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8年3月, 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建设无疑是多方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与中国传统“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
本书从治国宝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
的政德实践智慧,由中央党校教授按“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个体系,结合党政工作之需,进行精要解析。以古论
今、古为今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深入认识政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升综合素质,成就新作为。
严私德,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严私德,是政德的基础,是领导干部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
一、修身始于戒贪 / 3
二、欲不可纵 / 10
三、万恶淫为首 / 18
四、好名之患 / 23
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32
六、君子四重 / 40
七、谦德之光 / 49
八、吉人之辞寡 / 57
九、好学近乎知 / 64
十、重家风家教 / 71
十一、善事父母为孝 / 79
十二、兄友弟恭 / 89
十三、敬妻守道义 / 96
十四、择贤而友之 / 104
守公德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守公德,是政德的保障,是领导干部要彰显的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一、乐者天地之和 / 113
二、民惟邦本 / 120
三、仁者爱民 / 127
四、富民安众 / 133
五、取信于民 / 138
六、求贤于天下 / 144
七、任贤 治 / 153
八、贤主贵士 / 162
九、礼贤下士 / 171
十、女子显坤德 / 180
十一、积善之家 有余庆 / 186
十二、上老老而民兴孝 / 192
十三、师尊则道隆 / 197
十四、慎终追远 / 202
十五、善制而后致治 / 208
明大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明大德,是政德的统领,是领导干部 须有的自我修养。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 215
二、圣人以天下为度 / 219
三、我无欲而民自朴 / 224
四、德本财末 / 228
五、以德报怨 / 234
六、心存仁恕 / 239
七、境缘无好丑 / 244
八、君子忧道不忧贫 / 249
九、官人无私 / 255
十、君臣有义 / 263
十一、同志相从 / 270
十二、和谐共荣好战 亡 / 280
十三、正身一听 / 286
十四、罪在朕躬 / 295
十五、人心正则国治 / 301
这本《正版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政治军事畅销书籍 红旗出版社》的出版,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治理深感兴趣的人送来了一份厚礼。我以前一直对《群书治要》这本古籍心存敬畏,觉得它内容博大精深,但往往望而却步,不知道如何切入。刘余莉老师的解读,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向导,带着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直抵治理的精髓。她不仅仅是逐字逐句地翻译,更重要的是,她把那些看似陈旧的智慧,用现代的语言和我们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联系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知人善任”这一块的阐述,她结合了古今的案例,分析了为什么人才是决定一个组织兴衰的关键,以及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公正的评价来识别和任用贤才。读这本书,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领导力和个人修养的深度对话。每一章的展开都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让人读完之后,会忍不住停下来,思考自己以往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可以有更优化的角度。这对于提升个人决策的质量和格局,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实用性”与“思想性”的完美平衡。它不像有些理论著作那样空泛,读完不知所云;也不像纯粹的“成功学”那样肤浅,缺乏根基。它提供的是一种深度思考的方法论。在关于“财政与民生”的讨论部分,我看到了对资源分配的精妙分析,古人如何看待“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对我们今天倡导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理念,有着惊人的契合度。刘余莉老师的精解工作,成功地搭建了一座古今沟通的桥梁,她没有美化历史,也没有过度批判,而是客观地呈现了古人的智慧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运作,以及这些原则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适性。我甚至会带着书中的某些观点去审视我日常工作中的项目管理流程,尝试引入一些更具长远眼光的考量。这绝对是一本可以反复咀嚼、每次都能有新发现的宝典。
评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装帧吸引住了,红旗出版社出品,品质自然不用多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装帧设计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法治与德治”关系时的辩证思维。在当代社会,我们常常在强调制度和法律的同时,忽略了“德”的基础性作用。这本书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论证了制度的刚性和人心的向背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书中引用了大量历史上的治国方略,比如如何通过严明的赏罚来巩固统治,同时又如何通过仁德感召来赢得民心。我发觉,很多我们现在感到棘手的社会治理难题,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古人深入探讨过,只是我们可能没有用正确的视角去挖掘这些宝藏。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参照系,让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多一份沉稳和远见,不至于被眼前的纷扰所迷惑。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历史读物的范畴,更像是一本高级的管理哲学手册。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刘余莉老师的解读会不会过于学术化,让普通读者难以消化。但阅读体验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她的文字流畅且富有洞察力,对于那些深奥的政治哲学概念,她总能找到一个非常生活化或者贴近现实职场的类比来解释清楚。比如在谈到“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政治含义时,她没有停留在简单的道德批判上,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关系模式对国家战略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让我耳目一新。而且,书中对军事思想的阐述也相当到位,它并非单纯地讲解兵法战术,而是将其上升到了战略布局和资源调配的高度,强调了信息透明度和决策效率的重要性。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对宏观层面的博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相互关联、自我强化的体系。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是很多市面上同类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从阅读的节奏感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那种一口气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更适合碎片化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每一小节的论述都精悍有力,既有足够的背景介绍,也有深入的解读和现代启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过程中保持的那种谦逊和审慎的态度,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的是“精解”而非“颠覆”。特别是关于“修身”与“治国”关系的论述,她强调了领导者的个人道德修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前提,这种由内而外的逻辑链条,在当下这个强调外在包装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读完后,我不仅对古代的政治智慧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自己个人行为规范和领导风格进行深刻反思的动力。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远非读一本普通的畅销书所能比拟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