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皮書係列 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7)
定價:89.00元
作者:張季風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201083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特朗普衝擊’與區域經濟閤作中的日本因素”為主題,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特彆是美國放棄TPP可能對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對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進行瞭深入探討,同時對未來中國自貿區發展、RCEP、東南亞FTA等區域經濟閤作中中日之間的博弈、閤作等備受關注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目錄
作者介紹
張季風,男,1959年8月齣生,吉林伊通人。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所長助理,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秘書長。1982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外語係,1992年獲東北師範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學位,1999年獲日本東北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2年任教於東北師範大學日本研究所。1999年12月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日本經濟、中日經濟關係和區域經濟。劉瑞,女,1970年7月齣生,陝西人。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日本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秘書長。1987年9月-1991年7月就讀於東北財經大學計劃統計係,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5年4月-1998年3月就讀於東京都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科經濟政策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理論與政策、日本金融、中日金融製度比較等。
文摘
序言
我之所以對《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7)》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對中日兩國之間錯綜復雜的經貿關係一直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本書恰好就聚焦於這個核心議題,並對此進行瞭細緻入微的分析。在閱讀過程中,我最先注意到的是作者在探討兩國貿易往來時,並沒有簡單地羅列進齣口數據,而是著重分析瞭這種關係背後的驅動因素和潛在的製約因素。例如,在分析中國作為日本主要貿易夥伴的地位時,作者深入挖掘瞭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布局的戰略考量,以及這種投資如何影響著兩國産業的聯動與競爭。同時,書中也並沒有迴避兩國經貿關係中可能存在的摩擦和挑戰,而是坦率地指齣瞭知識産權保護、市場準入等問題,並提供瞭不同視角的解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討論兩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時,引用瞭大量的案例和數據來支撐其論點,使得整個分析過程顯得尤為紮實可信。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對2017年中日經貿關係的現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我開始思考這種關係未來的走嚮,以及它可能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格局産生的深遠影響。
評分初次接觸《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7)》,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充斥著大量專業術語和復雜圖錶的學術專著,可能會讓人望而生畏。然而,令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相當平實,甚至帶有一絲敘事性,這使得即便對經濟學不是特彆精通的讀者,也能輕鬆地跟隨作者的思路。書中對於日本經濟的解讀,不僅僅局限於宏觀層麵的數據呈現,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對日本社會文化、科技創新以及産業政策的觀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日本經濟“失落的二十年”之後,如何看待其復蘇的跡象,以及安倍經濟學在其中的角色。書中對具體産業的分析,例如汽車、電子産品等,都能夠與日本的社會發展背景相結閤,顯得格外生動。此外,對於中日經貿關係的探討,也展現瞭作者的深度思考,並沒有將兩國關係簡單化,而是揭示瞭其中包含的閤作與競爭並存的復雜性。閱讀過程中,我感覺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日本經濟的迷霧,並指引我理解中日兩國經濟之間微妙而重要的聯係。
評分老實說,在翻開《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7)》之前,我對“藍皮書”這種形式的報告文學是有些刻闆印象的,總覺得它過於官方,缺乏人情味。但是,這本書卻打破瞭我的固有認知。在探討日本經濟的方方麵麵時,作者並沒有像一本教科書那樣死闆,而是注入瞭相當的活力和現實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日本經濟發展曆程的迴顧,以及其中穿插的一些曆史事件對當前經濟格局的影響分析。比如,作者在分析日本企業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尋求突破時,列舉瞭一些頗具啓發性的案例,這些案例不僅僅是數據,更是關於企業決策、市場適應以及創新精神的故事。對於中日經貿關係的部分,我更是覺得耳目一新。它沒有局限於傳統的貿易和投資數據,而是深入分析瞭文化差異、地緣政治等因素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兩國經濟的互動。我感覺作者在寫作時,一定是帶著一種強烈的洞察力和對現實問題的關注,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讓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中日兩國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
評分拿到這本《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7)》的時候,我其實抱著一種觀望的心態。畢竟,對於“藍皮書”這種名稱,我總覺得會比較學術化,內容可能偏嚮枯燥的說教和大量的圖錶數據。然而,翻開第一頁,我就被它不同於我預期的敘述方式所吸引。作者並非直接拋齣一堆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以一種更具故事性的筆觸,為讀者描繪瞭2017年日本經濟的宏觀圖景。從宏觀的GDP增長、通脹壓力,到微觀的消費趨勢、産業結構調整,都通過流暢的語言娓娓道來。特彆是在分析日本經濟麵臨的挑戰時,例如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些挑戰背後的深層原因,並且探討瞭日本政府為此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以及這些措施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讀到這一部分,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旁觀者,靜靜地觀察著日本經濟這艘大船在風浪中如何航行。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將復雜經濟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讓像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份報告,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經濟觀察之旅,讓我對日本經濟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嚮有瞭初步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評分當我拿到《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7)》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期待是能夠從中獲得對日本經濟現狀的全麵而深入的瞭解,特彆是它與中國經濟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這本書並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分析日本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時,非常注重細節的挖掘。例如,對於日本政府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麵所采取的一係列政策,書中都進行瞭詳盡的解讀,並嘗試評估其有效性和可能帶來的長期後果。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日本國內消費市場變化趨勢的分析,以及這種變化對日本企業戰略調整的影響,這部分內容非常貼近生活,也讓我對日本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在探討中日經貿關係時,作者的視角也相當獨到,他不僅關注瞭貿易額的增長,更深入分析瞭投資、技術閤作以及産業供應鏈等多個維度,揭示瞭兩國經濟相互依存的深層邏輯。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我感覺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乏記者的敏銳,使得內容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