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
定价:32.00元
作者:宋家玉,禾雨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0866213
字数:
页码:19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男人为什么婚前婚后两个样?男女出轨是对婚姻的不满吗?婚姻对男女分别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导致婚姻问题的产生?解决婚姻问题的前提、关键、核心分别是什么?如何运用现象学还原法诊断婚姻问题?如何判断婚姻问题是“癌症”,还是“良性肿瘤”?为什么婚姻有时会伤人?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相濡以沫,有些人却相爱相杀?如何防止婚姻出现危机,又如何拯救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如何为一段高情商、长久幸福的婚姻做准备?这些问题困扰着女性的婚姻生活,而且往往难以向他人倾诉。
《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一书配有大量真实的咨询案例,从婚姻心理角度出发,指出并解释了男女关于婚姻的心理差异及表现、在婚姻中男女相处容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婚姻心理理论的婚姻自我剖析方法及婚姻相处之道,旨在打造一本实用的婚姻指南,让每一个人(无论男女)都能了解婚姻的实质、男女在婚姻中的真实想法,让处于即将进入婚姻的情侣、已经处于婚姻状态的夫妻都能从中受益,预防婚姻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婚姻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与爱人共同携手,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创建一桩高情商的、长久的婚姻,让婚姻生活变得轻松美好。
目录
作者介绍
宋家玉,婚姻心理学专家。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8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1995年受聘为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教授。
文摘
《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开始,是男人一件事的结束现在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为什么男女在结婚初期对婚姻的期许会有明显的不同?女人就想从一而终,男人对此却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这是因为女人把婚姻看成是大事,而且是关乎一生命运、给自己带来重生机会的终身大事(注意这里有丽个关键词,一个是终身,一个是大事);男人虽然不会视婚姻为小事,但不会和女人一样把婚姻看成是关乎命运的大事,对他们来说,婚姻是一种必须要完成的阶段性的事情。
换句话说,男人把婚姻看成是一个人生任务,结婚就意味着大功告成,结束了一个必做事件,接下来还要完成第二个、第三个任务;女人则把婚姻看成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会对这美好、神圣、挚爱的东西倍加呵护、珍爱有加。
我们从这两种心态上很容易看出,女人把婚姻当作起点,而男人把婚姻当作阶段性的终点,这是男女看待婚姻大的不同。很少有人在婚前认认真真地思考和分析这种不伺,直到进入婚姻以后才猛然发现,两个人的想法总是背道而驰,既想不到一起,也做不到一起。从这开始,婚姻中的困惑和矛盾就会有增无减、有深无浅了。
尽管新女性主义的呼声很大,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不断提高,但中国社会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认为女人结婚就意味着离开父母的原生家庭,转投到另一处全新的、可以提供安全庇护的港湾,而且把这次“转投”看成是命运的归宿,赋予强烈的宿命感,也就是常说的“女怕嫁错郎”,这是典型的一次论输赢、一次定乾坤的宿命观点。
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人把结婚看成是自己真正独立人生(生活)的全新开始,因此会有以下三种心理期待。
1.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女人输得起任何事情,唯独输不起婚姻。只要婚姻幸福,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工作可以失败,事业可以放弃,社交可以受挫,唯独婚姻不能有闪失,这是女人忌讳的事情。所以,女人对婚姻的期望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换句话说,女人从来不敢想象婚姻一旦出现问题,自己应该怎样面对,就像一个孩子从来不敢想象父母一旦离开自己,自己应该怎样面对一样——在孩子(女人)的潜意识里,父母(家庭)必须存在,不能缺失(失败)。
2.可以出现小问题,但不能有大闪失女人深知“一个锅里吃饭,没有勺子不碰锅沿”的道理,并不祈求没有矛盾的婚姻,但女人缺乏对重大婚姻问题的应激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承受不起毁灭性的家庭灾难。因此,出现丈夫出轨或婚姻解体这类打击的时候,女人是无力应对的。面对这种“灭顶之灾”,有的女人会选择的方式,甚至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3.把美好的想象当作未来的现实这是女性突出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说,女人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许会远远高于婚后的现实生活情况。
女人往往缺乏对婚姻问题的客观预期,只站在单纯、善良、美好且有点幼稚的心理层面上憧憬未来,把婚前感知到的恋爱情愫全盘移植到婚后生活场景当中,认为婚姻生活是和婚前被男朋友捧在手里、含在口里、捂在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
而男人进入婚姻以后,就像人类祖先一样,苦苦追逐的猎物已经到手了,需要地“解放”一下自己,把婚前高度集中在女朋友身上的注意力放松一下。实际上,这种放松往往是带有情感感受转折性的,一般来说是不可逆的。男人也不是有意为之,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时的松口气”便是终生的“一去不复返”,结果给女人及家庭带来了那么多的强烈不适和严重影响。
一般来说,男人进入婚姻以后会有以下三种心理变化。
1.她已经是我的了,没必要再劳神费力“到手的猎物”心理是男人婚后的普遍心理,并不是不重视“到手的猎物”,而是不重视维护与“到手的猎物”的关系。男人(雄性动物)对没有到手的“猎物”深感兴趣,一心一意、铆足了劲儿要把“猎物”捕获到手。一旦捕获成功,“猎物”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男人(雄性动物)对该“猎物”的注意力就会迅速下降。这种心理在自然界的雄性动物中普遍存在,作为雄性动物的男人当然也会有这种心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无力维持持久的“恋爱”对男人而言,恋爱是分阶段和分步骤进行的,无力维持太久。坦白地说,男人的恋爱只为两性的结合而服务。所谓“两性的结合”,不仅指性的结合,也包括男女双方的精神、意志、支持、吸引等方方面面的结合。这种结合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婚姻,一种是不当两往(婚外恋等)。
男人的恋爱也往往是奔着这两种目的去的,一旦目的达到了,男人的恋爱任务就完成了。无论哪种目的的恋爱,满足男人的“功利”要求都是基本的。
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是男人为了获得情感、生理、亲子等一系列家庭关系利益而进行的恋爱;婚外恋是男人为了满足婚外生理、心理及情感抚慰而进行的恋爱,这是典型的基于男人自我满足目的的恋爱。而女人的恋爱一般只为婚姻服务,心甘情愿当小三的“恋爱”不是女人心悦诚服的恋爱,正常女人的恋爱基本都是奔着婚姻去的,会同时兼顾男人和家庭的利益。
男人不仅在婚内的爱情表达上维持不久,而且在婚外的“恋爱。关系上也维持不了多久。别看有些婚外恋会保持很长时间:实际上那并不是一种持续的恋爱关系,而是一种双方互惠的利益交换关系,这种关系只有婚外恋的双方心里有数。小三们曾误以为被男人深深地爱着,时间久了就会发现,男人只是在利用她们的感情和肉体,根本不想给她们“女人想要的待遇”——婚姻,于是她们不得不把目标转向物质索取,以此来挽回自己的情感损失。
3.兴趣点会从婚姻转向其他别看男人婚前会把心思放在女朋友身上,婚后不也会这样。男人对婚姻的用心程度远不如女人,这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对男人而言,恋爱是一个概念,婚姻则是另一个概念,两者并不怎么搭界。女人则恰恰相反,女人希望和男朋友进入婚姻。对女人来说,不为结婚而交往的男朋友是一种尴尬蹩脚的存在。
婚前的男人也有迫切想把女朋友变成妻子的愿望,但一旦女朋友变成了妻子,男人对女人的感觉就会慢慢发生变化。“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说法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它确实是女人对婚姻的切身感受。
因为男人进入婚姻以后,会把原先集中在女朋友身上的注意力逐渐转往别处。
当然,男人未必是有意地淡化婚内的情感,但很多时候女人会发现男人确实是放着家里的“香花”不闻不看,转去关注外面的“野花”。女人的这一发现都是从男人一些偷偷摸摸、藏藏掖掖、鬼鬼祟祟的小动作、小伎俩中获得的。这令女人很不解,因为多数情况下的“野花”根本无法与“家花”相媲美,男人为什么要顾此失彼地流连于那些层次不高、品位不端的“野花”呢?说到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家花不如野花香”这句当玩笑说了几千年的非玩笑话。应该说,婚后的男人心里确实藏着很多小秘密,其中就包括“野花”与“家花”的竞争,只不过作为“家花”的妻子不知情罢了。当然,婚后的男人有些分神于“野花”并不意味着要背叛婚姻家庭,多数情况下只是思想走走神而已,确实不是什么“现实的罪过”。但这种“走神”充分说明了婚后男人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转移的责任不在于女人,而是由男人自身的软肋导致的。
那么,男人的注意力到底在哪里?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
序言
这本《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光看书名就觉得引人深思,我一直觉得婚姻和爱情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模式。爱情或许是激情、是浪漫、是冲动,是两个人之间轰轰烈烈的情感碰撞,它关注的是“我爱你”和“你爱我”的当下感受,是荷尔蒙的驱动,是理想化的浪漫投射。而婚姻,则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细致的经营,它需要的是责任、是担当、是妥协、是共同成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是两个人如何携手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如何在琐碎中保持理解和尊重。很多人在婚姻中还在用谈恋爱的思维模式去要求对方,期待着时刻的惊喜和浓烈的爱意,一旦对方做不到,就觉得不被爱了,婚姻就出现了问题。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够深入剖析爱情与婚姻的界限,教会我们如何从浪漫主义的幻想中走出来,脚踏实地地去构建一段稳固、长久、幸福的婚姻。或许它会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如何分担家务,如何沟通解决分歧,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如何在琐碎中保持初心。总之,我迫不及待地想从这本书中汲取智慧,让我的婚姻经营之路更加顺畅。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剖析人际关系深层机制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在婚姻这个最为复杂和微妙的领域。《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这个书名,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拨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很多曾经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走向了婚姻的平淡甚至破裂?是不是我们在进入婚姻殿堂的时候,还停留在爱情的滤镜下,期待着同样的浪漫和激情能够延续?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婚姻需要的是一种更沉稳、更接地气的力量。它不是昙花一现的美丽,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它不是心有灵犀的默契,而是耐心沟通的艺术;它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润物无声的付出。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婚姻心理咨询师”,或者一位睿智的“人生导师”,为我们揭示婚姻的真正内核。它或许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情与婚姻在动机、需求、期待上的根本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它也可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行为指南”,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表达爱意,如何化解矛盾,如何共同成长,如何在平淡中创造不平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婚姻的一些固有认知,让我看到婚姻更真实、更深刻的一面。
评分在人生的长河中,婚姻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许多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期盼。然而,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们常常在恋爱时如胶似漆,到了婚姻却变得渐行渐远,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这个书名,直击了问题的要害,似乎在提醒我们,过去的经验或许并不适用于现在。我一直觉得,爱情就像是一场绚烂的花火,瞬间点亮夜空,让人沉醉;而婚姻,则更像是一片丰饶的土地,需要日复一日的耕耘、浇灌、施肥,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如果你还想着用花火的绚烂去要求土地的产出,那自然是缘木求鱼。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婚姻的“生产力”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它可能会讲到,如何从“索取”的爱情思维转向“给予”的婚姻思维;如何理解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的真正含义;如何在日常的琐碎中找到“价值”和“意义”。也许,它会像一本“婚姻生产力手册”,教我们如何提升婚姻的“产值”,如何让这段“投资”收获丰厚的回报,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满足,更是生活上的安定与幸福。
评分我对婚姻的理解,一直处于一种模糊而又充满期待的状态。我看到过太多因为不懂如何经营婚姻而导致关系破裂的例子,也听过太多关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悲观论调。但内心深处,我仍然相信婚姻是可以美好的,只是需要正确的方法。这本书《别用爱情的方式经营婚姻》的名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最想了解的部分。我常常在思考,当两个人从“情人”的身份转变为“夫妻”,意味着什么?爱情的激情褪去后,剩下的责任和义务是否就成了枷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告诉我们,如何将爱情的“能量”转化为婚姻的“动力”,而不是让它成为婚姻的“负担”。它或许会分析,爱情中的“自我满足”和婚姻中的“共同担当”之间的区别;如何从“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以我们为中心”的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在婚姻这个长跑中,保持彼此的吸引力和新鲜感,而不是一味地怀念过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线性”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打破一些对婚姻的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开放、更成熟的态度去面对婚姻生活,让它成为一段持续滋养双方的美好旅程。
评分说实话,提起“婚姻经营”这个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一系列的“战术”和“策略”。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功利,但仔细想想,婚姻确实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投入大量的心思和精力去维护。我最近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关于婚姻的困惑,感觉有时候自己过于理想化,或者说,过于“感性”了。就好像在经营一家公司,你不能只看眼前的利润,而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需要有清晰的规划、有效的管理、以及对风险的预判。如果婚姻也像经营一家公司,那么“爱情”可能只是最初的“启动资金”或者说“核心价值”,但真正的“运营”和“发展”,需要的是“资本运作”(比如经济上的共同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协调彼此的性格和需求)、“市场分析”(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外部压力)、以及“危机公关”(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宏观的视角,帮助我跳出个人的情感体验,从一个更理性、更系统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婚姻中的各种问题。也许它会讲到“情感账户”的建立和维护,如何“投资”于婚姻,如何“风险对冲”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甚至是如何进行“战略性调整”来适应婚姻的不同阶段。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份关于如何“管理”婚姻的“商业计划书”,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实用的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