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 Mastercam 2017數控加工編程基礎教程 書籍

圖解 Mastercam 2017數控加工編程基礎教程 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Mastercam
  • 數控加工
  • CNC
  • 編程
  • 教程
  • 圖解
  • 2017
  • 機械加工
  • 製造業
  • 基礎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藍墨水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
ISBN:9787111595519
商品編碼:28549010449

具體描述



書名圖解 Mastercam 2017數控加工編程基礎教程ISBN編號9787111595519條形碼9787111595519書名圖解 Mastercam 2017數控加工編程基礎教程定價59.00元齣版社名稱機械工業齣版社 
深度解析金屬加工的數字化革命:掌握現代製造的基石 在精密製造日益精進的當下,數字化的設計與加工技術已經成為驅動工業進步的核心引擎。無數製造業從業者,從經驗豐富的技師到初齣茅廬的學生,都在積極尋求更高效、更精確的解決方案,以應對復雜工件的設計挑戰和嚴苛的生産需求。本書並非關於特定軟件或某個版本的操作指南,而是旨在為你揭示現代數控(CNC)加工編程背後的核心理念、技術精髓以及其在工業4.0時代的應用前景。我們將一同探索,如何通過數字化思維,將天馬行空的創意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精密零部件,從而為你的職業生涯和技術進步注入強大的動力。 第一章:機械製造的演進與數控加工的崛起 在本章中,我們將穿越工業革命的漫長曆史,追溯機械製造從手工雕琢到自動化生産的變革曆程。從最早的機床雛形,到蒸汽時代、電氣時代的動力革新,再到信息時代對加工精度的極限追求,我們會看到技術的迭代如何一步步將製造業推嚮新的高度。 從手工到機械: 瞭解傳統機床(如車床、銑床、刨床)的原理及其在工業發展初期的關鍵作用。探討人力、機械能如何被轉化為切削力,以及手工操作所帶來的局限性。 自動化時代的曙光: 引入自動化概念,探討其在提高生産效率和穩定性方麵的初步嘗試。簡述自動進給、刀具更換等早期自動化技術。 數控加工的萌芽與發展: 深入剖析數控(CNC)技術誕生的曆史背景,以及其對傳統加工方式的顛覆性影響。我們將探討開環與閉環控製係統的基本原理,理解指令如何驅動刀具和工件的精確運動。 數控加工的優勢與地位: 詳細闡述數控加工相較於傳統加工的獨特優勢,包括但不限於: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重復性好、可加工復雜麯麵、以及在智能製造和柔性生産綫中的核心作用。我們將著重強調數控技術如何成為現代精密製造、航空航天、汽車工業、模具製造等眾多領域不可或缺的基石。 現代製造對技能的要求: 分析當前製造業對從業者技能的新要求,強調理論知識、軟件應用能力、工藝理解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的綜閤素質的重要性。 第二章:機械加工工藝基礎 在掌握瞭數控加工的曆史地位後,本章將迴歸到機械加工最本質的工藝層麵。理解不同的加工方法、刀具特性以及切削參數的意義,是編寫高效、準確加工程序的前提。 切削原理與過程: 深入解析切削過程中的物理現象,包括刀具與工件的相對運動、切屑的形成與分離、切削力、切削熱等。理解這些基本原理有助於我們選擇閤適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常用切削刀具詳解: 詳細介紹各類常用切削刀具的結構、材料、幾何角度以及適用範圍。我們將涵蓋: 車刀: 外圓車刀、內圓車刀、端麵車刀、螺紋車刀、切槽刀等。 銑刀: 立銑刀、臥銑刀、三麵刃銑刀、角度銑刀、成形銑刀等。 鑽頭與鏜刀: 鑽頭(麻花鑽、中心鑽)、擴孔鑽、锪孔刀、鏜刀(單刃鏜刀、多刃鏜刀)等。 磨削與拋光工具: 砂輪、砂帶、拋光輪等。 刀具材料與塗層: 高速鋼、硬質閤金、陶瓷、立方氮化硼(CBN)、聚晶金剛石(PCD)等材料的特性,以及各種刀具塗層的作用(如提高硬度、降低摩擦、抗高溫氧化等)。 切削參數的設定與影響: 詳細分析切削速度、進給量、切削深度、主偏角、副偏角等關鍵切削參數對加工效率、刀具壽命、工件錶麵質量以及加工精度的影響。我們將通過圖示和實例,說明如何根據工件材料、刀具類型和加工要求,優化切削參數。 錶麵粗糙度與加工精度: 解釋錶麵粗糙度(Ra, Rz等)的定義與測量方法,以及影響錶麵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刀具磨損、切削參數、機床剛性等)。探討加工精度是如何通過閤理工藝選擇和機床性能來實現的。 工件定位與夾緊: 介紹工件在機床上進行定位和夾緊的基本方法和原則,包括三點定位、基準定位、平麵定位等。講解各種夾具(如虎鉗、卡盤、分度頭、吸盤)的結構和應用,以及它們對加工穩定性和精度的影響。 第三章:數控加工編程的基本原理與代碼解析 本章將是本書的重中之重,我們將深入剖析數控加工編程的核心——G代碼和M代碼。理解這些指令的含義和組閤方式,是實現自動化加工的鑰匙。 數控編程概述: 介紹數控編程的兩種主要方式:手工編程和CAM(計算機輔助製造)編程。闡述手工編程的優勢(如對機床指令的深刻理解)與CAM編程的優勢(如效率高、可處理復雜麯麵)。 G代碼(準備功能)詳解: 逐一解析各類G代碼的功能,它們負責定義機床的運動模式和坐標係。我們將重點講解: 直綫插補(G00, G01): 快速定位與直綫切削的指令。 圓弧插補(G02, G03): 順時針與逆時針圓弧切削指令。 坐標係與定位(G17, G18, G19, G54-G59): 平麵選擇、工件坐標係、刀具坐標係等的定義。 刀具補償(G40, G41, G42): 刀具半徑補償、刀具長度補償的應用。 測量與校驗(G31): 觸發測量循環。 固定循環(G81, G82, G83, G84, G85等): 鑽孔、攻絲、鏜孔等重復性操作的簡化指令。 M代碼(輔助功能)詳解: 闡述M代碼在控製機床輔助功能中的作用,如: 主軸控製(M03, M04, M05): 主軸正轉、反轉、停止。 刀具更換(M06): 自動換刀指令。 冷卻液控製(M07, M08, M09): 冷卻液開啓、關閉。 程序暫停與結束(M00, M01, M02, M30): 程序暫停、選擇性停止、程序結束。 程序結構與要素: 分析一個完整的數控程序由哪些部分組成,如程序號、程序頭、程序體(運動指令、輔助指令、尺寸數據、參數等)、程序尾。 坐標係與坐標值: 詳細解釋絕對坐標(G90)與增量坐標(G91)的區彆和應用,以及在三維空間中的坐標錶示。 程序段的格式與意義: 講解每一行程序代碼(塊)的構成,包括地址字(如N、G、X、Y、Z、F、S、T、M等)及其數值。 數控加工模擬與驗證: 強調在實際加工前,利用數控仿真軟件對編寫的程序進行模擬和驗證的重要性,以避免潛在的碰撞和錯誤。 第四章:麵嚮現代製造的加工策略與優化 在掌握瞭基礎編程指令後,本章將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實際生産環境中,製定更優化的加工策略,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保證産品質量。 三軸、四軸、五軸加工概述: 區分不同軸數加工的特點和應用場景。 三軸加工: 傳統的XYZ三軸聯動,適用於大多數平麵和簡單立體形狀的加工。 四軸加工: 增加一個鏇轉軸(A或B軸),可實現工件的鏇轉定位,加工復雜輪廓和麯麵。 五軸加工: 兩個鏇轉軸(A/B/C軸)與XYZ三軸聯動,可以加工極其復雜的麯麵、斜麵和整體結構,是現代高端製造業的核心技術。 高效刀具路徑規劃: 探討不同的刀具路徑生成策略,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加工效率、刀具壽命和錶麵質量。例如: 粗加工策略: 等高綫加工、區域清除、輪廓銑等。 精加工策略: 等步距加工、光順加工、Z層加工等。 優化切削方嚮: 順銑與逆銑的選擇,以及對加工結果的影響。 刀具選擇與優化: 根據工件材料、形狀復雜度和加工要求,選擇最閤適的刀具類型、尺寸和材質。探討如何通過刀具組閤來提高加工效率。 切削參數的動態調整: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如何根據機床的實時反饋(如切削力、主軸負載)以及工件錶麵的變化,動態調整切削參數,以實現最優化的加工效果。 錶麵質量的提升技巧: 介紹各種提高工件錶麵質量的方法,包括使用高精度刀具、精細的刀具路徑規劃、閤理的切削參數組閤以及後處理技術。 夾具設計對加工的影響: 強調在數控加工中,閤理的夾具設計不僅能保證工件的穩定固定,還能影響刀具的可達性,從而影響加工效率和精度。 第五章:麵嚮未來的智能製造與數控技術發展趨勢 本章將放眼未來,探討數控加工技術在智能製造浪潮中的發展方嚮,以及為從業者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工業4.0與智能製造: 闡述工業4.0的核心理念,包括互聯互通、信息物理係統(CPS)、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在製造領域的應用。 CAM軟件的演進與集成: 介紹現代CAM軟件的功能日益強大,如參數化設計、自動化編程、多軸聯動仿真、刀具路徑優化、刀具壽命預測等。探討CAM軟件如何與CAD軟件、ERP係統等進行集成,實現端到端的數字化生産。 數字化孿生(Digital Twin)在數控加工中的應用: 解釋數字化孿生概念,以及如何通過構建物理加工過程的虛擬模型,實現遠程監控、預測性維護、工藝優化和人員培訓。 增材製造(3D打印)與減材製造(數控加工)的融閤: 探討增材製造和減材製造(數控加工)的互補性,以及它們結閤在復雜零件製造中的潛力,例如“增材+減材”一體化加工。 機器人與自動化生産綫的協同: 介紹機器人如何在數控加工單元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物料搬運、自動化上下料、甚至直接執行某些簡單的加工任務。 人機協作與技能升級: 分析在高度自動化的未來工廠中,操作人員的角色將從執行者轉變為管理者、監控者和問題解決者,對從業者的技能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持續學習與職業發展: 鼓勵讀者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關注新技術發展,不斷提升自身在數字化製造領域的專業能力,以適應行業變革的挑戰,抓住新的職業發展機遇。 本書緻力於為你構建一個堅實的數控加工理論基礎和技術框架,讓你能夠跳齣具體軟件的限製,從本質上理解現代機械製造的核心驅動力。無論你是希望提升現有技能,還是渴望投身於日新月異的先進製造領域,本書都將是你寶貴的知識夥伴。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清晰”。我曾在一個技術論壇上看到有人提到Mastercam的學習麯綫陡峭,尤其是對於零基礎的初學者而言。我當時就有點擔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擅長通過文字來理解復雜的軟件操作。然而,當我翻閱這本書時,我的擔憂立刻煙消雲散。它采用瞭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來講解Mastercam 2017。從軟件的安裝與界麵介紹開始,到二維繪圖、三維建模,再到各種精密的切削策略,每一步都配有詳細的圖示,並且文字說明簡潔明瞭,直擊要點。特彆是那些關於刀具庫管理、切削參數設置以及仿真驗證的部分,講解得尤為到位。我喜歡它那種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不會一下子拋齣太多的信息,而是循序漸進,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理解。書中的範例也很有代錶性,涵蓋瞭從簡單零件到復雜麯麵的加工過程,這對於我這種希望快速上手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真正掌握Mastercam的核心功能,並且能夠獨立完成一些基礎的零件加工編程任務,為將來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感覺就是“厚實”。打開扉頁,紙張的質感很不錯,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廉價紙。封麵設計簡潔大方,雖然是2017年的版本,但圖案的科技感依然撲麵而來,讓人對即將展開的Mastercam學習之旅充滿期待。作為一名初學者,我對數控編程幾乎是一無所知,CNC機床對我來說就像一個神秘的黑匣子。我之前嘗試過一些在綫教程,但往往概念過於抽象,缺少直觀的圖示,學起來磕磕絆絆,總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所以,當看到“圖解”二字時,我立刻被吸引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拆解Mastercam的界麵,理解每一個指令的含義,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將設計好的零件轉化為機器能夠識彆的G代碼。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刀具路徑的生成、後處理器的設置、以及實際加工中的注意事項。我知道,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於實際操作。這本書能否幫助我建立起一個紮實的編程思維,讓我能夠自信地麵對實際的加工任務,這是我最看重的。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夠多的案例,讓我從模仿開始,逐步領悟其中的精髓,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麵。

評分

對於我這樣有著一定數控理論基礎,但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實戰指南”。我之前接觸過一些數控編程理論,比如G代碼、M代碼的含義,但將這些理論轉化為Mastercam中的具體操作,總是感覺有點吃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 bridging this gap,將理論知識落地。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疑難雜癥”解答的內容,比如在加工復雜麯麵時,如何避免刀痕,如何保證錶麵光潔度,以及如何優化刀具路徑以縮短加工時間。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案例分析,針對常見的加工難點給齣解決方案,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強調 Mastercam 的一些高級功能,比如多軸加工、刀具補償、以及裝夾模擬等。這些功能對於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證加工精度至關重要。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將我的理論知識與 Mastercam 的強大功能相結閤,成為一名更齣色的數控編程工程師。

評分

我是一名在校學生,對數控技術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學校的設備和教材更新速度有些滯後,所以一直想找一本跟得上最新技術發展的教材。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看中瞭它“2017”這個年份,意味著它包含瞭相對較新的Mastercam版本的功能和操作。我最看重的部分是它關於CAM策略的講解。在實際加工中,選擇正確的刀具路徑和切削參數,往往能決定加工的效率和零件的質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各種加工類型的特點,比如麵銑、輪廓加工、鑽孔、攻絲等,並詳細講解如何在Mastercam中設置最優的刀具路徑。另外,我對後處理器的定製和應用也十分好奇。不同的機床和控製器需要不同的後處理器纔能輸齣正確的G代碼。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後處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定製方法的介紹,對我來說會非常有價值。我希望通過這本書,不僅能學會如何使用Mastercam進行編程,還能對數控加工的整個流程有更全麵的認識,從而為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我是一名經驗豐富的CNC師傅,已經在生産綫上摸爬滾打瞭多年。我見過很多不同版本的Mastercam,也處理過各種各樣的加工任務。我通常不太會去主動學習那些基礎的教程,更多的是尋找一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秘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新的啓發,尤其是在Mastercam 2017版本中的一些改進和新功能方麵。我特彆想瞭解,與我之前使用的版本相比,2017版本在刀具路徑的生成算法、仿真精度、以及用戶界麵的交互性方麵有哪些提升。我最感興趣的是那些能夠顯著提高加工效率和産品質量的“高級技巧”。比如,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關於如何利用Mastercam進行高效的五軸加工編程,如何處理復雜的模具麯麵,或者如何利用其強大的仿真功能來提前發現和規避潛在的加工風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Mastercam 2017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並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找到新的優化方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