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本书配有大量稀见的古籍版本图片,所涉版本基本为作者亲自目验,对于专业学者和古籍爱好者均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2、本书在日文版原书翻译的基础上,将原书出版后作者陆续发表的研究成果悉数融入,在作者的同意下进行了增订。
内容简介
尾崎康先生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宋元版本学家,他的《正史宋元版之研究》自一九八九年问世以来,广受学界好评,是了解正史版本的基本文献,也是研究宋元版本的必读著作。但由于原著未有完整准确的中译本,至今未获中国学者的普遍重视。乔秀岩先生在作者指导下译出全书,不仅将原书出版后作者陆续发表的研究成果悉数融入,又进行全面增订,均经作者确认首肯。此书的出版定将造福学林,推动中国史学和文献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尾崎康,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教授、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中世史,尤精汉籍版本学。除了本书吸收的正史版本相关论文多篇以外,也有《日本见在宋元版本志(史部)》《资治通鉴的宋元版本》等多篇论文,曾编《北宋版通典》《后汉书》等影印本。
乔秀岩,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曾任东京大学助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曾与叶纯芳合作编辑《杨复再修仪礼经传通解续编祭礼》《影印南宋越刊八行本礼记正义》《孝经述议复原研究》等,又有《学术史读书记》《文献学读书记》即刊。
王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南北朝史、地理社会史及日本汉学。除多篇史学论文外,曾策划翻译《佐竹靖彦史学论集》《中国史学的基本问题》等日文学术著作。
目录
目次
编译说明
记述凡例
序
*一部 绪论编 —— 四部书及正史之初次编刊
*一章 北宋初期四部书之初次编刊
第二章 北宋至元代正史之初次编刊
第三章 宋版鉴定之前提性讨论(附)
第二部 综论编 —— 宋元时期之正史刊刻
*一章 北宋刊正史
第二章 旧称北宋景祐刊三史
第三章 南宋前期刊正史
第四章 南宋前期两淮江东转运司刊三史
第五章 南宋刊南北朝七史
第六章 南宋中期建安刊十史
第七章 南宋后期刊本、蜀刊本
第八章 元大德九路儒学刊十史
第九章 元末明初覆刻本隋书、南北史
第一〇章 明南北国子监二十一史(附)
第三部 解题编 —— 正史宋元版书志解题
一 史记
甲:集解本
乙:集解、索隐合刻本
丙: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本
附:南监史记三版之三家注
二 汉书
三 后汉书
四 三国志
五 晋书
六 宋书
七 南齐书
八 梁书
九 陈书
一〇 魏书
一一 北齐书
一二 周书
一三 隋书
一四 南史
一五 北史
一六 旧唐书
一七 新唐书
一八 五代史记
一九 宋史
二〇 辽史
二一 金史
结语
引用参考文献表
汉译增订版编后记
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部书带来的最大收获并非仅仅是知识点的增加,更在于其提供了一种处理和理解历史资料的方法论示范。作者在章节布局和问题设置上的匠心独运,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拆解为若干个可操作的研究单元,并一步步推导出系统性的结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鼓励读者跳出既有的历史框架去审视材料,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既有理论。这种引导性的研究范式,对于正处于学术探索初期的年轻研究者来说,无异于拿到了一份绝佳的“武功秘籍”,它教导的不仅是“是什么”,更是“如何去探究为什么”,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长远助益。
评分这部著作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中便能感受到一种典雅厚重的气息,这对于研究型读物而言至关重要。封面的设计简约而不失内涵,字体选择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对书中的内容抱有极高的期待。纸张的选择也体现了出版方对于学术质量的坚持,触感温润,墨色浓淡适中,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易疲劳,这在浩瀚的史学文献阅读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点。装帧上的考究,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内容本身的严肃性和历史分量感,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籍,而是一件值得珍藏和反复研读的学术精品。从整体观感到实际使用的舒适度来看,出版团队在这方面无疑下了大工夫,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极为友好的阅读体验基础,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预示着内在研究的严谨性。
评分全书的论述逻辑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严密结构,作者在构建其史学框架时,展现了令人赞叹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微观考证功力。尤其是在梳理复杂历史事件的脉络时,他并未采用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多重视角交叉对比的分析方法,使得原本可能模糊不清的史实变得清晰起来。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揣摩那些精妙的转折和论证的过渡,从中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史料的精准驾驭能力。这种行文风格,既有传统史学的沉稳扎实,又融入了现代史学研究的批判性思维,使得论述既有说服力,又不失趣味性,让读者在跟随作者的思绪前行时,总能不断获得新的启发和对既有认知的修正。
评分书中引用的史料之丰富和考证之细致,足令人咋舌,这无疑是其学术价值的基石。作者对于原始文献的引用和解读,展现出一种近乎苛刻的审慎态度,每每提出一个论点,背后都有坚实的文献支撑,绝非空泛的议论。特别是在处理那些历来争议不休的历史疑难点时,作者没有回避,反而迎难而上,通过对不同版本、不同地域史料的细致比对,往往能揭示出过去研究中被忽视的细微差别。这种对“证据”的执着,使得全书的论断具有极高的可信度,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扎实的参考坐标。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该历史阶段的学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其详实的注脚和参考文献部分,本身就是一份极具价值的研究指南。
评分这部作品的行文风格,在学术著作中属于较为罕见且令人愉悦的类型。它没有陷入那种过度专业化术语的泥淖,使得非专业背景但对历史抱有热忱的读者也能大致跟上作者的思路,这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学术普及能力。同时,文字的叙述兼具学者的严谨与文人的优雅,语句组织错落有致,节奏感把握得当。某些关键段落的抒发,甚至带有史诗般的韵味,能够将读者瞬间拉入历史场景之中,感受历史的重量与人物的抉择。这种文笔上的张力,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考据过程,变得引人入胜,阅读体验显著优于许多仅追求信息堆砌的学术专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