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 位梦华 9787500086765

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 位梦华 978750008676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位梦华 著
图书标签:
  • 科普
  • 天文学
  • 宇宙
  • 科学
  • 高纬度
  • 位梦华
  • 天文观测
  • 星空
  • 宇宙探索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86765
商品编码:2929150019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

定价:18.00元

作者:位梦华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00086765

字数:

页码:1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主要内容包括:恒星的历程、太阳家族、漫话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来自地球内部的信息、地震、磁场、重力场、岩石天书、地球的年龄和演化、地球的结构和组成、地球的运动和能源、神秘的大气层、研究历史、成分和结构、大气环流、能量交换和温室效应、大气是从哪里来的等。

目录


通往宇宙之路
六元的宇宙
眼睛、脑袋与宇宙
先人的思考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次飞跃:从猜想到理论
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观测
爱因斯坦的失误
光谱与红移
引力与黑洞
大爆炸理论的证实
类星体:大爆炸理论的又一个证据
第三次飞跃:从地球到太空
宇宙未解之谜
宇宙诞生的过程
宇宙的年龄与生死
宇宙的生成:无中生有
宇宙的维系:质量与引力
宇宙的玄机:物质和反物质
宇宙的奥秘:暗物质
从“牛奶路”到银河系
恒星的历程
太阳家族
漫话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来自地球内部的信息
地震
磁场
重力场
岩石天书
地球的年龄和演化
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地球的运动和能源
神秘的大气层
研究历史
成分和结构
大气环流
能量交换和温室效应
大气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介绍


位梦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国际成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1982年,从美国去了南极,成为早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1983年回国后,率先对南极进行综合性研究,出版《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等著作,并发表大量与南极有关的科普文章。
20世纪90年代始,又将目光转向北极。1991年至2005年,先后9次进入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广交爱斯基摩人朋友并关注其文化与生存状态的个中国人,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和阿拉斯加爱斯基摩捕鲸委员会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授予其杰出贡献奖。1995年,作为总领队,率中国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进入北极中心地区,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为中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创造了条件。1998年,在北极工作了8个月,成为个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
为在科学与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科学文学的语言创作了大量综合介绍南极和北极的“科学散文”,并结集为《北极的呼唤》、《两极探险史话》、《的猎手》等20余种出版,在读者中,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1年5月,作者的科学家探险传奇--《巨怪追踪》之《北极天书》问世。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世界是恐怖的,不仅现在,过去和将来亦如此,恐怖不仅来自人类,同样也来自自然界和宇宙空间。那么,人类将往何处去?

文摘


这一组的外一个星球就是火星,质量差不多只有地球的1/10(10.8%),大气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气压为7.5毫巴还不到地球的1%(0.74%)。仔细看去,其表面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半球,一个半球比较古老,凹凸不平,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陨石坑。而另一个半球则比较新,地面也要平坦得多。更加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的颜色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纷纷猜测,火星上肯定会有某种形式的生物。于是,火星人的形象,便频频出现在电影和电视里。
与内组的行星相比,外组的行星无论是体积、形态还是物质组成,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木星是太阳系里大的行星,其质量和半径分别是地球的318倍和11.2倍,而且卫星很多,现在知道的至少有63颗(截至2003年)卫星在绕木星旋转。大气层也非常厚,可达1400千米,氢占82%,氦占17%,还有1%的甲烷和氨气,而且对流剧烈,不仅频繁地出现闪电现象,在南半球上还出现了奇特的大红斑。卫星探测表明,木星是一颗液体行星,大气层下面是由分子氢构成的海洋,温度高达11000K。下面是一层金属氢,仍为液态,中心是否有固态的铁镍核存在,现在尚无定论。
……

序言



《星海漫游:超越维度的宇宙探索》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人类仰望星空,对宇宙的浩瀚与奥秘充满了无限遐想。从肉眼可见的日月星辰,到望远镜揭示的遥远星系,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一直在不断拓展。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宇宙的本质,一个更深层次的疑问浮现:我们所处的宇宙,是否就是全部?是否存在我们难以想象的、超越三维空间限制的维度? 《星海漫游:超越维度的宇宙探索》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史诗般的宇宙探索之旅,但这条道路并非沿着我们熟悉的引力线或时空曲率前行。本书将以一种革新的视角,挑战我们对宇宙的固有认知,探索那些可能隐藏在“高维度”之下的宇宙真相。 第一章:维度迷宫的入口——我们身处的现实 我们生来就置身于一个由长度、宽度、高度和时间构成的四维时空之中。然而,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究竟是如何被定义和感知的?本章将从日常经验出发,层层剥离我们对空间的直观理解,为后续的维度探索打下基础。我们将审视经典物理学中对空间和时间的描述,例如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揭示的时空相对性与弯曲。我们会深入探讨量子力学如何打破经典的宏观物理框架,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的奇异性提供线索,而微观世界的某些特性,是否暗示着更深层空间的可能?本书将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清晰易懂的语言,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有维度模型的深刻认识,并为即将展开的“高维”探索做好准备。 第二章:超越三维的想象——理论的基石 人类的想象力是突破认知的关键。当经典物理学在解释宇宙某些现象时遇到瓶颈,理论物理学家们开始大胆设想:宇宙是否拥有更多的维度?本章将聚焦那些在理论物理领域中孕育出的、关于高维度的深刻思想。我们将介绍弦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提出宇宙的基本组成单元并非点状粒子,而是微小的、振动的弦,这些弦的振动方式不同,便形成了我们所见的各种粒子,而要使弦理论在数学上自洽,就必须引入额外的空间维度。我们还将探讨M理论,作为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融合了不同版本的弦理论,并引入了膜(branes)的概念,这些膜可能就是我们三维宇宙存在的“载体”。此外,本章还将涉及卡鲁扎-克莱因理论,它是早期将额外维度引入物理学的尝试,以及布兰德(brane)宇宙学等前沿概念,它们都为我们理解“高维”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读者将有机会窥探这些理论模型背后的数学精妙和物理直觉。 第三章:高维信号的迹象——宇宙的低语 如果宇宙真的存在更高维度,那么我们是否能在现有观测中找到它们存在的蛛丝马迹?本章将从天文学和粒子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审视那些可能指向高维度的观测现象。我们将讨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谜团,它们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质量和能量,却不与普通物质发生电磁相互作用,它们的本质是什么?是否与高维度空间中的某种“漏出”或“相互作用”有关?本书将介绍引力子(graviton)在额外维度中的行为,它是否会比其他粒子更快地“逃逸”到高维度中,从而导致我们在低维度中观测到的引力强度与理论预测不符?我们将探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的某些异常模式,以及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等粒子加速器在寻找超对称粒子、额外维度粒子等方面的实验进展。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是否在共同指向一个更宏大、更深邃的宇宙图景? 第四章:星海的隐秘航道——时空之外的旅行 如果高维度真实存在,那么它们将如何影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甚至为未来的探索提供新的可能性?本章将展开想象的翅膀,探讨高维度在宇宙学和未来技术方面的影响。我们将思考,如果宇宙被包裹在一个更高维度的“大泡泡”中,那么我们宇宙的膨胀、结构的形成,是否都受到这个“泡泡”的影响?“虫洞”的概念,是否能在高维度时空中得到更自然的解释,从而为超光速旅行提供理论基础?我们将展望,如果人类能够掌握进入或操控高维度空间的技术,那么我们能否规避宇宙中的某些限制,例如因果律或能量守恒定律?我们是否能利用高维度来存储信息,或者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化?虽然这些设想目前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但它们展现了高维度探索的终极魅力,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第五章:宇宙的终极格局——未知的边界 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而高维度理论的出现,无疑为这场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本章将回归到更宏观的哲学层面,思考高维度对我们认识宇宙、认识自身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会发现,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仅仅是更高维度宇宙中的一个“薄膜”?我们自身是否也包含着我们尚未感知的维度?高维度的存在,是否会改变我们对生命、意识和宇宙意义的理解?本书将鼓励读者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未知,并认识到科学探索的本质就是不断挑战极限,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星海漫游:超越维度的宇宙探索》并非一本陈述既定事实的科普读物,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思想实验,一次激发无限好奇的哲学之旅。它将带领读者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身处的宇宙,并激发对更深层现实的无限渴望。这本书属于那些敢于仰望星空,更敢于向宇宙深层奥秘发起挑战的探索者。

用户评价

评分

《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这个书名,光是听着就让人心跳加速。位梦华这个名字,加上那串9787500086765,我感觉自己手里捧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张通往未知领域的门票。 “高纬度”,这个词语自带一种神秘光环,它意味着超越了我们日常所能想象的维度,触及了宇宙最深层的结构。我一直对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甚至难以用现有工具测量的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却又如此难以捉摸。而“高纬度”这个概念,似乎能为理解这些谜团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通往宇宙之路”,这句副标题,更是充满了诗意与哲学意味。它暗示着,这本书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次穿越星辰的旅程,去理解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常常在想,宇宙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它的终点又在哪里?是否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这些宏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深深吸引着我。 我非常期待,位梦华先生能用他独特的笔触,将这些深奥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而有趣。他是否会引用最新的科学发现,还是会从历史悠久的理论中汲取灵感?他是否会采用比喻、类比,还是会借助引人入胜的故事来阐述?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星海之中,亲身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这是一次对知识的渴求,也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评分

这本书,准确地说,是《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位梦华先生的名字与其所代表的科学深度相得益彰,那串ISBN号9787500086765,仿佛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高纬度”这个词,在我脑海里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或物理学的术语,更是一种思维的拓展,一种突破局限的尝试。我一直对那些超越我们感官极限的科学概念充满向往,比如多维空间、平行宇宙、甚至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燃了我对这些宏大议题的渴望。 “通往宇宙之路”则像是一张藏宝图,预示着书中将揭示通往理解宇宙奥秘的路径。我常常在夜晚仰望星空,思考着那些遥远星系的构成,生命的起源,以及宇宙的最终命运。这些问题,总让我感到自身的渺小,却也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无尽追求。 我相信,位梦华先生作为一位在科普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作者,定能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我期望能在字里行间,看到他对宇宙的独特见解,听到他对科学前沿的深入剖析。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次心灵的远航,一次智慧的启迪。它承诺着一场关于宇宙的深度对话,一次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我的视野能因此而变得更加辽阔,我的思维能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

评分

刚刚入手一本名为《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的书,封面上“位梦华”的名字和一串数字9787500086765,虽然对内容尚不了解,但仅从书名和作者名,就已激发起我极大的好奇心。 “高纬度科普”这几个字,瞬间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图景:跳脱出我们日常所能感知的三维空间,去探索那些我们难以想象的更高维度。这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的乐趣。 “通往宇宙之路”更是直接点题,暗示着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星辰大海的旅程。宇宙的浩瀚、星系的奥秘、黑洞的奇诡、暗物质的未知……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谜题,也是我一直以来深深着迷的领域。 我一直坚信,科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不断拓展我们认知的边界,挑战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而“高纬度”这个概念,无疑是最能挑战我们直觉和想象力的一类。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位梦华先生将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如此抽象和深奥的科学概念呈现给读者。是会以严谨的数学公式为基础,还是会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是会侧重于理论的阐述,还是会穿插引人入胜的科学史故事? 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我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迷雾,窥见宇宙更深层次的奥秘。哪怕只是一瞥,也足以让我心潮澎湃,对这个我们栖居的宇宙,产生更深刻的敬畏与热爱。 这是一次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求知之旅的开端,我已准备好,全心投入。

评分

拿到《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这本书,位梦华的名字在封面上,而那个9787500086765的条形码,则像一个等待被解读的密码。坦白说,我对“高纬度”这个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在一些科幻作品中,它常常是奇妙设定的基础,但在现实科学中,它又显得遥不可及。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抓住了我心中对这类知识的渴求。 “通往宇宙之路”——这句副标题,更是将我带入了一种探索的氛围。宇宙,这个浩瀚无垠的舞台,总有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揭开。从行星的形成到星系的演化,从黑洞的奇特现象到宇宙大爆炸的起源,每一个主题都足以让人着迷。 我很想知道,位梦华先生将如何引领我们踏上这条“通往宇宙之路”。是会从我们熟悉的物理定律出发,逐渐引入更抽象的高维概念?还是会直接抛出一些令人震撼的理论,然后逐步解释其背后的逻辑?我非常好奇他会采用何种叙事方式,才能让一个普通读者也能理解那些可能极其复杂的科学原理。 我一直觉得,好的科普作品,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点燃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不仅增长见识,更能激发我对宇宙探索的热情,甚至在日后,能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我们所处的宇宙。 这是一次与未知对话的机会,一次挑战思维边界的旅程,我对此充满期待。

评分

这本书,《高纬度科普:通往宇宙之路》,它就这么静静地放在我桌上,位梦华的名字以及9787500086765这个编码,像是一个来自遥远世界的邀请函。 “高纬度”这三个字,总能勾起我对某些科幻电影场景的回忆,那些超越三维束缚的奇妙想象,总让我觉得,科学的世界远比我们所见的要精彩得多。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拓展我们思维边界的科学概念,有着一种莫名的执着。我希望能够理解,那些在数学模型中出现的、在理论物理学家口中提及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无法感知的维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通往宇宙之路”——这不单单是一个书名,更是一种承诺,承诺着一次深入宇宙核心的探险。宇宙如此广阔,其中的奥秘层出不穷,从我们熟悉的行星运动,到那些我们至今仍无法完全理解的黑洞、引力波,再到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变的最新理论,这一切都像是等待被揭开的神秘面纱。 我很想知道,位梦华先生是如何构思这本书的。他会不会从一些我们熟知的现象入手,然后层层递进,引导我们进入高维度的世界?他是否会引用一些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并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能够真正理解那些曾经困扰我的科学难题。 这是一次思维的跃迁,一次认知的升级,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渴望在其中找到通往更深层宇宙理解的钥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