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非标业务常见风险及应对银行 信托 证券 资管

正版现货 非标业务常见风险及应对银行 信托 证券 资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严骄,李红成 编
图书标签:
  • 非标业务
  • 风险管理
  • 银行
  • 信托
  • 证券
  • 资产管理
  • 金融
  • 投资
  • 法律
  • 实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92003
商品编码:27745767963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30
页数:453
字数:429000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非标业务常见风险及应对银行 信托 证券 资管
ISBN:  9787509392003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3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严骄、李红成 主编
定价:  86.00

本书从非标业务的含义及主要模式讲起,以业务主体、融资项目、投资方式、增新措施以及项目文本为专题,就非标业务中常见的风险进行了逐一分析,并附上详尽的案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就相关风险点做了重点提示,给出了风险防范提示。

非标业务模式解读 常见风险防范建议

*一线律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系统勾勒非标业务风险轮廓

*从非标业务的含义及主要模式讲起,以业务主体、融资项目、投资方式、增信措施以及项目文本为专题,就非标业务中常见风险逐一分析

*精选典型案例,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件争议焦点,提炼案例适用要点。

*详尽收录相关法律法规,便于读者查阅参考

严骄,尚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贵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严骄律师擅长于金融产品设计、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等业务,在交易场所专项法律服务 、新三板及IPO专项法律服务、债权融资及资产证券化专项法律服务、公司综合法律服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李红成,尚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香山财富研究院研究员。李红成律师擅长股权资本市场、债权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及银行金融等业务,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章 非标业务概述 001

一、非标业务的概念 002

(一)“标”与“非标”的划分 002

(二)非标业务的出现 004

(三)非标资产概念 005

二、非标业务的主要模式 007

(一)“银信”模式 008

(二)“银证”模式 012

(三)产业基金模式 013

(四)“证信”模式 014

三、“证信”模式分析 014

(一)“证信”模式介绍 014

(二)“证信”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035

第二章 非标业务融资、担保主体的常见风险及应对 053

一、非标业务中与上市公司相关的问题 054

(一)概述 054

(二)上市公司作为融资人需关注的问题 055

(三)上市公司作为担保人需关注的问题 068

(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需关注的问题 100

二、非标业务中与“新三板”公司相关的问题 117

(一)概述 117

(二)“新三板”公司作为融资人需关注的问题 120

(三)“新三板”公司作为担保人需关注的问题 121

(四)“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需关注的问题 127

(五)其他应关注的问题 129

三、非标业务中与国有独资公司相关的问题 142

(一)国有独资公司作为融资人需关注的问题 145

(二)国有独资公司作为担保人需关注的问题 149

(三)其他应关注的问题 156

四、非标业务中与有限合伙相关的问题 159

(一)有限合伙作为融资主体需关注的问题 160

(二)有限合伙作为担保主体需关注的问题 161

五、非标业务中与境外企业相关的问题 167

六、非标业务中与融资担保公司相关的问题 184

(一)概述 184

(二)融资担保需关注的问题 184

(三)融资再担保需关注的问题 187

第三章 非标业务融资项目的常见风险及应对 193

一、与“两高一剩”融资相关的问题 194

(一)概述 194

(二)“两高一剩”融资需关注的问题 196

二、与房地产融资相关的问题 198

(一)概述 198

(二)房地产非标融资模式 198

三、与土地储备融资相关的问题 201

第四章 非标业务融资方式的常见风险及应对 205

一、流动资金贷款 206

(一)概念 206

(二)流动资金贷款需关注的问题 206

二、固定资产贷款 214

(一)概念 214

(二)固定资产贷款需关注的问题 215

三、资产收益权转让与回购 228

(一)资产收益权的含义 228

(二)资产收益权的分类 229

(三)资产收益权转让与回购业务模式 235

(四)收益权转让及回购业务需关注的问题 238

四、“明股实债” 254

(一)“明股实债”的含义 254

(二)“明股实债”的交易结构 255

(三)“明股实债”需关注的问题 257

第五章 非标业务增信措施的常见风险及应对 267

一、与担保增信相关的问题 268

(一)保证 268

(二)抵押 285

(三)质押 313

二、与保险增信相关的问题 349

(一)信用保证保险的含义 349

(二)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 351

(三)债权受让人的索赔问题 356

(四)赔款受让人的索赔问题 361

(五)保证保险中反担保的效力问题 366

三、与票据增信相关的问题 367

(一)票据质权的设立条件 367

(二)票据的持有人 371

(三)票据的质权人 372

(四)票据质权的实现 374

(五)票据纠纷的管辖 380

四、与政府信用相关的问题 385

五、与结构化分层相关的问题 390

六、与债权转让相关的问题 395

七、与收益权转让相关的问题 401

八、与差额补足相关的问题 401

九、与让与担保相关的问题 406

十、溢价回购 413

第六章 非标业务项目文本需关注的问题 423

一、项目文本清单 424

(一)文件编号 424

(二)文件名称 425

(三)签署主体 425

(四)主要内容 425

(五)签署节点 426

(六)备注信息 426

二、项目文本的类型和特点 426

三、决议类文本需关注的问题 427

(一)决议主体方面 427

(二)决议程序方面 429

(三)决议内容方面 432

(四)决议签署方面 436

四、协议类文本需关注的问题 442

(一)协议合规性方面 442

(二)协议内容方面 442

(三)协议形式方面 451

(四)协议签署方面 452

五、预留类文本需关注的问题 452

显示部分信息



本书从非标业务的含义及主要模式讲起,以业务主体、融资项目、投资方式、增新措施以及项目文本为专题,就非标业务中常见的风险进行了逐一分析,并附上详尽的案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就相关风险点做了重点提示,给出了风险防范提示。
 

银行业务精要:风险、合规与创新实践 本书旨在为金融从业者,特别是银行、信托、证券及资产管理等机构的核心业务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实操性的业务风险管理、合规运营与创新发展指南。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金融环境中,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既需要严控传统风险,又要积极拥抱科技带来的变革,并在严格的监管框架内寻求业务增长点。本书摒弃了空泛的理论说教,聚焦于金融机构日常运营中最关键、最容易产生争议和损失的环节,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详尽的操作流程解析,构建起一套可复制、可执行的风险防控体系。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核心业务风险的深度剖析与管控 本部分重点剖析商业银行信贷、结算、同业往来及表外业务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与操作风险。 一、信贷业务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项目融资与授信审批的合规底线: 详细解读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尽职调查标准与审批权限设置,强调对借款人“三会一层”决议、抵押物权属的穿透式审查。特别针对“明股实债”和循环授信中的隐性担保风险进行了深度剖析,提供了识别和量化此类风险的量化模型。 不良资产的识别、处置与重组的策略: 阐述了商业银行内部对贷款五级分类的执行细则,强调早期预警指标(EWI)的构建与应用。在资产处置层面,详细对比了债转股、资产证券化(ABS)及诉讼清收的优劣势及法律实操要点。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隔离与贸易真实性验证: 聚焦于核心企业信用传导的风险敞口,深入探讨了多级嵌套的应收账款保理中的欺诈风险识别,如“虚构交易背景”和“重复质押”的防范措施,以及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应收账款的存管可靠性。 二、支付结算与反洗钱(AML)的合规挑战: 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报告(STR)的实务操作: 结合最新的反洗钱法规要求,本书提供了从一线柜员到合规部门的层级化监控流程。重点解析了利用资金流特征识别恐怖主义融资、地下钱庄和利用虚拟货币转移资产的复杂模式,并提供了证据链的完整记录方法。 跨境结算中的制裁风险管理: 针对SWIFT报文、OFAC、FATF等国际监管要求,详细列举了如何通过关键词筛查、受益所有人(UBO)穿透审查,有效避免与受制裁实体发生业务往来,降低银行被“踢出”国际结算体系的风险。 第二部分:信托与证券业务的受托责任与合规边界 信托业和证券业作为金融体系中提供创新融资和财富管理的重要载体,其受托人责任的履行和信息隔离是监管关注的焦点。 三、信托业务的风险隔离与信义义务履行: 集合资金信托的产品设计与信息披露: 剖析了房地产、工商、基础设施三大类信托产品的风险特征。强调了募集说明书中风险揭示的充分性,避免使用“保本”、“刚性兑付”等误导性表述。本书提供了基于信托文件结构性设计,实现风险自我约束的实用技巧。 私募股权(PE/VC)投资中的投后管理与退出风险: 针对信托公司作为劣后或普通级投资人的角色,详细论述了投前尽职调查中对赌协议(VAM)的有效性评估,以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如何确保对被投企业的有效监督权。 四、证券投资与资产管理中的利益冲突与投资顾问规范: 投资顾问的审慎义务与投资组合管理: 针对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部门,本书详细阐述了“适合性评估”(KYP/KYC)的动态化流程,确保客户资产配置与风险承受能力的一致性。通过对比多个监管处罚案例,明确了投顾团队在推荐非标产品或关联交易中必须坚守的利益防火墙。 场外衍生品与结构化产品的风险对冲有效性检验: 探讨了如何对复杂的场外期权、互换交易中的估值模型风险进行压力测试,确保保证金水平和对冲策略的稳健性,避免因模型风险带来的巨额损失。 第三部分:跨领域创新业务的风险前瞻与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业务模式,本书对这些新兴领域的风险挑战提出了前瞻性的应对策略。 五、金融科技应用中的数据安全与模型风险: 大数据风控模型的透明度与偏见(Bias)控制: 详细解析了利用机器学习进行信用评分、反欺诈的流程,并着重强调了模型“黑箱”操作带来的合规风险。提供了确保模型决策过程可解释性(Explainable AI, XAI)的验证框架。 数字化转型中的第三方风险管理(TPRM): 针对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如云服务商、数据合作方)的合作,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尽职调查清单,包括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级保护2.0)的达标情况及数据跨境传输的合规性审查。 六、资产管理行业对ESG与可持续投资的适应: 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标准化与风险量化: 探讨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回报,并提供了将非财务风险(如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理风险、政策风险)纳入传统信用分析模型的具体方法。 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不仅是风险管理人员和合规官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对于希望深入理解金融业务全貌、提升决策质量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是一本告诉您“什么不能做”的禁忌手册,而是一本指导您如何在“合规边界内实现稳健增长”的操作指南。 --- (字数统计:约150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非标业务是把双刃剑,既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市面上关于非标业务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触及核心、提供深度洞察的却屈指可数。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正版现货”这几个字,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和价值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对银行、信托、证券、资管这四大类机构在非标业务中的风险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比如,银行在发放非标贷款时,可能会面临哪些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信托公司在设立集合信托计划时,又会遇到哪些集合风险、期限错配风险和信息披露风险?证券公司在发行收益凭证或资产支持计划时,会面临哪些交易对手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资产管理公司在发行各类集合资管计划时,又有哪些独特的风险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来自一线实操的经验,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例如,在某次非标业务出现风险时,相关机构是如何进行初步判断、制定应对策略,以及事后是如何进行风险复盘和总结的。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风险模型、控制流程或者监管政策解读,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

评分

收到这本书,我最大的期待其实是想看看那些“非标业务”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坑。我之前在银行工作过,多少接触过一些影子银行的业务,虽然不是核心参与者,但每次听到关于非标违约的消息,心里都捏着一把汗。这本书的名字直接戳中了我的痛点,“常见风险及应对”这几个字,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我特别好奇,在银行、信托、证券、资管这些头部金融机构里,这些复杂的非标产品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高风险境地的?是监管的真空期,还是从业人员的侥幸心理?或者说,是产品设计本身的缺陷?书中会不会揭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风险是如何形成的?例如,某某信托项目是如何因为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暴露而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或者某某券商的收益凭证是如何因为期限错配而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不仅能准确诊断出“病情”,更能给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在行业内摸爬滚打的人来说,理论性的东西听得太多了,更需要的是那种“接地气”的、能够直接应用到日常工作中的方法论。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醍醐灌顶的启发,让我能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市场研究员,对于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有着高度的敏感性。近些年,非标业务的野蛮生长和随之而来的风险暴露,一直是引起我高度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概括了当前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议题。我最想在书中找到的是,关于银行、信托、证券、资管等不同机构在非标业务中,其风险敞口、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应对策略的差异化分析。例如,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各机构是如何“创新”出各种非标产品的?这些产品在风险定价、期限管理、流动性安排等方面,是否存在普遍性的不足?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监管政策对非标业务风险演变的影响,比如2017年“资管新规”的出台,对银行、信托、券商、基金公司的非标业务模式带来了哪些根本性的改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预测未来非标业务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点,以及相应的监管趋势。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量化的分析,比如不同类型非标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对比,或者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建模,那就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了。

评分

我本身是一名对金融领域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虽然没有直接从事相关的金融工作,但一直对“非标业务”这个概念感到好奇又有点敬畏。它听起来总是和高收益、高风险联系在一起,感觉像是金融世界的“灰色地带”。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立刻被吸引了。我特别想了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些“非标业务”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书中是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银行、信托、证券、资管等不同机构在非标业务中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我最关心的是,有没有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规避非标业务风险的“小贴士”,即使我不是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比如,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如何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判断它是否属于非标,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是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这个“门外汉”一步步走进非标业务的世界,了解其中的门道,而不至于被那些复杂的金融术语吓退。如果书中能有一些互动性的内容,比如思考题或者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这样我能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吸引我了,尤其是“非标业务常见风险及应对”这部分,简直就是直接说出了我心中的痛点。我目前所在的公司虽然不直接接触这些业务,但我们作为其上下游的合作方,时不时就会听到关于非标产品出现问题的消息。这不仅影响合作方的资金链,也间接影响到我们的业务开展。所以,我非常想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风险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比如,一旦某个信托计划出现兑付困难,它会对相关的银行、证券公司甚至整个产业链产生怎样的冲击?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一些经典的非标风险案例,并分析其背后的逻辑?我更关心的是,对于我们这些身处非标业务“外围”的公司来说,如何才能更好地识别和防范这些风险?有没有一些合同条款、尽职调查的要点,是我们应该特别留意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全面的风险意识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非标业务中的“暗礁”,从而做出更审慎的商业决策。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外部合作方需要关注的风险提示,那就太有价值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