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 9787115447883 人民邮电出版社

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 9787115447883 人民邮电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夕庆 著
图书标签:
  • 科学普及
  • 儿童读物
  • 艺术
  • 实验
  • 动手能力
  • 科普
  • 青少年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HJ系列
  • 趣味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月草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7883
商品编码:2929226784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

定价:45.00元

作者:刘夕庆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154478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论在什么领域里,自然科学也好,人文学科也好,谁能把握住自己活动与行为的要旨,谁能领悟出当代新知识的意义,谁就是艺术家。艺术家就是有完整一致悟性的人。”——麦克卢汉45幅原创科学肖像画独特的艺术创意形式展示人类文明史上46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的成就45篇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故事堪称美学教育典范

内容提要


历史上的科学家通常也是相关领域的艺术家,他们的故事中充满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本书作者从人类文明史上的诸多科学家中选取了46 位既有着蜚声世界的科学成就,又具有艺术修养的知名科学家,独创性地创作了科学肖像画,将这些科学家的主要成就以绘画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生动地讲述了这些科学家“艺术创造”的故事,尤其展现了艺术在科学家于其研究领域获得成就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上下册以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经典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分界阶段作为分册点,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目录


领创量子波动力学的“抒情诗人”—薛定谔 2
使地质力学四面光明的“讴歌者”—李四光 10
简洁思维激发核反应的“原子舞者”—费米 17
推导发现反物质的“美学大师”—狄拉克 24
倡导宇宙大爆炸的“多产作家”—伽莫夫 31
构建核力介子理论的“寻宝人”—汤川秀树 39
写就中国物理学开篇的“书法家”—吴大猷 47
恒星演化过程的“优雅探究者”—钱德拉塞卡 55
创行整体微分几何的“华夏诗人”—陈省身 63
践行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创新号手”—钱学森 73
伴随物理实验一生的“文化使者”—吴健雄 83
开辟量子电动力学的“艺术多面手”—费曼 92
探究规范、对称的“艺术鉴赏家”—杨振宁 99
研发人工避孕药的“文学艺术家”—杰拉西 108
寻找大自然几何的“分形艺术家”—芒德布罗 115
打破宇称守恒的“随笔画家”—李政道 123
拼建双螺旋结构的两位“雕塑家”—沃森和克里克 131
从诗歌中提取夸克的“语言学家”—盖尔曼 142
植根于古老医药厚土的“文化奇葩”—屠呦呦 152
信奉物理从实验开始的“工艺大师”—丁肇中 160
创造卡-丘空间的“诗文大家”—丘成桐 168
代结语:玩转科学的“现代音乐家”—考克斯 177
尾之诗 187
致谢 192
参考文献 198

作者介绍


刘夕庆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美术家协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和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专栏作家,《蝌蚪五线谱》签约作者。作品《无题》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汇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在各级报刊杂志(如《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等)上发表上百幅各类科学、科普美术作品。被评为北京市科协“2016年十佳新锐科普创客”,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60周年“知识传承奖”和中国石化“朝阳”文学艺术奖美术类奖,等等。《刘夕庆科学 科普画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科学美术作品系列2015年在山东省日照市展出

文摘


序言



《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 是一本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科普读物。本书紧密结合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游戏娱乐相结合,让科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魔力的创造工具。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艺术家”的视角。 科学与艺术并非泾渭分明,很多科学发现都源于对美的追求,而艺术创作也常常受到科学规律的启发。本书将科学知识比作一种“艺术”,引导读者像艺术家一样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动手实践。我们鼓励小读者们用科学的“画笔”描绘自然的奥秘,用科学的“雕塑刀”塑造物质的形态,用科学的“乐章”谱写宇宙的旋律。 “玩转科学”的理念贯穿全书。 我们相信,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寓教于乐。因此,本书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和深奥的理论。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科学概念展开,通过精彩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巧妙的设计,让读者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体验科学的魅力。我们提倡“动手做”的科学精神,书中提供了大量简单易行、材料易得的科学小实验和创意制作,让读者亲身参与,感受科学的逻辑与乐趣。 《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 聚焦于初中科学学习中的关键领域,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从物质世界的奥秘到生命现象的奇妙,再到地球和宇宙的广袤。本书的编写风格力求贴近生活,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科学原理。 第一部分:物质的变幻与能量的流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进奇妙的物质世界。我们会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比如水蒸气如何让蒸汽机运转,火焰如何燃烧,化学反应如何改变物质的性质。我们将详细讲解原子、分子这些微观世界的“积木”,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万千物质的。 物质的状态与相变: 从固态、液态到气态,水的三种形态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本书将通过生动的图解和简单的实验,比如制作“冰雕”、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让读者直观理解温度和压强对物质状态的影响。我们会讲解升华、凝华等概念,并探讨这些现象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如霜的形成、干冰的应用。 化学反应的魔法: 氧化、还原、酸碱反应……这些看似专业的词汇,在本书中将变得通俗易懂。我们将通过观察蜡烛燃烧、铁钉生锈、小苏打与醋反应等现象,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读者将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化学小实验,比如制作“火山爆发”,了解催化剂的作用,甚至可以尝试制作一些安全的、具有趣味性的化学装置。 能量的守恒与转化: 能量是世界万物运行的根本动力。本书将讲解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电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并强调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通过讲解风车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让读者理解能量转化的实际应用。我们还会探讨能量的利用效率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声音与光影的奥秘: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光又是如何让我们看到世界的?本书将从乐器的发声原理讲到声音的传播速度,并通过简单的实验,比如制作“土电话”,让读者体验声音的传递。在光学部分,我们将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解释彩虹的形成、镜子的成像原理,甚至可以尝试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孔成像”装置,感受光影的魅力。 第二部分:生命世界的律动与生态系统的平衡 从微观的细胞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生命世界充满了神奇。本书将以科学家的视角,带领读者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细胞的秘密花园: 细胞是所有生命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我们将通过精美的插图,展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讲解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读者将了解到细胞如何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以及基因在生命遗传中的作用。我们还会探讨微生物的神奇世界,了解细菌、病毒的形态和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植物的生存智慧: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产者。本书将深入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揭示植物如何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来制造食物,并释放氧气。读者将学习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并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比如控制光照、水分等条件,来验证科学的结论。我们还将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传播、无性繁殖等。 动物的奇特生活: 从昆虫的蜕变到哺乳动物的育幼,动物世界充满了令人惊叹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我们将讲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鸟类的飞行、鱼类的游泳)、感知器官(如蝙蝠的回声定位)、以及它们如何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通过一些有趣的案例,比如变色龙的伪装、章鱼的保护色,来展示生命的智慧。 生态系统的和谐乐章: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本书将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如食物链、食物网。读者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生态案例,比如森林、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来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三部分:地球的呼吸与宇宙的浩瀚 仰望星空,我们惊叹于宇宙的宏大;审视脚下,我们感受着地球的脉动。本书将带领读者从地球的演变到宇宙的起源,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旅行。 地球的过去与现在: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板块构造理论如何解释大陆漂移和地震?本书将结合地质年代的概念,讲述地球的演变史,从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到生命的诞生和繁衍。读者将了解岩石的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及其形成过程,并通过观察身边的岩石,进行初步的辨认。 气候的变幻与天气现象: 天气预报背后的科学是什么?本书将讲解大气的组成,影响天气的各种因素,如气压、温度、湿度,以及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形成。我们将通过简单的实验,比如制作简易的温度计、湿度计,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气象要素。同时,我们也会讨论气候变化的问题,引导读者关注环境保护。 太阳系的邻居: 我们的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各有特色。本书将介绍各个行星的特点、轨道和组成,以及月球、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体。读者将了解到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潮汐现象的形成,甚至可以尝试用简单的模型来模拟行星的运动。 星辰大海的奥秘: 恒星的诞生与死亡,星系的形成,宇宙的膨胀……本书将以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宇宙的壮丽图景。我们将讲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如光年、星系、黑洞等,并介绍一些著名的天文现象,如流星雨、日食、月食。我们还将探讨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以及宇宙的未来。 在每一章的结尾,我们都设置了“艺术家小课堂”和“科学侦探社”环节。 “艺术家小课堂” 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艺术创作。例如,在学习了物质状态变化后,可以尝试用彩泥制作冰雕;在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后,可以绘制植物生长周期图;在学习了天体运动后,可以绘制星空图。这里没有对错,只有创意。 “科学侦探社” 则扮演了“解题者”的角色。我们选取生活中或科学史上的经典谜题,引导读者运用所学知识,像侦探一样,通过分析线索,推导结论,最终找到科学的答案。这有助于培养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语言风格轻松活泼,图文并茂,大量的插图、漫画和表格,不仅增强了视觉吸引力,也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复杂的科学概念一目了然。 我们采用“问题——探究——结论”的模式,鼓励读者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 致力于让科学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伙伴,成为他们手中探索世界的工具。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自己领域的“科学家艺术家”,用好奇心去发现,用创造力去实践,用科学的眼光去欣赏这个精彩绝伦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二段: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开拓我思维的书籍,特别是那种能够连接不同学科,带来全新视角的内容。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时,它的名字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艺术家”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创造力、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而“玩转科学”则暗示了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方式。我一直觉得,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能够从看似杂乱的现象中发现规律,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世界。这本书的“下册”标识,也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系列,如果“上册”也同样精彩,那这个系列一定会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引路人,带我探索科学世界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艺术”之处,也许是物理学的优雅公式,也许是生物学的精巧设计,又或者是化学反应的绚丽色彩。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科学的美学,以及科学与人类创造力之间的深刻联系。它应该能够帮助我打破学科壁垒,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科学的魅力。

评分

第五段: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的书籍充满期待。这本书的“玩转科学”这个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趣、互动。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科学现象,但以一种非常规、非常有趣的方式来呈现,也许还会包含一些需要读者动手操作的小实验,或者是一些需要动脑筋的谜题。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科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触手可及,并且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艺术家”这个词,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播科学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发现美的视角,一种创造美的能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看到科学世界中那些隐藏的“美”,无论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能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被展现出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点燃我对科学的热情,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探索者,甚至是一个用科学来创造美的“艺术家”。

评分

第一段: 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太吸引人了!那种充满活力的色彩搭配,还有那个有点神秘又有点俏皮的插画风格,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平时就喜欢那些设计感强的书籍,拿在手里感觉就很舒服,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从这个“艺术家”的名字和“玩转科学”这个副标题的组合来看,我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有趣,不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我特别期待它能把科学知识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一本生动的科学百科,又像一本充满创意的画册。我平时不太擅长理科,总觉得科学离生活很遥远,但这本书的命名和视觉设计让我觉得,科学也可以很美,很亲切,甚至可以激发我的艺术灵感。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科学的另一面,那些隐藏在数字和公式背后的奇妙逻辑和自然之美。也许,它会让我开始思考,科学和艺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是如何互相启发的。这本书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盲盒,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它,看看里面藏着怎样的精彩。

评分

第三段: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释复杂概念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名字《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就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善于将科学知识“艺术化”的传播者,他/她能够用生动、形象、甚至富有诗意的方式来讲述科学。我一直觉得,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而艺术则是表达情感和创造美,这两者看似不同,实则有着内在的共通之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科学原理的“美感”,比如数学中的对称性、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所蕴含的简洁与和谐,亦或是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奇妙逻辑。我希望它能够用丰富的视觉元素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我不再觉得科学是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奇迹。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激发我好奇心,并且让我觉得学习科学是一件有趣而美好的事情的书,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所期望的那一本。

评分

第四段: 我对那些能够激发读者好奇心,并且鼓励独立思考的书籍有着特别的偏爱。这本书的“玩转科学”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提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究,去尝试。也许它会包含一些有趣的实验设计,或者是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读者动手实践,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科学的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充满魔力的盒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科学“玩具”,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我尤其对“艺术家”这个修饰语很感兴趣,这让我觉得,科学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创作,需要想象力、创造力和耐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培养这种“科学家的眼光”和“艺术家的创造力”,让我能够用一种更具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去面对科学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