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抑非論畫筆錄

陸抑非論畫筆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繪畫
  • 藝術史
  • 中國繪畫
  • 陸抑非
  • 明代繪畫
  • 繪畫理論
  • 筆墨
  • 文人畫
  • 繪畫技法
  • 藝術評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浙江人美
ISBN:9787534064777
商品編碼:27310481375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陸抑非論畫筆錄
  • 作者:口述:陸抑非|整理:賞竹
  • 定價:118
  • 齣版社:浙江人美
  • ISBN號:9787534064777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8-03-01
  • 印刷時間:2018-03-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175
  • 字數:250韆字

編輯推薦語

《陸抑非論畫筆錄》是陸抑非先生弟子賞竹記錄整理的《陸抑非論畫筆錄》。20世紀70年代,賞竹成為陸抑非先生的入室弟子,陸老傾心言傳身教、口授筆示,從選具、立意、執筆、綫條、構圖、造型、透視、設色、題款,到寫生、學養、氣勢、情趣、做人等,傳授得具體仔細、精到準確。賞竹每次都將先生的言談和作畫過程細心記錄,便於溫故知新。而今整理齣來的書稿,深入淺齣,循循善誘,充滿真知灼見,相信讀者能夠從中獲得極大的啓迪和教益。

作者簡介

陸抑非(1908-1997),傑齣的中國花鳥畫大傢和**的美術教育傢,江蘇常熟人,名種,初字一飛,1937年後,改字抑非,花甲後自號非翁,古稀之年沉屙獲痊,又號甦叟。曾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西泠書畫院副院長,常熟書畫院名譽院長,西泠印社顧問。他的不少精品畫作被北京、上海、常熟、杭州、瀋陽及美國紐約等地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齣版有《花鳥畫譜》《陸抑非花鳥畫輯》《陸抑非教學畫稿》《當代名傢中國畫全集——陸抑非》《榮寶齋畫譜·陸抑非花鳥專集》和《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係名傢教學示範作品精選——陸抑非花鳥畫示範作品》等畫集及著作。

目錄


前言
先生談作畫要領 1972
畫粉紅牡丹 1972.8.17
畫雙鴿、月季 1972.12.9
畫紅荷花扇麵 1972.12.12
書畫金箔長捲 1972.12.3l
畫粉紅荷花、水草冊頁 1973.1.2
畫深紅荷花、慈姑竪幅 1973.1.2
畫紅梅、綠石竪幅 1973.1.2
畫紅荷、菊花的要點 1973.1.2
畫粉紅月季冊頁 1973.1.13
畫深紅玫瑰冊頁 1973.1.13
畫墨葉水仙冊頁 1973.1.31
畫山茶、設色水仙橫披 1973.1.31
畫鶺鴒、芙蓉冊頁 1973.1.31
畫墨荷、小魚 1973.1.31
談畫鳥、水仙、山茶、荷花 1973.3.7
改我畫的雙燕圖、葡萄圖 1973.3.15
補野八哥圖中的鐵骨紅梅 1973.6.17
畫翠鳥、芙蓉花 1973.11.18
畫宿墨小雞 1973.12.1
改黃鸝、楊柳、墨石 1973.12.1
為我補紅葉,畫綠牡丹 1973.12.29
談吳茀之的菊花圖 1974.1.1
為我畫八哥、八哥講話 1974.1.1
改我畫的粉紅荷花、紅蜻蜓 1974.1.1
畫唐山鵲、綠牡丹、深紅牡丹 1974.6.28
給我畫粉紅荷花、墨蜻蜓扇麵 1974.7.27
談潘天壽等老先生的用筆 1974.8.29
做學問不可馬虎 1975.3.1
畫紅蜀葵 1975.6.1
給我畫胭脂牡丹 1976.12.31
看先生畫迎春花、小雞 1976.12.31
教我畫四季海棠 1977.5
論風格和書法 1982.5.2
畫紅薇花、灰八哥 1982.5.2
畫絲瓜小雞圖 1982.6.13
畫紅荷蜻蜓冊頁 1982.6.13
評點、指導我的畫 1987.4.24
談趙少昂、李苦禪的畫 1987.6.27
論書畫 1987.8.22
書法是畫好國畫的關鍵 1988.4
藝壇前輩軼事 1988.6.18
為我畫的雛雞圖題詩 1988.8.2
看畫 1988.11.17
畫牡丹、水仙 1989.1.21
為我改畫 1989.4.2
談草書,論人品 1989.5.7
說錢瘦鐵 1989.5.28


《陸抑非論畫筆錄》:一段穿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陸抑非論畫筆錄》並非僅僅是一本關於繪畫技法的指導手冊,更像是一扇通往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殿堂的窗口。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將陸抑非先生這位在藝術界享有盛譽的大傢,其深邃的藝術思想、精湛的筆墨之道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獨特見解,凝練成一段段引人入勝的篇章,仿佛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邀請讀者深入其中,感受中國畫的博大精深。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停留於理論的闡述,而是將陸抑非先生在創作實踐中的感悟、對前人畫論的解讀、以及對當下藝術環境的思考,以一種相對口語化、也極具啓發性的方式呈現齣來。它沒有枯燥乏味的學術腔調,而是充滿瞭藝術傢的真摯情感和對藝術本體的深刻體察。對於有誌於中國畫創作的藝術傢而言,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希望瞭解藝術背後精神內涵的愛好者而言,這又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筆墨的靈魂:從技法到意境的升華 在中國畫的語境中,“筆墨”二字承載著遠超一般意義上的“綫條”和“色彩”的含義。它不僅是造型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載體,是精神的錶達,是藝術傢內心世界的直接流露。《陸抑非論畫筆錄》的核心,便是對筆墨精髓的深入探討。陸抑非先生以其數十年的藝術生涯,對筆墨的運用有著爐火純青的造詣,他所論述的筆墨,已經超越瞭單純的“如何畫”,而是觸及瞭“為何要這樣畫”的哲學層麵。 書中,讀者可以跟隨陸抑非先生的筆觸,去探尋綫條的“骨力”與“韻緻”。他會細緻地剖析不同毛筆、不同墨色、不同紙質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如何通過筆尖的提按頓挫、墨色的濃淡枯濕,來塑造齣物象的立體感、質感和生命力。這並非簡單的技巧羅列,而是將每一筆、每一墨都賦予瞭生命和情感。例如,論述畫梅時,他或許會談到如何用飛白來錶現梅枝的蒼勁,如何用焦墨來渲染梅花的孤傲;論述畫鳥時,他又會如何捕捉其瞬間的動態,如何用細緻的筆觸賦予羽毛的光澤和靈動。這些論述,都源於他對自然萬物的細緻觀察和對藝術規律的深刻理解。 更重要的是,陸抑非先生將筆墨的運用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結閤。他強調“筆隨心運”,認為筆墨的最高境界是“寫意”,是“以形寫神”。這就意味著,畫傢的心性、學養、情操,都會潛移默化地融入筆墨之中。一幅畫的成功與否,不僅僅在於形似,更在於其所傳達齣的精神氣質。他或許會引用古人的詩句,用以闡釋畫中的意境;他或許會藉助自然現象,來比喻筆墨的豐富變化。通過這些論述,讀者能夠逐漸領悟到,中國畫的筆墨,早已不是一種純粹的繪畫技巧,而是藝術傢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媒介。 師承與創新:在傳承中尋求獨立的藝術語言 中國藝術史上,師承關係至關重要,但真正的大傢,總能在傳承的基礎上,開闢齣屬於自己的獨立藝術道路。《陸抑非論畫筆錄》也必然會涉及陸抑非先生在藝術道路上的師承與探索。他如何看待前人的成就?他從哪些大師那裏汲取瞭營養?又如何將這些營養內化為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 書中,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他對元四傢、明清畫派的深刻理解,對齊白石、吳昌碩等近現代大師的獨特品評。他不會簡單地模仿,而是會從這些大師的畫作中,提煉齣他們最精髓的藝術理念,並思考這些理念如何與他自己的創作相結閤。例如,他可能在探討寫意花鳥畫時,會分析黃筌的工整與徐熙的野逸,並在此基礎上,強調自己如何通過對生活的細緻觀察,以及對筆墨媒介的深入理解,來創造齣更具時代感和個人風格的作品。 陸抑非先生的創新,並非是顛覆傳統,而是在尊重傳統、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注入新的時代精神和個人感悟。他可能強調寫實與寫意的辯證統一,如何在寫實的基礎上,提煉齣更具概括性和精神性的意象;他可能在色彩的運用上,嘗試新的搭配和錶現方式,但又不失中國畫的傳統韻味。這種在繼承與創新之間的平衡,恰恰體現瞭一位藝術大傢對藝術本體的尊重以及對時代發展的敏銳洞察。 觀物之道:眼中有景,心中有情 藝術的根基在於觀察,而觀察的深度,則決定瞭藝術的生命力。《陸抑非論畫筆錄》一定會深入探討“觀物之道”。陸抑非先生認為,真正的藝術創作,絕非僅僅是“照搬”自然,而是要通過深入的觀察,理解物象的內在生命和精神氣質,並將之升華到藝術的層麵。 他可能會談到,畫花卉,不隻是要畫齣花的形狀,更要畫齣花的“神”。那花的含苞待放,那花的怒放時的姿態,那花的飽含露珠的晶瑩,都需要在心中有一個清晰的感受,然後纔能落到筆端。他或許會描述自己如何長時間地觀察一株竹子,感受它的風中搖曳,感受它的雨中挺立,感受它四季的變化。這些細緻入微的觀察,並非是為瞭精確復刻,而是為瞭捕捉其最動人的瞬間,最富於生命力的姿態。 同時,觀物之道也離不開“情”。陸抑非先生深諳,藝術創作是藝術傢情感的抒發。當他對自然萬物産生瞭深厚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會通過筆墨,滲透到作品之中,從而打動觀者。《陸抑非論畫筆錄》中,可能會有關於如何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融入到畫作中的論述。他或許會用畫竹來寄托高潔的品格,用畫梅來錶達堅韌不拔的精神,用畫荷來象徵君子之風。這些內在情感的注入,使得他的畫作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精神的共鳴。 藝術的修養:學養與人品的統一 在陸抑非先生的藝術理念中,繪畫技法與人文修養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他所推崇的藝術大傢,無不是在學養和人品上有著深厚的積纍。《陸抑非論畫筆錄》必然會觸及這一重要的方麵。 他可能會強調,一個真正的藝術傢,不僅要精通畫技,更要廣泛涉獵詩、書、畫、印等傳統藝術門類。例如,深厚的詩詞功底,能夠幫助畫傢更好地理解和錶達畫中的意境;精湛的書法造詣,能夠賦予畫作綫條的生命力;對印章的理解,也能為畫麵增添錦上添花之筆。這些跨學科的學習,能夠極大地拓展藝術傢的視野,豐富其藝術錶現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陸抑非先生或許會強調“人品即畫品”的觀點。他認為,一個人的品德,直接影響其藝術創作的品位和境界。隻有心胸開闊,品格高尚,纔能創作齣真正能夠啓迪人心的作品。他可能會引用古人的格言,或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曆,來闡釋這一深刻的道理。這種對藝術傢人格的強調,使得《陸抑非論畫筆錄》超越瞭單純的藝術技法指導,更上升到瞭一種對人生境界的追求。 時代的反思與未來的展望 作為一位近現代的藝術傢,陸抑非先生的藝術創作,必然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也對當下藝術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思考。《陸抑非論畫筆錄》或許會包含他對藝術市場、藝術教育,以及中國畫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等問題的探討。 他可能在書中,錶達對當下一些浮躁創作風氣的擔憂,呼籲藝術傢迴歸對藝術本體的尊重,迴歸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他或許也會思考,如何在保持中國畫獨特魅力的同時,使其更符閤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並在國際藝術舞颱上展現中國藝術的風采。 陸抑非先生的這些思考,都蘊含著他對中國畫未來的深切期盼。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藝術實踐和思想的傳播,能夠激勵更多的後來者,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為中國畫的發展貢獻力量。 《陸抑非論畫筆錄》就像一本開啓智慧的書,它帶領讀者走進陸抑非先生的藝術世界,感受他筆下的萬韆氣象,品味他字裏行間的深邃哲思。它不僅僅是一份藝術遺産的記錄,更是一份對藝術生命不懈追求的宣言,一份對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贊頌。翻閱這本書,我們仿佛能看到一位藝術巨匠,在宣紙之上,揮灑著他的纔情,傳承著他的智慧,也寄托著他對藝術永恒的信仰。

用戶評價

評分

陸抑非先生在花鳥畫方麵的造詣,更是令人贊嘆。他筆下的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卻又透著一股不俗的雅緻;他的梅蘭竹菊,更是將文人畫的精神體現得淋灕盡緻。我曾有幸在展覽中親眼目睹他的作品,那些細膩的綫條,鮮活的色彩,以及構圖的絕妙安排,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他對於花卉的觀察是何其細緻入微,纔能將花瓣的層次、葉片的脈絡,以及花蕊的生動錶現得如此傳神?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剖析他創作的過程,以及他對各種花卉的理解與感悟,那將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找到關於他如何處理墨色濃淡、綫條剛柔,以及如何通過色彩賦予花卉生命力的具體論述,從而進一步領略這位藝術大師的精妙之處。

評分

陸抑非先生畫筆下的山水,總有一種溫潤而沉靜的氣息,仿佛置身於江南煙雨朦朧的某個清晨,又或是初夏微風拂過竹林的午後。我尤其喜歡他筆下的飛鳥,點綴在山石枝頭,寥寥幾筆,卻活潑靈動,似能聽到它們在耳畔低語。那種不著痕跡的寫意,以及色彩的巧妙運用,總能營造齣一種超然物外、遺世獨立的意境。讀他的畫,與其說是觀賞,不如說是一種心性的沉澱,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得以尋得片刻的安寜與詩意。他對於自然景物的描繪,並非簡單復製,而是將他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生活哲思融於筆端,讓每一片葉,每一彎水,都充滿瞭生命力與故事感。我想,這本書中的筆錄,一定能為我提供更多理解他藝術世界觀的視角,窺探他如何將 Those fleeting moments of beauty, captured through his brush. 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被他的畫筆捕捉。

評分

作為一位藝術愛好者,我深知藝術創作離不開理論的支撐與實踐的磨礪。陸抑非先生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與“大傢”二字劃上等號。他的畫作,無論是在技法上還是在思想內涵上,都足以成為後輩學習的楷模。我對於他的藝術理論,尤其是他對於筆墨的理解,一直充滿好奇。筆墨是中國畫的靈魂,陸抑非先生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齣自己獨特的筆墨語言,是我想深入瞭解的。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我想知道,他對“寫意”的理解是什麼?他又是如何通過筆墨來錶達情感與意境的?這些問題,如果能在書中得到解答,對我而言將是極大的啓發。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陸抑非論畫筆錄》,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作品的羅列,更包含瞭陸抑非先生對於繪畫藝術的深刻思考與獨到見解。我一直認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傢,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更要有對藝術的深刻洞察力。陸抑非先生的畫作,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我想,正是因為其中蘊含著他獨特的藝術哲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他作為一位畫傢的思考深度,他對於藝術的追求,以及他如何將這些思考融入到他的創作之中。例如,他對傳統繪畫理論的繼承與創新,他對時代精神的捕捉,以及他對人生與自然的感悟,這些都可能在這本筆錄中得到體現。

評分

我對陸抑非先生的藝術風格一直情有獨鍾,他筆下的世界,總是充滿瞭詩意與哲思。他的山水畫,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渾,又不失南方山水的秀美;他的花鳥畫,既有寫實的功力,又不乏寫意的靈動。我一直好奇,是什麼樣的藝術理念,支撐著他創作齣如此多樣且充滿魅力的作品?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他藝術世界的機會。我期待書中能夠揭示他藝術創作的“秘訣”,例如他對構圖的考究,他對色彩的運用,他對綫條的駕馭,以及他對情感的注入。我相信,通過閱讀他的“筆錄”,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藝術語言,並從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