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赠数据库充值卡) 杨旻,黄胜利 著 社科文献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赠数据库充值卡) 杨旻,黄胜利 著 社科文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东平,杨旻,黄胜利 著,杨东平 编
图书标签:
  • 教育
  • 教育报告
  • 中国教育
  • 教育发展
  • 2018
  • 社科文献
  • 杨旻
  • 黄胜利
  • 蓝皮书
  • 数据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3334
商品编码:271371679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育蓝皮书
开本:16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2017年,中国教育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 本书重点关注了基础教育治理与新高考改革,研究了中小学生减负、校外培训机构规范与治理、新高考改革经验与反思等热点议题,盘点上海与山东的区域教育管理改革、两岸教育创新动态等创新实践,讨论了农村教育出路、高校“双一流”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等重要问题。教师眼中的教育、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城乡教育分化下农村学生的教育获得等报告勾勒出年度教育调查的丰富面貌。
● 本书所涉内容多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资政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关注了基础教育治理与新高考改革,研究了中小学生减负、校外培训机构规范与治理、新高考改革经验与反思等热点议题,盘点上海与山东的区域教育管理改革、两岸教育创新动态等创新实践,讨论了农村教育出路、高校“双一流”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等重要问题。教师眼中的教育、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城乡教育分化下农村学生的教育获得等报告勾勒出年度教育调查的丰富面貌。

作者简介

杨东平,男,1949年9月生,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自然之友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现代化理论、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教育公共政策等研究,曾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和改造、教育公平等问题并参与实际行动。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教育改革攻坚和谋篇布局【熊丙奇】/001

Ⅱ 特别关注
·专题一 基础教育治理·
2 从“衡中模式”透视我国的“超级中学”现象【王 帅】/012
3 上海市中小学生“减负”新政:反思和建议【刘 虹 张端鸿】/025
4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失范与治理【王晓鹏】/036
5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柴纯青 唐晓勇】/053
·专题二 新高考改革·
6 沪浙新高考改革:问题与建议【熊丙奇】/067
7 上海高考综合改革:实践与思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079
8 师范类院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以浙江省高校为例【翁灵丽】/091
·专题三 农村教育·
9 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出路——一场由罗斯高的发言引起的讨论【杨东平】/108
10 农村学生的教育获得:基于城乡教育分化视角的分析【余秀兰】/122

Ⅲ 教育新观察
11 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浦东探索”【刘文杰】/138
12 山东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破解“超编缺人”难题【龙文进】/149
13 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及需要防范的问题【席酉民 张晓军】/162
14 “一带一路”倡议与来华留学教育【文 雯 陈 强 吴圣楠】/171
15 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经费变动情况述评【胡瑞文 崔海丽】/187
16 省域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陕西为例【胡建波】/203
17 公立教师离职潮透析【施 济】/212
18 实验教育在台湾【任怀鸣】/225

Ⅳ 教育调查
19 “教师眼中的学校教育”调查报告【刘胡权 刘 叶】/240
20 我国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的现状分析【杨 旻 陈昂昂】/257
21 中国创新小微学校调查报告【杨 晋】/272
22 中国“在家上学”发展的新动向【王佳佳 王 斌 武翠红】/291

Ⅴ 附录
23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306
24 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315
25 2017年十大教育热点/318
26 农村教育如何突围?听听改革践行者的声音【梁瑛鉴】/319
27 大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暑假,八成孩子上“班”,六成家长听“课”!【《中国教育报》】/325
28 中国为什么缺少托儿所【梁建章】/330
29 社会创伤与媒体记忆——近五年来的媒体虐童报道【林子莹】/334
30 回不去的家|流动儿童观察【向 芯 黄妙珊】/339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 一、 概述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一部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年度性报告。本书由国内顶尖的教育研究专家杨旻、黄胜利等学者倾力编撰,旨在全面、深入地梳理和分析2018年度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揭示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判。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教育现状的重要参考,更是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洞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必读之作。 2018年,是中国教育在深化改革、提升质量、促进公平的关键一年。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任务,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挑战。本报告紧扣时代脉搏,从宏观政策、微观实践、前沿研究等多个维度,对2018年的中国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审视。 二、 报告核心内容与亮点 本报告集合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力求呈现一个立体、多元的中国教育图景。报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落地: 报告深入分析了2018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等。详细解读了这些政策的背景、目标、核心内容及其在各地各校的落地情况,评估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教育发展的量化分析与趋势研判: 报告基于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等官方权威数据,对2018年中国教育发展的各项关键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教育投入等。通过数据可视化和统计模型,揭示了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率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为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态势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3. 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深度剖析: 教育公平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报告特别关注了区域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差距、校际教育差距以及不同群体(如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障学生等)的教育权益保障情况。同时,报告也聚焦教育质量的提升,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进展与挑战,力图勾勒出中国教育如何从“大”走向“强”的路径。 4. 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前沿探索: 报告选取了2018年最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与挑战,以及如何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新模式。 “减负”与“增效”的博弈: 分析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以及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 强调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 聚焦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能力、国际化发展等,探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关注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就业创业、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学术化发展。 5.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教育: 报告还将中国教育的发展置于全球视野下进行审视,比较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教育理念、政策模式、发展经验上的异同,为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 报告的研究方法与特色 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多样,力求客观、严谨、前沿: 文献研究法: 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政策文件、学术文献、研究报告,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统计分析法: 运用SPSS、Stata等统计软件,对教育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 案例研究法: 选择典型地区、学校、教育项目进行深入剖析,展示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 专家访谈法: 采访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一线教师、校长等,获取第一手信息和深入见解。 比较研究法: 将中国教育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借鉴国际经验,反思中国实践。 报告的特色在于: 权威性: 由资深教育专家团队编撰,保证了报告的学术水准和权威性。 全面性: 涵盖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各个重要层面,力求描绘出全景式的图景。 前瞻性: 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实践性: 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分析,也有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数据驱动: 报告大量引用权威数据,通过科学分析,呈现客观事实。 四、 赠品信息 购买本书,还将获赠一张数据库充值卡,该充值卡可用于访问国内权威的学术数据库,方便读者进一步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政策原文以及其他教育研究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本报告的阅读价值和使用效率。 五、 结语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不仅是一份详实的年度教育发展报告,更是一扇观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窗口。本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研究态度和丰富的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教育现状、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可靠平台。无论您是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是对中国教育发展充满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种终身学习的倡导者来说,获取最新的知识输入至关重要。教育领域的变化速度之快,常常让人应接不暇,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社会需求层出不穷。我购买这类年度报告,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知识库能够与时俱进。我非常好奇,在2018这个时间节点,报告会对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等新兴议题给予怎样的定性和预判。它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一种“预言”与“导航”。它就像一张藏宝图,指引着关注教育发展的人们,在未来几年的探索中,避开暗礁,直奔富有价值的知识宝藏。这份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其他任何单篇论文或新闻报道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阵容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的“梦之队”,杨旻老师和黄胜利老师的名字,在教育界那是如雷贯f贯耳的存在。他们长期深耕于中国教育政策与改革的前沿,每一次发声都代表着对行业最敏锐的洞察和最扎实的实证研究。我一直关注着两位老师的学术动态,他们对宏观教育格局的把握,以及对微观政策执行效果的穿透式分析,是我非常敬佩的。因此,光是看到这两位大家联袂呈献这份年度报告,我就知道,这绝不是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教育观察集,而是经过反复推敲、数据支撑的硬核研究成果。这份沉甸甸的期待,源于对作者专业素养的绝对信任,我仿佛已经能预见到,阅读过程中会不断有“原来如此”的顿悟时刻。

评分

说实话,我更关注的是这类“蓝皮书”所带来的宏观视野和历史纵深感。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石,要理解当前中国教育的痛点与发力点,必须跳出日常碎片化的信息噪音,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待。我期待这份报告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时间轴,梳理出过去一年间,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国家层面有哪些重大的战略调整和政策风向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能揭示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和驱动力,帮助我们这些身处教育生态中的人,更准确地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毕竟,每年一本的系统性梳理,是对一个年度教育实践的“年度体检报告”,它提供的不是孤立的事件报道,而是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分析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有心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品。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字样,一下子就给人一种权威和严谨的感觉,非常符合“蓝皮书”系列的调性。我特别喜欢它排版上的用心,字体选择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不失学术的庄重感。书脊的处理也很讲究,即便是放在高高的书架上,也能一眼被识别出来。而且,作为一本年度报告,它能做到如此精美的实体呈现,足见出版社在制作上的投入和对内容的尊重。翻开内页,那种清晰的图表和数据可视化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让人在阅读复杂信息时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充满了期待,光是捧着这本书,就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仿佛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

我个人的职业背景让我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分析的严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市面上的教育类书籍,在数据引用上往往比较含糊,或者选择性展示对自己论点有利的部分。但“蓝皮书”系列的公信力,通常建立在海量、规范收集的统计数据之上,这才是真正能体现学术良心的标志。我非常期待看到报告中关于教育公平性、区域发展差异,以及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等核心议题的最新数据呈现。特别是那些经过复杂模型处理后得出的结论,往往能揭示出许多人凭直觉难以察觉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如果报告能配上详尽的数据来源说明和方法论介绍,那简直是锦上添花,能让我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