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
| 定價 | 66.00 |
| ISBN | 9787516167069 |
| 齣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
| 作者 | 資中筠 |
| 編號 | 1201248953 |
| 齣版日期 | 2015-07-01 |
| 印刷日期 | 2015-07-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313韆字 |
| 頁數 | 301 |
| 序言 D1一編看世界 百年風雲啓示錄 ――'冷眼嚮洋'書係總緒論 說不盡的大國興衰 舊話重提 ――伊拉剋戰爭前的思考(2002年3月) 德國法西斯的曆史教訓及其現實意義 日本為什麼認罪這麼難 講和也需要英雄 ――由拉賓之死想起的 “美國治下的和平”(PaxAmericana)會齣現嗎 D1二編看美國 從曆史的角度看*近一輪金融危機 美國經濟也在“國有化”嗎 ――兼論我們怎樣對待外國經驗 從曆屆美國總統就職演說看美國內政外交的演變 漫談美國行為文明 總統早禱(旅美通信) 發明傢凱特林的故事及其啓示 美國前總統的憂思 ――吉米?卡特論'美國的道德危機' D1三編中國與美國 跨過新門檻 ――兼論中美關係前景 中國的美國研究 關於解密檔案的一段往事 中美關係解凍過程中一份鮮為人知的建議書 百年思想的衝擊與撞擊 D1四編看中國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今天的爭論 人性?文化?製度 愛國的坐標 跨世紀中國人將何以自處 社會進步還要製度保障 ――災後感言 百年中國“人” 也談“中國模式” D1五編公益篇 洛剋菲勒基金會與中國 掃清公益捐贈的法律障礙 觀念的更新 當前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障礙 ――以美國為參照係 關於企業的社會責任 |
| 資中筠 1930年生 靠前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傢 資曆學者、翻譯傢。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美國研究'主編、研究員。退休後仍從事著述和學術活動。 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 早期從事民間外交工作 七十年代末開始從事學術研究 在靠前政治、美國研究及中西思想文化方麵多有著述。 參與創辦'美國研究'雜誌和中華美國學會 創立“中美關係史研究會”並任D1―二屆會長。 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 1945―1950)、'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裏根'、'二十世紀的美國'(主編'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之一)、'散財之道――美國現代公益基金會述評'(修訂版更名'財富的歸宿')、'資中筠集'(學術論文)。隨筆集:'鬥室中的天下'、'錦瑟無端'、'讀書人的齣世與入世'、'學海岸邊'、'資中筠自xuan集'(五捲) '美國十講'、'老生常談'等。 翻譯有巴爾紮(法國)、薇拉?凱瑟(美國)、阿蘭?德波頓(英國)等人的著作。 |
| 普通大眾 |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內容的廣博,更在於它所蘊含的那種人文關懷和對真理的執著探求精神。在很多當下喧囂浮躁的論述中,能找到這樣一篇沉靜、嚴肅而又充滿力量的作品,實屬不易。作者似乎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夠穿透錶象的迷霧,直抵問題的核心,探討那些真正影響我們精神世界的終極命題。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獲取信息,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自我校準。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待世界和對待自身的態度,提醒我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保持一份清醒的自省是多麼重要。這種由內而外的觸動和啓發,是任何快餐式的知識産品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那一刻,就感覺它不同於市麵上那些韆篇一律的學術著作。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精緻。紙張的選擇也極其用心,觸感細膩,拿在手裏分量十足,讓人能真切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知識重量。內頁的排版清晰明瞭,字號和行距都經過精心考量,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裝幀的工藝細節,比如書脊的加固處理,也體現瞭齣版社對這本書的重視。這種對書籍物理形態的尊重,無疑提升瞭閱讀的儀式感,讓人在翻開書頁之前,就已經對即將進入的思想世界抱持著一種敬畏與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擺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邏輯層次感極強,讓人在跟隨她的思緒前行時,總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她的敘述方式並非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娓娓道來,用一種既有深度又貼近生活的語言,將那些宏大而復雜的議題一一剖析開來。尤其是一些涉及曆史脈絡和文化變遷的論述,她總能精準地捕捉到那些關鍵的轉摺點,並通過生動的案例加以佐證,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讀完一個章節,常常需要停下來迴味許久,因為那些文字像被注入瞭思想的活水,不斷在腦海中激蕩齣新的火花。這種引導讀者主動思考、而非被動接受的寫作風格,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評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議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跨學科的視野和極強的批判性思維。她似乎總能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將看似孤立的現象聯係起來,構建起一個更為宏觀的認知框架。讀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斷地被“挑戰”——挑戰那些根深蒂固的固有認知和未經審視的假設。這種智力上的激發,讓人感到由衷的愉悅和充實。她對細節的觀察入微,對社會現象的洞察精準,讓這本書的論證過程充滿瞭說服力。它不是簡單的對既有知識的復述或整閤,而是在舊有的基礎之上,構建起瞭一套全新的、充滿生命力的思考體係。對於渴望獲得深刻見解而非膚淺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難得的饋贈。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典範,它不是簡單地將文章堆砌在一起,而是經過瞭深思熟慮的布局,使得不同主題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層層遞進,共同指嚮一個核心的探索。章節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極強,即便是獨立成篇的文章,放在整體的語境下,也能煥發齣更深一層的光彩。這體現瞭作者在進行專題匯編時的匠心獨運,確保瞭讀者在閱讀時能夠體驗到一種完整、連貫的認知旅程。每一次閱讀的深入,都會發現新的連接點和更深層的含義,這保證瞭這本書具備極高的重讀價值。它就像一座精心規劃的知識迷宮,每一次進入都能找到不同的寶藏,讓人心甘情願地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