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思維指導投資,可以保證投資策略萬無一失
知名房地産投資論壇“水庫論壇”版主、暢銷書作傢yevon_ou全新力作
40萬微信粉絲鼎力支持
部分內容全網DU傢首發
多位財經大V共同推薦
追求真正的財富,這一本書就夠瞭:
一個開創性的見解——用經濟學思維指導投資:
經濟學是可以幫助我們賺錢的,懂得瞭經濟學的底層邏輯,纔能成功選籌
擁有與投資目標相匹配的“財商”:
獲得財富的前提是守住財富,守住財富的能力,就是要知道哪些資産和投資方式堅決不能碰
賺錢是一件辛苦的事,但不睏難:
賺錢的核心是“專業化”。業精於勤,荒於嬉,你越是貧窮,你越是應該用勤奮補足貧窮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行業/個人是否賺錢,不是看你有多少高科技,有多少價值,而是看你有多稀缺,領先競爭對手多少
投資的路選錯瞭,走得再遠再辛苦,也無濟於事
投資不是撞大運,創業也不是拍腦門,依靠虛無縹緲的“運氣”來賺錢是不可靠的。小到投資和商業,大到為人處世人生規劃,都需要有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來做支撐。
這個準則就是經濟學。
經濟學是這個世界上ZUI偉大的科學之一,而本書是市麵上少有的、基於經濟學邏輯來指導投資和商業行為決策的基礎讀物。不管您的起點處於何處,讀完本書,在財務和思想方麵,都會獲得許多提升。
用經濟學思維來指導投資,纔能用更快的時間、更少的精力、更低的成本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用經濟學思維來幫助自己做決策,在實現財務自由目標的同時,還可以實現思想自由。
獲得更多財富的前提是守住財富。人的能力分兩種:一種是創造財富的能力,例如創業、開廠、發明專利、等待機遇……另一種能力是守住財富,我們也稱之為“財商”。
與一般投資理財著作不同的是,本書不僅告訴您做什麼可以賺錢,還會告訴您什麼樣的投資品、什麼樣的産業是堅決“不能碰”的,幫助您規避風險,把虧損的錢賺迴來。
本書不僅僅是寫給那些有資本進行投資決策的讀者,有創業心的創業者、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讀完都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本書是您人生的捷徑,想變得更聰明、更富有,實現財務自由和思想自由,讀這一本書就夠瞭。
本書部分內容為全網DU傢首發,優先閱讀,優先學習,使您在投資路上快人一步!
歐成效
水庫論壇創始人,筆名yevon_ou。
歐神是投資界廣受推崇的先行者和啓濛者,他以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為指導,構建瞭獨具特色的、係統的投資理論,通過實踐各種投資手段實現瞭財務自由。同時,目前水庫論壇已經有上韆人通過實踐他的理論,積纍瞭豐厚的身傢,其中的絕大多數人還不滿30歲。
歐神也是新古典經濟學的資深研究者。他憑藉精細入微的獨到觀察,淳樸精煉的古典經濟學視角,使無數讀者腦洞大開,重塑三觀,領會到瞭“講道理的經濟學”的精髓所在。
目錄
PART 01 簡單易懂的經濟學 & 貨幣通識
經濟學的精髓/002
正本清源話通縮/007
經濟學的基石理論/014
講道理的經濟學/019
真理隻有一個——交易創造財富/024
有限理性/029
錯誤的“經濟學傢”——田園奧派/037
競爭與淘汰/040
黃金已死,有事燒紙/044
比特幣值多少錢?/051
比特幣的價值/055
ICO 就是一場騙局/059
隻要可以證券化,就可以“炒”/065
比特幣——持續失血的龐氏騙局/071
比特幣的分叉——數字貨幣的失敗/076
PART 02 深入淺齣的商業邏輯
AI 會導緻失業潮嗎?/084
辦公室裏的龍虎鬥/089
商業沒有歧視/094
品牌價值如何大化?/099
傢鄉的“毒藥酒”/105
量子退火效應/110
當商業升到滿級/117
把商鋪乾掉吧/122
中國就是大的IP /128
創業指南ABC /133
掀桌子的一代人/138
被遺棄、被拋棄的B2C /145
廣告學入門(一)/150
廣告學入門(二)/156
廣告學入門(三)/162
PART 03 操作簡便的投資手段
降維攻擊/170
匪夷所思的房租貸款/175
你的房産證,不是你的房子/180
閤夥買房手冊/184
Hard 模式/191
樓市的生命周期/196
空置稅可以降低房價嗎?/205
租售同艱難/211
可以做空房産嗎?/216
樓市秘籍速成法/221
全款的請嚮裏走/233
買賣貴,還是租賃貴?/238
雙魚座為什麼不能投資房子?/243
拖延流/247
證券化的威力/252
PART 04 一些閑話
什麼是大的不道德?/258
大國崛起,孩子纔是未來/263
從包粽子機說起/267
有價值的教育/273
哪些知識付費可以活下去?/277
知識付費2.0/282
賺多少錢,纔能帶給你安全感?/288
即將到來的中産階級社會/293
中産階級的地雷陣/298
沒有閤同不公平/303
不公平地揍人/307
牛奶為什麼要倒到河裏?/312
中年油膩大叔,可以壓製逆襲草根嗎?/316
對不起,我不會/320
什麼纔是真正的財富?/325
大城市的生生死死/340
未來的大城市/346
上海的明天是什麼樣?/355
附錄 他傢之言
省會的截留作用/360
強大的城市/366
曹操為什麼會崛起?——係統的力量/371
中國就是大的IP
一、風口
如何賺取金錢,謀求個人和子孫的富裕幸福?《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裏認為應該追逐現金流,而不是專業知識。級彆更高一點的《巴菲特緻股東的信》裏,強調公司基本麵和贏利情況,我認為他們都是錯的。如果有一天,讓我來寫一本《緻富指南》,
Marketing上有一個說法:
在過去的40年中,隨著中國的崛起而成長,投資中國是大的話題。按照我們的計算,1976年年底全國的存款總額是220億元,今天金融業總資産超過250萬億元,增長一萬多倍,年化23%。1976年,巴菲特擁有600萬美元,可以買下中國一座地級市。今天他已經有600億美元,還是隻能買下中國一座地級市。
所以,“選國傢”就是大的風口。我們常常聽見身邊的人扼腕嘆息,說自己錯過瞭認購證的風口,錯過瞭房地産的風口,錯過瞭BAT的風口,錯過瞭滴滴打車的風口。其實,這是不對的,
如果還有人不服氣的話,你可以設想一下,假如你齣生在日本會遇到什麼情況。日本是“失去的20年”,年輕人變成瞭“三低男士”——低工資、低齣生率、低欲望,甚至連人都不想做瞭。日本蕭條頹廢之深,年輕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等級製闆結,新生代沒一個齣頭的。
如果你齣生在法國呢?法國女性信奉“X÷2+10”的公式。35歲女性,普遍找55歲的男性。年輕人失業率25%,和父母閤住,女朋友都被爺爺搶走。然後你再想想,如果你齣生在敘利亞呢?就算你是一個再勤奮、再智慧、再努力的有誌青年,在那裏等待你的又是什麼命運?
二、城市
一個産品,80%的成本在它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瞭。你齣生的城市決定瞭你80%的命運,人的一生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曆史的進程。
在“選城市”方麵,如果你齣生在老少邊窮地區,想齣頭則韆難萬難。如果你齣生在甘肅油田、東北大院、山西煤礦、三江平原,則你的未來基本也就可以預見瞭。
前幾天我買瞭一個音樂魔盒,而我又是那種喜歡睡覺時開著音樂直到天亮來對抗失眠的人,於是就聽瞭無數遍校長的這首《帶你去旅行》。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其實我特彆喜歡邁阿密
和有華人的洛杉磯
聽這首歌,我特彆有感觸,所以這裏我想講一個關於“遷徙力”的道理。投胎不順利,你還有一次“更改城市”的機會,機會不常有,有許多限製條件。
首先,我們要問什麼樣的人纔可以“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這裏說的旅行,當然不是春鞦航空包團、“10天7國遊”這種中産階級的消費陷阱。我說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生旅行。
真正的貴族旅行,如果在路上飛12個小時,到瞭當地,少說得睡上15天吧。否則坐紅眼航班,那叫趕鴨子上架。去一個城市,自然不是在巴黎聖母院門口匆匆擺拍兩張“到此一遊”,那都是典型的窮人。
真正的深度遊,應該可以有充裕的時間,細細用雙足穿梭舊城小巷,聽音識味。高檔點的,還要有兩個當地的朋友地接,帶你去好吃的飯館、特色的街道,晚上勁霸的酒吧,去外人不得而知的隱秘會館,參加收獲季的踢踏舞,赤著腳踩踏葡萄汁。這時你想一想,假如朋友來北京,你會帶他們逛哪些地方?
那我們再想一想,哪些人有這樣的時間和金錢可以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呢?“男朋友”大概是不滿足這個條件的,草根女找的草根男,隻有蜜月的時候帶你去參加“7天10國團”,幾十萬、幾個月的人生揮霍,想也不要想。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是非常殘酷的。“職場全脫産幾個月”是一件超級奢侈的事。
前段時間,×公司隨老闆一起打天下的老部下、高級(女)副總裁突然懷孕瞭,在麵對電視直播采訪的時候,她突然問:“能不能保留我的位置?”(這是下剋上,逼宮瞭。)老闆皺著眉頭,喝瞭一口酒說:“同事們都很能乾,你放心休假去好瞭。”
在職場上,競爭就是這麼殘酷,每個位置都充滿瞭明爭暗鬥,辦公室裏充滿瞭“刀光劍影”。有一個說法,凡是去西藏“洗滌心靈”的都是失敗者,在公司也是底層員工。因為一個有著正當職業,尤其是公司內部“骨乾崗”角色的人,絕對不可能無緣無故失蹤幾個月。因為這樣做,他的職業生涯就會斷掉,一斷就得重新開機。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這是一個高不可及的奢望,隻有0.0001%的S級人士纔可以享受到。
三、根係
人的一生大約隻有一次遷徙的機會,經常有人問我:京滬深大城市前途無量,三四綫地級市注定消亡,那麼要不要舉傢遷移,搬到京滬深去?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般詢問下麵幾個問題:
如果你年齡大於25歲、有小孩、主任級以上職務,你就彆遷瞭,因為沒法遷。雖然俗話說“樹挪挪死,人挪挪活”,但換陣地這種事,和“請假三個月去土耳其”一樣,隻有底層的員工纔可以辦到。
這個社會上的飯碗,99%不是靠手藝,而是靠人脈吃飯的。設想一下,你是個做銷售的,年已30歲、已經結婚、有小孩、做到經理級的職務,你能捨棄上下遊客戶,跑到異鄉城市?你的老師、同學、同鄉、親戚都在這個小城市,你也全部都割捨瞭,赤手空拳去京滬?你的愛人怎麼辦?工作如何調動?小孩上學怎麼辦?京滬學區房可是齣瞭名的苛刻。
當你奮鬥到瞭經理級,你在原有的城市就已經是一棵參天大樹,韆絲萬縷的人際網絡就像根係一樣深深地紮入土壤。如果你想“遷徙”,想換一個好的開局,佳的方案是在你22歲大學畢業的時候,直接就去北漂,手裏的資源越少越好,傢庭人口越少越好。因為“三次搬傢,等於一次火燒”,換一次城市等於積分槽清零。
四、遷徙
如果你不幸齣生在阿富汗,無論你怎麼努力,你也不可能成為馬化騰。我們常常看見一些媽媽,讓孩子上補習班、學鋼琴、學芭蕾,買學區房,讓孩子讀名校,後海外留學當自由白領。這些子女的命運在這一刻也已經注定,80%是可以“開篇看見結局”的。
我想,在職業選擇這個領域,許多人可能低估瞭“投資者”,如“房産投資”。選擇以“投資”為生,有很多額外的好處。其中一個好處就是,
如果在一個地級市,你30歲做到經理級,則你的人生其實是被鎖死的,你無法輕易地更換陣地,因為這意味著放棄一切,從基層做起。
如果你身處某個行業、某傢公司,更加不幸的是成瞭某一個行業的“細分專傢”,則你的人生算是被“徹底毀瞭”,因為這意味著你完全喪失瞭“流動性”,隻能在這傢公司、這個行業做到底,而且在薪酬的討價還價方麵也處於不利位置。
遷徙是一種力量,在茫茫的上風口,永遠處有利的位置。選擇閤適的國傢、城市、行業,可移動者為王。
經濟學的精髓
我曾經寫過一篇《經濟學的靈魂》,隻在小圈子裏流傳。因為對那篇文章不滿意,所以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以本篇為準。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梨(假設我愛吃梨,不愛吃蘋果),請問我的財富上限是什麼?
一、大道
我寫文章喜歡探討大道根本,凡事直接指嚮T-1層,指嚮那些更基礎、更本源的東西。天下道理,紛紛擾擾,但是。這就好比學霸十幾個小時的學習,就能抵得上學渣題海戰術幾個月的訓練。
看到目前市場上的經濟學讀物,我真心感到焦躁。那些“平庸”的作品幾乎全部是洋洋灑灑大部頭,幾十萬字,卻幾乎都是資料的羅列和簡單的復述,硬生生把學科做成瞭字典。可是分析呢?思想呢?更底層的道理呢?根本沒有。
這麼一大瓶灌下去,養分還不如你消耗的電解質。武俠小說裏常常有“五虎斷門刀”這門絕學,而一些修煉此絕學幾十年的長老卻經常被武功高強的小夥子輕鬆秒殺,那是因為修煉的方式不對。
二、大圓滿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梨。請問“我”的財富上限是什麼?在中國古代,其實是沒有“經濟學”這棵科技樹的。中國人接觸西方經濟學,始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那時候國門被迫開放。1900年左右,我們還在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可是隨著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入侵,有識之士逐漸意識到“體”也齣瞭問題,需要全方位的重生重修。
由於中國人接觸“西方經濟學”的時間非常晚,以緻大多數中國人一開始就學錯瞭,甚至到現在也還是錯的。
中國人學“經濟學”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迴答四個大字:富國強民。更有很多人把經濟學理解成瞭“發財學”。全球發達國傢,絕大多數在歐美,歐美人民為什麼有錢?因為他們懂“經濟學”。所以,我們隻要學好瞭經濟學,就會比他們更有錢。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梨,你去問中國人,什麼叫“Happy Ending”?什麼叫打通關的完美大結局?99.99%的中國人會和你說:“蘋果是我的,梨也是我的。”統統都擁有。
三、經濟學
但是,“蘋果是我的,梨也是我的”,這句話是徹頭徹尾錯誤的!研究經濟學,有一個事件是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國富論》齣版後,亞當·斯密覲見英王喬治三世。國王問:“尊敬的先生,你號稱經濟學能讓我們的國傢變得更富裕,可是紡織女工織布,農夫耕作。你一不織布、二不耕地,請問你創造的財富從何而來?”樵夫的小提琴和音樂傢的斧子互相交換,物質並沒有增加,國力卻增強瞭。
我們知道,“經濟學”在現代社會的威力是非常強的,兩個國傢哪怕“資源稟賦”相同,但一個大規模貿易,一個禁止自由買賣,終財富可以差幾倍,甚至幾十倍。經濟學是研究“資源配置”“統籌規劃”“物資調度”的科學,把生産要素閤理地捏閤起來,提升工業效率,明確社會分工,就可以産生大效率。
看完上邊幾段內容,如果你頻繁點頭深錶贊同,那你就全錯瞭。
中國人在1949年之後拿到瞭“經濟學”的科技樹,一開始並不在意。當時的國人以為經濟學意味著“統籌”,意味著“效率”,既然要大規模地交易,dT>0,那麼我設立大型的商場和物資調配中心,我用超級計算機來計算“效率”和“稀缺”,豈不是模擬瞭經濟學?
著名數學傢陳景潤,大傢都知道他主要的研究方嚮是數論,也就是哥德巴赫猜想“1+2”的問題。但事實上,陳景潤的晚年被派去研究“統籌學”,因為相關部門認為,統籌學是未來“計劃經濟”核心的樞紐,值得花大力氣研究底層算法。
以上種種,可以說是“全錯”。把經濟學用於“效率”和“調度”,如果不能叫“僞科學”,至少也是“小乘”算法。境界有限,而且踏空一步,就是謬誤。
那麼,
四、交易
交易是什麼?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梨,我拿梨換你的蘋果,這叫“交易”;梨和蘋果都歸我,這叫“搶劫”。梨換蘋果,“交易”的時候,社會總財富是增加的。梨和蘋果都歸我,“搶劫”的時候,社會總財富是減少的。西方國傢為什麼富裕?因為他們知止。他們知道到瞭哪一步需要停下來,知道交易越多越好。到瞭“帕纍托優”那一天,你的財富就不可以再增加瞭。
我們傳統上是儒傢文化,奉行的是“有穩定,無效率”“先有穩定,再講正義”。儒傢關心的是穩定,而且每種學科隻能追求一個目標,效率和正義並不在考慮範圍。所以,在儒傢教育熏陶下的學生,第一個反應就是“拿齣劍,把他的蘋果搶過來”,他們以為這樣纔是財富大化。
但是,“搶劫”會導緻惡果。你可以搶,對方也能搶,惡性均衡下,你未必是贏傢。因為搶劫,社會總財富減少瞭,結論是你的財富變少瞭。所以,我們說西方人的“均衡”是一種高層次的智慧。非洲土著連什麼是“閤作”都不懂,隻會一棍子打濛。中國儒傢學會瞭“組織”“小團體”。而西方羅馬希臘文明,有瞭“政治”“元老院”“勢力均衡”。對於高層次、高智慧的博弈,他會想: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梨,請問我的財富上限是什麼?答:就是一個梨。
五、放棄
你得先拿齣一項“對方喜歡”的東西,而且要濛受“永久失去”這樣東西的痛苦,纔能獲得微小的收益。蘋果變成等重的梨。這背後其實是一種哲學思想,即“放棄”的力量。
你願意放棄某樣東西,承受某種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損失嗎?
自古以來,凡是成大事者,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必然是天高深遠、睏難重重的。“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因為目標太遙遠,代價太高昂,你想要“無損”是不可能的。我們看到目前社會上的年輕人,他們存在非常嚴重的“中二病”,簡而言之就是完美主義。換句話說就是公主病、玻璃心、草莓心、小皇帝……他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沒有犧牲,沒有殘缺,沒有永不可逆的損傷,你注定毫無力量。
在電影《豪斯醫生》中,女主角為瞭陷害男配角,切掉瞭自己的子宮,從而導緻終生不育。俾斯麥統一德國,中歐崛起,為瞭獲得英國對於“強權崛起”的諒解,他徹底放棄海軍,把海上力量削減到近乎為零的屈辱位置。英王“金雀花王朝”為瞭贏得海外霸權,不惜永久性地放棄祖先的領地“諾曼底”,和法國和解。“二戰”後,聯邦德國為瞭和盟軍和解,不惜簽署“德法煤鐵協議”,永久性地放棄戰爭的實力,直到下一次工業革命……以上這些行為,在當時都被罵作是“賣國行徑”,但他們其實卻是老練的政治傢,深謀遠慮做齣瞭長久的交易。
請牢記這句話:世上又有幾件完美無瑕的事呢?
如果你學習經濟學的目的是“富國強民”,是“統籌和調度”,為瞭生産,把所有的資源分配到高效率的地方,則你的經濟學多半是學不好的。哪怕學好瞭,也是“小乘”境界。
正本清源話通縮
2017年11月11日,我在北京五道口清華科技園做講座,人文經濟學會的讀者朋友們問瞭我11個經濟學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我語焉不詳,一筆帶過:
“有些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學者認為,是部分準備金製度下的商業銀行製造瞭通貨膨脹,您認同這種觀點嗎?”
在我看來,傳統的米塞斯、羅斯巴德,對於“存款準備金”製度的抨擊並不正確。國內“田園奧派”的演繹,更是謬誤韆裏。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要解釋清楚不容易,值得我在這節裏詳細說一說。
一、成本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成本”究竟是什麼?比如我現在打字的這部筆記本電腦,售價1萬元,它由11個組件構成,CPU、主闆、內存、硬盤、顯示器、電源……如果一個消費者“刨根問底”,他會說“筆記本電腦的成本=11個零部件之和+商傢的利潤”。商傢的利潤這一塊,包括組裝、廣告、運輸、展示、行政、稅金、質保等等,你可以視為全部都是人力成本,沒有物料成本。
好瞭,我們接下來再考慮這個顯示屏的“成本”是什麼。顯示屏也由幾十個原件組成,大頭可能是那塊液晶,再加一點附屬電路。顯示屏廠傢外購瞭“液晶”,其他是人力成本。我們接著再考慮“液晶”的成本是什麼。液晶就是14納米技術生産的一塊晶圓,其他是液晶公司的管理和人力成本。“晶圓”的成本是什麼?是沙子。你去野外隨便掬一把,不要錢。我們層層拆解,後得齣的結論是什麼?
我年少讀書,喜歡鬍思亂想。當老師講到“成本”這一節時,老師說成本上升,工人工資下降時,我總覺得這個邏輯哪裏不對。後來為瞭這個“成本”,我想啊想,想瞭十幾年,終豁然開朗,原來所有的成本都是人力成本!
任何一件商品,你無限拆解,終總能拆解成“基本的原材料+人力加工”,而原材料從自然界開采,是不需要付給它費用的,所以“‘成本’=人力成本”。全社會消費者支付的總費用“恒等於”消費者的總工資,所以課本上所謂的“購買力不足”,是永遠不可能存在的。
你買一颱彩電,這颱彩電在中國國內製造,是100%國産,則你支付的3000元必然轉化為某個中國人的工資。産業分工可能韆變萬化,但3000元必然是守恒的,必然有某些人獲得瞭3000元,雖然他們的名字可以是工人、企業傢……這並不重要。
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定理,,我覺得光憑這一條,拿個重量級的經濟學科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二、價格
價格是什麼?比如我是一個木匠,我費盡心思做瞭一把椅子。你是一個菜農,你種瞭300斤大白菜,還養瞭一頭豬。現在我要用我的椅子來換你的白菜,請問“價格”如何確定?
價格就是“勞動”的比值,好比椅子每把250元,白菜每斤1元,一把椅子換250斤白菜,木匠的勞動換取瞭菜農的勞動。
既然我們知道“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則你購買椅子就是購買瞭木匠的勞動,你付齣白菜就是付齣瞭菜農的勞動,椅子和白菜的比值等於木匠和菜農的勞動比值。這就推齣瞭我們的第二個結論——
價格調控,往往是“聖母、小白領”提齣的,他們的呼聲是,既然白領的8000元月薪無法提高,那我就冀望房子降價、冀望汽車降價、冀望醫療降價、冀望教育降價、冀望食物降價、冀望交通降價……那我就奇怪瞭,冀望醫療降價,你不就是削弱醫生的收入嗎?憑什麼大學生、“白骨精”做做PPT,你就要高人一等?憑什麼你的勞動不貶值,卻要求醫生的勞動少收錢?
當年考醫學院,醫學專業的錄取綫比你這學渣還要高一點,經過瞭5年本科,3年實習,8年勤奮學習之後,給你問診聽療,掛號費收50元你還嫌貴,你這小白領一兩萬的月薪拿著,你摸摸良心還在嗎?
如果你要求教育降價,你其實就是剝削老師的工資;你要求食物降價,你就是剝削農民的收入;你要求交通降價,你就是剝削司機的收入。在“醫療+教育+食物+能源+交通”的背後,並不是冷冰冰的階級敵人,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醫生、教師、農民、石油工人、卡車司機……你憑什麼要求小白領的工資不變,讓彆人的勞動貶值?
某些人勞動多,創造的價值多,他的工資也就高。用你的“勞動”購買他人的“勞動”,這就是工資的本意。正確的三觀應該是: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修改瞭一個措辭:市場的作用不再是“基礎性”,而是“決定性”。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到現在40年整,創造瞭前無古人的“中國經濟奇跡”,我們的經濟總量把世界上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傢遠遠地甩在瞭身後。如此輝煌的成就背後,其實在做的也就是這一件事情:
三、通貨緊縮
我年少讀書,滿腹疑竇,好幾個問題思索瞭十幾年,苦苦探尋答案。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老師介紹的“可怕的1929年美國大蕭條”。這次大蕭條被譽為“通貨緊縮”的典範。經過老師的描述,我們發現資本主義簡直邪惡透頂。價格不停下跌→工人沒有工資→沒工資沒購買力→價格進一步下跌。
當年老師講到這裏的時候,我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因為在循環排位中,怎麼可能每個人都是輸傢呢?我們知道,價格是“我的勞動換取你的勞動”的比值,單純的降工資並不會惡化你的生存環境,就比如你是一個木匠,你賣的椅子250元,隔壁菜農賣大白菜,每斤1元。現在“通貨緊縮”瞭,椅子降價到每把2.5元,隔壁白菜降價到每斤0.01元,則一把椅子還是等同於250斤白菜,生活質量並沒有改變。真正導緻“貧睏、苦難、餓死”的,應該是你的椅子每把賣2.5元,隔壁白菜還是每斤1元,你辛辛苦苦做一個月的椅子,隻夠換2.5斤白菜,沒幾頓就吃完瞭,那纔真是餓死沒生路瞭。
相應地,在“大蕭條”階段,必然有一個傢庭的收入下降沒那麼快。就好比你是賣白菜的,隔壁椅子每把賣2.5元瞭,你的白菜每斤還是1元,你迅速過上瞭大富翁的生活。有貶值就一定有升值,價格的起起落落,就像是“循環排位賽”,排在第三名的很滋潤,排在後三名的很悲催。但永遠都有“輸傢”“贏傢”,不可能100個選手,都是倒數第一名。
“大蕭條”從全社會的層麵,邏輯是講不通的,不可能全社會100%的人口都陷入“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一定有人在1929年“大蕭條”時期,過得快樂無比,錢多到花也花不完。
從廣義上講,假如一個社會並不是“外貿赤字”嚴重的,比如美國這樣的大國,石油自給自足(1929年不需要從中東進口石油),則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消費者支付的一切貨款恒等於總工資,價格=我的勞動/你的勞動,全社會的價格=全社會的勞動/全社會的勞動=100%,對於整個社會,通貨膨脹應該是恒為零的。100個中國人參加全運會,不管比賽多少次,他們的名次肯定是1—100,總和肯定是5050,不可能是5049,不可能是5051。不管比賽多少次,中國隊的總分都不會變。
我覺得這個結論又可以拿一個很大的奬。
四、狹義的通貨膨脹
目前我們普遍使用的是一種狹義的“通脹”定義,即通脹=物價/紙幣。我們知道,經濟學並不關心紙幣,經濟學隻關心“福祉”。前麵我們說過,椅子250元、白菜1元和椅子2.5元、白菜0.01元,在經濟學上是完全等價的,這也是我們說“通脹永恒為零”的原因。但是在有些人眼裏,這兩種狀態是“不等價”的。因為他們的鬍亂乾預,導緻瞭巨大的麻煩。
不等價的主要原因是“儲蓄”。假設人類是一個乾脆的民族,堅持“吃光、用光、花完”,完全沒有任何積蓄,每天睜開眼,到集市上叫賣“1椅子=250白菜”,到23:59迴傢睡覺,大夥各自把白菜吃光,椅子砸掉,沒有任何積纍,第二天重新開始。我敢打賭,100%沒有人關心通貨膨脹問題。
通貨膨脹的真正麻煩在於,你媽媽省吃儉用,耗費瞭大半的青年、中年時段,不捨得花錢,後攢瞭50萬元存款。你每月掙2萬元,每月花2萬元,你工資隨著物價上漲,你可以不在乎物價。可是把你和你媽放在一起,你們倆就是52萬元存款,外加2萬元消費,這個時候,你媽媽對於“物價”就高度敏感瞭。雖然她今天不準備花錢,明天不準備花錢,甚至明年也不準備花錢,可是她高度關注她這50萬元的購買力,她還指望這筆錢儲蓄養老活到99歲呢。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規”,因為有存款的存在,所以有些人關心“物價”,關心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關心價格的移動。
人類的存量財富是全球GDP的五倍左右,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價格的輕微移動,都意味著“財富的巨大再分配”。數碼相機取代膠捲相機,是財富增長的一小步,卻是財富分配的一大步。因此針對價格的你死我活,不是為瞭效率,不是為瞭社會正義,而是為瞭小團體的利益。
某些政府,如美國政府,他們喜歡通貨膨脹,厭惡通貨緊縮,利益何在?國債。目前美國的國債規模,大緻在20萬億美元,哪怕通脹多1%,就是2000億美元。隨著人為地、蓄意地濫發紙幣,導緻通脹,使得“國債”縮水,纔是利益的大頭。
再次強調一下,目前財經媒體上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學意義上的通貨膨脹,並不是一迴事。財經媒體的通脹:椅子/RMB;經濟學的通脹:椅子/白菜=生産者/消費者≡100%。
這本書的名字《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就像一劑強心針,讓我看到瞭擺脫財務睏境的希望。《歐神》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在投資領域備受認可的智慧,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曾無數次地思考,為什麼有些人能夠輕鬆地獲得財富,而有些人卻終日為生計奔波。我渴望找到一個真正能夠指引我前進的方嚮,讓我不再迷失在市場的迷霧中。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它並沒有給我灌輸那些高深莫測的金融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易懂的方式,闡述瞭財富生成的邏輯。它讓我明白,財富的獲得,並非純粹依靠運氣,而是需要一套係統的方法論和強大的執行力。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思維模式”的強調,他告訴我們,想要獲得真正的財富,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這本書幫助我糾正瞭許多錯誤的金錢觀,讓我學會瞭如何理性地看待風險,如何抓住機遇,以及如何堅持長期主義。我不再盲目跟風,而是開始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投資策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瞭一把開啓財富之門的鑰匙,讓我對未來的財務生活充滿瞭信心。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與“歐神”的深度對話,他以一種循循善誘的口吻,引導我一步步地深入思考財富的本質。這本書的名字《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確實抓住瞭我的痛點,我一直想獲得財富,但又覺得“真正”這個詞很重要,不想僅僅是為瞭擁有更多的物質,而是希望這種財富能夠帶來真正的安全感和自由。我並非金融科班齣身,所以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對我來說總是一種障礙。但“歐神”在這本書中,卻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投資理念分解開來。他沒有給我灌輸任何“速成”的偏方,而是強調瞭“理解”和“堅持”的重要性。我尤其欣賞他對於“風險控製”的強調,他告訴我,真正的財富不是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是要建立一個穩固的、能夠穿越周期的資産組閤。這本書讓我明白,財富的積纍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耐心、智慧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不再對市場波動感到恐慌,而是學會瞭如何從中找到機會,並根據自己的情況做齣明智的決策。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投資理財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書,它教會我如何理性地看待金錢,如何規劃未來,以及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真正的財富”。
評分我被這本書的名字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歐神”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感”和“權威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個能夠被冠以“神”名號的人物,通常意味著他在某個領域有著非凡的見解和卓越的成就。《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這本書,似乎就是這樣一個匯聚瞭“歐神”智慧的結晶。我之前接觸過一些投資理財的書籍,但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理論化,缺乏實踐指導。我更傾嚮於那些能夠結閤作者的個人經驗和獨到見解,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框架的書籍。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可能找到瞭這樣一個寶藏。我非常好奇“歐神”是如何理解“真正的財富”的。財富不僅僅是銀行賬戶裏的數字,更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自由,一種對未來的掌控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突破思維定勢,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財富的生成機製,並學會如何運用我的時間和資源去創造持續的價值。它應該能夠教會我如何識彆風險,如何抓住機遇,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抵禦經濟波動、並能不斷為我帶來收益的財富體係。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種“頓悟”,看到一條清晰的道路,讓我能夠擺脫對金錢的焦慮,走嚮一種更自信、更從容的人生。
評分當我看到《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或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作為一名普通的投資者,我曾嘗試過各種方法,也閱讀過不少相關書籍,但總感覺對“財富”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對“獲得”的方法也存在諸多疑問。市麵上的理財書籍魚龍混雜,很多都充滿瞭誘惑性的承諾,但往往缺乏實際操作性,或者隱藏著我無法理解的專業門檻。而“歐神”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秘感和專業度,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講解投資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建立一種正確的財富觀。我理解的“真正的財富”,不僅僅是金錢的堆積,更是財務的自由,能夠讓我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能夠為傢人提供更好的保障,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清晰、係統的方式,為我剖析財富的來源,闡述財富增長的規律,並提供一套可行的、適閤不同人群的投資策略。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撥雲見日”的啓發,能夠讓我擺脫過去的睏惑,以更清晰的頭腦和更堅定的步伐,邁嚮屬於我的“真正的財富”。
評分當我翻開《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這本書時,我帶著一種探究的心理,希望能從“歐神”那裏獲得一些關於財富的真知灼見。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不僅點明瞭主題,更暗示瞭其中蘊含的深度和價值。我之前讀過不少投資理財的書籍,但很多都感覺比較空泛,或者過於強調短期收益,讓我覺得缺乏長遠性。而“真正的財富”這個詞,則讓我覺得它代錶著一種更為根本、更為持久的富足狀態,它不僅僅是物質的豐裕,更包括瞭心靈的安寜和對生活的掌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財富”的本質,以及實現“財富”的路徑。我希望它能夠教會我如何識彆那些能夠真正創造價值的資産,如何規避那些虛幻的泡沫,以及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冷靜和理性。這本書讓我明白,獲得財富,需要的是智慧、策略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它不僅僅是一本投資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規劃的書,它引導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時間和金錢發揮最大的價值,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財富自由。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並沒有像我之前讀過的一些投資理財書籍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大堆專業術語和復雜的公式,而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娓娓道來。作者“歐神”似乎非常懂得普通讀者的睏惑和痛點,他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和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將那些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金融概念變得鮮活起來。我記得書中有一個章節,講的是關於“資産配置”的問題,我之前一直覺得這個概念離我非常遙遠,好像是大戶人傢纔會考慮的事情。但作者通過一個傢庭日常開支的例子,巧妙地將資産配置的邏輯融入其中,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原來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都在不知不覺地進行著一種“微型”的資産配置。他強調的不是一夜暴富的奇跡,而是如何通過科學的規劃和理性的決策,讓自己的財富能夠穩健地增長,並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這種循序漸進、腳踏實地的理念,讓我覺得非常受用,也打消瞭我之前對於投資理財的過分焦慮。我不再想著如何快速賺大錢,而是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我現有的財富,讓它為我的未來保駕護航。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夠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於財富的理性認知,並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讓我們能夠一步步地走嚮“真正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就足夠吸引人瞭——《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我一直對“財富”這個詞有著模糊而又強烈的渴望,但總感覺它離我有點遠,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或許真的有那麼一條清晰的路徑可以指引我走嚮我內心深處對財富的理解和追求。我並不是那種一開始就對投資理財有著深刻理解的人,很多時候,聽到“股票”、“基金”、“期貨”這些詞,都會覺得有點頭大,甚至會産生一種畏懼感,好像那是一個隻有專業人士纔能涉足的領域。但“真正的財富”這個詞,又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增長,更可能是一種生活的品質,一種內心的自由,一種能夠掌控自己時間和生活節奏的能力。所以,我帶著一種探索和學習的心態去翻開這本書,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一個更廣闊的金融世界,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真正的財富”。我尤其好奇作者“歐神”是如何定義“真正的財富”的,是因為他有著不同於常人的獨特視角,還是他總結齣瞭一套普適性的方法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在我現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一次顛覆性的重塑,讓我不再被那些復雜的金融術語所睏擾,而是能夠用一種更直觀、更易懂的方式去理解財富的本質,並學會如何循序漸進地去實現它。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的答案,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
評分讀瞭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瞭“財富”這個詞的深度。一開始,我被《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這個書名所吸引,覺得“真正”二字點齣瞭核心。我一直認為,財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是一種內心的自由和對生活的主宰。市麵上很多投資理財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充斥著投機取巧的建議,讓我感到難以適從。而“歐神”在這本書中,卻以一種非常宏觀的視角,為我打開瞭新的思路。他沒有給我提供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強調瞭構建一個健康、可持續的財富體係的重要性。我特彆欣賞他對於“價值投資”的深入解讀,他讓我明白,真正的財富增長,來自於對資産內在價值的深刻理解和長期持有。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去識彆那些真正有潛力的投資標的,如何規避那些虛幻的泡沫,以及如何在市場波動中保持冷靜和理性。我不再追求那些短期內的暴利,而是開始關注資産的長期增值能力。這本書讓我對財富有瞭全新的認知,它不僅僅是金錢,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一種對風險的掌控,一種對未來的規劃。我感覺我的財商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也對如何構建自己的“真正的財富”有瞭更清晰的藍圖。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書名《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就給我一種“乾貨滿滿”的感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真正能夠指導我實際操作的投資理財書籍,而不是那些停留在理論層麵,或者充斥著空洞口號的書。很多時候,我都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從何處著手,也不知道該相信誰的建議。“歐神”這個名字,在我看來,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在投資領域深耕多年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真正的財富”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纔能有效地獲取它。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擺脫那些盲目的跟風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教會我如何理性地分析市場,如何識彆有價值的投資標的,以及如何構建一個長期穩定的財富增長體係。我更看重的是書中是否提供瞭具體的策略和方法,能夠讓我切實地應用到自己的投資實踐中去。它應該能夠幫助我提升我的財商,讓我不再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創造財富。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夠對未來的財務狀況充滿信心,並且知道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嚮努力,纔能最終實現財務上的自由和獨立。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 yevon_ou 歐神 新書 投資理財書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直接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財務安全和個人價值實現的核心訴求。作為一名普通的工薪階層,我一直對“財富”有著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渴望它能為我提供更優質的生活,又能讓我擺脫經濟上的束縛,但又常常感到無從下手,對金融市場的復雜性感到畏懼。市麵上充斥著各種“緻富秘籍”,但大多數都顯得不切實際,或者過於強調投機取巧,讓人難以信服。而“歐神”這本書,從書名上就傳遞齣一種“務實”和“根本”的理念。它似乎不是在販賣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真正地探討“如何獲得”,這其中必然包含瞭方法、策略、心態等多個層麵的考量。我特彆在意“真正”這兩個字,它暗示著一種區彆於虛假繁榮、可持續且對個人有深遠意義的財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清晰的思維框架,幫助我重新審視財富的定義,並找到一條適閤我自身情況的穩健增值之路。它應該能夠解答我心中關於“為什麼很多人努力卻依然無法獲得滿意的財富”的疑問,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讓我不再迷茫,能夠更有方嚮感地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和財務未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