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一日》精选诗人姜涛1994年以来的诗作近百首,分为“厢白营”“鸟经”“好消息”“郊区作风”四辑,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了诗人创造力持续展开的轨迹:从追求一种对复杂的时代生活的强劲包容,到自觉降低修辞密度,考虑利用诗行的腾挪、语气的拿捏,处理个人生活的错综与疑惧,再到近年来尝试引入杂文、杂事的风格,试图揭示尘世生活更内在的层次和更广泛的关联。诗人似乎有意回避一般性的诗意、美感,不断变换面具,使得诗歌文体演变为多声部的交谈、诘问、反驳、争论的现场,更着力于构造交替的腾空和蹬踏,以显现语言的力度、柔韧和耐性,形成一种能与当下感受、思考真实摩擦的写作。阅读这些诗,正如诗集名字所表明的,是在经历时间与空间的穿插与反转,在困惑处也偶尔开朗,别有洞天。
##读姜涛老师的诗很有感觉,读他的诗或许能理解其人?初期诗歌很容易看见他的接受,朦胧诗的残存,海子,大地,句式的死板与老套。后走向一丝愤世,始终涌动的调侃。再到深入学院环境后的无奈,东亚,沉固,无聊,文字游戏。最后,姜涛终于走了出来,如他的论文一样,重新和世界建立联系。这种苦行僧式的坚持,见证了一位诗人的天职。
评分##第二辑开始就很不错了。
评分##读姜涛老师的诗很有感觉,读他的诗或许能理解其人?初期诗歌很容易看见他的接受,朦胧诗的残存,海子,大地,句式的死板与老套。后走向一丝愤世,始终涌动的调侃。再到深入学院环境后的无奈,东亚,沉固,无聊,文字游戏。最后,姜涛终于走了出来,如他的论文一样,重新和世界建立联系。这种苦行僧式的坚持,见证了一位诗人的天职。
评分##後期的短詩較好。
评分##大部分为旧作,但是大雅这套书做得很漂亮。姜涛的诗最吸引我的,是通过日常经验对于词语意义中宏大性和严肃性的消解。这一消解过程本身就带有一种荒诞特质,是一种很值得探索的公共言说方式。最后的近作有些过于寡淡。
评分##老实说,姜老师的诗我读不太懂… 豆友说的好啊,“倦怠的温柔”,这一点我能从他的文章,甚至本人的印象中有所感知,却无法直接通过诗的语言获得共振。 读完整个集子,我的感觉是,他早期似乎更注重“语词”对于想象力的捕捉,到后期则更喜欢一些具有戏剧化场景的呈现,但似乎本质上还是前者的延伸。在“语词”和“想象力”之间,他似乎不太重视或者跳过了“意象”,这让不太习惯读当代诗的我感到有些缺乏理解的中介。当代诗果然还是一种私密性的诗吗?
评分##老实说,姜老师的诗我读不太懂… 豆友说的好啊,“倦怠的温柔”,这一点我能从他的文章,甚至本人的印象中有所感知,却无法直接通过诗的语言获得共振。 读完整个集子,我的感觉是,他早期似乎更注重“语词”对于想象力的捕捉,到后期则更喜欢一些具有戏剧化场景的呈现,但似乎本质上还是前者的延伸。在“语词”和“想象力”之间,他似乎不太重视或者跳过了“意象”,这让不太习惯读当代诗的我感到有些缺乏理解的中介。当代诗果然还是一种私密性的诗吗?
评分##……
评分##忍不住想追问的/是诗的必要性/还未出口就化为乌有/只留下沉默/一座看不见的富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