的 / 146
第六章 趁青春尚在,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无可替代
不努力还什么都想要,不是任性是有病 / 150
无可替代,你才拥有在职场任性的资本 / 153
职场上的大神,都是某一方面的能人 / 156
仅仅是为钱去做,算不得是好工作 / 159
找到你的优势所在,这是高性价比的投资 / 162
得寸进尺,永远争抢“第一名” / 166
第七章 你可以败给别人,但绝不能输给自己
【图书卖点】
★欲望和努力不相称,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充满挫败感的原因。
你10岁不努力学习,20岁不努力考大学,30岁不努力工作、创业,你能指望自己在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任性生活的成功人士吗?!!!
★忠于自己的奢望不是一件坏事,坏就坏在你从来都不去行动、不肯下工夫去学习、不肯去长本事。
你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那些想得多、做得少人,无一例外都是庸庸碌碌的LOSER!每天念叨减肥的人大多减不掉肉,经常嚷嚷想环游世界的人,多数兜儿里没有钱!有奢望没关系,先想好怎么去实现,奢望是最好的野心。
★傲娇任性的背后,都是顶礼膜拜的实力!
这个世界不公平,但是合理。生活从来不会惯着谁,那些让你眼红的风风光光的人一定经历过你没经历过的苦。想过你要的生活,你就要比别人更用心、更专注、更努力、更勤奋,何必眼红别人的风光,有本事闯出自己的辉煌!
★傲
★傲娇任性的背后,都是顶礼膜拜的实力!
这个世界不公平,但是合理。生活从来不会惯着谁,那些让你眼红的风风光光的人一定经历过你没经历过的苦。想过你要的生活,你就要比别人更用心、更专注、更努力、更勤奋,何必眼红别人的风光,有本事闯出自己的辉煌!
娇任性的背后,都是顶礼膜拜的实力!这个世界不公平,但是合理。生活从来不会惯着谁,那些让你眼红的风风光光的人一定经历过你没经历过的苦。想过你要的生活,你就要比别人更用心、更专注、更努力、更勤奋,何必眼红别人的风光,有本事闯出自己的辉煌!
我最近常常陷入一种迷茫,感觉自己好像在原地踏步,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奋力向前,而我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拼命”?是每天加班加点,牺牲掉所有的休息时间?还是在某个领域不断深耕,磨练出过硬的技能?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我拼尽全力去做了,结果却不如预期,那这段“拼命”的经历是否就变得毫无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深刻的视角,来理解“努力”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付出,更重要的是方向和方法。我期待作者能够探讨,如何在努力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辨别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又是可以舍弃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成长路径,而不是被动地被“鸡血”激励。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在不断挑战自我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让“拼命”成为一种充满力量和智慧的行动,而不是一种盲目的消耗。
评分最近,我常常会思考人生中的选择。尤其是当面对“安逸”和“挑战”的时候,我总是会犹豫不决。这本书的几个书名,比如“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对我来说,像是一记警钟。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好像被“成功”的压力推着往前走,生怕一停下来就会被甩在后面。但我又常常质疑,我们追逐的“成功”,真的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吗?还是别人告诉我们,这就是成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自我认知”和“价值实现”的问题。作者是如何理解“想要的生活”的?它是否是社会定义的标准,还是个人内心真正的渴望?而且,“吃苦”的定义又是什么?是不是所有不那么舒适的经历,都算作“吃苦”?我更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为 nuanced 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努力并非只有一种模式,成功也并非只有一种标准。我希望它能鼓励读者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潜能,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让“拼命”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压力,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追求。
评分最近接触到一些关于“内卷”的讨论,感觉压力真的很大,仿佛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淘汰。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抖音同款5本”这个标签,一开始让我有点犹豫,因为我担心它会是那种泛滥的“成功学”读物,充斥着心灵鸡汤和空洞的口号。但仔细想想,名字里包含的“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这些句子,却又实实在在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我一直觉得,想要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包含精神上的自由和内心的安宁。但现实往往是,要获得这些,似乎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去定义“想要的生活”的?它是否包含了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社会贡献的追求,还是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吃苦”和“安逸”的界限在哪里?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安逸”其实是一种对未来的透支?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如何在努力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关怀,而不是把人变成一台只知道运转的机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帮助读者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也能找到内心的平衡点,让努力的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评分最近真的被“不努力就没未来”这种论调压得喘不过气,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疯狂内卷,生怕一停下来就会被抛弃。我一直是个比较佛系的人,觉得生活舒服最重要,但看了几篇关于“中年危机”、“30岁失业”的文章后,心里还是有点打鼓。这本书的名字直接戳到了我的痛点,虽然还没读,但光是书名就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安逸了。我一直觉得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心,而不是为了和别人拼个你死我活。但这本书的几个书名,像“你われています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和“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似乎在强调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拼搏”,这让我有点好奇,作者到底会如何定义“想要的生活”,以及“吃苦”和“安逸”的界限在哪里。我是不是把“安逸”理解得太简单了?是不是我以为的“舒心”其实是一种长期的“饮鸩止渴”?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一些更深层次的解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灌输“鸡血”。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在不牺牲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找到持续前进的动力,并且这种动力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外部环境逼迫的。我有点担心这本书会过于强调奋斗的“苦”,而忽略了过程中的幸福感,毕竟,如果为了一个所谓“更好的未来”而把当下的一切都牺牲掉,那这个未来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期待作者能给出一个更平衡的视角。
评分我一直觉得,生活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目的地才是关键。这本书的几个书名,特别是“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拼尽全力去追求一个目标,最后却未能如愿,那我现在付出的努力是否就白费了?又或者,我所追求的那个“想要的生活”,真的是我内心深处渴望的吗?有时候,我们会被社会潮流裹挟,被别人的成功故事刺激,然后盲目地去追逐一些自己可能并不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关于“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他拼命努力的方向可能就是错的,这样下去,无论多么“拼命”,最终也只会是南辕北辙。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理解“拼命”的,它仅仅是指体力上的消耗,还是包括了思维上的深度探索和情感上的坚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理性、更具指导性的方法论,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北极星”,而不是随波逐流,被动地接受“别人眼中的成功”。毕竟,真正能让我们感谢自己的,应该是那些基于深刻理解和清晰目标所做出的选择和努力,而不是盲目的跟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