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

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崔如琢 著
图书标签:
  • 荣宝斋
  • 画谱
  • 写意花鸟
  • 绘画
  • 艺术
  • 中国画
  • 传统绘画
  • 技法
  • 临摹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黄金美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荣宝斋
ISBN:9787500312420
商品编码:2794675098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

定价:48.00元

作者:崔如琢

出版社:荣宝斋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003124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收录了崔如琢的绘画作品。崔如琢是当代中国画家,擅长写意花鸟、山水,他的写意花鸟画具有独特绘画风格,深受读者喜爱。崔如琢的画,重骨法用笔,以书入画。如琢自幼习字,受郑诵先先生影响;又学画,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

目录


《荷花》步骤
碧荷生幽泉
听雨
清幽 画比真荷大
冷碧
竹石八哥
秋浓 逸笔草草梦云林
醉春
梅花小鸟 春风绽玉兰
三友图
藏娇
闹春图 清趣
疏雨荷塘
葡萄八哥 荔枝双禽
晴雪图
夜雨春风 醉秋图
风和晴翠
枇杷暑阴
名花不忍啄
育雏图 夜夜清风香满家
冷碧
蕉阴栖禽 青藤笔意
喜澄流涌浩歌
任是无情也动人
晨风
冷碧新秋水
清影 迎风醉露
兰石图
香醉步蹒跚 石洁竹青
叶底悄悄话
漫道画师指墨奇 冷碧新秋水
浓春
果熟引禽来
晚风吹断竹林烟
清幽图
三鸡图 蕉荫
山花怒放
梅花笑我我笑梅
春浓
晚风吹人醉 清声

作者介绍


崔如琢,一九四四年生于北京,一九八一年定居美国,此前执教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他自幼习字,书法上深受郑诵先先生影响;及长学画,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兀首,、钓鱼台馆、故宫博物院也多有收藏。赴美后,他的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个人和泰国王室、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社、《中国青年报》社等七家单位共同推选他为二○○四年全国十大艺术英才之一。

文摘


序言



《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并非一本独立的书籍,而是荣宝斋出版的一套大型画谱系列中的一个分册。荣宝斋画谱系列,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精湛的印刷工艺和丰富的艺术内容,在中国画收藏界和艺术研究领域享有盛誉。该系列旨在系统地梳理和展示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为艺术家、鉴赏家及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宝贵的学习与参考资料。 整体背景与价值 荣宝斋,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声誉最卓著的艺术品商店之一,其画谱的出版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画作的简单集合,更是对中国绘画传统的一次系统性整理与传承。画谱系列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画科,其中,《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聚焦于中国画中最具生命力与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分支——写意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写意”为核心,强调传达物象的神韵、意趣和作者的情感,而非对形体的完全写实描摹。它讲究笔墨的运用,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通过简洁的笔触、淋漓的墨色、鲜明的色彩,表现出花鸟的自然之美,并寄寓作者的情志。写意花鸟画不仅是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画家个人性情、学养与艺术造诣的综合展示。 《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的独特贡献 作为荣宝斋画谱系列中的一员,《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在写意花鸟画的传承与推广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无法在此逐一列举画谱中具体收录的作品和艺术家,但我们可以从其“写意花鸟部分”的定位,推测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读者可能产生的价值: 1. 集结名家精粹,呈现时代风貌: 荣宝斋画谱系列历来以收录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性作品而著称。因此,《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很可能汇集了中国近代以来,乃至更早时期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卓有成就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艺术生涯的巅峰体现,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审美取向和技法创新。通过观摩这些大师的画作,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丰富多样性,以及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独特创造。 2. 技法解析,启迪创作灵感: 写意花鸟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精妙的笔墨运用。该画谱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呈现,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范本。其中,可能包含对不同花卉、禽鸟、草虫等题材的画法示范,如勾勒、点染、泼墨、破墨等技法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章法的经营。这些细节的展示,对于初学者而言,是认识写意花鸟画基本功的绝佳途径;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画家,则能提供进一步提升技艺、拓展表现手法的思路。例如,对梅花“铁骨冰心”的勾勒、兰花的“风中摇曳”的写意、牡丹的“雍容华贵”的渲染,以及不同鸟类的神态捕捉,都蕴藏着丰富的技法奥秘。 3. 意境营造,深化美学理解: 写意花鸟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意境的表达。艺术家通过笔墨和色彩,将自然景物的形态与个人的情感、哲思融为一体,创造出富有诗意的画面。《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所收录的作品,必然是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佳作,它们可能描绘了四季变换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或是寄托了文人雅士的情怀。通过品读这些画作,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写意花鸟画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从而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 4. 学术价值,奠定研究基础: 对于中国画的研究者和理论家而言,荣宝斋画谱系列无疑是宝贵的文献资料。《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汇集了大量的写意花鸟画精品,为研究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史、艺术风格演变、各流派特点,以及特定时期社会文化对绘画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实物基础。通过对画谱中作品的细致分析,可以挖掘出更深层的学术价值,为中国画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史梳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5. 珍藏价值,传承艺术瑰宝: 荣宝斋以其精良的印刷品质而闻名,其画谱的印制往往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的风貌,纸张、色彩、装帧都经过精心考量。因此,《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不仅具有艺术和学术价值,也具备相当的收藏价值。它使得那些可能分散在私人收藏或博物馆中的经典作品得以集中呈现,方便大众欣赏和学习,也为艺术品收藏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艺术瑰宝。 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征 写意花鸟画的精髓在于“写意”,即以概括、夸张、变形的手法,捕捉物象的内在精神和生命活力。它与工笔花鸟画的精雕细琢、纤毫毕现形成鲜明对比。写意花鸟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笔墨的变化万千: 笔是骨,墨是魂。写意花鸟画对笔墨的运用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粗笔如锥,遒劲有力;细笔如丝,飘逸灵动;飞白顿挫,表现物体的质感与力量;积墨、破墨、晕染,营造层次与立体感。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更是能传达出万千气象。 色彩的自然与象征: 写意花鸟画的用色,既追求自然的真实感,又带有象征意味。有时用色大胆泼辣,以色破墨,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有时则以墨为主,辅以淡彩,营造清雅脱俗的意境。色彩的搭配,往往能烘托画面的情感基调。 造型的提炼与夸张: 写意花鸟画不拘泥于物体的具体形态,而是通过对物象特征的提炼和概括,甚至适度的夸张,来表现其神韵。例如,画鸟,不必事事描绘其羽毛的细节,而要抓住其眼神的灵动、身体的姿态,以寥寥数笔传达其生命的活力。 章法的巧妙安排: 构图的经营,是写意花鸟画成功的关键之一。画家需要巧妙地安排景物的位置、大小、疏密,以及留白的处理,以创造出富有韵律感和空间感的画面。虚实相生,以少胜多,是中国写意画的传统美学理念。 情思的注入与寄托: 写意花鸟画往往是画家个人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的载体。画家通过描绘花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对人生的理解,或是寄托某种理想。一枝梅,可象征坚韧不拔;一幅兰,可寄寓高洁品格;一群鸟,可展现生机勃勃。 《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的潜在价值体现 尽管我无法直接解读《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的具体内容,但基于荣宝斋画谱系列的整体定位以及“写意花鸟部分”的特性,我们可以推断其在艺术学习、审美提升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巨大价值。 对于书画爱好者而言,它是一部“活的教材”,可以通过临摹和研究,逐步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巧,理解写意精神,培养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对于艺术家而言,它是不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在大师的作品中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可能性。对于学者而言,它是研究中国画史、审美品格演变的重要依据。对于收藏者而言,它是一件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的艺术珍品。 总而言之,《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作为荣宝斋画谱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对中国写意花鸟画艺术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集中展示,它承载着丰富的艺术信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是值得所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感兴趣的人士深入品读和珍藏的佳作。它不仅是关于“画”的书,更是关于“意”的书,是关于中国传统审美与人文精神的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中国画的了解算不上深厚,一直觉得水墨画有点“看不懂”,直到我偶然间发现了这套《荣宝斋画谱》。特别是这本204卷写意花鸟部分,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中国画那博大精深的魅力。书中的每一幅作品,都不是简单地模仿现实,而是画家们将自己对花鸟的理解、情感注入笔端,通过写意的手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神韵。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描绘飞鸟走兽的画面,那神态,那动态,简直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跃然纸上。还有那些或繁盛或疏淡的花卉,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丽脱俗,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姿态和故事。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范例,用毛笔蘸墨,去模仿那些线条和晕染,虽然远不及大师们的神韵,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意”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写”的自由,也感受到了中国画独特的韵味。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启蒙,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生命力,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评分

这套《荣宝斋画谱》系列,简直是我这位老书虫的心头好!尤其是这本204卷,写意花鸟部分,简直就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宝库。每次翻开它,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灵韵的艺术殿堂。那笔墨的挥洒,那色彩的运用,无不透露出画家们炉火纯青的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不仅仅是欣赏那些精美的画作,更重要的是,我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传承的力量。荣宝斋百年字号的底蕴,在这本画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每一页都饱含着匠心独运,无论是构图的巧妙,还是意境的营造,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四季景色的篇章,初春嫩芽的生机勃勃,盛夏荷风的悠然自在,深秋红叶的灿烂绚烂,严冬雪压的静谧肃穆,都被画家们以最简洁、最写意的方式呈现出来,却又无比传神,引人入胜。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本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教科书,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受益匪浅,对花鸟画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沉浸在西方古典油画世界的爱好者来说,偶然接触到《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算是一次非常新奇且令人惊喜的体验。起初,我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理解仅限于“黑白灰”的单调,但这本画谱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里的花鸟,不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的精灵。画家们运用极其简练的笔触,却能传达出花叶的舒展、花蕊的含苞、鸟儿的灵动,甚至是微风吹拂下叶片微微颤动的姿态。那种“留白”的艺术处理,更是让我惊叹,画面中的留白并非虚无,而是与画面本身形成了一种对话,留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我尤其被那些描绘雨中花、雪中鸟的画作所吸引,墨色在纸上自然晕染,仿佛真的能感受到湿润的空气和清冷的寒意。这种“写意”的表达方式,与西方写实绘画的精细描摹截然不同,却同样能触动人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它让我认识到,艺术的表达方式是如此多样,而东方水墨的魅力,也足以让世界为之倾倒。

评分

这本《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实在是太棒了,简直是我案头的必备良品。我是一名在校的美术生,平时在课堂上接触到的花鸟画技法和理论很多,但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魂”。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它不仅仅是展示了精美的画作,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写意花鸟的创作思路和笔墨技巧。我反复研究书中的每一幅作品,从构图的取舍,到笔墨的顿挫,再到色彩的搭配,都力求领悟其中的精髓。我特别喜欢其中对“神似”的强调,画家们并非拘泥于形似,而是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和理解,将其内在的精神气质通过笔墨表现出来。例如,画一只振翅欲飞的鸟,不是画出每一根羽毛的细节,而是通过瞬间的动作和眼神,捕捉到它生命力的瞬间。再比如,画一丛盛开的牡丹,不是描绘每一片花瓣的纹理,而是通过色彩的浓淡和笔法的起伏,表现出它雍容华贵的姿态。这本书让我明白,写意花鸟的魅力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在于“画外之意”。

评分

作为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我一直对荣宝斋这个品牌有着莫名的情结。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荣宝斋画谱204(写意花鸟部分)》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手后,我更是惊喜连连。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典雅大气,纸张质感也非常好,翻阅起来令人心旷神怡。内容方面,更是精华荟萃,收录了众多明清以来写意花鸟画的经典之作。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不同题材的分类和展示,无论是梅兰竹菊的四君子,还是各色禽鸟的动态描绘,亦或是各种寓意吉祥的花卉,都呈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首无声的诗,一曲流动的画。我常常在闲暇之余,独自一人静静地品味这些画作,感受其中的东方韵味和哲学思考。例如,画一枝傲雪的寒梅,不仅仅是描绘它在严寒中的绽放,更蕴含着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所在,而这本书,无疑是带领我领略这份魅力的绝佳向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