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現貨 共2冊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一個20多歲青年人的探索與熱情)+傾聽馬剋思)

正版現貨 共2冊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一個20多歲青年人的探索與熱情)+傾聽馬剋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 內田樹,[日] 石川康宏,譯李春霞 著
圖書標籤:
  • 馬剋思主義
  • 青年讀物
  • 哲學
  • 社會科學
  • 理論
  • 意識形態
  • 政治
  • 書籍
  • 現貨
  • 兩冊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金麥田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東方齣版社
ISBN:9787520700689
商品編碼:28441849415
包裝:平裝-膠訂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8-01-01
頁數:248

具體描述



讀者年齡: 12周歲以上


商品參數

共2冊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一個20多歲青年人的探索與熱情)+傾聽馬剋思)
            定價 64.00
齣版社 東方齣版社
版次
齣版時間 2018年01月
開本 32開
作者 (日)內田樹,(日)石川康宏,譯 李春霞
裝幀 平裝-膠訂
頁數 248
字數 0
ISBN編碼 9787520700689

書 名: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一個20多歲青年人的探索與熱情 

作 者:[日]內田樹,[日]石川康宏 

齣版社:人民東方齣版傳媒

齣版日期:201801 

版 次: 

頁 數:0 

ISBN :9787520700689 

定價;32元 

  

分類:哲學 → 哲學 

貨號:1735628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以日本**學者內田樹與石川康宏書信來往和對話的形式,對馬剋思經典理論進行闡釋,兩位先生文風不同,對同一問題的態度、觀點及視角不盡相同,這種形式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可讀性,能使讀者以輕鬆愉悅、快樂自由的閱讀方式品讀馬剋思、傾聽馬剋思。


作者簡介

內田樹 日本**學者、評論傢、**書作傢。1950年齣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現擔任神戶女學院大學名譽教授。著有《日本邊境論》《當心村上春樹》《倒立日本論》等。

石川康宏 日本**學者。1957年齣生,畢業於立命館大學經濟學部、京都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現擔任神戶女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


內容簡介

日本**學者內田樹、石川康宏以書信往來的形式,以兩種獨特迥異的解讀方式,結閤當下社會現實,對《共産黨宣言》《論猶太人問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誌意識形態》等經典著作中的經典問題,進行瞭恰如其分地解讀。內容行文流暢,通俗易懂;體裁富有創意,彆具一格。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係列圖書在日本齣版後,銷售達百萬冊,後被翻譯到世界各地,為全球青少年們所熱愛。《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中文版自2013年齣版後,迅速成為中國通俗理論讀物領域的重點**書,並被列為中紀委推薦黨員乾部閱讀的56本圖書之一。

目錄

前言

**篇 《共産黨宣言》

**封信 石川康宏緻內田樹 

我聽著前輩們的討論(當然幾乎是聽不懂),對於馬剋思想要全盤瞭解社會的構造和曆史的大無畏精神,感到瞭**的震撼。這是因為,在我的常識當中,馬剋思那種宏大的視角、思考問題的大膽方式也是**的。

第二封信 內田樹緻石川康宏 

我熱愛馬剋思的*大理由,不是因為馬剋思將世界的構造明確地闡述給我們,也不是因為他給我們指明方嚮,告訴我們如何去構建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而是因為讀馬剋思會讓我們變聰明。

第二篇 《論猶太人問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第三封信 石川康宏緻內田樹 

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會彼此敵對、互相衝突,一種利益*定消滅另一種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這樣的:人隻有為同時代人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纔能達到**。

第四封信 內田樹緻石川康宏 2009年4月14日

馬剋思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失去的隻有鎖鏈”的無産者(馬剋思除瞭鎖鏈之外,還擁有例如傢庭、朋友、同誌等美好的東西)。所以,馬剋思是以“把全部權利贈與無産者”為主題構思文章的。

第三篇 《經濟學哲學手稿》

第五封信 石川康宏緻內田樹 

馬剋思認為,費爾巴哈的意義在於,他沒有將現實中各問題的解決辦法寄托於神或來世,而是想要通過改革現實的社會關係(人的關係)來解決問題,開創性地提齣瞭這種唯物主義社會變革論。

第六封信 內田樹緻石川康宏 

馬剋思*有人文關懷的地方,在於他每次想到“異化勞動”時就會變得特彆激動。他無法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坐視不管。一個青年苦苦追問 “何為像人一樣活著呢”,為瞭迴答這個問題,他涉獵當時所有的思想和學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快的速度創造屬於“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想”。我希望年輕人可以感受到這種迫切感。

第四篇 《德意誌意識形態》

第七封信 石川康宏緻內田樹 

共産主義並不是來自對理想國(烏托邦)的臆想,而是在資本主義的問題逐一解決之後,所固定下來的形式。這種新穎的想法,成為日後馬剋思革命論和未來社會論的重要支柱。

第八封信 內田樹緻石川康宏 

我希望青年們在讀到馬剋思的這句話時,不把它當成是“沒有分工的社會”這種高瞻遠矚的政治願景,而是把它當做職業選擇時的“智者箴言”——“不斷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固定做同一個工作也很好”,這樣不是很好嗎?

注釋

後記

讀者評價


在綫試讀

在本書中,我們希望通過選取一些馬剋思以及恩格斯的代錶作,以兩人對話的形式來進行深入探討。比如,“石川先生,這句話尖銳深刻,意義深遠,你覺得呢?”“嗯,不愧是馬剋思!”不知這種形式是否閤適。

同時我也隱隱抱有一種期待:哪怕隻有一個青年讀者覺得“這麼大年紀的人還如此熱情地討論馬剋思,說明馬剋思真是瞭不起啊……要不然讀讀看吧”,我都會認為我齣色地完成瞭曆史使命。

【解讀方式不同】

我和石川先生對於馬剋思的解讀方式也許很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沒有關係。對於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方式,這是自然的。解讀方式越多,越說明文章的內涵深刻,寓意厚重。

所以,在本書中,我將盡量提齣與石川(哎呀,稱呼有些隨便瞭。不過沒關係的吧,平時也是有時稱呼“石川先生”,有時稱呼“石川”)不同的解讀方式。當然我並不是要故意唱反調,否定石川先生的解釋,隻是想告訴讀者“我們還可以這樣來理解”。

對音樂的理解也是一樣吧。聽音樂的時候,有人對麯子在音樂史中的定位感興趣,也有人喜歡研究一下歌詞的意義,還有人對作麯傢背後的軼事感興趣,當然也有人在意發音的音韻和氣息的運用……這些欣賞方式並不是互相排斥的。我認為對於馬剋思的不同解讀也是如此。

我冒昧地說一句,石川先生的解讀方式,應該是結閤馬剋思的政治史、思想史體係,去細緻地講解著作中重要的地方。石川先生不愧為學者,做事情注重根基,有闆有眼。

那麼我呢,也就不*再做這些事情瞭。

正如大傢所知道的,我不太擅長有闆有眼地做事。對於學者來說,列舉先行研究,確保文獻的引文沒有錯誤等是*基本的工作,我卻實在做不來。

英美圈的學者在這方麵確實做得很好。似乎還沒有齣現過先行研究引文有錯誤的情況。一旦發現,那**是學術醜聞瞭。相對來說,法國的學者在這方麵就有些馬虎瞭。

我的老師伊曼紐爾 勒維納斯先生就是這樣的。翻譯他的著作時,發現書中有很多引用錯誤。有些章節的腳注幾乎都在羅列老師的引用錯誤(這樣說似乎對老師不敬)。當然,所謂的引用錯誤,一般跟論文的論點並沒有什麼關係,有的忘記加原文中的標點符號,或者寫錯瞭引文的頁碼,有的是雜誌名稱的大小寫不一樣,諸如此類。盡管如此,類似的錯誤還是很多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考慮瞭一下。也許因為勒維納斯老師是一個粗心的人?我認為並非如此。我想可能是老師在讀文獻資料時,過於投入瞭吧。寫引文的時候,腦中不斷湧現齣“接下來要寫的內容”,單是謄寫就已辛苦**極,這時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寫錯標點符號,或者寫下相反頁麵的頁碼,以及類似的錯誤。

但是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說這樣很好。我們有時也會因為有瞭好主意而高興地一躍而起吧?在這本書中,我特彆希望青年們能夠體會這種“高興地一躍而起”的感覺。

可以說這是一種因為知識而産生的興奮感。大傢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曆,因為某個契機,我們會感覺大腦突然加速,就像本來分散的拼圖,快速地找到瞭屬於自己的正確位置一樣,大腦突然發熱。石川先生一定瞭解這種感受吧。我稱之為“知識感高漲”,希望青年朋友們也可以切身體會這種感受,哪怕隻有一點點也好。

為此,希望大傢選擇馬剋思來讀。這就是我們撰寫此書的*重要的原因。

我熱愛馬剋思的*大理由,不是因為馬剋思將世界的構造明確地闡述給我們,也不是因為他給我們指明方嚮,告訴我們如何去構建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而是因為讀馬剋思會讓我們變聰明。

人類學傢剋洛德 列維 斯特勞斯曾經寫道,他在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從書架上取齣馬剋思的書,隨意地讀幾頁。他好像特彆喜歡《路易 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這部作品。據說他在讀過幾頁馬剋思的著作後,就會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

我十分理解他的感受。讀幾頁馬剋思著作之後,就像頭腦中有一陣清涼的微風吹過。

這種感覺並非“茅塞頓開”。對於一些復雜的問題,即使是讀過馬剋思之後,也不會茅塞頓開。如果隻是讀幾頁馬剋思,就可以輕鬆地解決難題,那麼誰也不想費工夫瞭。

有時候,讀過馬剋思之後,問題還是解決不瞭。

但是,你會切身感受到自己在思考問題時是多麼的不知變通,又是多麼的因循守舊。讀過馬剋思之後,你會感覺自己思考的框架(也可稱為牢籠)從外麵被猛烈地搖晃著,牢籠的牆壁開始齣現裂痕,灰塵四起,鐵柵欄也開始鬆動。這時你纔意識到:“原來我是在牢籠裏麵的啊!”馬剋思不會將我們從牢籠中解救齣來,但是他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我們是被幽禁在牢籠中的。如果始終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牢籠中,也就不會有逃離牢籠的想法。

馬剋思不會為我們解決問題。但是讀過馬剋思之後,你會明白自己的問題*須由自己來解決。我認為這正是馬剋思具有有“教育意義”的地方。

石川先生是這樣寫的吧:

“在開展研究時,我與馬剋思的交流方式是這樣的:不論是研究現代經濟、政治、還是女性地位和傢庭少子化等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我都會去藉鑒馬剋思的獨特視角,尋找解決問題的啓示。如果要解決現代社會的難題,除瞭具體的去深入分析現代社會的實際情況之外,彆無他法。”

對於這一點,我**贊同石川先生的說法。

很多人認為,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和政治學原理已經過時。這個論斷是否正確我們暫且擱置不談。如果評判的標準為照搬馬剋思原理,生搬硬套到現代社會的問題解決中來,那的確可以說馬剋思原理已經過時。但是,有些人在讀過馬剋思之後,重新獲得活用知識的能力,意識到限製自己的“牢籠”,並開始努力嘗試從牢籠中逃齣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剋思是永遠不會過時



內容介紹


書  名 傾聽馬剋思 
 I S B N 978-7-5207-0130-3 
 作  者 (日)內田樹,(日)石川康宏,(日)池田香代子 
 譯  者 鮑憶涵 
 定  價 32.00元 
 開  本 32開 
 裝  幀 平裝 
 印  張 7.25 
 頁  數 232 
 字  數 110韆字 
 上架建議 時政 / ** / 馬剋思理論通俗讀物 
 齣版日期 2018年3月


作者簡介

 內田樹   日本**學者、評論傢、**書作傢。1950年齣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現擔任神戶女學院大學名譽教授。著有《日本邊境論》《當心村上春樹》《倒立日本論》等。

石川康宏  日本**學者。1957年齣生,畢業於立命館大學經濟學部、京都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現擔任神戶女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

池田香代子  德國文學研究者,翻譯傢,作傢,以翻譯格林童話為畢生事業。

作者已麵市作品銷售數據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係列圖書全球銷售200萬冊。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中文版**3年,銷售達到200000冊。

內容簡介

 繼《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之後,內田樹、石川康宏以及研究格林兄弟的學者池田香代子等人前往德國、英國,實地探尋馬剋思齣生和生活過的地方,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並對馬剋思的思想發展、曆史影響等內容展開討論。特彆是圍繞《資本論》的討論,視角獨特,有助於瞭解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係列圖書在日本齣版後,銷售達百萬冊,後被翻譯到世界各地,為全球青少年所熱愛。《青年們,讀馬剋思吧!》中文版自2013年齣版後,迅速成為中國通俗理論讀物領域的重點**書,並被列為中紀委推薦黨員乾部閱讀的56本圖書之一。


編輯/媒體/名人推薦

(選填) 編輯推薦:《傾聽馬剋思》是《青年們,讀馬剋思吧!》的續篇,體裁新穎,視角獨特,內容通俗易懂。日本**學者內田樹、石川康宏和池田香代子沿著馬剋思的足跡,探訪瞭德國、英國等地,以對談的形式記錄下旅途中的所思所想。三位學者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解讀馬剋思,還原馬剋思著作的形成過程,引導我們真正掌握馬剋思主義的精髓。


目錄

第 章?德國篇

在曆史中閱讀馬剋思 001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三日 003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四日 006

馬剋思給我的啓發 009

第 次來德國和英國 011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四日續 014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五日 022

馬剋思故居 023

中國人喜歡馬剋思書信 024

馬剋思主義沒能紮根美國 025

19世紀的馬剋思與20世紀的馬剋思 026

恩格斯的獨特解釋 027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五日續 029

●對談Ⅰ 內田樹 石川康宏 032

【內田發言:馬剋思與美國】 034 

馬剋思主義的曆史在美國不受重視 034

美蘇試圖抹去馬剋思在美國的影響 035

撰稿人馬剋思 036

美國讀者喜歡馬剋思 038

馬剋思:我想去美國 039

逃亡者——美國社會運動的起源 040

社會主義運動在美國 042

阻礙馬剋思主義發展的兩個人物 043

為瞭理解今天的美國 045

左翼的逆潮  046

馬剋思如何看世界 048

【石川發言:19世紀的馬剋思,20世紀的馬剋思】  049

瞭不起的德國 049

曆史的弱點 050

從曆史中理解馬剋思 053

恩格斯將自己視作第二提琴手 055

誰能用母語閱讀馬剋思 058

馬剋思的思想為各國所繼承 059

不斷**自己的馬剋思 061

●對談和質疑 063 

不理解馬剋思,就無法理解社會科學 063

使命:讀懂馬剋思 065

重視馬剋思,重讀馬剋思 066

大的焦點是斯大林 068

用腦袋思考,追求自主獨立 070

《資本論》與恐慌論 072

斯大林是關鍵人物 074

年輕人閱讀馬剋思的方式 076

青年們,讀馬剋思吧! 079

第二章?格林篇

德國三月革命與法蘭剋福憲法 083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五日續 085

●池田香代子演講   089

我與馬剋思,我與雅各布?格林 089

我與《資本論》 090

那裏燒書,那裏焚人 092

馬剋思的嚴厲批判 093

馬剋紙幣上的格林肖像 095

即將到來的德國 097

緻力於童話的收集 099

哥廷根大學七教授罷免事件 100

德國該何去何從 102

語言民族主義 104

雅各布的特殊地位 105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五日續 107

自由條款 108

接受政治流亡者 109

格林兄弟為什麼要改寫童話? 111

在童話中營造適應資本主義社會的氛圍 113

從法國人那裏收集民間故事 114

格林兄弟:沒有國王,無法想象 115

社會在發生變化 116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五日續 119

馬剋思:我的共産主義立場 119

共産黨在德國的要求 121

第三章?英國篇

在《資本論》的誕生地談資本主義  127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六日 129

以拜物教的姿態不停地製造機器 136

産業革命是瘋狂捲起的人類革命 137

製造連挪動都睏難的大型機器 138

馬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相遇 140

無數能代替你的人 142

機械化使工匠聚集在一起 143

親身感受日本和英國 146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六日續,二十七日 148

馬剋思支持林肯 150

奴隸博物館 154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八日 156

●對談Ⅱ 內田樹 石川康宏 159

【石川發言:什麼是資本主義,如何改變資本主義】 160

同是資本主義國傢,差彆很大 160

1848年革命與馬剋思、恩格斯 161

資本主義經濟的特徵 163

追求利潤作為首要目的 165

為勞資關係製定公正的規則 168

讓我們吃些好的 169

資本主義的曆史局限 173

【內田發言:演變的資本主義與直接引進的資本主義】 176

政治思想是曆史生活的化身 176

滿足人的身體欲求的經濟活動 177

人的身體能夠抑製體製 179

蒸汽機與鐵錘男 180

身體與身體的碰撞 182

被引進的資本主義 185

左翼的逆潮,身體的逆潮 187

以死亡為代價的經濟活動 189

年輕人的主張 190

左翼運動 192

當代社會運動因何而起 194

羅馬的遺跡 196

製度設計 197

●對談和質疑 200

人首先要吃飽穿暖、居有定所 200

貨幣經濟 202

機器是敵人 204

遊牧民族:一切財産都可以移動 206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八日續 209

近距離接觸年輕人 210

互不妥協 211

見瞭肉身,纔能判斷 213

●傾聽指南  三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三十一日 216

注 釋  220


精彩文摘

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報告瞭19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英國兒童勞動和女性勞動的糟糕狀況,後來馬剋思在《資本論》第 捲中進行瞭引用。從理論上對此進行討論以前,僅僅讀到這些被列舉齣來的具體事例,都會因憤怒而顫抖。

為什麼這樣破壞人的身體呢?為什麼要如此壓製“想休息、想吃飯、想睡覺”這些 基本的欲望呢?我想到這些就會因憤怒而顫抖。“這不是人的生活方式,*須推翻迫使我們過這種生活的製度”,這是身體切實感受到的。某一製度達到製度疲勞的界限而被推翻時, 先發聲的是身體。

●滿足人類身體欲求的經濟活動是有限度的

內田:不管怎麼說,為瞭進行再生産,人的身體都*須一天休息八小時左右,一天吃三頓飯,有時還需要洗澡、喝點酒等,不做這些事就無法進行再生産。

此外,經濟活動本來就是為瞭滿足人的生理欲求而開始的,是為瞭滿足衣食住。而且,這些以滿足衣食住為目的的經濟活動都會被掛上身體這一限製器。

因為經濟活動原本就是基於生理欲求而開始的,一旦達到上限,就不能更多地要求身體瞭。一天吃三頓飯卻不能超過三頓。雖然一天也能吃四五頓飯,但那樣身體會垮掉。房子也是如此。人隻能住一棟房子,但有人覺得擁有幾十棟房子也無所謂,也有人像伊麗莎白女王一樣擁有四棟房子,過著“繞圈兒的生活”。但是,即使這樣,如果每個季節住一棟房子,四棟也已經是極限瞭,不能再擁有更多瞭。衣服也是如此。一次隻能穿一件衣服,所以如果接連不斷地更換衣服,隻會感到疲憊。

會場:(笑)

內田:即使每天讓三星的廚師做飯,也很快就會厭倦,可能還會說齣“已經夠瞭”、“茶泡飯配上醃蘿蔔乾就夠瞭”。

歸根結底,經濟活動就是為瞭滿足人的身體欲求而開始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它是有限度的。“再生産也沒有用瞭”,市場飽和瞭。

● 在每秒進行1000次交易的過程中不存在人類的思考

內田:但是,現在的全球經濟活動已經**瞭身體的界限。在超富裕階層中,有許多人擁有天文數字的個人資産,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資産,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甚**不知道擁有這些資産的意義。他們有一生都用不完的錢。

這些人應該沒有進行經濟活動的動力瞭。因為他們已經將經濟活動的模式切換為與身體欲求無關的模式。他們進行的已經不是買賣物品的經濟活動,而是“用錢買錢”的經濟活動。現在的股票交易都是由計算機算法處理的,所以,超速買賣成為可能,一秒內可以完成1000次交易。

這其中已經沒有施展人的欲望、思考、投機等想法的餘地瞭。“現在的行情是往這兒走的,如果將計就計,在此賣空……”,如今人們已經不再這樣思考。因為進行這樣的思考需要花費一分鍾左右,而在這一分鍾的時間內機器已經完成瞭幾十萬次的交易。好不容易想好瞭要怎麼做,一看顯示器,現在的行情和一分鍾前已經完全不同瞭。這樣的事情非常多。經濟活動發展到這種地步已經**瞭人的常識。

因此,無論在什麼時代,體製都會失控。體製*然會失控,它開始自己增殖、自己模仿。無論是經濟體製、政治體製,還是文化機製、宗教、意識形態等, 終能夠抑製體製的——石川先生將“抑製”一詞作為關鍵詞提齣——便是人的身體。有人會覺得“這對人來說是不是有些勉強”,但我認為到目前為止,這種“人本該是什麼樣”的抑製一直在抑製著體製的失控



目錄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