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常见死活
定价:8.00元
作者:彭宁辉,吴健生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0844588
字数:
页码: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1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欣闻启蒙恩师吴健生先生与围棋记者彭宁辉5段合著的棋书即将付梓,毛遂自荐陋文一篇,代序。
彭宁辉5段是武汉大学高材生,前《围棋天地》杂志社记者,现《纹枰正道》杂志主编,曾在西南民族学院教授《中国围棋文化史》,具备级强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围棋圈内有口皆碑。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带给我一种久违的沉浸感,如同跟随两位经验老到的老师进行了一次漫长而充实的围棋研讨会。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的“实战导向性”做得极其到位。它不是为了炫技而设置那些天马行空的绝妙手,每一道题的设置都紧密贴合实战中高频出现的局面类型,这使得书中的知识点能够快速、有效地转化为实战能力。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步骤后出现的“思考提示”栏目,它会引导你停下来,回顾一下刚才学习的那个核心技巧点,确保你不是在“死记硬背”解法,而是在“内化”技巧。这种注重学习者体验的设计,是很多严肃学术书籍所缺乏的。总之,如果你已经厌倦了那些只会堆砌题目的旧式死活宝典,渴望一本能够真正让你在棋盘上多活出几口气,少送掉几条龙的实战指南,那么这本《常见死活》绝对是值得你郑重考虑的选择。它对围棋精妙之处的阐述,会让你对这门古老的游戏产生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这本《9787530844588 常见死活》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业余棋手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围棋理解的大门。初拿到书时,我对这种专门讲解“死活”的书还有点疑虑,毕竟市面上的死活题集汗牛充山。然而,彭宁辉和吴健生两位作者的编排思路非常清晰,他们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脱离实战的怪题,而是精选了那些在对局中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关键手筋。书中的例题讲解,那种层层递进的分析过程,简直就像是顶尖高手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思考。我特别欣赏它对“变化图”的处理,不是简单地给出对错,而是深入剖析为什么某一步是“拙”的,而另一招为什么能“妙手救活”或“精妙屠龙”。这让我意识到,围棋的死活,远不止于看清眼位或提子,它更是一种对全局形势判断和局部应对的综合考验。读完前几章,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看棋时的紧迫感和准确性都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在中盘接触战中,面对那些看似复杂但本质上是死活题的局面时,我能更快地找到破绽或生路。这本书,绝对是提升中级棋手实战能力的利器,值得反复研读和实践。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对“理论”要求比较高的读者,很多市面上的死活书,讲得实在太肤浅了,只是机械地告诉你“A是死,B是活”。但彭宁辉和吴健生在这本书里,似乎更注重“为什么”和“如何系统性地学习”。他们构建了一套非常严谨的章节体系,从基础的“禁入点”和“打吃”、“点”的原理,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双活”和“共活”的境界。这种由浅入深的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感。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官子死活”那一章的探讨。很多棋手会忽略官子的死活,认为那只是微小的目数差异,但这本书用详尽的分析证明了,在均势或微弱劣势的情况下,一个精准的官子死活判断,足以决定胜负。我曾用书中的一个官子局面在我的对弈平台反复试验,每一次都能验证作者的判断是多么精妙和不可动摇。这种实战验证带来的信心增强,远非单纯的刷题可以比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可供未来持续进阶的理论基石。
评分读完大半,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很多时候,我们做死活题,只是机械地去寻找那个“唯一解”,一旦找不到,就陷入僵局。但这本书,特别是它对“变化空间”的讨论,改变了我的思维定势。作者们会花大量的篇幅去分析“如果对手走了这步非最优的棋,我该如何应对”,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训练,才是真正提高棋力的关键。比如,书中有一处关于“征子”和“枷”的结合应用,用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分断局面来演示,我最初看了好几遍才勉强明白。然而,作者没有止步于此,他们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结构在不同大小棋盘上可能产生的不同效力,这让我明白了,围棋的理论不是僵化的公式,而是具有高度弹性的。对于那些渴望从“业余高手”迈向“半职业”门槛的棋友来说,这种对棋理本质的洞察是不可或缺的。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高水平的分析方法论,它在无形中重塑了我对局部战斗的判断标准。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那种对细节的打磨,充分体现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一贯的专业水准。封面设计虽然朴实,却透着一股沉稳的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浮躁的速成读物,而是真正下过功夫的精品。内页的纸张质量也非常好,油墨印制清晰锐利,即便是复杂的棋形图,那些交叉的黑白子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长时间阅读和思考来说,是极大的友好。更让我称赞的是,作者们在引入新概念时所采用的语言风格,那种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完全没有一般围棋专业书籍常有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他们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在面对复杂死活题时的那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所以总能用最直观的语言去解释那些看似玄妙的逻辑。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经典棋谱中死活片段的引用,既提供了历史的厚重感,又用现代的眼光进行了再剖析,使得这些知识点鲜活了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题集,它更像是一本带着历史温度的围棋哲学启蒙书,让人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围棋文化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