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终盛典 低狂欢 | ||||||||
| RMB 15.80 | RMB 15.80 | RMB 15.80 | RMB 15.80 | |||||
| RMB 15.80 | RMB 15.80 | RMB 15.80 | RMB 15.80 | |||||
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典藏书系--伤寒论
:32.80元
作者:(东汉)张仲景 著,《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 主编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1-3-1
ISBN:9787546347080
字数:330000
页码:30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9
目录
卷
辨脉法
平脉法
卷第二
伤寒例
辨痉、湿、蝎脉证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桂树汤方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四逆汤方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葛根汤方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黄芩?连汤方
麻黄汤方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方
干姜附子汤方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桂枝甘草汤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茯苓四逆汤方
五苓散方
茯苓甘草汤方
栀子豉汤方
桅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姜汤方
小柴胡汤方
小建中汤方
大柴胡汤方
柴胡加芒硝汤方
桃核承气汤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加桂汤方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 ... ...
内容提要
《伤寒论》是一本阐述外感及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读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惧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后的作用,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著《》,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全书共10卷,22篇,398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3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地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作为一名中医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中医经典,同时又不失系统性和权威性的教材。这套《国学典藏书系 中医伤寒论黄帝内经草纲目3 中医经典套装书系列》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黄帝内经》的部分,它不仅收录了原文,还配有详尽的白话解释和重点难点解析,对于我们理解其深奥的哲学思想和医学理论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关于“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的阐述,本书都给予了非常透彻的讲解。翻到《伤寒论》,这可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本书对“六经辨证”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分析,无论是病因、病机,还是证候的形成,以及方剂的组成、功效和配伍意义,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对于我理解“杂病”的辨治思路,提供了极大的启发。《草纲目3》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本书对于药材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配伍应用,都有非常清晰的梳理。而且,它还融入了一些现代药理学和临床研究的成果,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精美,纸质优良,非常适合长期阅读和收藏。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中医的了解非常有限,总觉得它玄而又玄,难以捉摸。这次偶然机会看到了这套《国学典藏书系 中医伤寒论黄帝内经草纲目3 中医经典套装书系列》,抱着好奇的心态买了下来。结果,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黄帝内经》的部分,虽然语言风格古老,但通过这套书的注解和导读,我竟然能理解很多内容。它所阐述的关于人体运行的规律,关于如何顺应自然来养生的理念,让我深感震撼。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阴阳五行”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哲学概念,更是指导我们认识身体、调理身体的钥匙。看《伤寒论》时,我更是体验到了中医的“精巧”。张仲景的智慧体现在每一个方剂的组合和变化之中,这本书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各种病症的辨识方法,以及对应的治疗原则。我甚至尝试着对照书中的内容,来理解自己的一些小病小痛,虽然不能自行用药,但对于理解身体的反应,有很大的帮助。《草纲目3》则是我学习中药知识的“大百科”。里面对每一种药材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从其形态到药效,再到临床应用,几乎无所不包。这让我觉得,中医的博大精深,绝非一日之功,但有了这套如此系统、易于理解的教材,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中医爱好者的福音!我之前就对中医理论非常感兴趣,但总觉得有些门槛,各种古籍晦涩难懂,不成体系。收到这套《国学典藏书系 中医伤寒论黄帝内经草纲目3 中医经典套装书系列》后,简直是如获至宝。翻开《黄帝内经》,里面的内容虽然是几千年前的智慧,但通过这套书的编排和注释,理解起来清晰多了。它不仅仅是医学理论的堆砌,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和养生智慧的百科全书。从脏腑的生理功能到病因病机,再到养生调理,条理清晰,引人入胜。读《伤寒论》时,我更是惊叹于古人辨证论治的精妙,那些方剂的配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药理学和临床经验。更让我惊喜的是,《草纲目3》的出现,它不像一些草药书籍那样枯燥,而是将药材的性味、功效、主治以及炮制方法都讲解得非常详细,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这对于我这种想要了解中药实物,又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了。这套书不仅让我增长了中医知识,更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钻研了!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资料,总是零散地了解一些皮毛。直到我发现了这套《国学典藏书系 中医伤寒论黄帝内经草纲目3 中医经典套装书系列》,才真正打开了我通往中医世界的大门。首先,《黄帝内经》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哲学。书中关于“天人相应”、“未病先防”的理念,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的整体观和预防思想。它用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养生之道,读来令人心生敬畏。接着是《伤寒论》,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石。本书对《伤寒论》中的每一种证候,每一种方剂都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我从中看到了古人对于疾病的精准把握和巧妙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关于“太阳病”、“阳明病”等篇章的讲解,让我对这些经典辨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草纲目3》则是我了解中药世界的“活地图”。它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材的来源、形态、药性、功效,甚至还有很多关于药材的临床应用案例,这让我对中药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书本概念上,而是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这套书的编排方式非常适合自学,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医的精髓。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受到各种亚健康困扰的人,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更温和、更自然的调理身体的方法。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套《国学典藏书系 中医伤寒论黄帝内经草纲目3 中医经典套装书系列》。刚开始拿到手,就被它精美的包装和厚重的质感吸引住了。我先从《黄帝内经》开始看,里面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形神合一”的养生观,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像现代医学那样只关注“病”,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去审视人体的健康。特别是关于四季养生、五味调养的部分,非常实用,我照着书里的一些建议调整了饮食和作息,感觉身体确实有了改善。接着看《伤寒论》,里面关于各种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虽然一开始有些挑战,但作者的讲解非常细致,还结合了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解,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容易接受。那些经典的方剂,比如桂枝汤、麻黄汤,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解释,让我明白了它们是如何针对不同证型的。而《草纲目3》则是我了解中药世界的绝佳入门。之前总觉得中药就是一把草,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每一种药材的独特之处,它的药性、炮制方法,甚至还有一些传说和应用故事,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这套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让我走进了中医的殿堂,也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健康生活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