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杜尚访谈录
定价:45.00元
作者: 皮埃尔·卡巴纳(Pierre Cabanne);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49526833
字数:
页码:352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杜尚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在《杜尚访谈录》中,杜尚罕见地敞开心扉,同卡巴纳聊及他的艺术和生活,回顾他的作品和经历,《杜尚访谈录》可谓关于杜尚的文本,中文版由美术史专家王瑞芸翻译,更附有近七万字的对于杜尚和美国现代艺术的介绍。
内容提要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他的存在却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在《杜尚访谈录》中,杜尚罕见地敞开心扉,同卡巴纳聊及他的艺术和生活,回顾他的作品和经历,在这里呈现的,是一个完整、自由而独特的人。杜尚一生致力于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杜尚访谈录》所记录下的访谈,或许可以算作他的又一件作品,如同他信手拈来的现成品,如同他的每一次呼吸,这件作品不事雕琢,却必将影响深远。
目录
作者介绍
皮埃尔·卡巴纳(Pierre Cabanne1921—2007),法国艺术评论家,撰写过关于凡·高、毕加索、德加和立体主义的著作,发表相关文章多篇。
王瑞芸,女,江苏无锡人,1985年获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凯斯西方储备大学艺术史硕士学位。现居美国加州。迄今发表的著述有:《巴洛克艺术》,《二十世纪美国美术》,《美国艺术史话》,《通过杜尚》等,在大陆、台湾和海外华文刊物上发表过散文、小说。
文摘
四、我喜欢呼吸甚于喜欢工作
卡:您说过:“一张画不能引起震动就不是一张好画。”
杜:这话说得苛刻了点,但的确是这么回事。在任何一个天才的作品中,他一生中数得上的东西也就四五件,剩下的就是一些填充物了。通常也就是这四五件东西在一出现的时候震撼人,无论是《阿维农少女》,或者是《大碗》,就属于那种震撼人心的作品。因此我不觉得要去夸奖雷诺阿或修拉的每一张作品……虽然我很喜欢修拉,但那是另一个问题。我梦想着稀罕之物,那种被视为的美。像伦勃朗或契马布埃那样的人每天都在作画,画了四五十年之久。然后,我们后代们就该因为那些作品是由契马布埃或伦勃朗画下的,就得说它们肯定是好的,任何契马布埃画下的废品也要去赞扬。在他画下的三四张杰作边上有的就是废品,我虽不太了解,但它们就在那儿。我把这个原则用于所有的画家。
卡:你还说过艺术家并不知道他作品的真正意义,还说观众总是通过自己的译读参与了作品的创作。
杜:一点不错。因为我认为,实际上,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或者竟是个天才——生活在非洲心脏地带,每天都画出非常出色的画来,却没有任何人看到它们,那么他等于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一个艺术家必须被人知道他才存在。因此,人们可以设想,曾经有千百个天才存在过,他们死了,自生自灭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让人们知道自己、吹捧自己,让自己成名。我坚信艺术家作为一个媒介的作用。这个艺术家做出了什么东西,然后有一天由于大众的、观众的介入他被承认了,然后他又被后代承认了。你是没法阻止这个过程的,简而言之,这是由两点构成的产物,一头是做出这东西的人,另一头是看到它的人。我给予后者和前者同样的重要性。
自然,没有艺术家愿意接受这样的解释。但你不妨定心一想:什么是艺术家?这对一个家具制造者也一样,比如布勒家具,既是人欣赏的对象,也是那个创造布勒家具的人。一件作品是由它的赞扬者造成的。
非洲的木勺在刚做出来的时候什么也算不上,它只有实用的功能,是在后来才成为美丽的物品,成为所谓的艺术品的。你不觉得观众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吗?
卡:当然。但我不能完全同意您。比如说《阿维农少女》,公众在它被画出来的二三十年后才看到它,然而它对于少数几个从毕加索那里看到这张画的人来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杜:是的,但是可能还有一些在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品却消失了。我现在想到了格雷郁德,我一向非常喜欢他。
卡:还有梅青格尔。
杜:是啊,清洗是在大规模进行的,才不过五十年啊!
卡:你认为像格雷郁德这样的人画了不为人知的杰作?
杜:不,并不。实在说来,任何杰作一旦被观众指认,就得了好去处。是观看者形成了美术馆,他们是构成美术馆的元素。美术馆应该算是领会形式、评判形式的后的场所吗?
“评判”这个词也是一件可怕的东西。它大有问题,而且也无力。一个社会决定接受某些作品,然后建一个卢浮宫,让它一直存在几个世纪。说到真理、真实、的评价——我决不相信这些。
卡:你去美术馆吗?
杜:几乎不去。我已经有二十年不去卢浮宫了,它不能
吸引我。因为我压根儿怀疑评价的标准,而这标准却决定了卢浮宫现有的藏品才是值得展览的,其他的压根不值得去考虑,它们或者倒也是好的呢。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让自己赞同这样的观点:有那么一种一见钟情,有那么一种建立在一时趣味上的风格,一时的趣味消失了,可不管怎么说,却有某些东西还应该留下来。这实在不是一种很好的解释,没有必要这么看。
卡:但您不是也接受了这个观念:把您所有的作品都保存在美术馆里?
杜:我的接受是因为在生活里有实际的部分,你是不能避免的,所以我没有拒绝。如果拒绝,我就得把它们都撕了或砸了,这也会是一个很矫情的举动。
卡:您可以要求把它们放在一个没人见到的地方啊。
杜:不,那也会是一种挺古怪的造作。
卡:为了保护您自己,您可能想要保护您的作品……
杜:确实。我对公开的场合多少是有些不自在的。因为社会的旁观者把它们推到一个流行的潮流里去,或者,是被称做流行吧。一群观众比起一群画家是更为有力的,他们会迫使你做特别的事,拒绝会显得可笑,拒绝诺贝尔奖是可笑的。
卡:您会接受去艺术学院吗?
杜:不,我的天,不会!我做不到!再说,对一个画家来
说,这没有多大意思。学院的成员们不都是些文人吗?
卡:不,也有画家,一些相当实际的人。
杜:是学院类型的?
卡:是。
杜:不,我不会提出要加入艺术学院的。而且它也肯定不会来找我。
卡:过去的大师中你喜欢谁?
杜:我对他们知道的不多,真的。我喜欢皮耶罗?德?科西莫。
卡:您喜欢中世纪的质朴吗?
杜:质朴,是的。在那之后有些东西我实在难以接受,像拉斐尔。因为你能感到它们是被树立起来的,社会的等级观把它们保持在那儿。
……
序言
《杜尚访谈录》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思想盛宴。长久以来,杜尚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颠覆性的创作手法,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的思想往往被笼罩在神秘和难以理解的光环之下。这本书,我期望它能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通往这位艺术巨匠内心世界的大门。我迫切地想知道,他那些挑战传统、模糊艺术与生活界限的“现成品”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哲学思考?他对艺术的定义、对创作的理解,又将如何颠覆我既有的认知?我甚至希望,能在他的话语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看待日常物品、如何从平凡生活中发掘艺术价值的线索。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深得我心,简洁而不失质感,让人在翻阅时感受到一种庄重与虔诚,仿佛即将进入一段神圣的对话。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艺术”这个概念,产生全新的、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次终于入手了《杜尚访谈录》,一直以来,杜尚这个名字对我而言,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我曾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他,从他的作品到他的理论,但总觉得隔着一层薄纱,无法窥见其思想的全貌。这次,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直接聆听他本人的声音,我想这会是理解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非常喜欢,简洁大气,充满了艺术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非凡的气质。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知识的沉甸甸。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找到对“现成品”艺术更深入的解读,以及他对艺术创作、艺术观念的独到见解。我想知道,在他看来,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的边界在哪里?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那些“离经叛道”的作品的?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将有机会更接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也为我理解现代艺术提供全新的视角。
评分终于收到我心心念念的《杜尚访谈录》了,光是拿到书的触感就让我心生欢喜。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正如杜尚本人给人的感觉——看似随意,实则充满深意。迫不及待地翻开,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就被那份穿越时空的对话氛围所吸引。我一直对杜尚的“现成品”以及他颠覆艺术边界的思考方式感到着迷,总觉得他像是一位站在时代前沿的预言家,用艺术的语言洞察着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变迁。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棒,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质感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仿佛真的能与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进行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交流。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他那些看似“玩世不恭”的艺术理念,以及他如何在那个时代,用如此前卫的思考方式,为后世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更是一扇通往理解现代艺术乃至现代思维的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它,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拿到《杜尚访谈录》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仿佛触碰到了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星辰。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杜尚的传记和评论文章,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真正触及他思想的精髓。这次,我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通过他自己的声音,来解读那些晦涩难懂的艺术符号和观念。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访谈录"三个字预示着一种直接而真诚的交流,没有了旁观者的解读和滤镜,我们可以直接听到杜尚本人如何阐述他的创作理念、艺术观以及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我尤其好奇他关于“现成品”的理论,以及他对艺术“反艺术”的探索,这些概念在当时无疑是颠覆性的,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本书的书页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仿佛带着历史的沉淀,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本书定能为我带来一次深刻的艺术启迪之旅。
评分收到《杜尚访谈录》的包裹,我的心情如同拆开一份珍贵的礼物,充满了探索的欣喜。我对杜尚这位艺术家一直有着特殊的兴趣,他的作品和理念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却又在不经意间触及到艺术最本质的问题。我总觉得,理解杜尚,不仅仅是理解一位艺术家,更是理解一种思考方式,一种打破常规、拥抱不确定性的生活态度。这本书的装订十分考究,纸张的触感温润,字体清晰,这些细节都表明了出版方的用心,也让我更加期待书中的内容。我尤其想通过这本书,去深入了解他那些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的“现成品”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思想火花。我想听他自己讲述,他是如何在那个时代,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艺术”的边界,又如何在看似戏谑的创作中,表达他对社会、文化乃至人类存在本身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我相信会是我近期阅读中,一次意义非凡的智识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