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大路朝天-中國革命與中國道路 |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8-03-01 |
| 作者:蕭武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43.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08685540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1. 本書對中國革命和中國道路的這一梳理和這一敘事是重要的,藉助曆史距離提供的透視,令我們對許多問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中肯的判斷。 2.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新聞行業,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洞察力,觀點較為新鮮,有一定的創新性與全新的視角。 3.本書從宏觀角度切入,概要列數瞭前三十年“革命”為改革開放的中國道路展開所創造的各種條件,從中可以看到這些條件對於改革開放的製度意義,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在有關於中國道路的討論中,較少有人提及中國道路起源於中國革命,本書做齣瞭有力的迴應,認為中國道路恰恰是在中國革命的遺産的基礎上形成的。沒有中國革命,就沒有中國道路。因此,本書首先討論瞭中國革命留下的遺産,及其與中國道路的關係。在此基礎上,蕭武分彆批判瞭兩個常見的論調,一個是對中國道路的保守主義解釋,一個是新儒傢。保守主義認為,中國道路是中國自身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而新儒傢則認為,中國傳統的核心是儒傢思想文化。解釋麵嚮未來,解釋意味著對未來道路的選擇。本書認為,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中國道路之所以區彆於歐美道路,就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這是中國革命*重要的遺産,也是改革所必須堅持的方嚮。
蕭武,1979年生,甘肅慶陽人,畢業於湖南大學法學院,長期從事媒體工作,現為觀察者網新聞總監、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經略》網刊創辦人之一,其研究興趣包括曆史、政治、邊疆、三農等領域,擅長時政及曆史評論。曾在《讀書》《天涯》《經濟導刊》等刊物發錶文章若乾篇。
目錄 序 不隻是正名/ Ⅴ **部分 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001 中國改革的前提條件: 革命紅利/ 005 改革的邏輯: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 021 國傢與市場/ 071 第二部分 基層社會的革命: 土地製度變遷與民族區域 治理/ 080 土地製度變遷的政治意義/ 081 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與土地製度變遷/ 092 包産到戶與鄉村政治秩序重構/ 112 基層重建: 從爭奪領導權開始/ 130 第三部分 保守主義的文化與政治———從甘陽談起/ 135 啓濛領袖齣走/ 137 保守主義歸來/ 148 通三統/ 164 三統與中國道路/ 177 文化與政治/ 187 第四部分 新儒傢的“政治” 與“心性” / 196 新儒傢與舊儒傢/ 198 中國道路與儒傢復興/ 207 選賢任能與官僚主義/ 214 儒傢復興與階層固化/ 222 鄉土重建與儒傢/ 228 基層重建與儒傢復興/ 233 儒傢復興意味著什麼/ 239 後記/ 241
說實話,我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述,沒想到讀起來卻頗具可讀性,就像是聽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娓娓道來他畢生觀察所得。作者敘事的節奏掌握得極好,時而激昂澎湃,描述那些影響深遠的決定性瞬間;時而又沉靜內斂,聚焦於普通人在時代變革中的微觀體驗。這種敘事上的張弛有度,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敏感或爭議性話題時的審慎態度,他似乎總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不迴避曆史的復雜性,也不輕易下定論,而是將材料呈現齣來,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辨。這種剋製而有力的文風,體現齣一種成熟的曆史觀,它尊重曆史的本來麵目,不試圖用簡單的二元對立來簡化一切。讀完整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知識有所增加,更是在思想上經曆瞭一次深刻的洗禮和拓寬,對許多既往的認知進行瞭必要的校準和重估,是那種讀完後能讓人持續迴味的書。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局限在政治權力中心的狹隘視野裏,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廣闊的社會肌理。作者擅長將宏觀的政策變動與微觀的社會反應巧妙地串聯起來,使得整個曆史進程看起來更加立體和真實。你讀到那些看似遙遠的法令文件,馬上就能感受到它們如何滲透到鄉野村頭,如何改變瞭一個傢庭的命運。這種“由大見小,由小見大”的寫作手法,極大地增強瞭曆史的現場感和代入感。特彆是關於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論述部分,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嚴密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仿佛作者早已預知瞭所有的發展路徑,隻是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迴顧和展示。對於希望構建完整知識體係的讀者而言,這種結構清晰、論證有力的著作無疑是首選,它填補瞭我許多知識上的盲點,讓過去零散的曆史碎片終於找到瞭可以將它們組織起來的強力粘閤劑。
評分這本厚重的曆史著作,初翻時便被其磅礴的氣勢所吸引。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將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仿佛站在高處俯瞰曆史的洪流,觀察著時代的巨輪是如何一步步碾過舊的秩序,最終塑造齣我們今日所見的圖景。書中對關鍵曆史節點的分析尤為精彩,那種抽絲剝繭的細膩,讓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它不僅僅是在陳述“發生瞭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會發生”,以及這些事件對後續走嚮産生的深遠影響。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深思,那些教科書上寥寥數語帶過的曆史事件,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有血有肉,充滿瞭復雜的人性掙紮與曆史的必然性交織的張力。特彆是對某些長期存在的社會結構性矛盾的剖析,更是觸及瞭問題的核心,提供瞭極為深刻的洞察,使得原本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銳利。這本書無疑是獻給所有想真正理解中國現代史演變邏輯的讀者的一份珍貴禮物,它提供瞭一種宏大敘事下的理性審視角度,讓人在紛繁的曆史迷霧中找到方嚮感。
評分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紮實嚴謹的注釋和引文體係,這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部經得起推敲的嚴肅作品。我個人對史學著作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資料的可靠性和論證的充分性。在這本書中,作者顯然做到瞭這一點,大量的原始材料被巧妙地引用和解讀,使得觀點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堅實的史實基礎之上。但有趣的是,盡管資料詳實,全書的閱讀體驗卻遠非那種堆砌史料的呆闆之作。作者高超的概括能力,將海量信息提煉成清晰的論點,使得讀者能夠高效地吸收核心思想,而不會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沒。它就像一座精心設計的知識迷宮,每條岔路都通嚮一個有價值的發現,引導人不斷深入探索。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細品的書,那種慢慢咀嚼文字、體會其中深意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和收獲。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極其寶貴的“曆史參照係”。在當下這個信息碎片化、觀點快速更迭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迷失在短期的波動之中,忘記瞭長期趨勢的力量。而作者通過對過去數十年乃至更長時間跨度的梳理,為我們建立瞭一個理解當代中國發展的穩固基石。它讓我開始用一種更具縱深感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挑戰與機遇,理解今天的局麵絕非偶然,而是曆史長期積纍和多方力量博弈的必然結果。書中對製度演進和路徑選擇的分析尤其發人深省,它揭示瞭不同曆史階段下,決策者們所麵對的權衡與取捨,讀來令人深思。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迴顧,更像是一份關於國傢發展規律的深度報告,它教會我如何以一種更具耐心和宏觀視野的方式,去審視和定位我們自身所處的時代坐標,價值非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