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
定价:45.00元
作者:刘夕庆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154478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论在什么领域里,自然科学也好,人文学科也好,谁能把握住自己活动与行为的要旨,谁能领悟出当代新知识的意义,谁就是艺术家。艺术家就是有完整一致悟性的人。”——麦克卢汉45幅原创科学肖像画独特的艺术创意形式展示人类文明史上46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的成就45篇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故事堪称美学教育典范
内容提要
历史上的科学家通常也是相关领域的艺术家,他们的故事中充满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本书作者从人类文明史上的诸多科学家中选取了46 位既有着蜚声世界的科学成就,又具有艺术修养的知名科学家,独创性地创作了科学肖像画,将这些科学家的主要成就以绘画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生动地讲述了这些科学家“艺术创造”的故事,尤其展现了艺术在科学家于其研究领域获得成就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上下册以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经典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分界阶段作为分册点,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目录
领创量子波动力学的“抒情诗人”—薛定谔 2
使地质力学四面光明的“讴歌者”—李四光 10
简洁思维激发核反应的“原子舞者”—费米 17
推导发现反物质的“美学大师”—狄拉克 24
倡导宇宙大爆炸的“多产作家”—伽莫夫 31
构建核力介子理论的“寻宝人”—汤川秀树 39
写就中国物理学开篇的“书法家”—吴大猷 47
恒星演化过程的“优雅探究者”—钱德拉塞卡 55
创行整体微分几何的“华夏诗人”—陈省身 63
践行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创新号手”—钱学森 73
伴随物理实验一生的“文化使者”—吴健雄 83
开辟量子电动力学的“艺术多面手”—费曼 92
探究规范、对称的“艺术鉴赏家”—杨振宁 99
研发人工避孕药的“文学艺术家”—杰拉西 108
寻找大自然几何的“分形艺术家”—芒德布罗 115
打破宇称守恒的“随笔画家”—李政道 123
拼建双螺旋结构的两位“雕塑家”—沃森和克里克 131
从诗歌中提取夸克的“语言学家”—盖尔曼 142
植根于古老医药厚土的“文化奇葩”—屠呦呦 152
信奉物理从实验开始的“工艺大师”—丁肇中 160
创造卡-丘空间的“诗文大家”—丘成桐 168
代结语:玩转科学的“现代音乐家”—考克斯 177
尾之诗 187
致谢 192
参考文献 198
作者介绍
刘夕庆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美术家协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和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专栏作家,《蝌蚪五线谱》签约作者。作品《无题》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汇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在各级报刊杂志(如《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等)上发表上百幅各类科学、科普美术作品。被评为北京市科协“2016年十佳新锐科普创客”,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60周年“知识传承奖”和中国石化“朝阳”文学艺术奖美术类奖,等等。《刘夕庆科学 科普画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科学美术作品系列2015年在山东省日照市展出
文摘
序言
第五段: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的书籍充满期待。这本书的“玩转科学”这个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趣、互动。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科学现象,但以一种非常规、非常有趣的方式来呈现,也许还会包含一些需要读者动手操作的小实验,或者是一些需要动脑筋的谜题。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科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触手可及,并且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艺术家”这个词,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播科学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发现美的视角,一种创造美的能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看到科学世界中那些隐藏的“美”,无论是自然界的规律,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能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被展现出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点燃我对科学的热情,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探索者,甚至是一个用科学来创造美的“艺术家”。
评分第二段: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开拓我思维的书籍,特别是那种能够连接不同学科,带来全新视角的内容。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时,它的名字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艺术家”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创造力、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而“玩转科学”则暗示了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方式。我一直觉得,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能够从看似杂乱的现象中发现规律,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世界。这本书的“下册”标识,也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系列,如果“上册”也同样精彩,那这个系列一定会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引路人,带我探索科学世界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艺术”之处,也许是物理学的优雅公式,也许是生物学的精巧设计,又或者是化学反应的绚丽色彩。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科学的美学,以及科学与人类创造力之间的深刻联系。它应该能够帮助我打破学科壁垒,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科学的魅力。
评分第三段: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释复杂概念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名字《HJ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册)》就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善于将科学知识“艺术化”的传播者,他/她能够用生动、形象、甚至富有诗意的方式来讲述科学。我一直觉得,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而艺术则是表达情感和创造美,这两者看似不同,实则有着内在的共通之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科学原理的“美感”,比如数学中的对称性、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所蕴含的简洁与和谐,亦或是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奇妙逻辑。我希望它能够用丰富的视觉元素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我不再觉得科学是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奇迹。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激发我好奇心,并且让我觉得学习科学是一件有趣而美好的事情的书,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所期望的那一本。
评分第一段: 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太吸引人了!那种充满活力的色彩搭配,还有那个有点神秘又有点俏皮的插画风格,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平时就喜欢那些设计感强的书籍,拿在手里感觉就很舒服,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从这个“艺术家”的名字和“玩转科学”这个副标题的组合来看,我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有趣,不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我特别期待它能把科学知识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一本生动的科学百科,又像一本充满创意的画册。我平时不太擅长理科,总觉得科学离生活很遥远,但这本书的命名和视觉设计让我觉得,科学也可以很美,很亲切,甚至可以激发我的艺术灵感。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科学的另一面,那些隐藏在数字和公式背后的奇妙逻辑和自然之美。也许,它会让我开始思考,科学和艺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它们是如何互相启发的。这本书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盲盒,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它,看看里面藏着怎样的精彩。
评分第四段: 我对那些能够激发读者好奇心,并且鼓励独立思考的书籍有着特别的偏爱。这本书的“玩转科学”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提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究,去尝试。也许它会包含一些有趣的实验设计,或者是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读者动手实践,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科学的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充满魔力的盒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科学“玩具”,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我尤其对“艺术家”这个修饰语很感兴趣,这让我觉得,科学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创作,需要想象力、创造力和耐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培养这种“科学家的眼光”和“艺术家的创造力”,让我能够用一种更具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去面对科学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