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撷取与江南地区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60多个老手艺、老行当,分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等5类加以叙述。从童年视角、个人记忆切入,并通过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重现老手艺的彼时彼景,有场景,有人物,有加工技术,有风俗习惯,血肉丰满、生动鲜活。作者将老手艺、老行当的内容当作历史,确保其相关技术的真实性;同时采取散文的笔致,娓娓道来,文字相当有感染力,具有文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书中配有相应的漫画插图,使人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赏玩、遥想手艺人的情境,文图相得益彰。
##“在我还小的时候,那些真正的劳动者——他们是走村串户的货郎,炸爆米花的外省男人,弹棉花的驼背,以及做衣服的,收长头发的,阉猪的——过着动荡或半动荡的生活,在大地上奔走,以不同的方式养活自己及家人,艰辛却充满尊严。——草白”
评分##温暖的手艺纪录片,翔实的田野调查记,真实的手艺人生活史
评分##书中很多不分地域的手艺人,我在儿时还亲身见过体验过,悠忽近30的时间转眼过去,如今难觅影踪,时代的变化真的是天翻地覆!
评分##2020年第31本。王向阳老师是浦江人,从小在浦江长大,见证了当地的石匠、篾匠、木匠、泥瓦匠等老手艺。文章均是他采访所得,语言朴实,但艺术性欠佳。书中不少手艺人赶上“破四旧”、打击投机倒把的时代,丢了饭碗,生存下去颇为不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老手艺真的是无人问津,渐行渐远了。
评分##2019.10.22看完 书的手感很好,真·线装书,很有感觉。吃,规矩和吉祥话。很多顺口溜很有趣,看得出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带着泥土的味道。行业分的相当细,看相,算命和看风水都分开,很垂直领域了。比起外来观察者的采访,这本书可贵在生活,来自身边的体验与情感的联系。虽不如《匠人》,却也有一番乡愁在心头。
评分##逝去的手工艺
评分##《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王向阳。“中国的乡村,正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传统中国里的人情与手工,以及由此产生的缓慢而诗意的生活方式,如同渐渐漫漶模糊的风景,越来越远,直至消逝不见。”、“他们行走在崎岖泥泞的乡间小道上,风雨兼程,且歌且行,为自己也为别人,在身后留下一行浅浅的足迹。”全书分为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五个部分,记录了行走在乡间阡陌的各类民间手工艺人的细微、琐碎而又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生活。
评分##2019.10.22看完 书的手感很好,真·线装书,很有感觉。吃,规矩和吉祥话。很多顺口溜很有趣,看得出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带着泥土的味道。行业分的相当细,看相,算命和看风水都分开,很垂直领域了。比起外来观察者的采访,这本书可贵在生活,来自身边的体验与情感的联系。虽不如《匠人》,却也有一番乡愁在心头。
评分##你会发现很多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了,就像作者最后写的,好多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只能在回忆中重现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