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 经典 哲学 20世纪 关系哲学 大师马丁· 布伯毕生之作 广泛适用于人际关系 教育及心理学

我与你 经典 哲学 20世纪 关系哲学 大师马丁· 布伯毕生之作 广泛适用于人际关系 教育及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哲学
  • 人际关系
  • 关系哲学
  • 马丁·布伯
  • 经典
  • 教育
  • 心理学
  • 20世纪
  • 人文社科
  • 自我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28801
商品编码:28623000911
丛书名: 我与你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书名:我与你 作者:马丁·布伯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定价:56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开本:32
页数:136 装帧: ISBN:9787201128801
  内容简介
BASIC INFORMATION

 

《我与你》通过对关系世界三种维度的探索,启发人们和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从而用更好的方式来回答我该如何存在的问题。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

 

以亲子关系为例,很多父母声称自己爱孩子,但对孩子真实的愿望和感受不感兴趣,此时孩子就成为了父母表达爱的工具,他们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而如果父母能放下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去面对孩子,以自己的本真拥抱孩子的本真,他们的关系就是动人的我与你的关系。

 

爱情、友谊和同事关系,概莫能外。一个人是否真的存在,取决于是否被另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看到”。没有评价,没有控制,没有要求,只是此时此刻与另一个人“相遇”过,便是存在的证明。

 


 

编辑推荐

 

出版于1923年的《我与你》,一举奠定了作者马丁·布伯在学界的重要地位,其中的对话原则成为一个哲学流派,被他称为我的毕生之作,是解释经验世界和关系世界的重要作品。

 

《我与你》直接启发了弗洛姆《爱的艺术》,是许多经典作品的创作源泉。

武志红称《我与你》决定了他的职业道路,是对他人生影响重要的书。

摄影师吕楠说自己在西藏十年间,将《我与你》读了足足1000遍,因此贡献了《中国摄影》上震撼人心的作品。

 

如今,我们心仪“高质量的陪伴”、我们认同“跟孤独相遇是我们一生中避无可避的功课”、我们说“真正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这一切都始于《我与你》提出的对话原则。它强调两个主体的交流,以拥抱和尊重对方本真的方式,进入新的动人的关系境界,对如今社会广泛存在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和心理学领域都带来了全新的启发。

 

相遇成就了“你”的现实绽放。也唯有在此,看与被看、认识与被认识、爱与被爱才是不会消散的现实。

 

译者徐胤,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在读,专门从事“文学与精神分析”方向研究。《我与你》是他继《性学三论》和《精神分析引论》后又一通达译作,译本曾受李银河老师的点赞推荐。语言精准,娓娓道来,还原马丁·布伯原文神韵,准确好读。

 

 

 

  作者简介
BASIC INFORMATION

 

 

马丁·布伯,Martin Burber 1878-1965

出生于奥地利,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影响遍及整个人文学科,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哲学和宗教存在主义领域。


            

 

 

       

 

徐胤

青年学者、翻译家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在读

从事文学与精神分析方向研究

 

已出版译作《性学三论》《精神分析引论》

 

  关于评论
BASIC INFORMATION

 

对我影响大的就是马丁·布伯,他不是心理学家,是哲学家,他写了一本书《我与你》,特别薄,但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指路明灯。                     

——武志红

 

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把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一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他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               

——周国平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这种相遇的境界或许太高,作为普通人,我们至少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延续,更不是实现父母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李雪

 

  目 录
BASIC INFORMATION

暂无

  试 读
BASIC INFORMATION

 

 

爱存在于之间。没能从本质上理解这一点的人,其实根本不懂爱,反倒把自己所经历、感知、享受和表达过的感受当成是爱。爱有着一种无边无垠的影响力。身处其中、窥视其间的人,应该能看到他人摆脱束缚,投身忙碌之中;无论是善是恶,是智是愚,是美是丑,他都能真实地感受到他们,仿佛看到他们挣脱枷锁,走出困境,纷纷走到他面前,成为一个;性奇迹般地一次次重现,发挥着帮助、治疗、教化、鼓励和救赎的作用。爱是某个对某个的责任,存在于爱之中的东西,不可能在任何感受中存在。所有身处爱之中的人,无论尊卑,无论是备受宠爱的幸运儿,还是终生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恶徒,他们所爱皆人,并无差别。

 

相信生活纯朴的魔力吧,相信你在苍穹之下的祷告终有回报,你终将明白造物过程中的每一次等待、守候和翘首以盼的意义。每一句话都可能将你欺骗,但你且看,本质就生活在你的周围,无论你朝何处走去,你总能与它相遇。

 

自由的人不会有专断的欲求,他相信事实,也就是说:他相信真实存在,也相信两者之间存在真实的联合。他相信命运,也坚信命运需要他:他不会束缚他,而是在等待他。发生的一切,不一定会如他所愿,但只要他做出了决定,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他不再干涉命运,却也不会听天由命。他倾听自身的变化,倾听本质进入世界的经过;但这并不是为了随之而去,而是为了用人的精神、行为和生死将其实现为理应实现的样子。我说他相信什么,其实是在说他遇到了什么。

 

专断的人什么都不相信,也什么都遇不到。他的眼里没有联合,只有外头那焦躁不安的世界和急功近利的欲望。我们只需要给被利用的事物安上一个古老的名字,就能将它排入神明之列。他说 的时候,心里想的其实是 可被我利用的你 ;被他称为命运的事物,其实只是他所能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命运,只能在自高自大的专断之中被事物和欲望所决定。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