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刑法各论(新版D12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 定价 | 75.00 | 
| ISBN | 9787300089225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大谷实 | 
| 编号 | 11165314 | 
| 出版日期 | 2009-02-01 | 
| 印刷日期 | 2009-03-01 | 
| 版次 | 无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无 | 
| 绪论 一、刑法各论的意义 二、刑法各论的体系 三、刑法的解释 D1一编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D1一章对生命和身体的犯罪 D1一节人的意义 一、概说 二、人的开始时期 三、人的结束时期 D1二节杀人犯罪 一、概说 二、杀人罪-普通杀人罪 三、尊亲属杀人罪的删除 四、杀人预备罪 五、自杀关联罪、同意杀人罪 D1三节伤害犯罪 一、概说 二、伤害罪 三、伤害致死罪 四、现场助威罪 五、同时伤害的特别规定 六、暴行罪 七、危险运输致人死伤罪 八、准备凶器集合罪、准备凶器集结罪 D1四节过失伤害犯罪 一、概说 二、过失伤害罪、过失致死罪 三、业务过失致人死伤罪 四、重大过失致人死伤罪 D1五节堕胎犯罪 一、概说 二、堕胎犯罪的基本概念 三、堕胎罪 四、同意堕胎罪、同意堕胎致人死伤罪 五、业务堕胎罪、业务堕胎致人死伤罪 六、不同意堕胎罪、不同意堕胎致人死伤罪 D1六节遗弃犯罪 一、概说 二、遗弃罪 三、保护责任人遗弃罪 四、遗弃致人死伤罪 D1二章对自由和私生活的安宁的犯罪 D1一节逮捕和监禁的犯罪 一、概说 二、逮捕、监禁罪 三、逮捕、监禁致人死伤罪 D1二节胁迫犯罪 一、概说 二、胁迫罪 三、强要罪 D1三节绑架、诱拐和买卖人身的犯罪 一、概说 二、绑架、诱拐未成年人罪 三、以营利等为目的的绑架、诱拐罪 四、以勒索赎金为目的的绑架、诱拐罪 勒索赎金罪 五、移送所在国外目的的绑架、诱拐罪 六、买卖人身的犯罪 七、将被绑架者等移送所在国外罪 …… D1三章对名誉和信用的犯罪 D1四章对财产的犯罪 D1二编对社会法益的犯罪 D1一章对公共安宁和安全的犯罪 D1二章对公众健康的犯罪 D1三章对公众信用的犯罪 D1三编对国j1a法益的犯罪 D1一章对国j1a存在的犯罪 D1二章对国j1a职能的犯罪  | 
| 本书是日本目前*为畅销的刑法教科书之一 其体系完整 观点成熟;概括全面 分析入微 堪称日本当今刑法学界通说见解之集大成和刑法体系书之典范。 本书内容的基本特点是 从犯罪的本质是违反社会伦理规范的法益侵害行为的立场出发 超Yu0当代日本刑法学中长期以来所存在的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之争 将国民的法律感情作为刑法解释的重要参照 并且将这种基本考虑贯彻到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当中。 本书自问世以来 历经修订 行销二十余年。作者大谷实教授是当今日本刑法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曾任同志社大学教授、日本司法考试考查委员、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法制审议会委员等要职 现任学校法人同志社理事长。  | 
| 本书是日本目前*畅销的刑法学著作之一 根据2007年3月*新修订的版本译出。在总论部分 作者从犯罪的本质是违反社会伦理规范的法益侵害行为的立场出发 对刑法的基础、犯罪、刑罚和保安处分等刑法总论问题作了全面解说 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各论部分 作者详述了对个人法益的犯罪、对社会法益的犯罪和对国j1a法益的犯罪。大量引用了日本刑事司法的重要判例.并对其有独到的分析和评价。全书体系完整、观点成熟、资料翔实、通俗易懂 为日本学生准备司法考试的推荐阅读书。 | 
| **编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章对生命和身体的犯罪 **节人的意义 一、概说 1.人的生命 生物学上的人的生命 始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形成的受精卵的诞生。受精卵*终附着在子宫上 作为胎儿而成长 出生为人。即人的生命 具有以下成长经过:受精一着床一胎儿一出生一死亡。人确实死亡之后 一生就谢幕了。在此意义上讲 生物学上 从受精卵的诞生到出生后死亡为止的期间就是人 在此期间可以作为人的生命加以把握。但是 人的生命是不是一律都全部予以保护 因国而异。现行刑法上的保护只限于“胎儿”和“人”。另外 受精卵虽然没有被作为人的生命加以保护 但作为“物”加以保护还是可能的。 2.刑法保护 为了保护人的生命 刑法上设计了对生命、身体的犯罪。对生命、身体的犯罪 是指以侵害、威胁人或者胎儿的生命、身体为内容的犯罪 ①杀人罪 ②伤害罪 ③过失致人死伤罪 ④堕胎罪 ⑤遗弃罪 就属于这种情况-D12编D126~30章。其中 前面三种主要是侵害犯 后面两种主要是危险犯。另外 作为行为对象 除了堕胎罪之外 都是“人”。法律上的“人”的概念 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 包括法人在内 但是 作为对人的生命、身体的犯罪的对象 必须具有生命、身体 所以 这里的人只能限定为自然人 而不包括法人。 只要是具有生命、身体 无论是没有长大成人希望的婴儿 还是行将就死的老人 也不论其状态如何 都是人。堕胎罪的行为对象是胎儿 因此 在堕胎罪中 确定区分人和胎儿的标准 就**重要。区分的关键是将胎儿看作为人的时期即人的开始时期。另一方面 人若死亡的话 就不能成为对生命、身体的犯罪的对象 所以 原则上 伤害死人的行为不成立杀人、伤害等犯罪。因此 什么时候是人的结束时期的问题不仅和是否成立犯罪有关 而且也是将杀人罪和将死尸作为犯罪对象的损坏尸体罪-**90条区分开来的分水岭。 ......  | 
拿到这本《刑法各论》(新版第2版)时,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终于有了一本能够真正带我深入理解刑法分则的“工具书”。我之前接触过不少刑法教材,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案例不够典型,难以在实际应用中找到抓手。这本书,从目录的编排到每一章节的论述,都透着一股务实和严谨。大谷实的理论功底毋庸置疑,但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将这些理论束之高阁,而是通过大量的判例和详细的释义,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鲜活。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罪名,比如侵占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书中不仅梳理了不同学派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详细分析了司法实践中的争议焦点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书中对一些新兴犯罪的阐释,比如网络犯罪,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这本书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凝聚着作者的深思熟虑,阅读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刑法大家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刑法各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都非常突出。我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或者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谷实教授的学识渊博,他不仅对中国刑法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也能够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问题导向”和“实证研究”。它不仅仅是在介绍理论,更是在解决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例如,在讨论某一犯罪时,书中会主动提出一些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然后通过分析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以及学界观点,给出自己的解答。这种思考方式,对于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而且,书中引用的文献和案例都非常详实,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线索。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反复研习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即使是对于一些高度专业化的概念,大谷实也能够用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我是一个对法律条文的逻辑性要求比较高的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解释每一个罪名时,都会先从该罪的立法目的出发,然后分析其侵害的法益,再详细论述其构成要件,最后结合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进行说明。这种层层递进的论述方式,使得整个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读者能够很容易地把握住每一个罪名的核心特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罪名之间的区分,比如盗窃罪与抢夺罪,诈骗罪与侵占罪等,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清晰地指出了它们在行为方式、主观目的等方面的差异,避免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困惑。此外,书中对一些构成要件的细微之处的把握也非常到位,例如对“非法持有”的理解,对“故意”的认定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提升我们对犯罪的精准判断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每一章都力求将一个复杂的犯罪类型进行彻底的解析。我之前在学习一些刑法分则的罪名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很多罪名之间的界限模糊,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而这本书,通过对每个罪名的精细化拆解,让我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理解它们。例如,在讲到妨害公务罪时,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公务”的范围,还对“妨害”的行为方式进行了分类,并且结合了大量的案例来分析实践中的具体情形。这种细致入微的论述,让我对这个罪名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书中不仅注重理论的阐述,也非常强调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它会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融入到理论讲解之中,使得我们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对于我这样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刑法知识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它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复杂的案件,并且能够做出更准确的法律判断。
评分作为一名对刑法理论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引导我跨越“总则”的海洋,抵达“分则”的彼岸的著作。这本《刑法各论》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它的结构设计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围绕一个具体的犯罪类型展开,层层剥茧,深入浅出。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犯罪构成要件的拆解分析,它不仅仅是罗列条文,而是详细阐述了每一个要件的内涵、外延,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极大地提升对犯罪的理解深度和准确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引入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且对这些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包括犯罪事实、定罪依据、量刑情节等。这种“案例导向”的学习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的司法实践联系起来,不再觉得刑法是一门枯燥的学问。读完一章,我不仅理解了该罪的法律规定,还能通过案例看到法律是如何被适用的,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刑法世界的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多令人着迷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