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 吴让之篆书》
定价:18.00
作者:姚国瑾 主编 杨建虎 编著
责任编辑:刘文哲 李颖
出版时间:2010-1
ISBN:9787203066699
页数:70
开本:16
装帧:平装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 吴让之篆书》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这套《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
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一套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姚国瑾,字玉衡,号箪庐、槛上人、南沙居士等。山西万荣人。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书法系教授。
1982年从陈嘉澍先生学习颜体。1990年代初,师从姚奠中、林鹏二位先生,研读经史、书法。曾问学于卫俊秀先生,又从张颔先生问古文字、经史之学。1999年,在太原开设“经史讲堂”,志在传承与宏扬中国传统文化。2004年1月调入太原师范学院,主讲《中国书法史》与《篆书基础》两门课程。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干货满满,体系完整”。从一个初学者或者说是希望深入研究吴让之篆书的学习者角度来看,《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 吴让之篆书》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它选择的碑帖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吴让之的篆书风格圆润秀劲,变化丰富,是篆书学习中的典范。其次,由姚国瑾主席这样具有深厚造诣的书法家主编,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我在阅读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并非简单地堆砌字帖,而是真正做到了“以教促学”。书中对于每一个字的讲解,都包含了笔画的分析、结构的解析、以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并且还常常点拨到一些关于笔墨技法和章法布局的要领。这些都是在一般的字帖中难以找到的宝贵信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笔法十二种”在吴让之篆书中的体现,这让我对篆书的线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于学习吴让之篆书的建议,也十分贴合实际,比如强调“慢学”、“多看”、“勤思”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路径。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碑帖临习、理论讲解、教学指导于一体的优秀书法教材,对于任何想要学习吴让之篆书的人来说,都是一份非常值得入手的指南。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辑和设计真的非常用心。在翻阅《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 吴让之篆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种“静心学习”的氛围。高清的碑帖原字放大,清晰的笔画分解图,以及穿插其中的精炼讲解,构成了极具条理性的阅读体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吴让之篆书代表作品的选取,不仅有大家熟知的经典,还包含了一些相对少见的佳作,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视野。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对字形和笔画的分析,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吴让之篆书的整体风格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这种宏观的视角,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碑帖的艺术价值,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思考中。我在阅读过程中,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偏旁部“的结构变化和应用,进行了专题性的讲解。这对于我们在临习过程中遇到相似结构时,如何灵活变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合理,逻辑清晰,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照顾到了,对于希望系统性学习吴让之篆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拿到这本《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 吴让之篆书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姚国瑾 主编 教师参考讲解》,我首先被它厚实的装帧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作为一名多年来一直在书法道路上摸索的爱好者,尤其对篆书情有独钟,但苦于资料的零散和讲解的不足,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吴让之的篆书,以其古朴典雅、线条圆润流畅著称,是篆书学习者不可绕过的经典。而这本书的编写团队,由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姚国瑾先生主编,这本身就代表了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吴让之篆书的每一个字,都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和分析。不再是简单地呈现碑帖字样,而是深入到笔画的起收、转折,以及结构上的虚实呼应。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篆书基本笔法和结体规律的正确认知,避免走弯路。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一些容易出错的笔画和结构处理,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和提示,这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整体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碑帖临习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老师,在字里行间给予我们宝贵的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体量和内容深度,让我对它的期望值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我接触过的众多书法学习资料中,能够将名家碑帖与教学相结合,并且达到如此细致入微程度的,实属罕见。《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 吴让之篆书》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并非单纯地罗列碑帖,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教学的框架下进行呈现。姚国瑾主席及其团队的专业水准,在讲解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书中的释文、注解、以及对吴让之篆书风格特点的阐释,都显得十分到位。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篆书线条的力度与速度变化”的探讨,这是很多其他资料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然而,这恰恰是理解和表现吴让之篆书韵味的关键。书中通过对不同线条的形态分析,结合实际的用笔技巧示范,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才能使线条既圆润饱满,又不失弹性与动感。此外,对于篆书的书写顺序和结构安排,书中也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视角,更加强调了从整体出发,把握字形的神韵。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宝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教你“怎么写”,更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写”,这种思想层面的启迪,对于提升学习者的书法理论素养和艺术审美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名对书法史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常常在寻找能够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中国书法专业院校考生碑帖 吴让之篆书》这本书,恰好完美地扮演了这个角色。吴让之的篆书,在清代篆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这本书则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这份历史的厚重感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对于吴让之篆书艺术风格的剖析,既有学术的高度,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表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以篆养隶,以篆养楷”的论述,这为我们如何在篆书学习中拓展其他书体的学习,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书中对每一部分的讲解都显得尤为细致。例如,在分析某个字的结构时,书中会详细指出该字在整体布局中的重心,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篆书的内在逻辑。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提示,比如如何通过“读字”来理解其神韵,如何通过“临字”来体会其笔势。这些实用的指导,对于我们这些在自学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的爱好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