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2版 临床医学内科超声指南医学书

包邮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2版 临床医学内科超声指南医学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超声
  • 心血管
  • 临床医学
  • 内科
  • 超声指南
  • 医学书
  • 掌中宝
  • 第二版
  • 包邮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27746
商品编码:28283795978
包装:简装
出版时间:2017-08-3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超声掌中宝 心血管系统(第二版)
定价:128.00元
作者:杨娅房芳李嵘娟谢谨捷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89277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
g

内容简介  

         本书为《超声掌中宝》系列丛书中之一,重点讲述心脏及大血管系统的相关疾病。全书共10章,约30万字,400余幅图。主要内容包括正常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分析、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人工瓣膜机能异常、主动脉病变、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心脏占位胜病变、心包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共21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常见和复杂疑难的先天性畸形。每个章节系统而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心脏大血管疾病的病理解剖、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包括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多普勒和声学造影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并说明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选取特征性的图片,并在图中对解剖结构和病变表现及测量进行了标注,能直观地反映超声心动图表现和定量分析方法。本书特点是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指导性强;适于临床医师、超声影像专科医师和实习生,对超声心动图和临床相关知识全面了解、重点掌握和快速查阅的简明实用、携带方便的工具书。

目录

 di 1章 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心功能评估   

di 1节 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  

第 2节 心功能评估 37

 第 2章 冠心病 55

 第 3章 高血压 64

 第 4章 心肌病 71

 di 1节 扩张型心肌病 72

 第 2节 肥厚型心肌病 77

 第 3节 限制型心肌病 85

 第 4节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89

 第 5节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92

 第 6节 心肌淀粉样变性 94

 第 7节 心肌致密化不全 98

 第 5章 心脏瓣膜病变 103

 di 1节 二尖瓣狭窄 103

 第 2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111

 第 3节 二尖瓣脱垂 118

 第 4节 主动脉瓣狭窄 125

 第 5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34

 第 6节 主动脉瓣脱垂 140

 第 7节 三尖瓣狭窄 143

 第 8节 三尖瓣关闭不全 148

 第 9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154

 第 10节 心脏人工瓣膜 162

 第 6章 主动脉病变 174

 di 1节 主动脉瘤 174

 第 2节 主动脉夹层 178

 第 3节 主动脉窦瘤 187

 第 4节 马方综合征 195

 第 7章 肺动脉病变 203

 di 1节 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 203

 第 2节 肺栓塞 211

 第 3节 肺动脉夹层 215

 第 8章 心脏占位性病变 220

 di 1节 心腔血栓形成 220

 第 2节 黏液瘤 227

 第 3节 其他心脏肿瘤 234 

 第 9章 心包疾病 243

 di 1节 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 243

 第 2节 缩窄性心包炎 248

 第 10章 先天性心脏病 252

 di 1节 左室流入道病变 252

 第 2节 左室流出途径病变 274

 第 3节 右室流入道病变 280

 第 4节 右室流出途径病变 288

 第 5节 房间隔缺损 298

 第 6节 室间隔缺损 308

 第 7节 心内膜垫缺损 316

 第 8节 左室 -右房通道 322

 第 9节 动脉导管未闭 324

 第 10节 腔静脉连接异常 332

 第 11节 肺静脉畸形引流 340

 第 12节 肺动静脉瘘 350

 第 13节 法洛四联症 354

 第 14节 法洛三联症 363

 第 15节 大动脉转位 370

 第 16节 右室双出口 380

 第 17节 左室双出口 386

 第 18节 先天性主动脉病变 389

 第 19节 永存动脉干 398

 第 20节 先天性冠状动脉病变 404


《腹部脏器影像解剖学图谱:肝胆胰脾与肾上腺》 概述 本书是一部为临床影像学医生、住院医师、影像技术人员以及医学院学生量身打造的腹部脏器影像解剖学专著。本书聚焦于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脾脏和肾上腺等腹部重要器官,以详尽的影像学表现为基础,结合精确的解剖学知识,旨在构建读者对这些器官结构与影像特征的深度理解。我们深知,准确的影像解剖是诊断的基石,没有扎实的解剖基础,任何影像技术的应用都可能偏离正轨。因此,本书力求突破传统解剖图谱的局限,将影像学视角下的器官形态、毗邻关系、血管神经分布以及常见病变影像特征融为一体,为临床实践提供直观、系统且极具操作性的参考。 内容特色与结构编排 本书的编排遵循科学、严谨的逻辑顺序,力求全面而深入地展现腹部脏器影像解剖的精髓。 第一篇:肝脏影像解剖与临床应用 肝脏基本解剖回顾: 简要回顾肝脏的宏观解剖,包括其在腹腔内的位置、毗邻关系、被膜、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等主要血管系统的分段和走行。重点强调肝脏实质分区(如Couinaud分段法)在影像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影像学多模态呈现: 超声成像: 详细阐述在不同超声探头频率、模式(如B超、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弹性成像)下肝脏的正常回声特点、各叶段的识别方法。着重讲解肝内血管(门静脉系、肝静脉系、肝动脉分支)的彩色多普勒显示规律,以及它们与肝实质回声的关系。此外,还将介绍腹部超声检查中肝脏的常规扫描路径和关键切面。 CT成像: 剖析不同CT扫描期相(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下肝脏的CT值、密度表现。重点展示肝脏血管(门静脉主干、分支,肝动脉主干、分支,下腔静脉)在CT上的增强模式和解剖定位。结合三维重建技术,提供更直观的肝脏血管和实质的分段模型。 MRI成像: 阐述T1WI、T2WI、DWI、ADC图以及增强扫描(如肝脏特异性造影剂)下肝脏的信号特征。重点突出MRI在肝脏实质成分分析(如脂肪、出血、纤维化)以及血管成像方面的优势。详细讲解肝脏血管在MRI上的显示,以及其与肝实质信号的关系。 毗邻脏器与影像学识别: 详细描述肝脏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肾、膈肌等周围脏器的影像学接触关系,以及在超声、CT、MRI图像上如何准确识别这些边界。 常见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针对肝脏的常见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硬化、脂肪肝等,通过典型的影像学图片,结合其在不同模态下的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如何利用影像解剖知识来辅助病变定位、定性,并与正常结构进行鉴别。 第二篇:胆道系统影像解剖与临床应用 胆囊与胆管解剖: 介绍胆囊的正常形态、位置、大小,以及肝总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等胆道结构的走行、解剖变异。 影像学多模态呈现: 超声成像: 讲解胆囊壁的正常回声、胆囊内液性成分以及胆汁的声学特性。重点介绍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常见病变的超声表现。详细阐述胆总管的探查方法、正常管径,以及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管扩张等病变的超声诊断。 CT成像: 展示胆囊和胆管在CT上的表现,特别是增强扫描对胆囊壁炎症的识别。分析CT在诊断胆囊癌、胆管癌以及胆道梗阻中的作用。 MRI成像: 重点介绍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显示胆道结构、结石、狭窄等方面的价值。分析MRI在胆管癌、胆囊癌诊断中的细节表现。 毗邻脏器与影像学识别: 描述胆道系统与肝脏、十二指肠、胰头等毗邻脏器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关系来定位胆道结构。 常见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结合图片,讲解胆囊炎、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胆管扩张、胆管狭窄、胆囊癌、胆管癌等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正常结构或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第三篇:胰腺影像解剖与临床应用 胰腺基本解剖: 介绍胰腺的头部、颈部、体部、尾部,以及胰管的走行、开口(副胰管)。强调胰腺与周围重要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的紧密关系。 影像学多模态呈现: 超声成像: 讲解胰腺的正常回声特点、形态、大小,以及胰管的显示。重点介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癌等常见病变的超声表现。 CT成像: 详细阐述CT在显示胰腺形态、胰腺实质均匀性、胰管扩张以及胰周病变方面的作用。重点分析不同期相下胰腺的增强特征,以及其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和分期的价值。 MRI成像: 突出MRI在显示胰腺实质、胰管病变(如胰管结石、胰管狭窄)以及胰腺肿瘤的方面优势。特别介绍MRCP在胰腺和胆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毗邻脏器与影像学识别: 详细描述胰腺与胃、十二指肠、横结肠、脾脏、肾脏、腹主动脉、肠系膜上血管等毗邻脏器的影像学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关系进行解剖定位。 常见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结合图片,讲解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胰腺癌等病变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与其他腹部病变的鉴别。 第四篇:脾脏影像解剖与临床应用 脾脏基本解剖: 介绍脾脏的正常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脾动脉、脾静脉的走行。 影像学多模态呈现: 超声成像: 讲解脾脏的正常回声、脾实质的均匀性。重点介绍脾脏肿大、脾脏囊肿、脾脏梗死、脾脏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瘤)、脾破裂等病变的超声表现。 CT成像: 展示CT对脾脏形态、大小、实质均匀性的评估。分析脾脏在不同期相下的增强表现,以及其在脾脏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MRI成像: 介绍MRI在显示脾脏细微病变、脾脏梗死以及评估脾脏肿瘤性质方面的价值。 毗邻脏器与影像学识别: 描述脾脏与胃、胰腺尾部、左肾、结肠脾曲、膈肌等毗邻脏器的影像学关系。 常见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结合图片,讲解脾脏肿大、脾囊肿、脾梗死、脾肿瘤、脾破裂等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第五篇:肾上腺影像解剖与临床应用 肾上腺基本解剖: 介绍肾上腺的左右侧结构、形态、位置,以及肾上腺血管的走行。 影像学多模态呈现: 超声成像: 讲解超声下肾上腺的常规显示难度,以及对较大肾上腺病变的识别。 CT成像: 重点介绍CT在显示肾上腺形态、大小以及发现肾上腺结节、肿块方面的价值。详细阐述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鉴别良恶性肾上腺病变的意义。 MRI成像: 介绍MRI在评估肾上腺肿块性质、区分囊实性病变以及对某些激素分泌性肿瘤的诊断中的作用。 毗邻脏器与影像学识别: 描述肾上腺与肾脏、肝脏(右侧)、脾脏(左侧)、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毗邻脏器的影像学关系。 常见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结合图片,讲解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转移瘤等病变的影像学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影像学特征进行初步鉴别。 本书的优势与价值 1. 影像与解剖的完美融合: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将抽象的解剖知识与具体的影像表现紧密结合,让读者能够“看懂”影像,理解影像背后的解剖学原理。 2. 多模态影像的全面覆盖: 涵盖了临床最常用的超声、CT、MRI三种影像学技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腹部脏器。 3. 强调临床实用性: 每一章节都聚焦于临床常见病变,通过大量典型的影像图片,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4. 注重细节与变异: 关注解剖结构的细微之处以及常见的解剖变异,避免因对这些细节的忽视而造成误诊。 5. 高质量的图文并茂: 精选大量高质量、具有代表性的影像图片,并配以精准的文字描述,力求清晰、直观。 6. 系统化学习路径: 循序渐进的章节编排,为读者提供了一条系统学习腹部脏器影像解剖的有效路径。 适用人群 放射科医生及进修医师: 提升影像判读能力,加深对腹部脏器解剖的理解。 超声科医生: 掌握超声下腹部脏器的精准扫查和诊断技巧。 介入放射科医生: 为介入治疗提供精准的解剖定位依据。 普外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生: 更好地理解影像报告,指导临床决策。 医学院校学生: 作为学习影像解剖学和临床影像学的优质教材。 影像技师: 优化扫描方案,提高影像质量。 结语 《腹部脏器影像解剖学图谱:肝胆胰脾与肾上腺》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是临床医生解读腹部影像的“导航仪”。通过本书,我们希望帮助读者建立起坚实的影像解剖学基础,从而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看得更准、判得更精、治得更有效。愿本书成为您在腹部影像诊断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影像科的医生,虽然科室里配备了先进的超声设备,但之前对心血管超声的认识比较零散,很多时候依赖于临床医生的描述。《包邮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2版 临床医学内科超声指南医学书》这本书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这本书的图文结合非常出色,大量的彩色图片和高质量的超声图像,让我对各种心脏结构的形态和运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它不仅展示了正常情况下的声像图,还详细描绘了各种病理状态下的超声改变。我特别喜欢它对声学原理的讲解,虽然我不是专门研究超声物理的,但了解了基本的声学原理,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超声图像的形成和可能出现的伪影,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病等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都总结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各个疾病的鉴别要点。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一些复杂的概念,也能通过作者的解释变得清晰明了。这对于我这样需要跨学科学习的人来说,真是太友好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心血管超声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能够更自信地参与到临床病例的讨论中,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影像学诊断。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超声诊断的住院医师,之前对心血管超声完全是门外汉,听师兄师姐们说这方面内容很多,而且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所以一直想找一本入门级别的教材。经过一番比较,我选择了这本《包邮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2版 临床医学内科超声指南医学书》。这本书的优点真的很多,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易读性和系统性。它从最基础的心脏解剖结构开始讲起,一步步引导读者了解超声探头的选择、扫查技巧、以及各种二维、M超、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书中对各种心脏腔室、瓣膜、大血管的正常声像图描述得非常详细,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快速建立起正常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讲解病理生理和超声表现时,都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列出了各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比如房颤、室颤、瓣膜病、心肌病等等,还详细描述了它们在超声上的典型表现,并且配以清晰的图谱。我特别喜欢它在病例分析部分,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病例,让我看到了书本知识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也学会了如何将超声图像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本书的内容循序渐进,难度适中,对于我这样还在学习阶段的医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它让我对心血管超声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培养了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

评分

对于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心血管系统超声的知识,是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包邮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2版 临床医学内科超声指南医学书》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心血管超声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从最基础的心脏超声扫描路径、探头选择,到各种正常心脏结构的影像学表现,再到各种常见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这本书都覆盖了。我尤其欣赏它的“掌中宝”定位,这意味着它在保持内容全面性的同时,又注重实用性和便携性,非常适合我们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在医院学习时随时翻阅。书中用大量的图例和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要点,让我能够快速地记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瓣膜病的部分,书中详细列出了不同程度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超声指标,并配有示意图,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容易理解得多。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回避一些高级的应用,比如血流动力学分析、心脏功能评估等,也都有涉及,虽然我目前对这些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但这些内容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这本书不仅教会我“是什么”,更教会我“怎么看”,对于我理解并掌握心血管超声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在内科超声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年,但总觉得在某些方面不够深入的基层医生,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心血管系统超声知识,并且兼顾临床实用性的指南,之前看过的几本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都不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这次偶然看到《包邮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2版 临床医学内科超声指南医学书》,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掌中宝”定位,虽然名字听起来小巧,但内容一点也不含糊。它以清晰的逻辑和条理,将复杂的心血管超声诊断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从基础解剖、声学原理到各种常见和少见的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都涵盖得非常全面。我特别喜欢它在图文并茂方面的处理,大量的典型病例图片和高质量的超声图像,配以精准的文字描述,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尤其是一些疑难病例的分析,更是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思路。以前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病例,总会有点忐忑,现在有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更有底气了。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指导我,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更自信地进行诊断。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相当友好,没有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于我这样的临床医生来说,读起来非常顺畅,能够快速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

评分

作为一名有一定超声工作经验的医师,我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难以界定的心血管病例,这促使我不断寻求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资料。《包邮 超声掌中宝心血管系统第2版 临床医学内科超声指南医学书》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样只提供理论知识,而是非常注重临床实践的应用。我尤其欣赏它在疑难病例分析和鉴别诊断方面所做的努力。书中列举了许多罕见病和复杂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并且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思路,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某种声像图,以及如何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这对于提升我的临床诊断能力非常有帮助。此外,这本书在技术层面的讲解也相当深入,对于一些高级的超声技术,比如三维超声、应力超声等等,都有所提及,并阐述了它们在心血管诊断中的价值。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机会全面应用这些技术,但了解它们的存在和意义,能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章节划分清晰,逻辑性强,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时刻提醒我思考,引导我进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